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遥远的救世主续集 > 第56章 谁在听风说话

遥远的救世主续集 第56章 谁在听风说话

作者:非相菩提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8:47:21

那条近乎垂直的K线,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黑色闪电,烙印在伦敦天序资本交易室所有人的视网膜上。

恐慌是一种比电流传播更快的病毒。

在消息正式被主流媒体确认之前,一种源自顶级信息渠道的预警,已经让整个交易大厅的空气凝固。

“报告!中东x国发生军事政变,王室成员被控制,主要油田和港口已宣布无限期关闭!”

“所有空头仓位正在被强制平仓!”

“市场流动性枯竭,我们的对手盘消失了!”

尖锐的警报声和分析师们嘶哑的吼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资本市场的末日交响。

徐曼莉,天序资本的首席合规官,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快步穿过混乱的人群,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

她冷静地发出指令:“所有交易员,暂停自主操作,切换至程序化风控模式。技术组,立刻核查‘潮汐协议’的防御阈值。我要丁总,现在,立刻。”

然而,她得到的回答让她那座用专业和理性构筑的堡垒,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丁总的办公室没人接电话,曼莉姐。”

“监控显示,他今天清晨六点零二分就离开了大厦,步行,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没有携带任何联网设备。”

徐曼莉的瞳孔猛地一缩。

她冲到丁元英的办公室,权限解锁后,径直走向那张极简风格的办公桌。

桌上一尘不染,只有一本翻开的纸质行事历。

今天的日期上,用红色的钢笔画了一个圈,旁边只写着两个字母:d-day。

每月一次,八小时的“静默期”。

这是丁元英为自己定下的铁律,一个绝对与世界物理隔绝,只与他内心“神识”对话的时刻。

他曾说过,这既是对体系韧性的压力测试,也是为了防止他的个人感知过度同化市场,从而失去作为“观察者”的客观性。

但没人料到,测试会在今天,以如此惨烈的方式降临。

“召集核心决策委员会,五分钟后,最高权限紧急会议。”徐曼莉的声音压抑着一丝颤抖,但依旧清晰有力,“启动《非在场决策流程》,三级响应。”

会议室里,巨大的屏幕上闪烁着红绿交错的数据,每一条都像是一道催命符。

争论异常激烈。

有人主张立刻斩仓,不惜代价保全本金;有人认为这是市场过度反应,应该反向做多。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即将进行投票表决的瞬间,天序资本的中央交易系统发出了一声沉稳的电子提示音。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屏幕中央,一条指令被自动执行。

“指令来源:预设条件触发。指令内容:增持三家欧洲氢能企业的可转换债券,总额九亿美元。执行完毕。”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寂静。

增持?

在这种全球恐慌的时刻,放弃已经暴涨的原油多头利润,转而去抄底看似毫不相干的新能源企业?

这是疯了!

就在一名基金经理准备拍案而起时,指令下方弹出了一条附加的语音备忘录。

那是丁元英的声音,听录制环境,似乎是在三天前一个安静的夜晚。

“当恐慌制造噪音时,真正的信号往往来自地面。”

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却像一根定海神针,瞬间镇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噪音……与信号。

徐曼莉看着屏幕上那三家氢能公司的名字,脑中一道闪电划过。

政变切断了石油,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市场只会看到眼前的油价飞涨,而丁元英看到的,是恐慌倒逼之下,世界对旧能源体系的绝望,以及对替代方案最原始、最强烈的渴求。

他赌的不是价格,是人性深处的求生欲。

同一时刻,国内某知名财经电视台的专访直播间里,气氛正值**。

苏清徽作为特邀嘉宾,正在阐述她“资本向善”的投资理念。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白色职业套裙,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知性的力量,与周围浮躁的金融圈格格不入。

“……所以,我认为,好的投资,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增长,它应该能被普通人感知到。比如,你投资的光伏企业,是否真的点亮了某个偏远山村的教室。”

主持人微笑着点头,随即示意导播切出了一张背景大图。

苏清徽不经意地回头一看,整个人都僵住了。

屏幕上,左边是她不久前去四川大凉山做公益调研时,与一群孩子在新建成的“阳光教室”里的合影,孩子们笑得天真烂漫。

而右边,赫然并列着一份天序资本最新的公开持仓明细。

两张看似无关的图片,在此刻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缝合在了一起,产生了一种令人心悸的共鸣。

“苏老师,我们看到,您身体力行做公益的地方,恰好也是天序资本重仓布局的赛道。对于这种巧合,您怎么看?”主持人的提问充满了引导性。

苏清徽的大脑飞速运转,震惊之余,一股寒意从背脊升起。

她的行踪和照片从未公开披露过,这家电视台怎么会知道?

她强自镇定,避开问题的锋芒:“我只能说,这证明了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它的光芒是藏不住的。”

采访结束后,她在后台收到了节目制作人略带歉意的解释:“苏老师,实在抱歉,这个线索包是一位神秘线人匿名提供的,我们核实后觉得很有话题性,就……”

神秘线人?

