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触及那卷星光编织的古老卷轴,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凉与温润同时传来,仿佛握住了一段凝固的星河。就在这一刹那,卷轴骤然光华大放,化作一道纯粹的、蕴含着无限信息的星辉洪流,直接没入萧辰的眉心,冲入他的识海深处!
“轰——!”
萧辰只觉得整个灵魂都为之震颤,意识被强行拉入了一个玄之又玄的悟道之境。
不再是具体的星辰图像,不再是繁复的能量运行路线,甚至不再是文字与语言。那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灵魂本源的“道理”的灌输,是关于“星辰”为何物、“运转”依何理、“统御”凭何法的根本认知的重塑与升华!
《周天星辰诀》的前三篇,感星、引星、御星,更像是在教导修行者如何一步步去认识、接触、借用星辰的力量,是“术”与“法”的层面。它们为萧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凝聚了混沌星丹,初步领悟了引力与寂灭等法则。
而这《掌星篇》,却截然不同。
它不传授任何新的神通,不指点任何具体的修炼关窍。它阐述的,是星辰的“道”,是构成这片星空宇宙最底层的逻辑与规律!
在这悟道之境中,萧辰“看”到了:
星辰并非孤立的存在,每一颗星辰,无论大小明暗,都是浩瀚星网中的一个节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无形而永恒的引力纽带,相互牵引,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星海的平衡与运转。这种联系,远比“引力”法则本身更为深邃,它是一种基于宇宙本源的“因果”与“秩序”。
他“明”悟了:
星辰的生灭,并非简单的能量聚散。恒星的诞生,是星云在引力与内部压力达到极致下的“创世”之火;它的稳定燃烧,是核聚变与引力坍缩达成微妙平衡的“存在”之舞;而它的衰亡,无论是化作白矮星、中子星,还是最终坍缩为吞噬一切的黑洞,亦或是绚烂的超新星爆发,都是能量与物质在法则驱动下,走向另一个极致的“轮回”。寂灭,并非终结,而是能量与物质转换、法则重新洗牌的开端,是下一个循环的孕育。
他“理”解了:
所谓的“掌星”,其真正的核心,并非是以蛮力去操控、去命令星辰。那是对星辰之“道”的亵渎与背离,如同试图用手去抓住流水,只会徒劳无功。真正的“掌”,在于“知”,在于“融”,在于“引”。
知星辰之理:明了每一类星辰的本质,其内部结构,其能量属性,其生灭规律,其在宇宙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
融星辰之势:将自身之道,自身的混沌星域,与星辰运转的大势相融合。不是对抗,而是共鸣;不是驾驭,而是同行。如同舟行水上,顺流而下,借水之势,方能行远。
引星辰之力:在“知”与“融”的基础上,以自身为媒介,以混沌星域为引子,撬动、引导星辰本身的力量。如同在合适的时机,于河堤开一闸口,引导洪水奔流的方向。这引导的力量,源于对星辰本身意志(规律)的尊重与利用,而非强行夺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萧辰的心中,仿佛有层层迷雾被拨开,显露出星空最本真的面貌。
他之前修炼《周天星辰诀》,凝聚混沌星域,虽方向未错,但更多是凭借功法玄奥与自身天赋在摸索。对于星辰之力的运用,仍停留在相对粗浅的“调用”层面。如同一个拥有宝库钥匙的人,只知道打开门取出财宝,却并不完全清楚宝库的结构、财宝的由来以及如何让财宝增值。
而现在,《掌星篇》如同一位至高无上的导师,将这座“星辰宝库”的完整设计图、运作原理、乃至其与整个宇宙法则的联系,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面前。
他的混沌星域,在这总纲道理的冲刷与洗礼下,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星域内部,那些原本有些散乱、主要依靠本能维持平衡的星辰虚影,其运行轨迹开始自发地调整,变得更加符合某种深奥的宇宙韵律。星辰虚影之间的引力联系变得更加清晰、有序,构成了一张更加稳定和谐的内部星网。那代表“引力”与“寂灭”的法则符文,不再仅仅是悬浮在星丹周围的力量符号,而是开始更深层次地融入星域的本源结构之中,成为支撑这方雏形宇宙的基石的一部分。
他对星辰之力的感知范围与精细程度,提升了何止十倍!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在这星神殿之外,那无尽遥远星空深处,某些特定星辰传来的、微弱的共鸣与呼唤。只要他愿意,似乎就能以混沌星域为跳板,引动一丝那些星辰的力量,哪怕它们相隔亿万光年!
这不是力量的直接暴涨,而是“权限”的提升,是“认知”的飞跃。是一种从“星辰之力使用者”到“星辰之道同行者”的本质蜕变。
他明白了,为何星辰塔会对《掌星篇》有如此强烈的共鸣。星辰塔本身就是星神殿的核心,是星神一脉力量的具象化之一,它所蕴含的,正是这种执掌星辰的“道理”。获得《掌星篇》,萧辰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星辰塔更深层次的认可,初步具备了执掌这件神物的资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