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
顾晓婷裹紧羽绒服,顶着北极刺骨的寒风走向一座孤立的木屋。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烟囱里飘出细弱的炊烟,这是约定好的安全信号。她三次回头确认没有被跟踪,才轻轻敲响门板——两长一短,停顿,再三短。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双警惕的蓝眼睛。星空几何?一个女声用英语问道。
圆周率永不重复。顾晓婷回答。
门完全打开了。室内温暖明亮,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六个人围坐在一张大木桌旁,桌上堆满了纸张、古籍和手绘星图。林默涵从地图前抬起头,朝她点点头。
这位是艾琳·约根森博士,挪威意识研究专家。林默涵介绍开门的金发女性,其他人你都认识。
顾晓婷向在座的马克西姆、雅各布和其他几位初期团队成员点头致意。这是欧米茄网络的第七次秘密聚会,一个由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地下研究联盟,致力于在不触发观察者干预的情况下破解基因密码。
我们改用最原始的通讯方式后,数据丢失事件减少了87%。马克西姆汇报道,手指轻敲着一本手工装订的笔记本,他们主要监控电子信号。
代价是研究速度大大降低。雅各布叹了口气,他面前摊开着几本中世纪手抄本,不过从这些古籍中我们发现了惊人的一致性——历史上每个重大灵性觉醒时期,都伴随着天文异常记录。
顾晓婷脱下厚重的外套,从内袋取出一个防水筒:我带来了最新发现。她倒出几页密写纸,用特制药水涂抹后显现出文字和图表,人类意识中存在量子纠缠现象的确凿证据。
房间里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如果人类意识真能跨越空间相互纠缠,那么全球意识联网的可能性就不仅仅是比喻。
艾琳博士接过纸张,快速浏览:这些脑波实验数据...你们是怎么获得的?
分散实验。林默涵解释,我们在十二个国家的小型实验室同时进行相同测试,用纸笔记录,最后由信使传递结果。结果显示,当受试者达到深度冥想状态时,他们的脑波模式会自发同步,即使相隔数千公里。
而且同步率恰好接近黄金分割比例。顾晓婷补充道,与DNA非编码区的数学模式一致。
一阵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发现的含义——人类不仅被设计为能够集体通讯的生物,而且这种能力可能正是觉醒协议评估的关键指标。
安全问题?马克西姆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部分。
暂时安全。林默涵说,我们采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商人的密码系统,混合了玛雅数字符号。即使被发现,也会被当作历史研究。
雅各布突然举起一本破旧的书籍:我在梵蒂冈秘密档案馆找到了这个。16世纪一位修道士的日记,记载他通过冥想接收到天使的几何学他翻到一页,上面绘制着复杂的立体图形,看这个形状——几乎是DNA双螺旋的完美三维投影。
历史上不断有人接近真相。艾琳轻声说,但每次知识积累到临界点,就会有宗教战争、瘟疫或审查制度将其打断。
就像修剪花园。顾晓婷想起莫里斯的比喻,观察者确保我们不会过早觉醒。
讨论持续到深夜。当其他人休息后,林默涵和顾晓婷留在桌旁,借着油灯的光研究最新的数据。
我们接近了某个核心机密。林默涵低声说,手指描摹着雅各布发现的古老星图,这些符号不仅是数学语言,还是地图。
顾晓婷凑近观察:你认为这是观察者的来源地?
或者是某种...中转站。林默涵指向星图中央的一个奇特符号,看这个标志,在所有文献中反复出现。不是恒星,不是行星,更像是...
星门。顾晓婷脱口而出。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某种奇怪的期待。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某种星际网络,而人类只是其中一个节点...
窗外突然传来雪地被踩踏的咯吱声。林默涵立刻吹灭油灯,示意所有人保持安静。黑暗中,他们听到不止一个人的脚步声围绕着小屋。
一个熟悉的声音透过木板传来:林博士,我们知道你在里面。请开门。这次不是请求。
是莫里斯。
顾晓婷迅速收起桌上的敏感文件,塞进地板下的暗格。林默涵深吸一口气,走向门口。
门外的景象让他僵住了——莫里斯站在最前面,但身后不是安全局特工,而是五名穿着银色制服的高大身影,他们的面容在极光下显得异常光滑,几乎不像人类。
时间不多了。莫里斯说,他的声音奇怪地回响着,像是经过某种处理,倒计时已经意外启动。全球已有十七处出现集体意识异常现象。
什么倒计时?林默涵质问,同时注意到莫里斯的眼睛——瞳孔不再是圆形,而是一种复杂的多边几何形状。
觉醒评估。莫里斯——或者说占据莫里斯身体的某个存在——回答,你们的研究加速了进程。现在必须做出选择:协助引导人类通过测试,或见证重置执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