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43章 【长生迷局篇】始皇还魂

【一:鼎心孕魄:汞光中的重生影】

骊山鼎阵的金光还在缓缓消散,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着,若隐若现。而那玄鸟纹屏障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活物一般流转着,散发出神秘而诱人的光芒。

始皇站在镇国鼎前,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雕塑。他的掌心紧紧攥着楚灵王玉璧的碎片,突然间,那碎片像是被点燃了一般,变得滚烫无比。碎片的边缘原本已经焦黑,此刻竟然渗出了银亮的汞液,这些汞液顺着他的指缝流淌而下,滴落在鼎身饕餮纹的眼眶里。

那汞液一接触到鼎身,就像是点燃了火药桶一般,整座青铜巨鼎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响彻整个骊山。鼎口处,一股三丈高的汞雾腾空而起,如同一股巨大的喷泉,在空中迅速凝结成一条扭曲的龙形。

“陛下!” 赵高扑跪上前时,正见始皇的身躯如风化的陶土般剥落,银灰色的粉末混着汞珠簌簌落地,露出内里泛着玉色的新肉。墨渊猛地按上腰间连弩,青铜面具后的瞳孔骤缩 —— 剥落的碎皮间,竟没有一丝血迹,反而渗出与鼎内同源的金光。

九鼎同时开始震颤,九道汞柱从鼎口喷涌而出,在半空交织成殷商祭祀时的 “天极阵”。阵眼处,始皇剥落的残躯粉末与汞液交融,渐渐聚成半透明的人形,隐约可见玄鸟纹在其中流转。墨渊突然想起墨家残卷记载:“鼎者,魂舟也,承殷血者可借器转生”,昨夜巴清献祭的血火余温尚在鼎壁,难道这便是甲骨卜辞中的 “来者见”?

“护驾!快护驾!” 李斯嘶喊着扑向鼎阵,却被突然升起的汞光屏障弹开。他摔倒在地的瞬间,瞥见那半透明的人形缓缓睁开眼睛 —— 瞳孔竟是诡异的银灰色,与地宫水银江河的颜色如出一辙。更让他心惊的是,那人形抬手抚过鼎壁时,指尖竟没有半分瑕疵,全然不像执掌天下二十载的帝王。

汞雾渐渐散去,新的 “始皇” 站在鼎前,玄色冕服完好无损,只是原本束发的玉簪换成了一支刻着玄鸟纹的青铜簪。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又摸了摸腰间空荡荡的剑鞘,眉头微蹙,仿佛在寻找什么。赵高连滚带爬地奉上始皇常用的太阿剑,却被他挥手挡开,指尖擦过剑鞘时,竟显出几分生疏。

“起驾回咸阳。” 新 “始皇” 的声音与往日别无二致,只是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滞。他转身时,墨渊敏锐地发现,对方的袍角沾着几星鼎内特有的汞结晶,而那结晶正在缓慢渗入衣料,留下淡金色的痕迹 —— 那是只有与鼎灵深度共鸣者才会出现的异象。

李斯扶着鼎壁起身,掌心沾到一片残留的银灰粉末,凑近鼻尖轻嗅,竟闻到了楚巫秘典中记载的 “返魂香” 气味。他猛地看向鼎耳,昨夜埋下的蛙卵蛊早已化作一滩黑水,而水迹勾勒出的纹路,赫然是楚巫 “借尸转生” 的咒符。一个可怕的念头窜入脑海:这具躯体里的,或许根本不是嬴政。

【二:咸阳疑云:龙座上的陌生君】

在大秦的都城咸阳,巍峨的咸阳宫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见证着无数的风云变幻。此时,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层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落在咸阳宫的玉阶之上,将那原本洁白的玉石染成了金红色,仿佛是岁月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华丽的盛装。

新 “始皇” 迈着沉稳却又带着几分异样的步伐,缓缓踏入章台殿。殿内,文武百官早已整齐排列,见 “始皇” 到来,齐齐跪伏在地,偌大的章台殿内,只听得见众人跪地时衣物摩擦的细微声响,气氛显得格外凝重。赵高站在一旁,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唱喏:“陛下回宫!” 声音在殿内回荡。然而,众人却发现,“始皇” 的目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扫视群臣,而是停留在了殿柱上的刻纹处,久久未曾移开。那刻纹,乃是嬴政亲政那年命人精心镌刻的《峄山刻石》节选,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大秦的威严与荣耀,曾经嬴政不知多少次凝视过这些刻纹,可如今,他却像是初见般陌生,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迷茫。

