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99章 曹操权势的巅峰及关羽陨落

资治通鉴新译 第99章 曹操权势的巅峰及关羽陨落

作者:姣姣明月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23:51

汉纪六十

公元217年

春季正月,魏王曹操带领军队驻扎在居巢(今安徽巢湖东北),孙权则率军据守濡须(今安徽无为东南)。二月,曹操率军进攻孙权。当初,吴国右护军蒋钦驻守宣城时,芜湖令徐盛曾逮捕蒋钦的属吏并上表请求处死他。等到孙权在濡须时,蒋钦与吕蒙共同执掌诸军调度事务,蒋钦却屡次称赞徐盛的优点。孙权问其缘故,蒋钦答道:“徐盛忠诚勤勉、胆略过人,有统帅万人的才能。如今大业未成,臣应当为国家举荐人才,岂敢因私怨而埋没了贤才?”孙权对此深表赞许。三月,曹操撤军返回许昌,留下伏波将军夏侯惇统领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驻守居巢。随后,孙权派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派使者回应重修盟好,双方立誓再度联姻。盟约建立后,孙权便留下平虏将军周泰总督濡须防务。朱然、徐盛等将领均受其节制,因为周泰出身寒门,所以众人并不服从他的节制。对此,孙权特意设宴召集诸将,等到众人酒酣之际,便命周泰脱下战衣,亲自指着他身上的伤痕逐一询问来历。周泰对自己身上的每处伤口均能说出当年的作战情形,孙权听完后边令他重新穿上战衣,握着他的手臂流泪道:“幼平(周泰字),你为我兄弟征战如熊虎般勇猛,不惜性命冲锋陷阵,身上受了数十处伤,肌肤如刻划般伤痕累累,我怎能不待你如骨肉,委以兵权重任呢?”宴席过后,孙权令自己的仪仗队为周泰开道,鸣奏鼓角仪仗而出。自此之后,徐盛等将领才开始对他心服口服。

夏季四月,汉献帝下诏特许魏王曹操使用天子旌旗,出入依皇帝规格实行戒严清道。六月,魏国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冬季十月,诏令魏王曹操冠冕配十二旒(天子礼制),乘坐帝王专车,配备六马驾车,并设天子出行的车队。

随后,魏国正式立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

当初,魏王曹操娶了丁夫人为正妻,丁夫人没有生下子嗣;妾室刘氏生下儿子曹昂;卞氏生下四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让丁夫人以嫡母身份抚养曹昂。后来曹昂在穰城战死,丁夫人悲痛欲绝日夜哭泣,曹操一怒之下便将她休弃,改立卞氏为继室。曹植天性机敏,多才多艺,文采斐然,深得曹操宠爱。曹操曾想将女儿嫁给丁仪,曹丕因丁仪有眼疾而劝阻。丁仪因此就怨恨上了曹丕,并与他的弟弟黄门侍郎丁廙以及丞相主簿杨修屡次称赞临菑侯曹植的才华,劝曹操立他为继承人。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对此,曹操用密封信函征询外界意见,尚书崔琰公开回复道:《春秋》大义立嫡以长。加之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慧,理应继承正统,臣愿以死坚守此理。(注:曹植是崔琰兄长的女婿)尚书仆射毛玠进言道:当年袁绍就是因为嫡庶不分,才导致宗族的倾覆。废立之事关乎国本,不宜公开议论。东曹掾邢颙劝谏道:以庶代嫡乃前代覆辙,望殿下明察。

曹丕向太中大夫贾诩请教自保之策,贾诩慢吞吞地说:希望将军弘扬仁德的政治举措,坚守自身的职责和本分,勤恳地践行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规范,做到这些就可以了。曹丕便按照贾诩的话来深刻地磨砺、勉励自己。后来,曹操屏退左右询问贾诩立嗣的意见,贾诩默然不答。曹操追问,贾诩才说:臣正思索袁绍、刘表父子之事。曹操闻言大笑。

某次曹操出征,曹丕、曹植同往送行。曹植即席赋诗称颂父王功德,辞藻华美引得众人赞叹,曹操也是面露喜色。曹丕怅然若失时,济阴人吴质在他耳边小声提示说:大王启程时,您只需流泪即可。待到辞别之际,曹丕跪地痛哭,曹操及随行之人无不感动,众人由此认为曹植虽然文采出众却不及曹丕诚心。加之曹植行事任性不加约束,而曹丕擅长用权术和手段掩盖真实性情、粉饰自己,因此宫中侍从都为他说好话,最终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被立为太子,宫中女官向卞夫人道贺。女官说:“将军(指曹丕)被立为太子,天下人都很高兴,夫人应当拿出府库中的所有财物来赏赐众人。”卞夫人态度淡然地说:“魏王只是因为曹丕年长才立他为继承人,我作为母亲,能避免‘教子无方’的过错就已经很幸运了,何必大肆赏赐呢?”曹操听说此事后称赞道:“愤怒时不表露在脸上,喜悦时也不超出分寸,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曹丕兴奋地搂住议郎辛毗的脖颈说:辛君可知我有多欢喜?辛毗之女宪英听闻后叹息道:太子乃宗庙社稷的继承者。继承君位不能不忧虑,主持国政不能不戒惧。在本该忧虑戒惧的时候却欣喜若狂,国家怎么能长久昌盛呢?

