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他捂着胸口咳嗽,胸腔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火。记忆的最后一帧是实验室里失控的时空裂隙发生器——幽蓝色的能量漩涡将他卷吸进去,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此刻,手腕上的量子手环正发出微弱的红光,屏幕上跳动着一行乱码:时空坐标锁定,春秋时期,秦地南阳。
秦地?春秋?青林的心脏骤然缩紧。他曾在星际历史课上见过这个时代的全息投影:战车碾过黄土的烟尘,士大夫腰间悬挂的青铜剑,还有史书里反复提及的“百家争鸣”。
可眼前的景象比投影更真实——远处的田埂上,几个穿着粗麻布短打的农人正用木耒翻地,动作迟缓得像生锈的齿轮。
“你是何人?”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青林猛地回头,看见个穿深灰色长袍的老者,须发皆白,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杖头包着层铜皮。老者的眼睛浑浊却锐利,正上下打量着他身上的工装,眉头拧成了疙瘩。
“我……”青林刚要开口,却发现自己的舌头像是打了结。量子手环突然震动,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入大脑,瞬间解锁了这个时代的语言模块,“在下青林,自远方而来,不慎在此处迷路。”
老者眯起眼,目光落在他工装袖口露出的量子手环上:“你这腕间的物件,倒像是西域传来的奇珍。可你这身衣裳……”他顿了顿,“不似中原服饰,倒像是蛮夷之地的装扮。”
青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穿着有多突兀。他扯了扯破烂的工装下摆:“在下家乡偏远,衣着粗鄙,让老先生见笑了。”
“无妨。”老者摆摆手,“我家就在前面那片桑林后,若不嫌弃,可去喝碗热汤暖暖身子。”他转身往田埂尽头走去,步伐虽缓却稳健,“我姓百里,单名一个奚字。”
百里奚?!青林的脚步顿住了。这个名字像道惊雷在他脑中炸开——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的一代名相,历史上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回的“五羖大夫”!史书说他年轻时家贫,曾在南阳耕读,难道就是现在?
“后生,不走吗?”百里奚在前方回头。
青林连忙跟上,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看着老者的背影,很难将这个拄着拐杖的农人,与那个后来主持秦国变法、奠定春秋霸业的贤臣联系起来。
穿过茂密的桑林,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出现在眼前。篱笆院里种着几株桃树,一个穿着粗布裙的老妇人正在石臼前舂米,见有生人来,停下了手里的木杵。
“这是内子杜氏。”百里奚介绍道,“这位青林后生,远方来的,迷了路。”
杜氏点点头,露出憨厚的笑容,转身进了屋。青林注意到她的手掌布满老茧,指关节有些变形,显然是常年劳作所致。
茅屋里陈设简单:一张矮案,几个陶碗,墙角堆着半捆竹简。杜氏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碗沿还缺了个小口。“趁热喝吧。”她的声音温和,带着秦地特有的质朴。
青林接过碗,暖意顺着陶土碗壁传到掌心。米汤里飘着几粒小米,稠得能立住筷子。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已饥肠辘辘,几口便喝了个精光。
“看你的样子,不像农人。”百里奚坐在对面的草席上,手里摩挲着一卷竹简,“倒像是……读书人?”
“略通些文墨。”青林含糊应答。他不敢暴露身份,只能捡些无关紧要的说,“家乡的书,与这里的有些不同。”
“哦?”百里奚来了兴致,“有何不同?”
青林想起星际图书馆里的全息书籍,斟酌着说:“我家乡的书,不用竹简,用一种轻薄的纸,上面的字很小,却能写下很多内容,还能画出山川河流的模样,与真的一般。”
百里奚眼中闪过惊讶:“竟有此等奇物?”他叹了口气,“如今列国纷争,典籍多毁于战火,若有此纸,便能将圣贤之言传之久远了。”
正说着,院外传来孩童的嬉笑声。一个扎着总角的少年跑进来,手里举着根树枝,见到青林便怯生生地躲到杜氏身后。
“这是小儿孟明视。”百里奚笑道,“平日里野得很,见了生人倒怕生。”
孟明视?青林又是一惊。这可是后来秦国的名将,曾在崤之战大败晋军。他看着眼前这个躲在母亲身后、偷偷打量自己的孩童,忽然觉得历史的脉络变得清晰又模糊。
傍晚时分,青林帮着杜氏修补篱笆。他试着用量子手环的微弱能量切割竹片,切口平整得像用刀削过。杜氏看得直咋舌:“后生好本事,这竹片劈得比木匠还齐整。”
青林笑了笑,不敢多说。量子手环的能量已不足15%,刚才那下几乎耗尽了储备。他知道,若想启动返航程序,至少需要50%的能量,而这里显然没有能为其充电的装置。
夜里,青林躺在茅草搭的偏屋,听着院外的虫鸣。月光透过屋顶的破洞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摸出量子手环,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字: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疑似青铜矿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