苏清徽的心沉了下去。

她回到酒店,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内容很短:

“你照亮的地方,正在被看见。”

她没有回复,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种被人洞察一切,甚至连她内心最纯粹的善意都被纳入某个宏大棋局的感觉,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

她罕见地登录了几乎从不使用的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自己下班后第一次尝试骑共享单车的照片,配上了一句似乎漫不经心的话:“原来每个人都在参与能源转型。”

她想用这种方式,试探一下那双“眼睛”的边界。

这条动态在短短一小时内,被迅速转发,#清徽效应#的话题悄然登上热搜。

而在遥远的伦敦,丁元英的“静默期”刚刚结束。

他睁开眼,窗外的天光刺破浓雾,洒在他沉静的脸上。

守候在门外的徐曼莉立刻上前,准备汇报那惊心动魄的八小时。

丁元英却摆了摆手,他说的第一句话是:

“查一下,苏清徽今天有没有发什么。”

夜色渐深,艾伦·斯特恩,这位《经济学人》的资深编辑,在他封面文章定稿前的最后一刻,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丁元英。

“很多人说你是股市搅局者,利用市场的反身性理论,在混乱中获利,甚至制造混乱。”艾伦开门见山,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但我研究了你所有的公开操作后,我认为你更像是凯恩斯和老子的结合体——你既深刻理解非理性的‘动物精神’如何扭曲市场,又似乎相信有一种‘无为’的力量,可以引导它回归某种更高层次的平衡。”

丁元英没有直接回答。

他为自己倒了一杯黑咖啡,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眸。

他只反问了一句:“艾伦,你见过风吹麦浪吗?”

艾伦一愣。

“风来的时候,每一株麦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摆动,它只是被动地、身不由己地跟随着旁边的麦子一起动。”丁元英的声音很轻,“但如果你站得足够高,足够远,你看到的,就不是混乱的摇摆,而是一片有了节奏、有了方向的金色波涛。”

艾伦·斯特恩瞬间顿悟。

他明白了,丁元英做的不是预测,甚至不是引导,而是“感知”。

他像一个最敏锐的地震仪,在板块断裂之前,就提前感知到了地壳深处最细微的应力变化——那源自于千万个市场参与者汇聚而成的集体潜意识。

归途的车上,艾伦·斯特恩删掉了原来所有的稿件,在空白的文档上,敲下了全新的标题:

《丁元英革命:当直觉成为资产》

文章的结尾,他写道:“丁元英范式,其本质或许并非发明了更快的火车,而是为整个资本市场,重新定义了时间本身。”

几乎在艾伦文章发布的同时,远在东京的日本交易所内,风控主管高桥健太郎发现每当社交媒体上关于“停电焦虑”的话题热度上升0.3个百分点,两地相关的储能概念股,便会精确地回调0.18%。

这种跨市场、跨语言、却在情绪和行为上高度一致的共振,无法用任何现有的量化模型来解释。

高桥健太郎调取了自“潮汐协议”启动以来的全部历史数据,一个令他毛骨悚然的规律浮现出来:这种被称为“情绪前置反应”的现象,已经不多不少,恰好发生了十七次。

而每一次,都精准地发生在丁元英某次重大操作被市场解读之后的一周内。

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假设:全球范围内的部分投资者,正在无意识地、自发地模仿丁元英的行为逻辑和思考模式,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传染”。

他在提交给交易所最高层的内部简报中,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一句话:

“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一种市场人格的诞生——它的大脑分散在全球千万个终端之中,而它的心脏,仍在伦敦。”

伦敦的夜,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丁元英的“静默期”结束后,并没有留在公司复盘。

他独自一人来到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家老式独立电影院,看了一部极其冷门的科学纪录片——《光之起源》。

散场时,雨势渐大。

他撑开一把红色的雨伞,缓步走在被雨水浸润得发亮的石板路上。

街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有一种与整个世界的疏离感。

就在他经过一个橱窗时,他停下了脚步。

橱窗的玻璃上,映出了他身后的景象——不远处,另一个身影也停了下来,那是一名女子,同样撑着伞,正静静地望着橱窗里映出的他。

那是苏清徽。

她刚结束对伦敦一家社区能源合作社的实地调研,正准备返回酒店。

两人隔着一条湿漉漉的街道,在彼此的倒影中相遇。

他们都没有回头,没有相认,仿佛只是两个不相干的陌路人,在雨夜里共享了片刻的宁静。

几秒钟后,丁元英转身,融入更深的夜色。

苏清徽也收回目光,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但就在两人转身的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天序资本账户系统,收到了一笔匿名的定向捐赠。

金额:五百万元人民币。

指定用途:中国西部乡村教师光伏应用技术培训项目。

备注栏里,只留着一行简短的文字:

“一盏灯,够亮了。”

徐曼莉看着这条由系统自动标记的特殊入账记录,又看了看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来自全球各大媒体关于“丁元英革命”的问询函,以及内部要求对“d-day”决策逻辑进行解释的邮件。

混乱,质疑,神化,窥探……所有的信息洪流,最终都指向了那个男人不可言说的思考过程。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拨给了法务部主管。

“我们不能再沉默了。”徐曼莉的眼神异常坚定,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与其被动地让全世界来定义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告诉他们,我们在思考什么。”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准备一下,我们要向市场,发布一份前所未有的文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