后来临菑侯曹植私乘马车驰骋在帝王专用的御道上,并擅自开启司马门出宫。曹操大怒处死了公车令,自此之后,便加强了对诸侯的禁令,对曹植的宠爱也是日渐衰减。又因曹植妻子违制穿着锦绣华服,曹操在铜雀台望见后,勒令其回家自尽。

这时,法正对刘备分析说:“曹操拿下张鲁、平定汉中后,没有趁机进攻巴蜀,反而留下夏侯渊、张合驻守汉中,自己则是匆忙撤回了北方。这不是他能力不够,肯定是内部出了问题。夏侯渊、张合的才能比不上我们的将领,现在出兵的话,一定能拿下汉中。拿下汉中后,我们可以屯田积粮,等待时机——上策可以北伐灭曹、匡扶汉室;中策能蚕食雍州、凉州,扩大地盘;下策也能固守险要之地,与曹魏长久的对峙。这是天赐良机,万万不能错过!”刘备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采纳了这个建议。随后,便率军进攻汉中,派张飞、马超、吴兰等人率军驻扎在下辨。曹操则派曹洪率军抵挡。

东吴这边,自从鲁肃病逝后,孙权便想让严畯接替他的职位,统领陆口的驻军。大家都祝贺严畯,但他却是坚决推辞,还说:“我只是个书生,并不懂军事,要是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可能会误了国家大事。”说着说着就哭了。孙权只好改派吕蒙兼任汉昌太守,接管鲁肃的军队。众人都称赞严畯诚实谦让的品格。

这时,陆逊向孙权建议说:“现在要平定内乱、对抗外敌,必须扩充兵力。但山越那边的土着长期作乱,盘踞在深山里。若是不解决他们,就无法专心对抗外敌。应该大规模征兵,并挑选一批精锐士兵,以此平定内乱。”孙权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这个建议。随后,便任命陆逊为右都督。正好丹杨贼首费栈煽动山越造反,孙权便派陆逊前去讨伐,结果大获全胜。接着,陆逊便下令整顿三郡,让强壮的当兵,老弱的编入户籍,最后得到了几万精兵。叛乱彻底平定后,他就回师芜湖。

此时,会稽太守淳于式上奏告陆逊“强征百姓,扰乱地方”。后来陆逊回到都城,谈话时反而称赞淳于式是位好官。孙权好奇地问:“他告你,你却推荐他,这是为什么?”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为民着想才弹劾我。如果我反过来诋毁他,岂不是混淆视听?”孙权感叹道:“这才是君子之风,一般人做不到啊!”

这时,曹操派丞相长史王必掌管许都的军队和政务。当时关羽势力强盛,京兆人金祎看到汉朝将亡,就和耿纪、韦晃、太医令吉本及其儿子吉邈、吉穆等人密谋刺杀王必,挟持汉献帝攻打曹操,并联络关羽作为外援。

公元218年

春季,正月,吉邈等人率领党羽一千多人,趁夜攻打王必,放火焚烧城门,箭射中了王必的肩膀,其帐下督扶着王必逃奔南城。恰逢天明,吉邈等人的部众溃散,王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一同讨伐,斩杀了吉邈等人。

三月,东方出现了彗星。

这时,曹洪准备攻打吴兰,可是张飞率军驻扎在固山,还声称要截断曹军的后路,众人对此是议论纷纷,心存疑虑。骑都尉曹休说:“贼军若是真要断我后路,应当埋伏军队在暗中行动;如今先大造声势,这说明他们根本做不到,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了。应当趁他们大军尚未集结,火速攻打吴兰。吴兰若是被击败,张飞自然会撤走。”曹洪听从了他的建议,便进军击破了吴兰,并将其斩杀。三月,张飞、马超率军退走。曹休是魏王曹操的族子。

夏季四月,代郡、上谷的乌桓首领无臣氐等人反叛了。此前,魏王曹操召代郡太守裴潜担任丞相理曹掾,曹操称赞裴潜治理代郡的功绩,裴潜说:“我对百姓虽然宽容,但对各胡族却很严厉。如今继任者必然认为我的治理过于严苛,从而采取宽厚仁惠的政策。胡族向来骄横放纵,过于宽厚必然导致法纪松弛;松弛之后,又要用刑法来约束,这就是怨恨反叛产生的原因。按形势推断,代郡必定会再次反叛。”于是曹操就很后悔过早地召回了裴潜。数十日后,乌桓三单于反叛的消息果然传来。曹操派儿子鄢陵侯曹彰代理骁骑将军,让他率军征讨。曹彰年少时擅长射箭驾车,体力过人。曹操告诫曹彰:“在家中是父子,接受任务后就是君臣,行动要依据王法行事,你要以此为戒!”

