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第213章 隋唐风云之姚崇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 705 年),洛阳紫微城的朝房里,刚因弹劾张易之兄弟被贬的姚崇,正收拾行囊准备前往亳州赴任。忽有一位穿青布长衫的相士找上门,递来一张字条,上面只写 “三拜相,救时弊,终善终” 九个字。姚崇彼时刚过五十,虽在武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却只做过夏官侍郎这样的中层官员,见此字条只当是江湖术士的戏言,笑着将字条塞进袖中 —— 他不会想到,这九个字竟会成为自己一生的谶语,而那些未被正史记载的野史轶事,远比正史里 “救时宰相” 的名号更鲜活,更见其智谋与性情。

姚崇出身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的官宦世家,年轻时却并非循规蹈矩的儒生。野史里说,他十五岁时曾随父亲在安州(今湖北安陆)生活,当地有个恶霸横行乡里,连州官都不敢招惹。姚崇竟带着几个家丁,趁夜潜入恶霸家中,将其捆到郊外的土地庙,用锅底灰涂了脸,假装 “土地公显灵”,逼恶霸写下认罪书,还让他把强占的田产还给百姓。事后恶霸得知是姚崇所为,却因怕 “显灵” 的事传开丢人,只能吃了哑巴亏。此事在安州民间传了多年,老人们说起时总说:“姚相公年轻时就有胆有谋,连装神弄鬼都能为民除害。”

后来姚崇入仕,恰逢武则天称帝,朝堂上酷吏横行,大臣们稍有不慎便会招致杀身之祸。正史里只说他 “以正言敢谏着称”,野史却记下了他智救狄仁杰的细节。长寿元年(公元 692 年),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谋反,打入大牢。姚崇当时任夏官侍郎,虽与狄仁杰无深交,却深知其为人。他不敢直接为狄仁杰辩解,便趁武则天召见时,故意说起 “近日牢中多有冤魂哭号,臣昨夜梦到汉相萧何,说若君主轻信酷吏,恐失天下民心”。武则天素来信鬼神,听后脸色微变。姚崇又趁热打铁,说:“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狄侍郎忠君爱国,若他真有反心,臣甘受连坐。” 武则天虽未立即释放狄仁杰,却下令重审此案,最终让狄仁杰得以洗冤。事后狄仁杰登门道谢,姚崇却摆手道:“我不是为你,是为大唐保住一个忠臣。”

武周后期,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凭借武则天的宠爱,在朝堂上专横跋扈,连太子李显都要让他们三分。姚崇看不惯二张的所作所为,多次在朝堂上弹劾他们,却反被二张诬陷 “私通外臣”,被贬为司仆寺卿。野史里说,被贬前一晚,姚崇悄悄去见了宰相张柬之,递给他一枚蜡丸,里面藏着一张纸条,写着 “二张必除,时机在明年正月”。张柬之当时已在暗中谋划政变,见姚崇也有此意,便与他约定 “若大事成,必请君回朝”。果然,次年正月,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迎李显复位,姚崇也因此被召回京城,任兵部尚书 —— 这是他第一次拜相,正应了当年相士 “三拜相” 的预言。

唐睿宗景云年间,姚崇第二次拜相,却因与太平公主不和,再次被贬。野史里说,太平公主当时想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曾派人给姚崇送了一盒金钗,暗示他 “若助我,将来可享荣华富贵”。姚崇接过金钗,却在第二天朝堂上,当着睿宗的面,将金钗放在案上,说:“公主所赐金钗,臣不敢受 —— 臣闻‘男女授受不亲’,何况公主乃皇室贵胄,臣为宰相,若私受馈赠,恐遭天下人非议。” 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不与太平公主同流合污的立场,又没直接得罪公主,让睿宗对他愈发敬重。但太平公主却因此记恨姚崇,暗中散布他 “离间皇室” 的谣言,最终迫使睿宗将他贬为申州刺史。离京那天,姚崇只带了一个老仆和一箱书,连朝中好友送来的盘缠都婉拒了,说:“我若有命回来,自然有俸禄;若没命,带再多钱也没用。”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姚崇才迎来人生的巅峰。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玄宗在骊山狩猎,特意召姚崇前来。正史里记载了两人 “骊山论政”,姚崇提出 “十事要说”,奠定开元盛世的基础;野史却添了许多细节:当时玄宗正骑着马,见姚崇赶来,便翻身下马,拉着他的手走到营帐里,亲自为他倒了一杯酒。姚崇接过酒,却没喝,反而将酒洒在地上,说:“陛下若能践行‘十事’,这杯酒便敬天地;若不能,臣不敢饮。” 玄宗见状,当即表态:“朕若食言,愿遭天谴!” 两人相视而笑,这才入席长谈。据说那天他们从午时聊到深夜,玄宗连晚饭都忘了吃,最后还让姚崇睡在自己的营帐旁,说 “朕想随时与卿议事”。没过多久,姚崇便第三次拜相,任紫微令,总揽朝政。

开元四年(公元 716 年),山东、河南一带爆发大规模蝗灾,蝗虫飞过之处,庄稼被啃食殆尽。地方官上奏朝廷,却有人说 “蝗灾是上天惩罚,只能祈祷,不能捕杀”,连玄宗都有些犹豫。正史里说姚崇力排众议,主张灭蝗;野史里的情节却更富戏剧性:姚崇特意从灾区捉了几只活蝗虫,带到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拿起一只就塞进嘴里,嚼了几口说:“诸位看,这蝗虫不过是害虫,吃了它不仅无害,还能证明‘上天惩罚’是无稽之谈。” 百官见状都惊呆了,玄宗也被他的勇气打动,当即下令 “各地必须全力灭蝗,若有抗命者,严惩不贷”。姚崇还发明了 “火攻法”—— 让百姓在田间挖沟,晚上在沟边点起篝火,蝗虫被火光吸引,落入沟中,再用土掩埋。为了让百姓相信此法有效,他还亲自到灾区,带着官员们一起灭蝗,一天就消灭了数万只蝗虫。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编了首民谣:“姚相公,灭蝗虫,救我禾苗救我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