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徒步记录者 > 第146章 山西 · 吕梁雄魄——山脊上的奋斗与回响2

我们让楚凡在吕梁多停留一日,去感受这片英雄土地在粗犷外表之下,细腻而温暖的心跳。

昨日的吕梁,是硬朗的、历史的,充满了古柏的坚韧、清酒的醇香与古渡的沧桑。楚凡决定,今天他要暂时放下那些宏大的叙事,像一个归家的游子,去贴近这片土地最寻常的脉搏。

6. 清晨的“帽汤”与荞面碗团

楚凡被民宿老板推荐,去尝了尝离石地道的早餐“帽汤”。这是一种用粉条、肉片、炸土豆等食材勾芡制成的浓汤,味道咸香醇厚,像一顶温暖的帽子盖在胃上,驱散了黄土高原清晨的寒意。

随后他又在街边小摊找到了荞面碗团,浇上辣油和陈醋,用竹签划着吃,口感筋道,风味独特。摊主大姐爽朗地说:“咱吕梁的吃食,实在!吃了顶饿,干活有劲!”

7. 街头听“盲艺人”说书

在离石的老街,楚凡被一阵苍凉的三弦声和抑扬顿挫的唱腔吸引。一位盲人老者坐在街角,正在表演当地的“三弦书”。周围围坐着不少老人,听得如痴如醉。老者声音沙哑却极具穿透力,唱的是《吕梁英雄传》的片段。

一曲终了,一位听书的老人对楚凡说:“这是老玩意儿了,年轻人不爱听。可这里头,有咱吕梁的魂儿,有咱祖辈辈的故事。”

8. 北武当山下的挑山工

他前往位于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此山虽不及湖北武当闻名,但奇峰突兀,景色峻秀。在登山途中,他遇到一位年近六旬的挑山工,正扛着沉重的建材一步步向上。

楚凡与他同行一段,老人喘着气,却目光坚定:“一辈子就吃这碗饭。这山养了我们,也磨了我们。你们游客看的是风景,我们走的是生活。”

9. 贾家庄的“新农村”图景

朋友建议下去了一趟汾阳的贾家庄。这里与他想象的黄土高原农村完全不同,道路整洁,屋舍俨然,文化广场、生态园一应俱全,俨然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画卷。

一位在村办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告诉楚凡:“我们吕梁人不能总守着‘苦大仇深’的老黄历。靠奋斗,咱也能把家乡建设好,让城里人都羡慕!”

10. 夜幕下的吕梁广场

夜晚,楚凡来到吕梁市区的广场。华灯初上,这里成了市民休闲的中心。孩子们滑着轮滑,年轻人打着篮球,广场舞的队伍伴着欢快的节奏起舞,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这与白天所见的苍茫山河、古老遗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座城市,正背负着厚重的历史与艰苦的过往,昂首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当楚凡整理行囊,准备南下延安时,他发现吕梁的形象已无比丰满而动人:

· 它不仅是卦山的奇崛,也是帽汤的暖胃。

· 它不仅是汾酒的清香,也是碗团的酸辣。

· 它不仅是于成龙的风骨,也是挑山工的坚韧。

· 它不仅是盲艺人苍凉的唱腔,也是广场上欢快的舞步。

· 它不仅是碛口古镇的沉睡,也是贾家庄的苏醒。

这座城市,就像吕梁山脉本身,外表粗犷雄浑,内里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力量。它承载着英雄的传奇,更书写着普通人的奋斗史诗。

楚凡的背包里,多了一瓶汾阳王酒和一小罐荞面碗团的调料。他带着对“奋斗”二字更深刻的理解——那是在石缝中生长、在陡坡上攀登、在新时代开拓的磅礴力量。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徒步记录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