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终劫降临,万法归无
混沌虚空的最深处,存在着一片连真灵之光都无法穿透的“无之域”。这里没有时间流逝,没有法则运转,只有纯粹的“虚无”——传说中,所有世界的终点与起点,都藏在此处。当宁采臣的真灵感应到无之域的波动时,他便知,最后一劫已至。
这不是某个世界的量劫,也不是万万次的轮回试炼,而是席卷整个混沌虚空的“终末之劫”。从他途经的第一个小世界开始,法则如同融化的冰雪般消融,生灵的魂体在无声中分解,连最坚韧的界域壁垒都化作飘散的光点。这种“归于无”的力量,并非毁灭,而是一种更彻底的“重置”,仿佛混沌要抹去所有存在过的痕迹,为新生腾出空间。
宁采臣立于无之域边缘,真仙道果散发着最后的光芒。他能看到无数熟悉的景象在虚空中闪回:大千世界晋升时的璀璨,四十九劫后归于混沌的宁静,轮回种子穿越虚空的微光……这些记忆如同泡沫,触碰即碎,连真灵深处的“真我”印记,都开始出现模糊的迹象。
“原来,真灵不朽,亦有尽头。”他轻声道,没有悲伤,只有释然。终末之劫的本质,是“有”向“无”的回归,就像呼吸的往复,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他能做的,不是抵抗,而是顺应——让真灵融入这无边的虚无,等待重生的契机。
真仙道果开始崩解,化作亿万道金色光丝,缠绕着他的真灵,缓缓沉入无之域。在彻底失去意识前,他最后感知到的,是无数生灵的真灵碎片向他汇聚而来——那是他曾映照过的、引导过的、守护过的生灵,他们的真灵带着对轮回的记忆,与他的真灵融为一体,形成一颗微小的“混沌种子”。
这颗种子没有光芒,没有能量,只有最纯粹的“轮回印记”,如同沉睡的星辰,在无之域的虚无中漂浮了不知多少岁月。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混沌种子突然轻微震颤。无之域的虚无中,第一次诞生了“波动”——那是“有”的萌芽,是新生的征兆。种子吸收着这缕波动,表面开始浮现出繁复的纹路,与宁采臣记忆中的轮回符文隐隐呼应。
随着波动越来越密集,虚无中诞生了第一缕“混沌之气”。这缕气不同于以往任何能量,它蕴含着“创造”与“毁灭”的双重性,触碰种子的瞬间,便被其吞噬、炼化。种子开始膨胀,内部的轮回印记越来越清晰,甚至能看到六道轮回的虚影在缓缓转动。
当混沌之气汇聚成河,无之域的边缘开始诞生“法则碎片”。这些碎片无序地碰撞、融合,有的化作“时间”的流淌,有的化作“空间”的褶皱,而那颗混沌种子,恰好位于所有碎片的中心,如同漩涡的原点,吸引着与“轮回”相关的一切。
种子表面的纹路彻底亮起,形成一道完整的“先天轮回大阵”。大阵旋转间,将周围的混沌之气与法则碎片纳入其中,开始孕育新的形体。
第二章:魔神降世,先天道成
混沌之气的潮汐越来越剧烈,无之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翻腾的“鸿蒙海”。海水中,无数混沌魔神正在孕育——他们是新生的第一批存在,由混沌之气与法则碎片结合而成,天生掌控着某种先天大道,是未来世界的基石。
而在鸿蒙海的最深处,那颗混沌种子终于完成了蜕变。一道巨大的身影从种子中缓缓站起,高千丈,通体由混沌之气凝聚,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化作流光,时而凝为实体,周身环绕着六道灰金色的光环,光环中隐约可见无数魂体在流转、轮回。
这便是新生的宁采臣,此刻应称之为“先天混沌魔神·轮回”。他的真灵已与混沌本源融合,失去了过往的记忆,却保留着对“轮回”的本能掌控——这种掌控并非后天修行所得,而是与生俱来的“先天道果”,与他的存在融为一体。
他睁开眼,眸中是纯粹的混沌色,却能看透鸿蒙海中的一切:某个魔神在领悟“空间大道”,导致周围的混沌之气不断折叠;某个魔神在演练“毁灭大道”,引发阵阵能量风暴;还有的魔神相互吞噬,以壮大自身的法则之力。
“无序,当有序。”他本能地开口,声音在鸿蒙海回荡,带着先天轮回大道的威严。六道光环从他周身飞出,环绕着鸿蒙海旋转,所过之处,混乱的能量开始按某种规律流动,相互吞噬的魔神被光环笼罩,魂体分离,弱小的一方并未消散,而是被送入光环中的“轮回通道”,等待重生。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其他混沌魔神的注意。掌控“时间大道”的魔神“时光”化作一道流光来到他面前,声音带着古老的沧桑:“新来者,你在干扰混沌的自然演化。”
掌控“空间大道”的魔神“虚空”则在他周围布下空间陷阱,冷声道:“轮回?从未见过的大道,或许,对你的吞噬,能让我补全空间的缺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