“李斯。” 突然,“始皇” 开口了,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响起,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李斯原本低垂着头,听到这一声呼唤,心头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躬身,声音带着一丝紧张:“老臣在。”

“骊山汞矿的供应,暂缓十日。” “始皇” 缓缓说道,语气平淡却又不容置疑。这话一出,李斯的瞳孔瞬间骤缩,眼神中满是震惊与不解。要知道,始皇陵地宫此时正处于关键的建设阶段,正需要大量的汞液进行灌注,这汞液不仅象征着大秦的财富与威严,更是整个地宫建造的重要材料。暂缓供应,无异于让整个工程停工,这绝不是往日那个雷厉风行、决策果断的嬴政会说出的话。李斯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偷偷抬眼,想要从 “始皇” 的脸上看出些端倪,却只看到一张平静而又陌生的面容。

到了晚膳时分,更反常的场景出现了。御膳房的太监们小心翼翼地端上了始皇最爱的鲍鱼羹,那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以往,嬴政只要闻到这熟悉的味道,必定会食欲大增。然而,此时的 “始皇” 却只是盯着面前的青瓷碗,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嫌弃与陌生,仿佛这碗他曾经最喜爱的美食是什么令人厌恶的东西。直到赵高在一旁轻声提醒:“陛下,用膳了。” 他才缓缓动筷。墨渊在一旁侍奉,眼神敏锐地注意到,“始皇” 握筷的姿势略显僵硬,指节处光滑平整,并没有常年执筷留下的薄茧。要知道,嬴政自幼接受严格的礼仪教育,用餐时的一举一动都极为规范,那常年执筷的痕迹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指节上。墨渊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他意识到,眼前的 “始皇” 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墨渊借着奉茶的机会,不动声色地靠近 “始皇”。他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下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迅速扫过对方的手掌。只见那手掌白皙如玉,光洁得没有一丝瑕疵,别说是常年佩剑留下的剑茧,就连执笔留下的老茧都不见踪影。嬴政一生戎马,又勤于政务,佩剑和执笔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掌上怎会如此光滑?墨渊的心中警铃大作,他更加确定,眼前的 “始皇” 绝非真正的嬴政。

夜深人静,整个咸阳宫都陷入了沉睡之中。墨渊如同一只轻盈的夜猫,潜伏在寝殿的屋顶上。他小心翼翼地透过瓦片的缝隙,静静地观察着殿内的动静。只见 “始皇” 并未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批阅奏章,而是静静地站在铜镜前,目光呆滞地看着镜中的自己。他缓缓抬起手,反复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指尖轻轻划过眉骨,脸上竟露出一种困惑的神情,仿佛在疑惑这张脸为何如此陌生。突然,他从怀中摸出那半块楚灵王玉璧碎片,轻轻地贴在镜面上。就在碎片与镜中倒影接触的瞬间,镜面泛起了如水银般的波纹,奇异的光芒闪烁不定。片刻之后,镜中碎片与镜中倒影接触的瞬间,镜面泛起水银般的波纹,映出的竟不是 “始皇” 的面容,而是巴清献祭时的玄鸟虚影。

墨渊心头巨震,悄然退去时,却撞见李斯的亲信在寝殿外鬼祟徘徊。他启动墨家机关靴的消音装置,悄然跟随后发现,那亲信竟将一封密信塞进了李斯府的暗格。墨渊趁其离开后取出密信,只见上面用楚巫秘文写着:“鼎转生魄,非真龙体,可借丹砂制其心”—— 原来李斯早已察觉异常,且与楚巫余孽有所勾结。

与此同时,寝殿内的 “始皇” 突然剧烈咳嗽,一口黑血吐在锦缎上,血珠落地后竟凝成汞液,在地面滚动成甲骨文 “楚” 字。他看着那字,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又被偏执的寒光取代。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卷《商君书》,却翻错了页码 —— 那是他少年时倒背如流的典籍。

【三:剑茧之谜:权臣掌中的惊雷】

时光悄然流转,三日后,大秦朝堂上那庄严肃穆的朝会如期举行。宫殿之内,气氛凝重而压抑,阳光透过高大的殿窗,洒下一道道明亮的光束,映照在文武百官的身上。李斯身着一身庄重的朝服,神色略显急切地站出班列,拱手向高坐于龙椅之上的 “始皇” 上奏:“陛下,骊山汞矿供应之事刻不容缓,如今地宫建设正处关键阶段,急需大量汞液灌注,恳请陛下恩准重启骊山汞矿供应。”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