此时,刘备军队驻扎在阳平关,夏侯渊、张合、徐晃等人与他对峙。刘备派部将陈式等人去截断马鸣阁道,却被徐晃击败。张合军队驻扎在广石,刘备进攻未能攻克,便紧急写信从益州调兵。诸葛亮向犍为从事杨洪询问意见,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是存亡的关键所在,若是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地了。这是家门口的祸患,发兵救援有什么可犹豫的!”当时法正跟随刘备北行,诸葛亮于是上表推荐杨洪兼任蜀郡太守;杨洪将各项事务处理的非常妥当,于是正式任命他为蜀郡太守。当初,犍为太守李严征召杨洪为功曹,李严尚未离开犍为时,杨洪已升任蜀郡太守;杨洪举荐门下书佐何祗,称他有才华谋略,而当杨洪还在蜀郡时,何祗已担任广汉太守。因此西蜀人士都佩服诸葛亮能充分任用人才。

秋季七月,魏王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刘备;九月,抵达长安。

话说曹彰奉命征讨代郡的乌桓叛军,他亲自冲锋陷阵,铠甲上插满了箭矢,可他却越战越勇。乘胜追击溃逃的敌军,直至桑干河以北,最终大破乌桓,斩首及俘虏的人数以千计。当时鲜卑首领轲比能率领数万骑兵在旁观望战局,见曹彰勇猛无敌、所向披靡,便主动归降。至此,北方边境完全平定。

这时,南阳郡的官吏和百姓因不堪沉重的徭役负担,于冬季十月发动了叛乱,宛城守将侯音起兵造反。南阳太守东里衮与功曹应余仓皇逃出城,侯音派骑兵追击,箭如雨下,应余挺身保护东里衮,身中七箭而死,东里衮最终被叛军擒获。

当时,征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负责镇守荆州,曹操命他回师讨伐侯音。功曹宗子卿劝侯音说:“将军顺应民心起事,远近百姓无不响应,但扣押太守对自己并无益处,不如放了他!”侯音听从了他的建议,便下令释放了东里衮。宗子卿趁夜翻越城墙,协助太守召集残部包围了侯音。恰逢曹仁大军赶到,两军合力攻城。

公元219年

春季正月,曹仁率军屠戮宛城,斩杀侯音,之后便再次驻军樊城。

当初,夏侯渊虽然打了很多胜仗,但魏王曹操常常告诫他说:“身为将领,应当有谨慎胆怯的时候,不能只依仗自己的勇猛办事。将领应以勇气为根本,再用智谋策略来行事;若只知运用勇猛,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等到夏侯渊与刘备对峙一年多后,刘备从阳平向南渡过沔水,沿着山势逐渐向前推进,最后在定军山安营扎寨。夏侯渊领兵前来争夺此地。法正说:“现在可以进攻了。”刘备就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擂鼓呐喊着进攻,夏侯渊军大败,夏侯渊以及益州刺史赵颙被斩杀。张合领兵退回阳平。此时曹军刚失去元帅,军中人心惶惶,众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督军杜袭与夏侯渊的司马、太原人郭淮收拢散兵,对各军下令说:“张将军是国家名将,连刘备都对他忌惮三分。如今形势紧急,只有张将军能安定军心。”于是众人暂且推举张合为军中主帅。张合出任主帅后,便开始整肃军队、重新部署战阵,众将都接受他的调度,军心这才得以稳定。第二天,刘备打算渡过汉水来进攻;魏军众将认为双方兵力悬殊,想依傍汉水列阵来抵御。郭淮却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足以挫败敌军,不是好计策。不如远离汉水列阵,引诱敌军前来,等他们渡到一半时再攻击,这样就能打败刘备。”列阵之后,刘备心存疑虑,所以并没有渡河。郭淮于是只好坚守阵地,显示出绝不后退的决心。他们将这边的情况报告给魏王曹操,曹操认为他们做的很好,便派使者授予张合符节,又让郭淮担任司马。

二月壬子日(月末),出现了日食。

三月,魏王曹操从长安出兵斜谷,军队驻扎在地形险要的地方,目标直指汉中。刘备说:“曹公虽然来了,但也无能为力,我必定能占据汉川。”于是开始收拢部队据守险要之地,始终不与曹军交锋。曹操将粮草运到北山下,黄忠领兵去夺取,眼看超过约定的时间,黄忠仍未返回。翊军将军赵云便率领数十骑兵出营查看,正遇上曹操大军出动,赵云突然与曹军相遇,于是上前冲击敌阵,边战边退。魏兵散开后又聚集起来,一直追到赵云营寨下,赵云进入营寨,却大开营门,放倒军旗,并停止了击鼓。魏军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退去了。于是,赵云下令擂鼓震天,只用强弩从营后射击魏军。魏军惊恐万状,自相践踏,落入汉水中淹死的人数不胜数。刘备第二天亲自来到赵云营寨,查看昨日战斗的地方,大笑着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曹操与刘备对峙了一个多月,曹军士兵有很多都逃亡了。

夏季五月,曹操将汉中各军全部撤出,退回长安,刘备于是占据了汉中。曹操担心刘备向北收服武都的氐族来逼近关中,便询问雍州刺史张既的意见,张既说:“可以劝氐族向北迁徙到有粮谷的地方躲避敌军,对先迁徙的人给予丰厚的奖赏,这样先迁徙的人得到好处,后面的人必定会羡慕效仿。”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便派张既到武都,将五万多户氐族迁徙到了扶风、天水边界居住。

