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我在大奉加点成道祖 > 第62章 于打更人内讲课,分享查案心得获尊崇

寅时三刻,京城笼罩在黎明前最深的夜色中,唯有打更人衙门演武堂内烛火通明。百余名身着玄色劲装的缇骑在堂下蒲团上肃然端坐,虽经一夜值守,每个人却都腰背挺直,眼中没有丝毫倦怠,只有对讲台上那道身影的崇敬与期待。堂内静得可闻针落,唯有墙壁上“明镜高悬”的匾额在烛光下泛着幽光,映照着苏明远沉静的面容。

苏明远一袭墨色常服,立于楠木讲台之后,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这些大多是他亲手提拔或严格训练出来的精锐,是缉事厂未来的栋梁。案头,三本案卷整齐摊开,封皮上分别写着“端王府谋逆案”、“漕运走私案”与“太师府线索初编”。

“今日不授拳脚,不讲刀兵。”苏明远开口,声音清朗,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只与诸位剖析近日所经办要案之关节,论一论这查案之道。”

他首先拿起端王府案卷,从中取出一枚色泽沉黯的乌木令牌,令牌上“漕帮”二字刻痕犹新。“此物,月前自漕帮一名香主身上搜出,据称是其在端王府地宫外围接应时所持信物。初看之下,人赃并获,漕帮涉入端王谋逆案,似无疑点。”

令牌在缇骑手中默默传递,大多数人面露疑惑,未能即刻看出玄机。直至传到许七安手中时,他浓眉一拧,霍然起身,声若洪钟:“大人!此令牌有诈!这‘漕帮’二字刻痕边缘锐利,全无日常摩挲之磨损痕迹,木质崭新,绝非用了年余的旧物!分明是有人近期刻意仿造,意在嫁祸!”

“眼光锐利,切中要害。”苏明远赞许地点头,示意许七安坐下,随即目光扫视全场,抛出更深一层的问题:“然则,诸位可曾想过,伪造证物并非难事,为何偏偏选在此时嫁祸漕帮?其时机之巧,值得深究。”

不待众人回答,他随即展开那卷更为厚重的漕运案卷,指尖点在一行记录上:“几乎在同一时段,我们侦办漕运走私案,于青龙会镖局查获一批制式军械。经兵部匠作监核验,其锻造工艺、材质印记,与端王府卫队往年淘汰换装之兵器,有九成相似。”

堂下开始响起细微的议论声。苏明远抬手虚按,待众人安静,继续道:“而更巧之处在于,据户部密账显示,近三年来,太师府每年拨予青龙会镖局的‘特别镖银’,数额恰好是端王府所给的三倍之巨。一为兵器,一为银钱,两案在此处悄然交汇。”

他略作停顿,让信息沉淀,随后翻开了那本尚且单薄的“太师府线索初编”,声音沉了几分:“更有甚者,据太医署与市舶司核对之记录,太师府近半年来,以炼制‘养生丹’为名,采购之药材中,有朱砂、雄黄、断肠草等足足七味,与端王府地宫内炼制蛊毒所用之主料,分毫不差!”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纵使纪律严明,也难以抑制那一片倒吸凉气之声。数条看似不相干的线索,被苏明远寥寥数语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

苏明远转身,取过案上狼毫,在身后巨大的白松木板上挥毫写下四个遒劲大字——“见微知着”。

“办案如同夜观星象。”他背对众人,声音沉静却极具穿透力,“孤星悬天,难辨其位,亦难明其运行轨迹。唯有将漫天星辰尽收眼底,观其排列,察其互动,方能窥见星图全貌,预知其运行变化。查案亦是此理,孤立之证,或可为巧合,然当诸多线索如繁星般交织成网,指向同一方位时,其背后隐藏的真相,便呼之欲出了。”

这时,后排一名入行不久、面容尚带几分稚嫩的年轻缇骑怯生生地起身,声音因紧张而微颤:“大人…若…若对方行事周密,将关键证物彻底销毁,我等…该如何应对?岂非前功尽弃?”

