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马六甲海峡的风变得温柔起来。
晚上仍然有宴会可以去吃席。
王江一行人乘坐王世来的轿车,来到了一栋依山傍海的白色豪宅。
这里是南洋着名华人富商马华成的府邸。
豪宅灯火通明,草坪上布置了露天的酒会,衣香鬓影,冠盖云集,几乎囊括了整个南洋上流社会的华人名流。
穿着旗袍的贵妇,手持香槟,与身着西装的绅士们谈笑风生。空气中飘荡着香水、雪茄和食物的混合香气,夹杂着悠扬的爵士乐。
王小胖子一进来,眼睛就不够用了,只顾看美女,嘴里不停发出“哇哦”的惊叹。
王江和王世来则不断需要应酬,
有人过来与王世来打招呼,他应付得游刃有余,顺便将王江介绍给那人。
“这位是港岛来的王江兄弟,青年才俊。”
众人只是礼貌性地寒暄,
然后又转向了其他更有分量的人物。
王江对此毫不在意,他端着一杯酒,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扫过,试图寻找一些有用的信息。
这时,一个身穿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上了草坪中央搭建的临时讲台。
他就是这次宴会的主人,马华成。
马华成对着麦克风清了清嗓子,原本嘈杂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感谢大家今晚赏光。”
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气度。
“大家知道,马某人没什么大本事,就是在南洋这片地界,靠着各位乡亲父老赏饭吃,挣了点辛苦钱。”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但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根,永远在神州故土。”
马华成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
“如今,祖国百废待兴,正在大力发展工业。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理当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所以,今晚这场慈善拍卖会,所有拍品的款项,将一分不留,全部捐献给祖国,用于购买机器,建设工厂!”
话音刚落,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许多老一辈的华侨眼眶泛红,激动地鼓着掌。
王江也被这股热烈的气氛感染,胸口涌起一股热流。
他看着台上那个言辞恳切的老人,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敬意。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商人。
拍卖会正式开始。
气氛异常热烈,从名家字画到古董珍玩,每一件拍品都引来激烈的竞价,价格不断攀升。
显然,在场的华商们不仅仅是在竞拍,更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故土的一片赤诚之心。
王江对这些古董字画兴趣不大,但也拍了一二件,
为祖国出一份力
是在外游子的荣幸。
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会场的一个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十七八岁的模样,穿着得体的西装,却对台上热火朝天的拍卖显得兴致缺缺。
王江。对这个人,他有印象。
在周围看地的时候,王世来曾带着他们去看几块准备开发的橡胶园地皮。
当时,王江就远远看到过这个年轻人,同样是手持罗盘,在山林间勘察着什么。
当时只以为是同行,并未深究。
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遇到。
“那个人是谁?”
王江不动声色地问身边的王小胖子。
王小胖子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撇了撇嘴。
“他啊,叫石进三。听说是从上海逃难过来的,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在南洋搞投机,短短一两年就发家了,现在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
上海来的?
王江心中一动。
他虽然是穿越而来,但对上海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或许是前世身为顶尖外科医生的记忆,让他对那个曾经的东方明珠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看着那个叫石进三的年轻人,对方正与一位富商低声交谈,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
王江端着酒杯,走了过去。
趁着石进三与人交谈的间隙,他站定在对方侧后方,用一口极其纯正的上海话,轻声问道。
“侬好,请问是上海啥地方人啊?静安寺还是霞飞路?”
话音落下。
那个名叫石进三的年轻人,身体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僵硬。
非常细微,几乎无法察觉。
石进三马上回过头来和王江握了下手,然后互换了名片。
王江与之交谈了两句,那石进山就借故走了。
王江的心里,警铃瞬间大作。
不对劲。
一个自称从上海逃难而来的人,在异国他乡,听到如此地道的家乡话,应该无比亲切,怎么可能毫无反应?
而石进三的反应,不是没听见,更像是……听不懂。
王江没有再开口,只是端着酒杯,装作欣赏周围的夜景,但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了石进三。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用一种近乎解剖的目光,仔细观察着这个男人。
石进三还在和人交谈,他的国语说得非常流利,甚至还带着一点刻意模仿的上海口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