然而,“始皇” 却只是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仿佛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语气平淡地说道:“此事交由赵高督办。”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哗然。要知道,赵高出身宦官,一直在宫廷内侍奉,从未涉足过丹砂产业。丹砂产业涉及到矿产开采、运输、炼制等诸多复杂环节,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让赵高去督办此事,无疑是将如此重要的事务交给一个门外汉,这道命令荒唐至极。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疑惑和不满。

李斯见状,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趁机进言:“陛下,丹砂供应链系天下安危,它不仅关乎着始皇陵的建设,更与大秦的国运息息相关。老臣为官多年,对丹砂产业也有一定的了解,愿亲往巴郡督查,确保汞矿供应顺利进行。” 他言辞恳切,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忠诚与担当。

“准奏。”“始皇” 的回答依旧平淡无奇,仿佛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但在李斯退下时,“始皇” 的目光却追随着他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仿佛在确认着什么。站在殿角的墨渊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敏锐地注意到,“始皇” 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那节奏杂乱无章,与往日嬴政沉稳有力、富有韵律的叩击声截然不同。墨渊心中暗自揣测,这其中必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退朝之后,李斯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深知,如今朝堂之上的 “始皇” 已非往日的嬴政,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他以 “进献新铸宝剑” 为由,单独求见 “始皇”。他精心挑选了一柄饰有七颗宝石的青铜剑,那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剑柄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彰显着这把剑的不凡。李斯双手捧着剑,恭敬地跪在 “始皇” 面前,说道:“陛下,此剑名‘承鼎’,取九鼎永固之意,寓意着我大秦江山千秋万代,永保稳固。请陛下试剑。” 这其实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试探。他深知,始皇一生酷爱宝剑,对剑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接过宝剑时,必然会流露出常年握剑留下的剑茧。如果眼前的 “始皇” 没有剑茧,那么自己关于转生的猜测便可以坐实。

“始皇” 缓缓俯身去接剑,当他的指尖刚触到剑柄时,突然顿住了。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李斯死死地盯着他的手掌,心脏几乎跳出胸腔。只见那掌心光洁得如同处子,别说虎口处因常年握剑而形成的厚茧,就连指腹因握剑留下的薄茧都不见分毫。李斯心中一阵狂喜,但他强压下内心的震惊,假意提醒道:“陛下,剑柄镶有防滑纹,正合陛下手型。”

“朕今日有些乏力。”“始皇” 收回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李斯抬头时,恰好撞见对方眼底一闪而过的恐惧,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他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眼前的 “始皇” 并非真正的嬴政。

李斯顺势起身,恭敬地说道:“既如此,老臣明日再为陛下呈剑。” 说完,他缓缓转身退去。在转身的瞬间,他袖中的手已紧紧攥紧了那封楚巫密信。他心中暗自盘算,这具空壳帝王,正是他掌控大秦的绝佳傀儡。

李斯离开后,墨渊奉召入殿。“始皇” 正对着铜镜发呆,见他进来,突然问道:“墨渊,你说巴清…… 真的与九鼎融为一体了?” 墨渊心头一凛,往日始皇提及巴清时,语气总是带着偏执的占有欲,今日却多了几分茫然。他躬身答道:“光幕所示,夫人已成鼎灵,护佑大秦。”

“鼎灵……”“始皇” 喃喃自语,抬手抚摸镜中自己的脸颊,“那朕呢?朕是谁?” 这话让墨渊浑身一震,正要追问,却见 “始皇” 猛地回过神,厉声呵斥:“放肆!朕乃大秦始皇帝!” 但那呵斥声中气不足,更像是自我安慰。

墨渊退殿后,立刻前往墨家据点,取出暗藏的机关盒,里面是巴清留下的半卷《归藏易》。他展开残卷,借着月光看到新的卦象 ——“鼎覆魂移,鸟占龙位”,卦辞旁还画着一幅小图:九鼎鼎心藏着一颗跳动的汞珠,珠内映出楚灵王的面容。墨渊恍然大悟:楚巫用 “借鼎转生” 之术,让始皇的躯壳住进了别人的魂魄!

【四:巫纹暗涌:未熄的复国火】

七日后,李斯从巴郡返回咸阳,带回了巴清的丹砂供应商名册。他在章台殿呈给 “始皇” 时,故意将名册掉在地上,弯腰去捡时,余光瞥见 “始皇” 的脚踝处竟有一个玄鸟纹胎记 —— 那是楚国王室的标记!李斯心头巨震,瞬间想起楚巫秘典中的记载:“以楚室血脉为引,可借鼎夺魄”,这具躯体里的,竟是楚灵王的余孽!

