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靴底碾过第一片甲骨时,时空跃迁的眩晕感还未褪去。视网膜上的全息界面跳动着紊乱的数据流,最后的定位显示:公元前7000年,黄河中游,一处尚未被历史记载的部落遗址。更让他不安的是,宇航服的能源读数正在骤降,应急灯发出刺目的红光,像极了脚下这片土地的颜色——赤黄,带着泥土与草木的腥气。
他弯腰拾起那片甲骨,指尖的生物传感器立刻弹出分析框:龟甲边缘有规则的刻痕,并非自然形成;甲身布满细小的孔洞,孔径精确到0.3毫米,像是被某种高能光束穿透;最诡异的是甲内的纹路,在光谱扫描下呈现出螺旋状的能量轨迹,与他飞船的导航星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一阵骨哨声突然划破寂静。青林猛地转身,等离子手枪已握在手中,却在看清来人时愣住了——那是个披着兽皮的男子,身材高大,额间用朱砂画着奇异的符号,手里握着一根镶嵌着玉石的木杖。他的眼睛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明明是初次见面,却仿佛能看穿青林宇航服下的每一根血管。
"天外来的客人?"男子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来,带着黄河冲积平原特有的厚重,"你的衣袍会发光,倒像北斗第七颗星掉在了地上。"
青林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传感器显示对方的脑电波异常平稳,即使面对他这身"奇装异服",心率也没有丝毫波动。更惊人的是,男子手中木杖的玉石正在发出微光,与他飞船能源核心的频率产生了共振,让他的手枪彻底失去了动力。
"我是...迷路的旅人。"青林启动伪装程序,银白色的宇航服迅速转化为粗糙的麻布纹理,"我的船在风暴里坏了,不知此处是何地界?"
男子举起木杖,玉石的光芒扫过青林的伪装,在肩头照出一块未完全转化的金属。"旅人?"他笑了,眼角的皱纹里像盛着日月,"你身上有'天纹'的气息。这片土地叫陈,我是这里的首领,族人叫我伏羲。"
伏羲。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劈进青林的记忆库。三皇之首,传说中创八卦、结网罟、教民渔猎的创世者,被后世尊为"人文始祖"。历史课本里模糊的画像,此刻化作活生生的人,站在七千年前的黄河岸边,用一根嵌着玉石的木杖,识破了来自星际文明的伪装。
"伏羲首领..."青林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注意到对方脚下的泥土里,散落着更多刻有纹路的甲骨,"这些龟甲上的符号,是您刻的吗?"
伏羲低头看了看脚边的甲骨,木杖轻敲地面:"它们是河神送来的信。每到月圆之夜,洛水就会浮起这些龟甲,甲上的纹路会随着星象变动。我不过是把它们记下来,告诉族人何时该播种,何时该迁徙。"他突然指向天空,"你看,那颗最亮的星,今晚的位置比昨日偏了三寸,这意味着三个月后会有大旱。"
青林猛地抬头,宇航服的天文扫描系统瞬间启动。数据显示,天狼星的黄经确实较标准值偏移了0.15度,按照地球公转轨道计算,三个月后,黄河中游地区的降水概率将低于10%。一个没有任何仪器的远古先民,仅凭肉眼观察,竟能精确到"三寸"的偏差——这相当于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精度。
跟着伏羲回到部落的路上,青林见识了第一个奇迹。他们途经一片沼泽,十几个族人正围着陷入泥潭的猎物发愁。伏羲举起木杖,玉石的光芒在沼泽上空画出一道弧线,原本浑浊的泥水竟自动分开,露出一条坚硬的土路。更让青林震惊的是,土路的走向与他扫描到的地下岩层脉络完全重合,恰好避开了所有松软的淤泥层。
"不是我让水让路。"伏羲仿佛看穿了他的疑惑,用木杖指着泥潭,"泥土里藏着'骨',就像人有骨头能站着。我只是顺着骨头的纹路走。"他弯腰捡起一块贝壳,用玉石在壳上划出横线,"你看,这道线是天,这道是地,中间的是人。万物都有规矩,就像网能捕鱼,不是网厉害,是懂鱼的路。"
青林的传感器记录下诡异的能量波动:玉石释放的粒子流与沼泽中的水分子产生了量子纠缠,形成了临时的斥力场。这种微观层面的操控,需要极其复杂的算法支持,而伏羲仅凭木杖的光芒和直觉,就完成了堪比星际工程的精准操作。
部落的营地建在向阳的山坡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高台。几十块巨大的石板排列成圆形,每块石板上都刻着不同的符号: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月亮,有的像交错的树枝。青林认出其中几块,与后世出土的贾湖刻符几乎一致,而更多的符号,竟与他飞船导航系统的星图标记如出一辙。
"这些石板是'天钟'。"伏羲登上高台,木杖轻敲中央的石板,整个石阵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每块石头对应一颗星,星动则石鸣。昨晚北斗的斗柄转了半寸,东边的石板就热了起来,这是告诉我们,该去东边的山林狩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