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学堂新声,九域共育
一、林间学堂
守望台的灵植森林旁,多了一间别致的木屋。屋顶铺着落枫原的红枫瓦,墙壁爬满青柯的守界藤,门楣上挂着块木牌,上书“九域学堂”四个大字,是林砚用星纹灵力所刻,日光下泛着温润的金光。
开学首日,木屋前的空地上挤满了各族孩童。玄冰族的小娃裹着毛茸茸的兽皮袄,好奇地戳着门前的灵植盆栽;沧溟族的孩子赤着脚,脚踝边漾着细碎的水花;木族的小姑娘抱着自己培育的多肉幼苗,怯生生地躲在青柯身后;雷煞族的顽童则举着小斧头,正和守界藤比力气,被藤条轻轻卷住脚踝,闹得咯咯直笑。
“都安静些!”雷煞扛着一捆木桌椅大步走来,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光,却刻意收了锋芒,“再吵就罚你们去搬石头!”
孩童们立刻噤声,却偷偷憋着笑——谁都知道,这位雷煞族的壮汉最疼孩子,上次木族小丫头哭着要摘星星,他真的架着云梯去够灵植森林顶端的荧光果。
林砚拿着名册走出木屋,看着眼前叽叽喳喳的小脑袋,星纹在眼底漾开笑意:“欢迎来到九域学堂,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学认字、学种植、学辨方向……还有,学怎么和各族的小伙伴好好相处。”
他话音刚落,玄冰族的小阿冰突然举手:“林先生,我能教大家怎么在冰面上画画吗?用脚踩出来的那种!”
沧溟族的小浪浪立刻接话:“那我教大家憋气!我能在水里待一炷香呢!”
木屋前顿时炸开了锅,各族孩童七嘴八舌地报着自己的“绝技”,守界藤绕着他们的脚踝轻轻摇晃,像是在鼓掌。青柯笑着往孩子们手里塞了片叶脉书签:“别急,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先跟着林先生学认字吧。”
二、第一课:识“家”
学堂的第一课,林砚没教复杂的契纹,只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家”字。
“谁能说说,‘家’是什么?”
木族的小芽芽举着多肉幼苗:“家是有肉肉的地方,我的小苗苗在家里长大。”
雷煞族的小石头拍着胸脯:“家是有斧头的地方!我爹说,斧头能保护家!”
沧溟族的小浪浪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家是海水暖暖的地方,妈妈的歌声会在水里转圈。”
林砚静静听着,等孩子们说完,他取出十二块木板,每块木板上刻着一族的图腾——玄冰族的冰棱、木族的幼苗、沧溟族的海浪……他将木板拼成一个圆形,中间放上块画着守望台的木牌。
“看,这就是我们的大家。”他指着圆形图案,“各族的家像木板一样,拼在一起才完整。少了一块,圆就不圆了;一块太挤,其他的就没地方了。”
小阿冰突然指着玄冰族的木板:“那我们住得远,会不会掉下来?”
林砚笑着将木板嵌得更紧:“你们看,守界藤会把大家捆在一起。”他示意青柯,守界藤立刻顺着木板缠绕一周,开出细碎的白花,“就像这样,谁也掉不了。”
放学后,孩子们要把自己画的“家”贴在教室后墙。玄冰族的画上飘着雪花,沧溟族的画里游着鱼群,雷煞族的画里,斧头旁多了株木族的幼苗——那是小石头偷偷加上的,他说“斧头要保护小苗苗”。
三、田间实践
学堂后的空地支着片菜园,是青柯特意开辟的“实践田”。各族孩童分成小组,跟着她学种菜。
木族的小芽芽最熟练,教大家辨认菜苗的根系;玄冰族的小阿冰总把水浇成冰珠,被青柯笑着用守界藤卷去晒暖;雷煞族的小石头太用力,把锄头抡成了斧头,吓得沧溟族的小浪浪往菜畦里钻,溅起一串水花,倒让干涸的菜苗喝饱了水。
“种菜和养契纹一样,”青柯蹲在菜畦边,演示如何松土机,“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偷懒。玄冰族的冰珠虽好,可冻着根就坏了;雷煞族的力气要用在松土上,不是劈土块哟。”
小浪浪突然指着远处的灵植森林:“青柯先生,那里的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好?”
青柯望向森林,守界藤顺着她的目光延伸过去:“因为它们根缠着根,风来了一起挡,雨来了一起喝。就像你们,刚才小石头帮小芽芽抬水桶,小阿冰给小浪浪的鱼群冰了个凉棚,这就是互相帮忙呀。”
孩子们似懂非懂,却都默默学着互相搭把手。小石头不再乱挥锄头,改成帮小芽芽扶苗;小阿冰把冰珠化成温水,小心地浇在菜苗根上;小浪浪则用海水在菜畦边围了圈保湿带,别说,还真挺管用。
傍晚收工时,林砚来查看,发现菜畦旁多了个歪歪扭扭的稻草人,身上披着各族孩童的小物件——玄冰族的兽皮碎片、木族的树叶、沧溟族的贝壳。
“这是守护菜园的‘九域稻草人’!”小石头得意地介绍,“谁也不许欺负我们的菜苗!”
林砚看着稻草人,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九域最美的模样。
四、风波与和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