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徒步记录者 > 第207章 许昌:三国烟云与钧瓷流光2

徒步记录者 第207章 许昌:三国烟云与钧瓷流光2

作者:南宫洛彤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1:36:58

昨日的许昌,是历史的、艺术的,充满了英雄的谋略与窑火的神奇。楚凡决定,在这座“中原之中”的城市,他要放下游客的身份,像一块等待窑变的钧瓷素坯,沉浸在这座城市的日常氛围里,感受它最真实的温度。

6. 清晨的“老街道”与胡辣汤

楚凡避开主干道,钻进一条名为“学巷”的老街。这里的胡辣汤与郑州、开封的风味又有所不同,汤汁颜色更深,香料味更重,带着一股许昌特有的、更为直率的辛辣。配上刚炸好的油馍头,是唤醒沉睡灵魂的绝佳组合。

“咱许昌的胡辣汤,喝着得满头汗才行,”早餐店老板一边舀汤一边说,“当年曹操的兵要是早上来这么一碗,打仗肯定更有劲!”

7. 护城河边的闲适

他沿着许昌老城的护城河漫步。河水经过治理,已是碧波荡漾,两岸垂柳依依。与曹丞相府的肃杀、春秋楼的庄严不同,这里充满了市民的闲适。老人们在下棋,母亲推着婴儿车散步,年轻人在慢跑。

一位钓鱼的老大爷对楚凡说:“别看这河现在这么安静,三国那会儿,这可是重要的军事防线。现在多好,太平盛世,咱们老百姓能在这安心钓鱼。”

8. 钧瓷作坊里的“失败”之美

他再次来到神垕古镇,在一家小作坊里,他看到窑工正将一批烧制“失败”的钧瓷残次品砸碎。那些瓷器虽有瑕疵,但釉色流淌间,依然有着惊心动魄的美。

年轻的窑主捡起一片带有绝美冰裂纹的碎瓷,递给楚凡:“你看,失败里也有美。但我们钧瓷的规矩,追求的是完美。这片碎瓷你留着,算是个念想,提醒你世事难完美,但求无愧于心。”

9. 夜幕下的“曹魏古城”

夜晚,他走进依托三国文化打造的“曹魏古城”。灯火璀璨,店铺林立,虽然商业气息浓厚,但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和各种三国元素的文创产品,让历史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

他在一家名为“青梅煮酒”的茶馆小坐,听着台上艺人用现代曲调演唱《短歌行》,恍惚间,竟有几分与千年前那位诗人对话的错觉。

10. 最后的凝望:星空与英雄

临行前的夜晚,他再次来到曹丞相府前的广场。巨大的曹操雕像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雄伟。他抬头望去,许昌的夜空能看见稀疏的星辰。

他想起了曹操的“对酒当歌”,关羽的“夜读春秋”,钧瓷窑变的神秘,护城河边的安宁,以及那片被他小心收好的碎瓷……所有的英雄豪情、匠人执着、市井生活,最终都化作了这片中原腹地上空的星辰,静静地照耀着今天。

当楚凡背起行囊,准备离开时,他发现许昌的形象已刻入心间:

· 它是一碗辛辣直率的胡辣汤,是市井生活的真实热度。

· 它是一片钧瓷的碎瓷片,是对完美与缺憾的哲学思考。

· 它是一条平静的护城河,是从金戈铁马到安居乐业的时代见证。

· 它更是一座连接着辉煌过去与平凡当下的城市,将英雄史诗化入了寻常百姓的每一天。

他带走的,不是完整的钧瓷,而是那片蕴含着不完美之美的碎瓷,和满心对这座“中原之中”城市的复杂感受。

在许昌的最后一个清晨,楚凡醒得格外平静。他小心地将那片钧瓷碎片用软布包好,与开封的城砖、黄河的卵石放在一起。他的行囊,已是一座微型的、承载着山河故事的博物馆。

11. 最后的滋味:老街的油茶

他没有再去喝胡辣汤,而是在一条即将拆迁的老街尽头,找到一家卖油茶的小摊。老师傅用龙嘴大铜壶冲出的油茶,咸香顺滑,里面撒着碾碎的芝麻、杏仁和花生。

“这手艺,年轻人不爱学了,”老师傅看着楚凡,眼神温和,“你多喝一碗,就算帮俺记住这个味儿了。”

12. 与“守夜人”的对话

他信步走到春秋楼附近,偶遇一位在文保单位值夜班正准备回家的老人。老人得知楚凡即将结束漫长的旅程,若有所思。

“走了那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古迹,你觉得啥是最重要的?”老人问,不等楚凡回答,他自顾自地说,“是‘人’。楼会旧,瓷会碎,只有人心里那点精神气儿,比如忠义,比如匠心,能一代代传下来。你这一路,带走的不是石头砖瓦,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

13. 护城河边的告别

他再次来到护城河边,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将那片钧瓷碎片轻轻浸入水中。釉色在水波的折射下,呈现出更加迷离的光泽。他看了片刻,又将其捞起,擦干,重新珍藏。

这个小小的仪式,是与许昌,也是与所有旅程中的相遇,进行一次沉默而深情的对话。

14. 回望:中原的腹地

背上行囊,走向车站。许昌的晨光洒在现代化的街道上,也洒在那些隐藏在城市肌理中的历史痕迹上。他最后回望一眼。

曹魏的雄风,钧瓷的瑰丽,关公的忠义,市井的炊烟……所有这一切,都沉淀为“许昌”二字在他心中的重量——不张扬,却底蕴十足;居中守正,自有风华。

15. 终章:归心

列车启动,中原大地在车窗外舒展开来。楚凡闭上眼睛,这一次,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圆满与平静。

他的徒步中国之旅,从北到南,从边疆到腹地,从自然到人文……最终,在河南,在这片中华文明的核心区,他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归位”。

他走过万里路,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找回最真实的自己。他的行囊里装着的,是整个中国的风土与人情,是整个民族的历史与精神。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徒步记录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