这时,武威人颜俊、张掖人和鸾、酒泉人黄华、西平人麹演等人各自占据本郡,并自封为将军,开始相互攻击。颜俊派使者将母亲和儿子送到魏王曹操处作为人质,请求魏王派兵援助。曹操又询问张既的意见,张既说:“颜俊等人对外借助国家的威势,内心却傲慢悖逆,等他们势力稳定后,迟早会反叛的。如今我军正忙于平定蜀地,暂且应让他们并存而相互争斗,就像卞庄子刺虎,坐收渔翁之利。”曹操说:“好!”一年多后,和鸾杀了颜俊,武威人王秘又杀了和鸾。

这时,刘备派遣宜都太守、扶风人孟达从秭归向北攻打房陵,并杀了房陵太守蒯祺。又派养子副军中郎将刘封从汉中顺着沔水而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攻打上庸,上庸太守申耽率全郡投降。战后,刘备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让他兼任上庸太守,任命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

秋季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在沔阳这个地方设置了举行大典的场地,排列军队以展示威仪,群臣各就其位,读完即位奏章后,刘备便跪拜接受玉玺和绶带,戴上王冠完成了登基仪式。随后,又通过驿站向朝廷上奏章,归还了朝廷授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接着,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提拔牙门将军义阳人魏延为镇远将军,同时兼任汉中太守,镇守汉川。处理完汉中的事,刘备便返回成都处理政务,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其余人都按等级晋升。并派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去授予关羽印绶,关羽听说黄忠职位和自己并列,便愤怒地说道:“大丈夫终究不与老兵同列!”所以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建立王业的人,任用的人才不止一种。从前萧何、曹参与高祖是从小的亲友,而陈平、韩信是后来逃亡来的;论地位,韩信最高,没听说萧何、曹参因此抱怨。如今汉中王因一时之功而尊崇黄忠;但在他心中的分量,难道能和您等同吗!况且王与您就像一体,休戚与共,祸福同当。我认为您不该计较官号的高低、爵禄的多少。我只是个使者,奉命行事,您要是不肯接受任命,我就回去了,但为您这种举动感到惋惜,恐怕会有后悔的时候。”关羽深受感动,便立刻接受了任命。

就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朝廷下诏封魏王曹操的夫人卞氏为王后。

这时,孙权率军攻打合肥。当时各州军队驻守在淮南。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这里虽然有敌人,但不足为忧。如今雨水正多,而曹仁孤军深入,没有做长远的准备,关羽勇猛狡猾,只怕征南将军那边会有变故。”不久,关羽果然让南郡太守糜芳守卫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卫公安,自己则是率军在樊城攻打曹仁。曹仁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人驻守樊城以北。

八月,上天连着下了好多天的大雨,导致汉水泛滥,就连平地都有数丈积水,于禁等七军都被淹没。于禁和众将登高避水,关羽则是乘着大船进攻,于禁等人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庞德在堤上,身披战甲,手持弓箭,箭无虚发,从天亮力战到中午,关羽的进攻却更猛烈了;箭射完了,双方就短兵相接,庞德是越战越怒,气势却更盛了,但水势越来越大,最后官兵都投降了。只有庞德乘着小船想回曹仁营寨,结果大水掀翻了船只,又失去了弓箭,只好独自抱着船板在水中,最终被关羽俘获,在关羽营中他是站立而不跪拜。关羽对他说:“你哥哥在汉中,我想任你为将,你为何不早早投降!”庞德骂关羽说:“匹夫,你说什么投降!魏王率领百万大军,威振天下。你家主公刘备是位庸才,怎能抵挡魏王的百万大军!我宁做国家的鬼,也不做贼人的将!”关羽只好杀了他。魏王曹操听说后流泪说:“我和于禁共事三十年,怎料面临危难之际,反而不如庞德!”于是便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随后,关羽便下令猛攻樊城,城墙被水浸泡,导致多处崩坏,众人都很恐惧。有人对曹仁说:“今日的危难,不是力量能支撑的,可趁关羽包围未合拢之际,乘小船连夜逃走。”汝南太守满庞说:“山水来得快,希望不会持久。听说关羽派别将已到郏下,自许都以南,百姓骚动,关羽之所以不敢进军,是怕我军攻击他的后方。如今若是逃走,洪河以南就不再是国家的了,您应坚持等待。”曹仁说:“好!”于是便沉白马与将士盟誓,同心固守樊城。城中只有数千兵马,城墙没被淹没的地方只剩几板高。关羽乘船来到城下,设立了数重包围,使得内外断绝了联系。关羽又派别将在襄阳包围了将军吕常。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当初,沛国人魏讽有迷惑众人的口才,在邺城颇有影响力,魏国相国钟繇便征召他担任西曹掾。荥阳人任览与魏讽关系友善。同郡人郑袤(郑泰之子)常对任览说:“魏讽是奸雄,最终必定会作乱。”

