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走廊灯光惨白得刺眼。林默涵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指腹反复摩挲着那枚微型芯片。芯片表面的军方徽记已经被磨得模糊,但那个鹰隼图案依然清晰可辨——国防科技研究院的标记。
她怎么会...柳青妍来回踱步,运动鞋在地板上发出急促的摩擦声,小兰不可能背叛我们。
顾晓婷靠在窗边,指尖无意识地在玻璃上画着分子结构图。芯片不一定代表背叛。她的声音比平时低沉,可能是栽赃,或者...
或者她确实在为军方工作。林默涵完成了顾晓婷没说完的话。他站起身,从包里取出便携式解密终端,只有一个办法能知道真相。
芯片插入终端的瞬间,全息投影屏上弹出层层加密提示。林默涵输入了三重破解算法,进度条开始缓慢推进。5%...12%...每前进一个百分点,病房内的监护仪声似乎就变得更加响亮。
78%时,系统突然弹出一个红色警告框:「检测到量子加密协议,继续破解可能触发数据销毁」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柳青妍咬住下唇:量子加密?这至少是将官级别的保密等级...
小兰不可能有权限接触这种级别的...顾晓婷的话戛然而止。投影屏上的画面突然变化,跳过了最后的解密步骤,直接显示出一组文件夹。
「欢迎回来,夜莺」系统显示着这样一行字。
林默涵的手悬在半空。夜莺——这显然是顾小兰的代号。更令人不安的是,系统认出了他的解密终端,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文件夹中有两个子目录:「传输日志」和「天火计划-部分」。
林默涵点开第一个。数百个日期文件整齐排列,最早的可追溯到八个月前——顾小兰加入团队的第二周。最新的一份则是昨天,钢铁厂测试前的六小时。
她在监视我们...柳青妍的声音发抖,每周至少三次向这个IP地址传送数据。她指向一长串数字,这是军方科技司的专用服务器。
顾晓婷点开几份日志文件。技术参数、测试结果、材料配方...他们过去八个月的心血全在这里,被整理成标准的军报格式传送出去。
林默涵感到一阵眩晕。他想起顾小兰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想起她对量子通信模块异乎寻常的熟悉;想起每次重要测试时,她总会地调整监控角度...
看看另一个文件夹。他声音沙哑。
「天火计划」的文件只有部分内容可读取,但已足够触目惊心。那是基于火凤凰技术开发的武器系统——自修复无人机搭载的不是灭火剂,而是纳米级燃烧弹和高温等离子体发生器。设计图上清晰标注着:「单机可制造直径500米的持续燃烧区,温度达2500℃」
他们在把我们的救火技术变成杀人武器...顾晓婷捂住嘴。
文件末尾有一段视频记录。画面中,赵铁峰站在一个类似指挥中心的地方,身后大屏幕显示着火凤凰无人机的设计图。夜莺提供的数据非常完整,他对着某位看不见的长官说,天火系统将在下个月进行实弹测试。届时,任何城市都将在三小时内变成火海。
林默涵猛地拔出芯片。投影屏闪烁几下后恢复空白,但那段视频的每一帧都烙在了他的视网膜上。
我们得离开这里。他低声说,如果赵铁峰知道我们发现了...
病房门突然打开。护士推着药车走出来:病人醒了,但还很虚弱。你们可以进去,别超过十分钟。
三人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林默涵将芯片塞回口袋,率先走进病房。
顾小兰半靠在床头,额头缠着厚厚的绷带,脸色苍白得几乎透明。看到他们,她试图微笑,但嘴角的弧度很快垮了下来——她读懂了空气中的紧张。
你们...发现了。这不是疑问句。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地。
柳青妍冲到床前:为什么?我们那么信任你!
顾小兰闭上眼睛,一滴泪滑过脸颊。我本是国防科技院的少尉工程师...两年前被派来监视林默涵的团队。她艰难地吞咽了一下,最初只是定期汇报,但后来...
后来什么?顾晓婷问,声音出奇地平静。
后来我看到了你们做的事。顾小兰睁开眼,目光直视林默涵,真正救人命的技术,而不是...那些武器。她试图抬手,但输液管限制了动作,三个月前,我开始修改传输的数据,关键参数都做了处理。赵铁峰拿到的配方永远达不到你们的效果。
林默涵想起测试中那些的成功,那些超出计算的表现...芯片里的天火计划是怎么回事?
顾小兰的瞳孔微微扩大:你们看到那个了?她挣扎着坐直,那是我偷偷复制的。赵铁峰用我们的技术开发燃烧武器,下周就要在西北试验场...一阵咳嗽打断了她的话。
顾晓婷倒了杯水递给她。这个简单的动作让顾小兰又流下泪来。
钢铁厂的爆炸不是意外。她缓过气后说,赵铁峰发现数据有问题,怀疑是我做了手脚。他派人安装的炸弹...本来是想除掉我,同时毁掉你们的原型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