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徒步记录者 > 第21章 林海雪原深处:年轮、号子与防火塔

在伊春的第二天,楚凡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森林。他没有选择开发成熟的景区,而是在旅舍老板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位名叫老耿的退休林业工人做向导。老耿六十多岁,身材不高,但极其精悍,脸庞是长期户外劳作形成的古铜色,皱纹如同树皮的纹路。

“想瞅瞅真的林子?那就得往里走,走那些运材道。”老耿说话带着林区人特有的干脆。他穿着一件厚重的旧军大衣,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斧头、绳索和一小袋盐(用于应对意外)。

他们乘坐一辆颠簸的旧吉普车来到郊区,然后开始徒步进入小兴安岭的腹地。脚下的路是压实的积雪,两旁是高大笔直的红松,树冠遮天蔽日,即使在冬季,也给人一种肃穆、幽深的感觉。空气冷得纯粹,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松林的芬芳,沁人心脾。

老耿边走边给楚凡指点:“看这棵树,少说也有一百五十年了。当年日本鬼子在这儿,可没少砍这样的好木头运回去。”他拍了拍粗糙的树皮,眼神里有一种复杂的情绪。“我们那会儿,也是‘砍’,为国家建设嘛。那场面,油锯一响,喊山号子震天,几十米高的大树‘嘎吱’叫着倒下来,地都跟着颤。”

他停下脚步,清了清嗓子,竟低声哼唱了起来:

“嘿——呦——嘿呦!

顺山倒嘞——!

迎山开嘞——!

哥们儿弟兄加把劲儿嘞——!”

苍凉、粗犷、带着原始力量的号子声在寂静的林间回荡,仿佛将楚凡带回了那个伐木声声、热火朝天的年代。老耿唱完,叹了口气:“现在不让砍了,封山育林。号子也没人会喽,林子,得慢慢养回来。”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一片相对开阔的白桦林。与松林的深沉不同,白桦林显得纯净而诗意,洁白的树干上长着酷似眼睛的斑纹,枝桠在蓝天映衬下如同纤细的画笔。

“白桦林是好事儿,”老耿说,“说明这片林子正在恢复,它们长得快。”

中午,他们在一个背风的山坡坐下,就着带来的冻豆包和咸菜,吃了一口雪。老耿指着远处山脊上的一座孤零零的防火了望塔说:“那是林子的眼睛。春夏秋三季,都得有人在上头守着,一眼望出去,全是绿海,不能见一点儿火星。一场火,几十年的林子就没了。”

楚凡望着那座在冰雪中沉默矗立的高塔,对林业工人的敬意油然而生。他们不仅是曾经的伐木者,更是如今忠诚的守护者。

回程的路上,楚凡在一棵被风雪刮倒的枯树旁,捡了一小块带着清晰年轮的松木切片。那一圈圈紧密的纹理,记录着阳光、雨雪、以及这片土地上的风霜故事。

晚上,回到温暖的木刻楞旅舍,楚凡感到双腿酸痛,但精神却无比充实。他的脑海里回荡着老耿的“喊山号子”,眼前浮现着红松的挺拔、白桦的秀美以及防火塔的孤寂。

他翻开笔记本,画下了老耿哼唱号子时坚毅的侧脸,画下了那块记录着时光的年轮,画下了远山脊上那座孤独的了望塔。

他写道:

“走进伊春的森林,才真正触摸到东北的筋骨。

老耿的号子里,有那个年代伐木建国的豪迈与辛酸;他如今的沉默里,更有这个时代封山育林的远见与担当。

森林不是静止的风景,它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年轮里刻着气候的变迁,也刻着人与森林关系的演变——从索取到守护。

了望塔是这片绿海的哨兵,它守护的,不仅是树木,更是一种需要世代传承的、对自然的敬畏与责任。

伊春的森林,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时间、生命与责任的课。它比我想象的,要深沉得多,也沉重得多。”

窗外,伊春的夜晚万籁俱寂,唯有松涛隐隐。楚凡知道,明天他还将去探访更多与这片森林息息相关的地方。他的行囊里,那块火山石的旁边,又多了一块沉甸甸的、带着松香的年轮木片。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徒步记录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