九月,魏讽暗中勾结党羽,与长乐卫尉陈祎密谋袭击邺城;尚未到约定日期,陈祎就因恐惧而告发了此事。太子曹丕诛杀了魏讽,受牵连而死的有数千人,钟繇也因此被罢免了官职。

当初,丞相主簿杨修与丁仪兄弟谋划拥立曹植为魏国继承人,五官将曹丕对此很是担忧,曾用车子装载废竹箱,将朝歌长吴质藏在里面带入府中商议对策。杨修将此事报告给魏王曹操,曹操尚未追查验证。曹丕感到异常恐惧,就把这事告知给了吴质,吴质淡淡的说:“没关系,没关系。”次日,曹丕又用竹箱装载绢匹入宫,杨修再次举报,曹操便派人前去查验,结果箱中并无人员;曹操因此对杨修产生了怀疑。后来曹植因为骄纵被曹操疏远,但他仍不断与杨修交往,杨修也不敢自行断绝关系。每当杨修去见曹植时,都会担心他处理事务时有所疏漏,便揣度曹操的心意,预先准备好十多条答辞,告诫曹植门下:“魏王训教一到,就按准备好的内容回答。”于是曹操的训教刚发出,曹植的答辞就已呈上;曹操对如此迅捷的答辞感到奇怪,追查之下,此事才泄露。曹操又因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而厌恶他,于是便以杨修前后泄露训教内容、勾结诸侯为由,将其逮捕处死了。

这时,魏王曹操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命他驻守关中。关中营帅许攸率部曲不肯归附,且出言轻慢,曹操大怒,打算先讨伐他。群臣多劝谏应招抚许攸,共同讨伐强敌;曹操将刀横放在膝上,脸色严厉,不听劝谏。杜袭进见想要劝谏,曹操迎面说道:“我的计策已定,你不必再说了!”杜袭说:“若殿下的计策是正确的,臣定会助您完成;若是计策有误,即便您已决定,也应立刻修改。殿下阻止臣进言,为何对待下属如此不开明呢?”曹操说:“许攸轻慢我,我怎能置之不理!”杜袭问:“殿下认为许攸是怎样的人?”曹操说:“他只是个普通人罢了。”杜袭说:“只有贤人了解贤人,圣人了解圣人,普通人怎能识别非凡的人呢?如今豺狼当道却先打狐狸,人们会说殿下避强攻弱,进不算勇,退不算仁。臣听说千钧之弩,不会为鼷鼠而发;万石之钟,不会用草茎敲击发声。如今小小的许攸,怎值得劳烦您的神武之师呢!”曹操说:“好!”于是厚待招抚许攸,许攸随即归降。

冬季十月,魏王曹操抵达洛阳。

这时,陆浑县百姓孙狼等人发动叛乱,杀死县主簿,向南归附了关羽。关羽授予孙狼官印,拨给他兵马,让他返回继续作乱。自许都以南,各地纷纷遥相响应关羽,关羽声威震动华夏。魏王曹操商议迁都许都以避其锋芒,丞相军司马司马懿、西曹属蒋济对曹操说:“于禁等人被水淹没,并非作战失利,对国家大计并无根本性的损害。刘备与孙权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关羽得志,孙权必定不愿。可派人劝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并许诺割让江南封给孙权,如此樊城之围自解。”曹操采纳了此建议。

当初,鲁肃曾劝孙权,因曹操尚存,应暂且安抚关羽,与他共仇敌忾,不可失去联盟。等到吕蒙代替鲁肃驻守陆口时,他认为关羽向来勇猛好强,有兼并之心,且占据长江上游,这种态势难以长久维持,便秘密对孙权说:“如今可令征虏将军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蒋钦率一万游兵沿江上下巡逻,应对各处敌情,我为国家前出占据襄阳,这样一来,何必担忧曹操,又何必依赖关羽!况且关羽君臣仗恃狡诈武力,所到之处反复无常,不能以心腹相待。如今关羽之所以不立即东攻我们,是因为您圣明,我等尚存。若不在我们强壮时图谋他,一旦我们去世,那时再想发力,事情又怎么能成功呢!”孙权说:“如今我想先取徐州,再攻关羽,如何?”吕蒙回答说:“如今曹操远在河北,正安抚幽、冀二州,根本无暇东顾,徐州守兵听说不堪一击,前去自可攻克。但徐州地势平坦,适合骑兵驰骋,您今日取徐州,曹操十日后必来争夺,即便用七八万人驻守,形势仍然令人担忧。不如先去攻打关羽,把长江沿线全部据为己有,这样形势对我们更有利,也更容易防守。”孙权认为吕蒙说的有理。孙权曾为儿子向关羽求婚,关羽辱骂使者,拒绝联姻,孙权因此怀恨在心。等到关羽攻打樊城时,吕蒙上疏说:“关羽讨伐樊城却留了很多守兵,必定是怕我偷袭后方。我时常称病,恳请分率部众回建业,以治病为名,关羽听闻后,必定会撤掉守兵,尽数开赴襄阳。我军可沿江昼夜疾驰,袭击其空虚之处,这样就能攻下南郡并擒获关羽。”于是吕蒙称病情严重了,要回去养病。孙权便公开下诏书召吕蒙返回,实则在暗中与他谋划。随后,吕蒙东下来到芜湖,定威校尉陆逊对他说:“关羽与我们相邻,为何您却远下建业,难道不担心后方吗?”吕蒙说:“正如你所说,但我病得很重。”陆逊说:“关羽自负骁勇,盛气凌人,又因刚立大功,意骄志满,只顾北进,所以对我们没有疑心;若听说您病重,必定更加不做防备。如今若是出其不意,自然可将他制服。您面见主公时,应好好谋划谋划。”吕蒙说:“关羽打仗特别勇猛,本来就不好对付。现在他还占着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平时对当地百姓和手下都很好,大伙儿都愿意跟着他干。而且他刚打了大胜仗,抓了于禁、杀了庞德,正是自信心爆棚的时候,这会儿要是硬拼,咱们肯定讨不到便宜,想拿下他太难了!”吕蒙到建业后,孙权问:“谁可代替你?”吕蒙回答说:“陆逊思虑深远,才能足以负重,看他的规划谋略,终究可担大任;而且他目前名声不大,不是关羽所忌惮的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若是任用他,应让他对外隐藏锋芒,对内察明形势,然后即可成功。”孙权于是召来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统兵。陆逊到陆口后,便写信给关羽,称颂他的功绩,深深自谦,表示愿尽忠归附。关羽对此是大为安心,也不再有疑虑,逐渐撤兵赶赴樊城。陆逊将情况详细禀报给了孙权,陈述可擒获关羽的关键。关羽得到于禁等人的数万兵马后,粮食匮乏,擅自取用孙权湘关的粮米;孙权听闻后,便发兵袭击关羽。孙权本想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吕蒙说:“若主公认为孙皎有能力,就用他;认为我有能力,就用我。从前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打江陵,虽事务由周瑜决断,但程普自恃为老将,且同为都督,于是互相之间不和睦,几乎误了国事,这是眼前的教训。”孙权这才醒悟,赶忙向吕蒙道歉说:“以你为大督,命孙皎为后援即可。”

