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汞火噬天】
子时三刻,万籁俱寂,唯有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大地。巴清那纤细的腕间,佩戴着的青铜镯不经意间叩在了炼炉冰冷且透着威严的饕餮纹上,清脆之声犹如金石相击,在这静谧的深夜中显得格外响亮。三百名炼奴垂首肃立在炼炉之前,他们赤膊的身躯上,那青铜鼎纹的烙印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光芒,仿佛千万只蛰伏于黑暗之中伺机而动的虫豸。
巴清目不转睛地盯着炉中跳跃舞动的火焰,那炽热的温度仿佛能将一切吞噬。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半块甲骨,思绪万千。这半块甲骨乃是今早从矿洞青铜鼎内取出的残片,裂纹之处隐约可见“鼎裂秦亡”四字。这四个字犹如一道惊雷,在她的心中炸响。
“开炉!”随着巴清一声令下,铁钎猛然挥落。三百斤丹砂犹如一道赤色的瀑布,汹涌地倾入炉膛。刹那间,火焰骤然腾起三丈之高,在夜空中绽开妖异的青芒,宛如来自九幽地府的魔焰。
巴清的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见炉壁上那原本静止的饕餮纹竟缓缓转动起来,鎏金的双目渗出银汞,顺着炉壁流淌而下,在地面汇成蜿蜒曲折的河流。更为骇人的是,炉口喷出的青烟竟然凝结成了《连山易》的卦象,乾卦在上,坤卦在下,竟是“天地否”之象。这一卦象在古代易学中象征着闭塞不通,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夫人,甲骨……”老匠头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巴清毫不犹豫地扯断腕间麻绦,露出腕内侧淡青色的巫纹。那是昨夜她用自己的鲜血祭刻的《归藏易》卦符,此刻正随着炉温的不断升高而发烫,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其中涌动。
她毫不犹豫地将甲骨残片掷入炉心,瞬间,整座炼炉发出龙吟般的轰鸣,震耳欲聋。汞蒸气竟逆着重力向上喷涌,在岩壁上蚀刻出复杂而神秘的纹路,赫然是骊山地宫水银阵的全图!
“跪下!”巴清厉喝一声,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不可抗拒的力量。炼奴们浑身剧震,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压迫,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他们脊背上的烙印渗出银液,在地面聚成“清主天下”四个甲骨文字,这一幕令人毛骨悚然。
老匠头捧着陶罐踉跄上前,罐中水银翻涌如活物,表面浮着的青铜碎屑正缓缓游动。巴清捻起一枚碎屑,碎屑在她掌心发烫,突然分裂重组,在罐口拼出“九鼎裂”三字。
“五倍。”老匠头声音嘶哑,“出汞量是平日的五倍……”
巴清凝视着岩壁上的地宫图,目光专注而深邃。她的指尖缓缓划过渭水流域的位置,那里有一处明显的凹陷,像是被刻意抹去的区域。她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密报,李斯的船队正往巴蜀运送大批青铜构件。
难道这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道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她握紧碎屑,青铜粉末渗入掌心的巫纹,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着她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
【2炉精作祟】
三更梆子的声响悠悠传过,那清脆而又寂寥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紧接着,炼炉原本平稳的啸声骤然变调,那尖锐而凄厉的声音仿佛无数冤魂在深不见底的井底痛苦地哀嚎,令人毛骨悚然。
巴清紧紧握着那把赤霄剑,剑身之上的汞毒结晶在如水般的月光映照下,泛出幽幽的蓝光,显得神秘而又危险。她早已换下平日里的女装,此刻一袭黑色劲装完美地勾勒出她利落且矫健的身形。腰间的牛皮袋鼓鼓囊囊,里面装着的是从矿洞带出的青铜鼎碎片,这些碎片仿佛承载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什么人?”炉膛深处传来一阵令人心惊胆战的锁链拖动的声响,那声音沉重而又拖沓,仿佛来自地狱的召唤。随后,一道青铜锁链破炉而出,其速度之快,气势之猛,令人猝不及防。而链头系着的,竟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三星堆纵目面具!
那面具的双眼凸出尺余,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突兀。瞳孔中流转着诡异的金光,仿佛蕴藏着无尽的邪恶力量。张开的嘴里吐出森冷的话语:“殷商余孽,安敢篡改天道!”这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历史的沉重与愤怒。
巴清毫不犹豫地挥剑斩断锁链,然而锋利的剑锋却在面具前如同遇到了无形的阻碍,竟然寸寸凝滞。她赫然看见,面具眼窝里竟然嵌着一块玉璋,上面刻着李斯那熟悉而又令人胆寒的笔迹:“丙辰年秋,诛清于炉。”
丙辰年,正是三年后的秋天。这一发现让她心中一凛,思绪瞬间被拉回到昨日在矿洞中的经历。她想起昨日在矿洞发现的楚国帛书,那帛书之上记载着同一日期的星象异变,仿佛是命运的预示。
此时,炼奴们发出非人的嘶吼,那声音仿佛来自九幽深渊,令人毛骨悚然。他们的皮肤迅速鳞化,一片片坚硬的鳞片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指甲变成青黑色的利爪,仿佛要撕裂这黑暗的世界。巴清下意识地后退半步,靴底触到一块凸起的砖面。就在这一瞬间,她心念电转,突然想起矿洞壁画上的祭祀场景 —— 祭鼎的位置正是炼炉的正下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