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界启航:真理纪元的永恒扩张
第一章 苍穹之誓(星界探索的序幕)
托瑞尔星球的同步轨道上,第一座“星锚空间站”正缓缓展开太阳能帆板。帆板的反光在费伦大陆的真理神殿顶端投下光斑,与神殿广场上的机械齿轮雕塑形成奇妙的呼应。站在空间站指挥舱内,永恒帝国的“星界元帅”艾琳娜——机械与真理之神圣者化身的直系继承者,指尖划过全息星图,图上用红色标记的,是耐瑟瑞尔帝国遗留的星界航道碎片。
“托瑞尔不是终点,是起点。”艾琳娜的声音通过真理网络传向地面,百万民众在广场上抬头仰望,看着空间站的轮廓在阳光下逐渐清晰。三天前,真理议会以全票通过“星界开拓法案”,计划用十年时间建造第一支“永恒舰队”,而星锚空间站,正是舰队的母港与星界地图的绘制中枢。
舰队的核心战力“星界堡垒舰”,设计图纸融合了三重智慧:耐瑟瑞尔浮空城的反重力核心、机械神域的元素熔炉技术、费伦人族的战争经验。第一艘原型舰“真理号”的龙骨铺设仪式上,机械与真理之神的虚影降临,将一枚蕴含世界树汁液的“星界坐标水晶”嵌入龙骨——这枚水晶能在星界乱流中锁定托瑞尔的位置,确保舰队永不迷失。
建造过程是全帝国的狂欢。费伦大陆的矿场24小时运转,星界钢通过“地心传送带”直接输送到轨道造船厂;卡拉图的工匠们负责校准战舰的导航钟表,误差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秒;马兹特卡的祭司们用奥术为船体附魔,让金属拥有自我修复的“生命感”;甚至扎卡拉的远古幽魂,也被请来在战舰的能量管道中注入“空间稳定咒”——这是跨越种族与生死的协作,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在书写托瑞尔的新篇章。
“真理号”下水那天,托瑞尔的同步轨道上出现了奇观:战舰展开的十二道能量翼如同机械天使的羽翼,翼尖流淌的奥术光芒与空间站的太阳能帆板形成光环,将整个星球笼罩。艾琳娜站在舰桥,按下了“星界跃迁”的启动按钮——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只有一阵轻微的空间震颤,战舰的影像在轨道上淡化、消失,只留下一串闪烁的真理符文,标记着它已抵达第一个目标:耐瑟瑞尔的废弃星界殖民地。
第二章 星骸新生(第一片殖民地的建立)
“真理号”的探照灯刺破星界的黑暗,照亮了“遗忘殖民地”的残骸。这是一片漂浮在小行星带上的金属废墟,残存的穹顶下,还能看到耐瑟瑞尔风格的街道轮廓,只是如今已被星尘覆盖。艾琳娜派出的“勘探机器人”传回数据:废墟下方有完好的地热核心,空气中残留着可修复的氧气循环系统,最珍贵的是——一座未被完全摧毁的“星界之门”。
“这里将是我们的第一个前哨站,命名为‘新费伦’。”艾琳娜在全息会议中宣布。舰队的工程舱立刻展开,机械臂像蜂群般拆解废墟,将可用的金属构件重组为临时住所;元素熔炉启动,将小行星的冰层转化为液态水;奥术工程师们围着星界之门忙碌,用机械神域的“规则补丁”修复了门扉上的能量纹路——当星界之门重新亮起,意味着托瑞尔与新费伦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十分钟航线”。
殖民地的生活充满惊喜与挑战。第一周,勘探队就在废墟深处发现了耐瑟瑞尔的“植物基因库”,其中保存的“星界小麦”种子在元素光照下重新发芽,长出的麦穗能直接吸收星界能量;第二个月,工匠们利用殖民地的地热核心,造出了“星界熔炉”,能将小行星的矿石直接转化为战舰所需的特种合金;最意外的收获来自一群年轻的学徒——他们在修复一台废弃的耐瑟瑞尔探测器时,发现它能捕捉到“星界鲸鱼”的迁徙信号,这些巨大的能量生物不会攻击人类,其游动的轨迹恰好是最安全的星界航道。
“新费伦”的扩张速度超出预期。三年后,殖民地的人口从最初的五百人增长到五万,街道上既有费伦风格的机械工坊,也有卡拉图样式的飞檐阁楼,马兹特卡的图腾柱上缠绕着传输能量的电缆,扎卡拉的暗影符文被改造成星界辐射的防护罩。孩子们在“零重力学校”学习星界物理,课本是用可折叠的记忆金属制成的,翻开就能投射出三维星图;老人们则在“星尘花园”里种植改良后的地球作物,看着番茄藤上结出带着星光的果实。
殖民地的防御体系同样是跨文明的智慧结晶。借鉴无尽迷锁技术建造的“星界屏障”能自动识别敌意目标,屏障上流动的符文一半是耐瑟瑞尔的奥术,一半是机械神域的真理符号;马兹特卡的祭司们训练出“星界守卫兽”——一种能在真空环境中生存的蜥蜴,它们的鳞片能感应能量波动,叫声能干扰敌方的导航系统;卡拉图的“东风舰队”派出的使节,带来了他们的“烟花防御术”——看似美丽的烟花实际上是微型能量炸弹,能在星界中形成定向冲击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