当初,魏王曹操从汉中撤军时,派平寇将军徐晃驻守宛城以援助曹仁;等到于禁兵败被淹,徐晃进军到阳陵陂。关羽派兵驻守偃城,徐晃抵达后,假意挖掘壕沟,作出要截断蜀军后路的样子,关羽守军便烧毁营寨退走。徐晃占据偃城后,便将营寨逐渐向前推进。随后,曹操派赵俨以议郎身份参与曹仁军事,与徐晃一同前进,此时其他救兵尚未到达;徐晃所率兵力不足以解樊城之围,而众将却责备徐晃,催促他赶紧援救曹仁。赵俨对众将说:“如今贼军围困坚固,洪水尚未退去,我军兵力单薄,曹仁又被隔绝,无法合力作战,仓促进攻只会让内外都受损失。当下不如让前军逼近敌围,派间谍通报曹仁,让他知道外援已到,以激励城中将士。预计北路援军不过十日就到,曹仁肯定能坚持到援军到的时候,之后内外夹击,必破贼军。若有延误救援的罪责,我为诸位承担。”对此,众将都很高兴。徐晃营寨距关羽围城仅三丈左右,他挖地道并用箭射书信给曹仁,多次互通消息。

此时,孙权写信给魏王曹操,表示愿意为讨伐关羽效力,并请求保密,不要让关羽有所防备。曹操询问群臣的意见,众人都说应该保密。董昭说:“军事注重权变,关键在于合适。应该表面答应保密,暗中泄露消息。关羽得知孙权的动向,若是回军自保,樊城之围必会速解,此为上策。还可让两贼相互对峙,我们坐收渔利。若是保密,让孙权独占其功,这并非良计。况且被围将士不知有救援,计算粮草时会心生恐惧,万一有变故,后果就会很严重。泄露消息更有利。再说关羽为人强悍,自恃江陵、公安二城坚固,未必会立即退军。”曹操说:“好!”立即命徐晃将孙权的信射入围城及关羽营中,被围将士得知后,士气大增;关羽果然犹豫不决,没有立即退军。

随后,魏王曹操便准备从洛阳南救曹仁,众人都说:“大王要是不赶紧出发,曹仁就要败了。”唯独侍中桓阶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能正确判断形势吗?”曹操说:“能。”桓阶又问:“大王担心他们不尽力吗?”曹操说:“不是。”桓阶说:“那为何要亲自去?”曹操说:“我是怕贼军太多,徐晃等人兵力不足。”桓阶说:“如今曹仁身处重围却死守不叛,正因大王在远方为他们造势。身处必死之地,必有死战之心。内有死战之志,外有强援将至,大王按兵不动显示实力,何必担心失败而亲自前往?”曹操认同他的说法,于是驻军在摩陂,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军队支援徐晃。关羽在围头有驻军,又在四冢另设营屯,徐晃扬言要攻围头,却秘密进攻四冢。关羽见四冢将被攻破,便亲自率五千步骑兵出战,徐晃迎击,关羽退走。关羽营寨外有十重堑壕鹿角,徐晃追击,与关羽一同冲入围中,破其营寨,傅方、胡修战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但水军仍占据沔水,襄阳依旧隔绝不通。