苏明远看向那年轻缇骑,目光温和却坚定,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枚形制古拙、边缘略有磨损的特制铜钱,指尖轻弹,铜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又稳稳落回他掌心。

“此物,名唤‘听风钱’。”他将其示于众人,“证物如山,亦可被移平;纸张墨迹,更能付之一炬。然,凡走过,必留痕迹。证物可毁,但经手之人、见证之眼、流传之言,却难以尽数抹去。此钱之用,在于提醒我等,办案不可仅执着于有形之物,更需善听这市井坊间、朝堂上下无声之风声。”

接着,他又拿起一本边角已磨损泛黄的《洗冤录》,轻轻抚过封面:“宋慈宋公于此书中有言,‘凡命案现场,尘土会说话,血迹会指路’。诸位日后办案,需学会俯身倾听,听那尘土诉说经过,看那血迹指引方向。这,便是‘格物致知’之功。”

许七安按捺不住,再次起身,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好奇:“大人,末将仍有一惑。那夜地宫之中,漆黑如墨,危机四伏,您究竟是如何预先识破端王设下埋伏的?”

“问得好。”苏明远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正因其内漆黑如墨,地宫入口处那过于辉煌的灯火才显得格外刺眼,极不合常理。端王其人,虽位尊权重,然素以俭朴自律闻名朝野,其日常用度皆有定规。试问,如此一人,在其隐秘之地宫内,何以会奢侈到点燃百余盏价值不菲的长明灯,将入口照得亮如白昼?”

他目光扫过全场,见众人皆凝神细听,才缓缓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灯火最盛、看似最安全稳妥之处,往往隐藏着最深的阴影与最险恶的杀机。那过度的光明,本身便是最大的破绽。”

随后,他详细拆解了那夜的判断与行动:如何通过观察烛油滴淌凝固的层次,推断出埋伏者潜入的大致时间;如何利用地宫通风管道产生的恒定风流声,精确计算步点,完美掩盖自己与同伴的脚步声;如何在瞬间判断出守卫巡视的死角,率精锐如幽灵般切入。

两个时辰的讲授,苏明远由表及里,从如何查验一枚指纹、一片衣料纤维,到如何通过嫌犯一个眼神的游移、片刻的语塞来洞察其心理防线,再到如何将无数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在脑海中编织成一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的证据之网。他不仅传授格物致知的查案技巧,更阐述着为官立身之本。

“办案如同执剑,”苏明远总结道,声音沉浑有力,“剑势过刚,则易折易断,缺乏回旋余地;剑势过柔,则绵软无力,难堪破敌重任。唯有不偏不倚,守持中正,不因权贵而卑躬,不因微贱而倨傲,方能秉持公心,洞幽烛微。”

授课终了,众缇骑肃然起身,整齐划一地抱拳行礼,目光中充满了敬服与坚定。苏明远颔首回礼,心中却知,种子已悄然播下。

待众人散去,堂内恢复寂静,那名最初提问的年轻缇骑却去而复返,步履迟疑地走到讲台前,脸上血色尽褪,手中紧紧攥着那枚作为样品的“听风钱”。

“大人…”他声音颤抖,几乎难以成言,将铜钱捧到苏明远面前,“这钱…这钱…是家父所铸。他…他原是端王府内资深的铜匠,专司印信令牌之事…可三个月前…他突然…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苏明远目光骤然一凝,接过那枚尚带体温的铜钱,触手只觉一片冰凉。他心下沉吟,端王府的工匠、仿造的令牌、神秘的失踪……太师府布下的这张网,看来远比他所预想的更为幽深、更为庞大,牵扯的人也更多。

是夜,月华如练,清冷地洒入值房。苏明远独坐案前,指尖无意识地轻叩那枚“听风钱”,发出细微的清响。白日授课,看似仅是传授技艺,总结经验,实则亦是在这百余名缇骑心中埋下了一线伏笔,更从中识别出可能与迷案关键人物有所牵连之人。那个献上铜钱、父亲失踪的年轻缇骑,或许……将会成为撬开太师府那扇沉重铁门的关键钥匙。

窗外,传来四更的梆子声,悠长而空寂。苏明远吹熄烛火,融入满室黑暗之中,唯有眸光清亮。他知道,一场更为错综复杂、凶险万分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