“陛下,巴郡丹砂矿近日发现异常汞脉,似与九鼎相连。” 李斯故意提及汞脉,观察 “始皇” 的反应。果然,“始皇” 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随即又掩饰道:“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 李斯躬身应下,心中已然盘算:掌控汞脉,便能掌控这具傀儡,进而掌控大秦。

与此同时,墨渊在骊山鼎阵附近发现了楚巫活动的痕迹。他循着汞毒的气息,找到了一处隐秘的洞穴,洞穴内竟摆满了楚国王室的祭祀礼器,墙上刻着巨大的 “复楚” 二字。更让他震惊的是,洞穴深处藏着一具冰封的尸体,面容竟与新 “始皇” 一模一样 —— 那才是真正的嬴政!

墨渊正要细看,突然听到洞外传来脚步声。他立刻启动墨家隐身术,藏身于石柱后。只见几个楚巫身着羽衣,捧着青铜鼎走进洞穴,为首者正是上一章结尾隐去的楚巫首领。“鼎灵已被巴清牵制,假龙已登王位,复国指日可待!” 为首者声音嘶哑,“待集齐三块玉璧残片,便可彻底掌控九鼎,让楚灵王重现人间!”

墨渊心头一沉,悄悄退去。他刚出洞穴,就撞见赵高带着禁军前来巡查。“墨先生在此何事?” 赵高眼神阴鸷,显然对他有所怀疑。墨渊不动声色:“巡查鼎阵安全,赵大人可有发现?” 赵高冷笑一声:“陛下自有天相庇佑,无需墨先生操心。” 说罢,带着禁军径直走进洞穴 —— 他早已投靠楚巫,成了复国的内应。

当晚,“始皇” 突然下达密诏,命李斯率禁军围剿墨家据点。墨渊接到线报时,正在解读巴清留下的甲骨残片,残片上的甲骨文赫然写着:“楚巫夺魄,玉璧为钥,焚汞破之”。墨渊立刻召集墨家弟子,决定兵分两路:一路护送真正的嬴政尸体前往巴郡,一路潜入咸阳宫,夺取 “始皇” 身上的玉璧残片。

子夜时分,咸阳宫突然燃起大火,那是墨家弟子制造的混乱。墨渊趁机潜入寝殿,却见 “始皇” 正对着铜镜发呆,脚踝处的玄鸟纹胎记在火光中格外醒目。“你不是陛下!” 墨渊大喝一声,挥剑刺向 “始皇”。“始皇” 惊慌失措地躲闪,竟连基本的防身术都不会 —— 他果然是个冒牌货!

就在墨渊的剑即将刺中 “始皇” 时,李斯突然带人闯入,挡在 “始皇” 面前:“墨渊谋反,拿下!” 墨渊怒喝:“李斯勾结楚巫,扶持傀儡,你敢逆天而行!” 李斯冷笑:“大秦江山是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掌控丹砂与九鼎。”

双方激战之际,“始皇” 突然抓起桌上的玉璧残片,朝着殿外跑去。墨渊见状,立刻追了出去。他追到咸阳宫的水银池边时,只见 “始皇” 将玉璧残片扔进池中,池水瞬间沸腾起来,映出楚灵王的虚影。“楚室复兴,指日可待!” 虚影发出狂笑,池水突然涌起巨浪,将 “始皇” 卷入其中。

墨渊正要施救,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墨渊,住手。” 他回头一看,竟是巴清的虚影,正从水银池中缓缓升起。“夫人!” 墨渊又惊又喜,连忙躬身。巴清的虚影摇摇头:“这是秦与楚的宿命,非你我所能干预。真正的陛下,还在等你去救。”

话音刚落,水银池突然平静下来,“始皇” 的尸体浮在水面,脚踝处的玄鸟纹胎记已然消失。墨渊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九鼎的方向发出金光,玄鸟纹屏障愈发耀眼。他知道,这场权谋与玄幻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 楚巫的复国之火尚未熄灭,真正的嬴政能否复生,九鼎的秘密能否揭开,都还是未知之数。

远处的章台殿方向传来钟声,那是新的一天开始的信号,也是大秦命运的转折点。墨渊握紧手中的剑,转身朝着骊山方向走去 —— 他要找到剩下的玉璧残片,揭开楚巫的阴谋,守护巴清用生命换来的大秦。而在水银池的深处,一滴汞珠缓缓升起,映出楚灵王狰狞的笑容,复国的暗流,仍在悄然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