吕蒙到达寻阳后,将精锐士兵全部埋伏在名为“冓鹿”的船中,让士兵身穿白衣摇橹,伪装成商人模样,昼夜兼程前行。关羽设置在江边的屯候(侦察兵)全被捕获捆绑,因此关羽毫无察觉。糜芳、傅士仁向来不满关羽轻视自己,关羽出兵时,二人供给的军资未能全部及时送到,关羽放话道:“等我回来后,必定治你们的罪!”糜芳、傅士仁都心生恐惧。于是吕蒙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劝降傅士仁,为他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傅士仁得信后立即投降了。虞翻对吕蒙说:“这是谲诈之兵,应带着傅士仁同行,留下军队守城。”于是吕蒙便带着傅士仁到南郡。糜芳据城坚守时,吕蒙让傅士仁现身,糜芳便开城门投降了。吕蒙进入江陵,释放了被囚禁的于禁,找到关羽及将士的家属,对他们全部加以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不得索要财物。”吕蒙麾下有个士兵,与他同郡,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来覆盖官铠;官铠虽是公物,吕蒙仍认为他触犯了军令,不因同乡而废法,竟流泪将其处斩。于是军中震惊,从此路不拾遗。吕蒙早晚派亲信慰问抚恤老人,询问所需,给患病者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关羽府库中的财宝,都封存起来等待孙权到来。

关羽得知南郡失守,便立即率军南撤。曹仁召集众将商议,众人都说:“如今趁关羽危急恐惧,可追击擒获他。”赵俨说:“孙权之前想拉关羽打架,趁他不注意抄后路。但又怕真打起来,咱们魏军会趁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捡便宜,所以表面上对咱们示好,实际上是在一旁等着捡漏,看哪边有机会就咬一口。现在关羽打了败仗,孤立无援到处逃窜,咱们不如留着他,让他继续给孙权找麻烦。要是咱们追得太狠把关羽灭了,孙权没了这个大麻烦,说不定就会调转枪口对付我们,到时候反而惹得一身骚。魏王肯定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曹仁听了这番话,就下令不再追关羽了。曹操听说关羽败逃后,也担心手下将领穷追猛打,果然很快派人传令,让曹仁按照赵俨的这个主意办。

关羽多次派人与吕蒙互通消息,吕蒙总是厚待使者,让其在城中周游,百姓家家托使者问候,有的还亲手写信作为凭证。关羽的部下返回后,私下互相询问,得知家人平安,待遇比平时还好,因此关羽的将士再无斗志。

恰逢孙权抵达江陵,荆州的将吏纷纷归附;唯独治中从事武陵人潘濬称病不见。孙权派人用床将他从家中抬来,潘濬伏面在床席上不起,泪流满面,哽咽不能自制。孙权呼喊他的字与他交谈,对他恳切抚慰,并让亲信用手巾为他拭面。潘濬起身下地拜谢,孙权当即任命他为治中,荆州军事全部向他咨询。武陵部从事樊伷诱导各少数民族,图谋使武陵归附汉中王刘备。有人上报派都督率万人征讨,孙权不听,特意召问潘濬,潘濬回答说:“带五千兵前往,足以擒获樊伷。”孙权问:“你为何轻视他?”潘濬说:“樊伷是南阳旧族,颇会耍嘴皮子,实则并无才略。我了解他,是因为他从前曾为州人设宴席,直到中午还没吃上饭,十多人自行离席,这就像从侏儒的一节可窥见全貌。”孙权大笑,立即派潘濬率五千人前往,果然斩杀了樊伷,平定了叛乱。随后,孙权便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任命陆逊兼任宜都太守。

十一月,刘备任命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逃跑,各城守官和当地少数民族首领都向陆逊投降。陆逊请求孙权授予金、银、铜印,用来安抚新归附的人,随后率军击败蜀将詹晏等人以及秭归一带拥兵自守的豪强大族,将他们全部击溃或招降,前后斩杀、俘虏和招降的总计数万人。随后,孙权任命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晋封娄侯,让他驻守夷陵,扼守长江峡口。

关羽自知孤立无援,便向西退守麦城。孙权派人劝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上布置旗帜和假人,趁机突围逃走,部队四散,最后身边只剩下十多个骑兵。孙权事先已派朱然、潘璋截断他的退路。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并将他们斩首,于是平定了荆州。

当初,偏将军吴郡人全琮曾上书孙权,陈述可以攻取关羽的计策。孙权担心计谋泄露,就没有回复。等到擒获关羽后,孙权在公安设宴,对全琮说:你之前献计,我虽然没有答复,但今天的胜利,也有你的功劳。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孙权又任命刘璋为益州牧,驻守秭归,不久后刘璋去世。

吕蒙还未等到正式受封就突发疾病,孙权将他接到自己的行宫旁精心照料,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治疗。每当医生给吕蒙施针时,孙权都面露忧色。他想经常探望,又怕打扰吕蒙休息,就在墙上凿了个小洞暗中观察。看到吕蒙能稍微吃点东西,就高兴地和左右说笑;要是病情恶化,就叹息不已,夜不能寐。后来吕蒙病情一度好转,孙权特意颁布大赦令庆贺,群臣都来道喜,但最终吕蒙还是去世了,年仅四十二岁。孙权悲痛万分,专门安排了三百户人家为吕蒙守墓。

