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工业纪元:永恒帝国的全民施法与造物狂潮
序章:零环之潮(全民魔法的基石)
费伦大陆的“启蒙广场”上,七岁的莉莉娅正踮脚够着“戏法接引器”。这是一个嵌在街角墙壁上的金属圆盘,表面刻着二十个基础零环戏法的符文——“光亮术”“ mage hand(法师之手)”“ prestidigitation(戏法)”……她将手掌按在圆盘中央的感应区,圆盘立刻亮起柔和的蓝光,一道信息流顺着她的手臂涌入脑海。
“集中精神,想象指尖有团小火焰。”旁边的机械神甫轻轻引导。莉莉娅闭上眼睛,几秒钟后,她的指尖真的跳起一簇豆大的火苗,虽然只持续了三秒就熄灭,广场上却响起一片掌声。这是永恒帝国“全民魔法计划”实施的第三十年,每个年满六岁的公民都能通过戏法接引器掌握至少三个零环戏法,就像学习走路说话一样自然。
这种普及源于“魔网接口植入术”的突破。帝国的医疗机械臂能在新生儿的耳后植入微型魔网节点——一个比米粒还小的水晶芯片,既不影响生长,又能让孩子从小就与永恒帝国的私有魔网建立连接。当孩子的大脑发育到足以理解简单指令时,节点就会激活,配合戏法接引器完成“魔法启蒙”。
“零环戏法不是力量,是工具。”真理议会的公告牌上刻着这样的标语。在费伦大陆的农贸市场,小贩用“ frost ray( frost ray)”给肉类保鲜;在卡拉图风格的纺织厂,女工用“ mage hand”操控丝线,效率提升三倍;在马兹特卡的农田里,农夫用“ create water(造水术)”给幼苗浇水,再也不用依赖雨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戏法,像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渗透进帝国生活的每个角落,为魔法工业的爆发埋下伏笔。
当首都众神之城的“戏法普及率”突破99%时,机械与真理之神的圣者化身降临广场,为第一座“魔法工业母厂”奠基。他埋下的奠基石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能自动吸收周围戏法能量的“聚合水晶”——当莉莉娅和其他孩子的指尖火苗、微光汇聚到水晶中,水晶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广场,也照亮了永恒帝国魔法工业化的序幕。
第一章:流水线咒文(魔法工厂的诞生)
第一座魔法工业母厂坐落在众神之城的“锻造区”,外观是耐瑟瑞尔风格的弧形建筑,屋顶覆盖着能吸收阳光转化为奥术能量的“光感符文瓦”。走进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传统的熔炉与铁锤,而是三百条“戏法流水线”——每条流水线由二十个工作站组成,每个工作站前的工人都在施展特定的零环戏法,共同完成一件魔法物品的制造。
生产“发光鹅卵石”的流水线堪称经典。第一道工序,工人甲用“ mold earth(塑地术)”将普通鹅卵石打磨成标准球形;第二道,工人乙用“ prestidigitation”清理石面上的杂质;第三道最关键,工人丙将手掌按在鹅卵石上,通过植入的魔网节点注入“ light(光亮术)”的基础咒文——这一步不需要复杂的施法手势,节点会自动引导能量按咒文轨迹流动;最后,工人丁用“ resistance(抗力术)”在石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咒文磨损。整条线每分钟能生产五十颗发光鹅卵石,足够供应一个小镇的夜间照明。
“魔法工业化的核心是‘分工施法’。”工厂总监艾琳娜在培训新工时强调,“就像机械流水线把复杂的锻造拆解成简单步骤,我们把魔法物品的制造拆解成多个零环戏法的组合。你不需要理解整个物品的原理,只需完美完成自己负责的那步戏法。”
为了提升效率,工厂开发了“戏法增强工装”。工人的手套指尖嵌着“能量放大器”,能让零环戏法的效果提升十倍;围裙上的“咒文稳定带”能减少施法失误;头顶的“魔网增幅器”则确保每个工作站都能获得稳定的能量供应。穿着这套工装的工人,施展“ mage hand”时能同时操控五件物品,用“ prestidigitation”清洁时能覆盖十平方米的范围。
最初的产品多是日用品:能自动保温的“恒温碗”(融合“ resistance”与“ create water”)、能驱赶蚊虫的“驱蚊香包”(用“ poison spray(毒喷)”的反向咒文)、能自动整理的“清洁扫帚”(由“ mage hand”驱动)。这些物品价格低廉,很快普及到帝国的每个家庭,连最偏远的北地村庄,都能看到孩子们用发光鹅卵石玩耍,老人们用恒温碗盛放热汤。
工厂的“质量检测区”同样充满魔法特色。机械神甫们用“ detect magic(侦测魔法)”扫描每件产品,不合格的物品会被自动传送到“回收线”,由工人用“ disintegrate(解离术)”的弱化版分解成原材料——这种“全流程魔法闭环”,让工厂的材料利用率达到99%,几乎没有浪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