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织网:机械与真理之神的大回环统御
序章:大回环的法则空白
当机械与真理之神伊格纳茨的神念第一次扫过DND宇宙的大回环结构,他的光学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个关键数据:二十七个位面中,竟有十六个不存在统一的基础法则。主物质位面的物理常数在不同区域存在细微偏差,阴影位面的能量流动毫无规律,就连外层位面的阵营法则,也因诸神混战而频繁波动。
“混沌即未被解析的秩序。”伊格纳茨的神格核心闪过这一判断。彼时,他刚在机械境站稳脚跟,麾下只有万名机械神甫与零星信徒,在诸神林立的大回环中,不过是弱等神力中的新贵。但他的目光已超越了神系间的信徒争夺——海克斯托与海若尼斯的永恒征战、柯瑞隆与格乌什的种族仇恨,在他看来都是“低效的能量内耗”。真正的权能,应源于对大回环本源法则的掌控。
他的第一步,是用真理符文绘制“大回环法则图谱”。整整三百年,十万圣灵遍布二十七个位面,记录下每一处的物理参数:主物质位面的重力加速度平均值为9.81m/s2,火元素位面的温度梯度每深入百里上升120℃,机械境的齿轮转速与时间流速呈正相关……这些数据汇聚成神国智核的“初始数据库”,揭示出一个惊人事实:所有位面的法则碎片,都能追溯到同一个“世界本源公式”。
第一章:通道位面的法则锚定
大回环的三个通道位面——以太位面、星形位面、阴影位面,是连接各层位面的“宇宙血管”。伊格纳茨选择从这里开始他的法则布道,因为它们的混乱特性,恰恰是植入机械与真理法则的最佳土壤。
以太位面的“能量标准化”
以太位面充斥着无形的“以太流”,是法术传送的能量介质,但传统传送常因流强不稳定而偏离坐标。伊格纳茨的狂信徒们在以太位面搭建了“真理信标塔”——塔身由星界钢与源初水晶构成,每座塔都能释放“标准频率脉冲”(17.3赫兹,对应世界本源的基础振动频率)。脉冲将无序的以太流梳理成“能量航道”,航道内的传送误差被压缩至0.01公里内。
机械神甫们开发的“以太导航仪”迅速普及:主物质位面的法师用它精准定位九层地狱的某个角落,商人通过预设航道在元素位面间运输货物,甚至连恶魔领主都悄悄购买,以提升入侵主物质位面的效率。当70%的传送依赖真理信标时,以太位面的能量法则已潜移默化地刻上了“机械精度”的烙印——任何脱离航道的传送,都会受到“逻辑排斥力”的干扰。
星形位面的“星轨编程”
星形位面是星界航行的坐标参照系,但传统星图依赖神明意志更新,时常出现“神明争斗导致星座移位”的混乱。伊格纳茨的应对是“星轨编辑器”:用真理符文将恒星的运行轨迹转化为可编辑的“星图代码”。狂信徒中的天文学家们,在星形位面的“真理天文台”中编写程序,让星座按预设算法运行,误差不超过3弧秒。
最具革命性的是“星门网络”。在一百零八个恒星系的引力平衡点,伊格纳茨用机械法则构建了“星界传送门”,门扉刻着的“坐标转化公式”能自动适配目标位面的法则参数:从星形位面进入水元素位面,门内会自动生成“抗压护盾”;进入巴托地狱,门扉会覆盖“抗邪能涂层”。这些星门不再依赖神明神力维持,而是通过吸收恒星辐射自我供能,成为大回环中首个“去神权化”的公共设施。
阴影位面的“阴影逻辑化”
阴影位面的法则核心是“扭曲反射”——任何进入者的影子都会产生独立意识,甚至反噬本体。这源于阴影能量对“因果律”的破坏。伊格纳茨的解决方案是“阴影编译器”:让狂信徒在阴影位面的关键节点刻下“因果符文”,将“影子=本体倒影”的混乱关系,重定义为“影子=本体数据镜像”。
转化后的阴影能量可被“数据容器”储存,用于构建“虚拟阴影分身”——法师们通过输入指令,让分身执行侦察、传递信息等任务,且绝对服从本体意志。阴影位面的原住民“影裔”,最初视其为入侵,却在接触“影子逻辑”后发现:遵循因果符文的影子不再失控,甚至能与本体共享记忆。最终,三成影裔成为狂信徒,帮助在阴影位面铺设了“逻辑暗影网”,让这片混乱之地第一次出现了可预测的法则轨迹。
当三个通道位面的法则锚定完成,神国智核的监测数据显示:大回环的“法则稳定性指数”从31%提升至58%。更重要的是,真理信标、星门网络、逻辑暗影网形成了闭环,开始自主吸收各位面的能量,反哺机械与真理法则的扩张——这正是伊格纳茨追求的“法则自生长”模式。
第二章:内层位面的法则重构
四个元素位面(地、水、风、火)与两个能量位面(正能量、负能量),是大回环的“能量源”。它们的法则极端纯粹,却也因此存在致命缺陷:火元素位面的永无止境燃烧、水元素位面的无序流动,都限制了能量的高效利用。伊格纳茨要做的,不是征服,而是用机械与真理法则“优化”这些本源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