后来,孙权与陆逊评价周瑜、鲁肃和吕蒙时说:公瑾(周瑜)雄才大略,胆识过人,大败曹操,开拓荆州,功业无人能及。子敬(鲁肃)通过公瑾结识我,初次交谈就谈及帝王大业,这是第一件快事。后来曹操借刘琮投降之势,扬言要率数十万大军南下,我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张昭、秦松等人都主张投降,只有子敬力排众议,劝我急召公瑾率军迎敌,这是第二件快事。虽然他后来建议借地给刘备是个失误,但瑕不掩瑜。古人说君子不求全责备,所以我总是记着他的长处,常把他比作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子明(吕蒙)年轻时,我只觉得他勇敢果决;等他年长后,学问增长,谋略过人,仅次于公瑾,只是言辞不如公瑾犀利。他智取关羽的谋略,更胜子敬一筹。子敬曾写信说帝王兴起时都会有人扫清障碍,关羽不足为虑,这其实是力所不及的托词,但我也不苛责他。不过子敬治军严整,令行禁止,境内秩序井然,这方面确实值得称道。

有一次,孙权和降将于禁并马同行,虞翻呵斥于禁说:你这个降虏,也配和我们主公并驾齐驱!举起马鞭就要打,结果被孙权喝止。

当孙权向曹操称臣时,曹操立即召回张辽等各路大军驰援樊城,但援军未至,樊城之围已解。徐晃整顿军队返回摩陂,曹操亲自出迎七里,设宴犒赏三军。宴席上,曹操举杯对徐晃说:保全樊城和襄阳,都是将军的功劳啊!同时重赏桓阶,任命他为尚书。

这时,曹操打算将荆州残余的百姓以及在汉水流域屯田的军民全部北迁。司马懿劝谏道:荆楚之民轻浮躁动,关羽刚刚兵败,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还在暗中观望。如果强行迁徙良善之民,不仅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更会让离去的人不敢再回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那些逃亡的百姓果然都陆续返回了。

随后,魏王曹操上表朝廷,举荐孙权为骠骑将军,给他授予符节,让他兼任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前来进贡,又送还朱光等人,并上书向曹操称臣,暗示曹操即位是天命所归。曹操将孙权的书信展示给群臣看,笑着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趁机进言说:汉室气数已尽,这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殿下功勋卓着,万民敬仰,所以连远在江东的孙权都来称臣。这是天意人心,众望所归,殿下应当顺应天命,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曹操回答说:如果天命真的在我,我就做周文王好了。

对此,司马光说:教化是国家的当务之急,但世俗官吏却轻慢对待;风俗是天下的大事,但平庸君主却忽视不理。只有明智的君子,深谋远虑,才能知道教化的益处极大且收效深远。光武帝遭遇汉朝中衰,群雄纷起如沸水翻腾,他以平民身份奋起,继承恢复前朝基业,征伐四方,忙得没有闲暇时间,却仍能推崇儒家经术,礼聘延请儒雅之士,扩建学校,修明礼乐制度。武功成就之后,文德也得以普及。接着孝明帝、孝章帝,追随先祖遗志,亲临辟雍拜见老者,研读经籍询问道义。从公卿、大夫到郡县官吏,都选用通晓经义、品行端正的人,虎贲卫士都研习《孝经》,匈奴子弟也进入太学学习,因此教化由朝廷确立,风俗在民间形成。那些忠厚清廉的士人,不仅被士大夫看重,也被百姓仰慕;愚昧鄙陋、品行污秽的人,不仅不被朝廷容纳,也被乡里摒弃。自夏商周三代之后,风化之美,没有比东汉更兴盛的了。

汉和帝之后,皇亲国戚把持朝政,皇帝宠信的奸臣当道。朝廷赏罚混乱,官员公然收受贿赂,贤能之人和无能之辈混在一起,是非黑白都颠倒了,朝廷乱成一团。但奇怪的是,东汉却还能撑着没立刻灭亡,这是为啥呢?

一方面,朝廷里有袁安、杨震、李固这些公卿大臣,他们敢当着皇帝和权贵的面,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拼了命的用正义之举挽救危局;另一方面,民间也有符融、郭泰这些有影响力的人,通过舆论批评朝政的毛病,从下面给朝廷压力。所以,虽然官场烂透了,但社会风气还没彻底坏掉。甚至有人为了正义,不惜触犯权贵,死在朝堂上,后面的忠义之士也一个接一个的站出来,把生死都看得很淡。这可不只是因为这几个人特别厉害,更是因为之前光武帝、明帝、章帝打下的良好风气基础还在起作用!要是那会儿能出个好皇帝,好好整顿一番,东汉说不定还能再撑很久。

可惜啊,后面的烂摊子越来越大,桓帝、灵帝又特别昏庸残暴:他们宠信奸臣,比对亲人还好;杀起忠臣来,比杀仇人还狠。这么一搞,把天下人都得罪光了,大家心里的怨气越积越多。后来何进把外兵召进京城,董卓趁机作乱,袁绍等人也跟着搅局,最后皇帝被迫流亡,皇家宗庙被烧,整个朝廷彻底垮台,老百姓跟着遭了大殃,东汉彻底没救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东汉灭亡后,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互相打仗抢地盘,但嘴上还都打着“尊奉汉朝”的旗号。像曹操这么厉害又强势的人,虽然功劳大,心里早就想自己当皇帝了,可直到死都没敢真的废了汉朝自立。这难道是他不想吗?不是,他是害怕天下人骂他不忠,被道德和名声给限制住了。从这儿就能看出来,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教育感化的力量多重要啊,可千万不能小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