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防化靴陷进夯土时,便携终端的辐射剂量计正发出持续的蜂鸣。
公元前2070年的黄河冲积平原上,月光像融化的铅水浇在阳城遗址的断墙上,墙缝里渗出的银白色结晶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那不是自然界的矿物,终端的光谱分析显示,这是某种含硅基的生物陶瓷,分子结构与23世纪的基因储存介质惊人地相似。
一天前,他在调试"史前文明探测器"时被卷入时空乱流。
此刻这台巴掌大的仪器正别在兽皮伪装的防护服内侧,显示屏上跳动的三维模型显示,阳城地下三十米处,有个直径约百米的金属球体正在缓慢自转,其引力场强度足以扭曲周围的时空坐标。
"抓住那个穿异服的!"
粗犷的呼喊裹挟着石斧劈砍空气的风声砸过来。青林猛地侧身,看见三个披麻布的武士正从断墙后冲出,他们裸露的臂膀上布满青铜色的鳞片,鳞片缝隙里流淌着淡金色的液滴——终端瞬间识别出那是高浓度的基因修复酶,活性强度是现代生物制剂的700倍。
跑过祭祀台时,青林的探照灯扫过台基上的刻痕。那些螺旋状的纹路让他想起人类Y染色体的基因图谱,而刻痕交汇处镶嵌的黑曜石,正发出与终端频率一致的脉冲信号。
他突然明白导师的话:"夏代的'禅让制'向'世袭制'转变,可能不是权力斗争,而是场基因层面的革命。"
被拖拽着穿过氏族营地时,青林注意到每个帐篷前都立着根图腾柱。柱体表面的彩绘不是寻常的鸟兽纹样,而是由无数个碱基对符号组成的序列,当月光爬上柱顶,这些符号竟开始缓慢重组,在地面投射出动态的遗传图谱。
"带他去见伯益大人。"押解他的武士突然跪倒在地。青林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营地中央的高台上,个身披羽毛斗篷的老者正用骨针在石板上刻画,他指尖滴落的血液落在石板上,竟像有生命般顺着刻痕游走,在板端凝结成颗跳动的血珠。
终端的警报声陡然尖锐。青林看见老者周身环绕着层淡蓝色的能量场,场域内的空气正在发生核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在无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聚合成氦,释放的能量被某种力场约束着,顺着图腾柱注入地下。
"你身上有'玄圭'的气息。"老者转过身时,青林的瞳孔骤然收缩。老者的虹膜是透明的,能清晰看见其后跳动的金色光点,那些光点的排列方式,与探测器捕捉到的地下金属球磁场图谱完全吻合。
被关进石牢的深夜,青林终于破解了终端截获的脉冲信号。那是段重复播放的基因编码:"GCTGGT...TTACGA",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这是组能稳定遗传的表观修饰基因,能确保特定性状在家族内垂直传递,现代遗传学称之为"基因印记"。
石牢的栅栏突然发出金属摩擦声。青林抬头,看见个年轻人正站在牢门外,手里把玩着块墨绿色的玉圭。玉圭表面布满细小的孔洞,孔洞里镶嵌的发光晶体,与终端显示的金属球核心结构完全一致。"我是启。"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某种低频共振,震得石牢的石壁簌簌掉灰。
终端的屏幕突然亮起红光。青林看见启的手掌按在栅栏上,那些粗糙的石条竟开始软化,像被加热的塑料般扭曲变形。更诡异的是,启的指尖掠过之处,石条内部的分子结构正在重组,形成与玉圭晶体相同的晶格排列——这是只有在强磁场下才能实现的原子级重塑。
"你来自'昆仑之墟'?"启的眼睛里闪过金色的流光,"我父亲治水时,曾在龙门山见过你们留下的'天工'。"他突然将玉圭贴在青林的终端上,屏幕瞬间被数据流淹没:那是大禹治水时的影像记录——不是神话里的疏导江河,而是群穿着防护服的人,正在用某种能量装置加固黄河河道的地质结构,他们腰间的徽章,与青林所属的史前文明考察队标志如出一辙。
青林的呼吸骤然停滞。终端自动播放的影像显示,大禹的治水工具根本不是耒耜,而是能产生定向声波的青铜杖;所谓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他正在接受基因改造,以适应高辐射环境;而启手中的玉圭,分明是台便携式基因编辑器,其核心芯片上的蚀刻文字,正是考察队的加密标识。
"他们说,人类还没准备好。"启的指尖划过玉圭上的晶体,"所以父亲选择用'禅让'掩饰真相,让伯益继续守护'天工'的秘密。"他突然扯开麻布衣裳,胸口露出块巴掌大的生物装甲,装甲表面的血管状纹路正在脉动,与地下金属球的自转频率形成完美共振。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石牢的窗棂时,营地突然响起骚动。青林通过终端的热成像功能看见,伯益正带领武士们包围高台,他们手中的石斧都镶嵌着黑色晶体——那是能干扰基因信号的抑制器。"他想销毁'天工'。"启的声音变得凝重,"那些晶体来自陨石,能让我们的基因链彻底崩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