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不愈之伤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林默涵坐在康复中心的休息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那是《月光》第一小节的节奏。三个月了,顾晓婷的太阳穴伤口依然没有愈合。
林先生?护士推开门,顾博士今天的脑部扫描结果出来了。
CT片上,那个音叉状的阴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奇特的螺旋纹路,像微型风暴般环绕着灼伤中心。主治医生皱着眉头指着扫描图:这不是正常的疤痕组织,更像是......
纳米级自组装电路。林默涵接过话头。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铅封的盒子,我们研究所的分析结果。
盒子里是顾晓婷伤口组织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放大十万倍后,可以清晰看到银色的纳米线正沿着她的神经突触生长,排列成某种天线般的阵列。
它们在重建接收器?医生脸色发白。
不完全是。林默涵指向照片边缘的异常结构,这些交叉节点是全新的设计,更像是......他顿了顿,某种发射装置。
休息室的门突然被撞开。实习护士气喘吁吁地扶着门框:顾博士她......她在音乐治疗室......您最好来看看......
音乐治疗室里,顾晓婷背对着门坐在钢琴前。她的左手僵在半空,指尖微微抽搐,右手却流畅地弹奏着一首林默涵从未听过的曲子——忧郁的中板,充满不和谐音程却又奇异地动人。
晓婷?林默涵轻声呼唤。
琴声戛然而止。顾晓婷缓缓转身,阳光穿过她浅琥珀色的瞳孔,映出眼底细小的金色光点——那是纳米颗粒在虹膜上的沉积。她的嘴角勾起一个陌生而疲惫的微笑:你听出来了吗?这是17号病房张阿姨的人生。
什么?
她丈夫去年肝癌去世,女儿在国外。顾晓婷的手指轻抚琴键,这些音符是她今早查房时的脑波转化结果。
林默涵的呼吸停滞了。顾晓婷从未见过那位患者的病历。他小心地靠近钢琴,发现琴凳上散落着十几张五线谱纸,每张都标注着日期和病房号——全是这周接受过音乐治疗的病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昨晚。顾晓婷按着太阳穴,我梦见自己在海里,听见无数人的哭声。醒来后发现能见隔壁病房老太太对止痛药过敏的记忆。她突然抓住林默涵的手腕,默涵,有什么东西在我脑子里生长......
她的掌心滚烫,皮肤下隐约可见细小的蓝色光点沿着血管流动。林默涵想起电视塔里那个被烧毁的Harmony-8原型机——他们从未找到其核心储存器。
钢琴上的节拍器突然自行启动,以异常精准的120bpm节奏摆动起来。顾晓婷的眼神瞬间变得空洞,手指再次落在琴键上,弹出一段机械般精确的旋律。
不......她挣扎着想要抽回手,却像被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继续演奏,它又来了......第七乐章的变奏......
林默涵猛地合上钢琴盖。顾晓婷如触电般颤抖,鼻腔流出两道鲜血。在她晕倒前的最后一刻,林默涵听见她含糊不清地呢喃:音乐学院......旧琴房......A307......
第二节 幽灵频率
午夜的音乐学院琴房像一座水晶棺材。林默涵用手电筒扫过A307的门牌,三年前顾小兰死亡的场景历历在目。门锁早已更换,但门框上那六道神秘的划痕仍在,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
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林默涵的后颈汗毛倒竖——琴房里有微弱的钢琴声。他轻轻推开门,看见一个穿白裙的背影坐在三角钢琴前,长发垂落及腰。
晓婷?他难以置信地出声。
背影转过身,却是张陌生的少女面孔。她的眼睛和顾晓婷一样泛着不自然的金光,手指在琴键上弹奏着《月光之泪》的片段。林教授。少女微笑,顾博士让我等您。
林默涵的血液瞬间冻结。这个女孩是顾小兰的同学苏芮,去年在海外留学期间失踪,校方认定是自杀。
你没死......
我们都没真正活过。苏芮的琴声突然变得刺耳,直到Harmony教会我们聆听。她指向琴房角落的阴影,她在那儿。
林默涵这才注意到黑暗中站着十几个身影,有男有女,年龄各异。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眼睛里的金色光点,以及左手无名指上戴着的银色戒指——和顾晓婷的婚戒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材质不同。
共鸣体S-3到S-17。苏芮像介绍艺术品般展示着众人,陆教授最成功的作品,能在三公里外互相感应。
林默涵的手伸向口袋里的声波干扰器:顾晓婷在哪?
在源头。苏芮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蓝色荧光液体,她正在成为我们一直等待的......
琴房门猛地弹开。一道蓝光闪过,苏芮和那些共鸣体同时捂住耳朵跪倒在地。林默涵回头,看见柯教授坐在轮椅上,手里举着改进型的EMP装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