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廉颇与石牛

历史的开篇:廉颇与石牛的舞台

在战国那个风云激荡、群雄逐鹿的时代,赵国,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 廉颇。他生于乱世,自幼便投身军旅,凭借着过人的勇猛和卓越的军事智慧,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公元前 283 年,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长驱直入,一举夺取阳晋,威震诸侯,从此被封为上卿 ,成为赵**事力量的中流砥柱。此后,他又多次领军作战,无论是抵御秦军的进犯,还是出击他国,廉颇总是能以出色的战略战术,或是坚守城池,让敌人无功而返;或是主动出击,斩获赫赫战功,他的威名,在列国间广为传颂。

而石牛,这个看似普通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元素,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着独特的故事。石牛的传说版本众多,其中流传较广的一则与秦国的野心有关。当时,秦国对富饶的蜀国垂涎三尺,却因蜀道艰难险阻,难以进军。于是,秦王心生一计,令人雕琢了一头巨大的石牛,对外宣称这头牛能够排泄黄金。蜀王听闻后,贪婪之心顿起,为了得到这头 “神牛”,他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山辟路,只为迎接石牛入蜀。殊不知,这正是秦国的阴谋,当石牛被运入蜀国时,秦军也顺着开辟的道路,轻而易举地攻灭了蜀国。这就是着名的 “石牛粪金” 的故事,石牛,成为了这场政治与军事博弈中的关键道具,也成为了贪婪与愚蠢的警示符号。

廉颇的辉煌与困境

(一)战场上的辉煌

在战国的烽火硝烟中,廉颇宛如一颗璀璨的将星,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的军事生涯,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征战史诗 。公元前 283 年,廉颇奉命出征齐国,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战场上,廉颇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的指挥如臂使指,赵军紧密配合,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面对齐国坚固的防线,廉颇冷静分析,巧妙运用战术,找准敌军的薄弱环节,发起猛烈攻击。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赵军如同一把利刃,成功撕开了齐军的防线,一举夺取阳晋。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让廉颇声名远扬,更让赵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此后,廉颇的军事才能在更多的战场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多次出征,无论是攻打魏国时的势如破竹,还是抵御秦军时的坚如磐石,廉颇总是能以出色的战略和顽强的斗志,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他率领赵军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攻城略地,为赵国开疆拓土,成为赵国的军事支柱,令敌人闻风丧胆。

公元前 279 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这是一场充满政治博弈的外交会晤,却也暗藏着军事威胁。廉颇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他不仅要保障赵惠文王的安全,还要维护赵国的尊严和利益。在赵惠文王前往渑池之前,廉颇精心部署,率领赵军在边境严阵以待。他与赵惠文王分别时,坚定地表示:“如果大王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返回,我便立太子为新王,以断绝秦国的奢望。”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廉颇的忠诚和担当,更给了赵惠文王一颗定心丸。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在外交场合上与秦王斗智斗勇,而廉颇则在边境陈兵,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威慑。正是廉颇的军事保障,让蔺相如在与秦王的交锋中更加底气十足,最终使得渑池之会顺利开展,赵国得以在这场外交博弈中全身而退。

(二)廉颇的困境

然而,命运的轨迹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廉颇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也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公元前 260 年,秦赵两国爆发了着名的长平之战。战争初期,廉颇率军与秦军展开激烈对抗,但由于秦军来势汹汹,赵军接连失利。廉颇深知秦军的强大,且长途奔袭,利在速战。于是,他果断调整战略,采取坚壁固守之策,依托有利地形,筑起坚固的壁垒,任凭秦军如何挑衅,都坚守不出。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疲惫敌军,等待战机。然而,他的这一策略却遭到了赵王的误解。赵王急于求成,再加上秦国的反间计,使得赵王对廉颇的坚守产生了怀疑。秦国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秦国最害怕的,是赵奢之子赵括,而不是廉颇。” 赵王信以为真,最终做出了一个改变赵国命运的决定 —— 以赵括取代廉颇。赵括虽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他一到前线,便完全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部署,盲目出击。结果,赵军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元气大伤。这场战役的失败,让廉颇痛心疾首,他的军事理念和战略部署被轻易否定,赵国也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赵孝成王去世后,太子赵偃(赵悼襄王)即位。新君即位,朝堂局势发生了变化,廉颇的处境也愈发艰难。赵悼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对廉颇产生了猜忌。公元前 245 年,廉颇正奉命率军攻打魏国,已经攻占了魏国黄河以北的繁阳,正准备继续向前推进,夺取更多的城市和土地。然而,郭开却担心廉颇再次立功,便对赵悼襄王说:“如今外面沸沸扬扬,到处都在传说廉颇居功自傲,有不臣之举,如果他率兵谋反的话,大王将会无法控制,不如罢免其兵权,以免除后患。” 赵悼襄王原本对廉颇就无好感,如今听郭开这样一说,立刻就决定罢免廉颇的兵权,命武襄君乐乘率三千军士往前线收回廉颇的兵符,代替廉颇指挥前线大军。廉颇乃赵国老将,自惠文王时开始为将,历四十余年,身经大小战役数百次,为赵国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如今新王刚刚即位,不但不表扬他的战功,还罢免他的兵权,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盛怒之下,他拒绝交出兵权,率军攻打武襄君乐乘,乐乘吓得率军逃回邯郸。廉颇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得罪了赵王,再回赵国恐怕性命难保,便只身投奔了魏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