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8章 长城未竟黔首怨,函谷已破楚帜扬

公元前208年,正值冬季,十月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泗川监平率领着他的军队如饿狼般扑向了刘邦所在的丰地。刘邦得知消息后,毫不畏惧,他迅速集结起自己的部队,毅然决然地出兵迎战。在战场上,刘邦身先士卒,他的士兵们也被他的勇气所鼓舞,个个奋勇杀敌。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刘邦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成功击败了泗川监平的军队。泗川监平见势不妙,狼狈逃窜。刘邦乘胜追击,命令雍齿守卫丰地,以防敌人卷土重来。时间来到十一月,刘邦稍作休整后,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薛地。薛地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刘邦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心要将其攻克。在薛地,刘邦遭遇了泗川守壮的顽强抵抗。然而,刘邦的军队士气高昂,他们不畏强敌,奋勇向前。经过一番苦战,刘邦的军队终于攻破了薛地的防线,泗川守壮战败而逃。泗川守壮一路狂奔,逃到了戚地。但他的厄运并未结束,刘邦的左司马早已在此设下埋伏。当泗川守壮进入埋伏圈时,左司马果断下令出击,将泗川守壮斩杀于马下。

周章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关,军队驻扎在了曹阳,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后,章邯大军就追击了过来,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最终周章军队被打败,周章被打的狼狈而逃。一步并作两步的逃啊!抬头一看,原来到了渑池,这地方之前就逃过一次呀,真晦气。周章再渑池待了十多天后,章邯这个狗皮膏药又黏上赖了,双方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杀的那是人仰马翻,结果也没一点变化,周章又没打过,这次就没那么好运还能跑了,周章心里一横,一咬牙,拿起剑顺着自己脖子就来了一下,当场就是魂归九天。周章一死,起义军没了灵魂人物啊,那就像鸟兽一样,四散逃走。

吴叔带领大军没日没夜的围攻荥阳,李由作为三川守,那是死守不退,起义军上来一批打退一批,就导致吴叔打了好久都没能攻下荥阳,这可把吴叔起的无可奈何。就在这个时局紧张的时候,楚将田臧等人就开始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他们说到:“现在周章的军队已经被章邯大军所击败,秦军随时都有可能来到荥阳。我们围攻荥阳这么多天都没能攻下来,已经让士气有所沮丧,都说作战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了,如果这个时候秦军一到,我们没得办法抵挡,结果就是必败无疑,士兵们都死无葬身之地呀。不如这样吧!我们分兵,留下少量兵力继续守卫荥阳,然后集中精锐兵力来迎击秦军,这样或许还有一丝胜算。现在的假王骄傲自大,不懂军事,不足以共谋大事,一定会失败,我们得早做打算。”于是他们假传王令,诛杀了吴叔,并将他的首级献给了陈王。陈王也非常的大方,就赐予田臧楚令尹的印信,并任命他为上将,带领军队继续攻打秦军。

田臧留下了李归等人继续守卫荥阳,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向西继续攻打秦国,田臧在敖仓迎击秦军,结果战败身亡,带的那是什么精锐?秦军打的就是精锐。打败了田臧以后,章邯继续率军进攻荥阳得起义军,面对强大的秦军,李归等人无奈,只有战死能够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了。阳城人邓说率军驻扎在郏地,章邯的别将率军击败了他,一时间章邯那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铚人伍逢率军驻扎在许地,章邯也击败了他。这两支军队战败后都溃散而逃,一路狂奔,逃到了陈地,打仗失败了就得有人承担责任呀,结果邓说就被陈王给诛杀了,逃来逃去还是一死,还不如战死了。秦二世这边那是一次又一次的责备李斯办事不力:“你位居三公,为何让盗贼如此猖獗,简直不把我大秦放在眼里,你说该怎么办!”李斯听到这话感到透心凉,十分的害怕,但是这厮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阿谀奉承,迎合二世的意思,给二世上了一份书说:“贤明的君主必须实行督责之术,才能让天下太平,哎呀呀,当初始皇帝在的时候你直言朝中弊端,现在说出这话,当初的那个你哪去了呀。申子曾经说过:‘拥有天下的人而不放纵,反而将天下视为枷锁。’这是因为不能实行督责之术,反而像尧、禹那样为百姓操劳,所以把天下称之为枷锁。不能修习申不害、韩非的明术,实行督责之道,反而为百姓劳苦,这是百姓的奴隶,而不是真正统治天下的人。贤明的君主能够实行督责之术,独断专行,权力不在臣下手中而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消灭仁义,杜绝正直的谏言,随心所欲,无人敢违抗。这样,群臣和百姓都忙于补救自己的过失,哪里还敢图谋不轨,这简直就是误国之言,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李斯也是拼了老命了。”二世听李斯这么说,那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就更加严厉地实行督责之术,征税重的官员被视为明吏,杀人多的官员被视为忠臣,道路上到处都是受刑的人,市集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尸体堆积,看到这情况秦国的百姓就更加的恐惧了,生怕自己成为其中一员,就开始想着怎么活下去,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好过。当老板的让百姓安定,生活富足了,粮仓里有余粮了,那怎么会想着叛乱呢,即使有那些图谋不轨的人也无法成功,你现在实行这么严苛的法度,让老百姓过得苦不堪言,整天提心吊胆的,百姓为了一条活路,起兵反抗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赵国的李良这个时候经过了激烈的厮杀,终于平定了常山,然后就回去向赵王报告这个消息。赵王看到李良这么有能力,就派李良率军去攻打太原。李良大军浩浩荡荡的走到了石邑,结果秦军封锁了井陉道路,李良的大军就无法再前进了。镇守井陉的秦将看到形势不妙,就伪造二世的诏书想要招降李良。李良这边得到诏书还有点不太相信,于是就带着随从返回邯郸,请求赵王给自己增派兵马攻打井陉。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原来李良在回去的途中遇到了赵王的姐姐外出饮酒,随从有一百多人,看到这种阵势,李良误以为是赵王出行,就跪拜在了路旁。这时赵王的姐姐已经喝醉了,不知道他是带兵的将领,于是就让随从谢绝了李良。李良这人觉得自己地位尊贵,就感到很羞愧呀。这时随从中有人说:“天下人都反抗秦的暴虐统治,有能力的人可以自立为王,赵王的能力一向不如将军,现在他的姐姐竟然不下车行礼,如此的傲慢,简直不把将军放在眼里,请将军派人前去追杀她!”李良这时已经得到了秦国的招降诏书,本就打算反判赵国,但还没有下定决心,因此感到十分愤怒,就派人去追杀赵王的姐姐,赵王的姐姐就被杀了,李良随后率军袭击邯郸。邯郸守军毫无防备,李良很轻松就攻下了邯郸并杀死了赵王和邵骚。张耳、陈馀因为再李良身边安插了很多的耳目,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再李良进攻邯郸时就脚底抹油溜了,这才得以保全自己的小命。

陈地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人看到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起义,就想分一杯羹,于是拉起了队伍,起兵造反,二人在郯地围攻东海守。陈王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派武平君畔为将军,前去监督郯地的军队。但是秦嘉这厮不接受陈王的命令,反而自立为大司马,秦嘉很是厌恶武平君,就告诉军吏们说:“武平君年轻的,又不懂军事,会给大家带来祸患的,大家不要听他的命令!”于是假传陈王令,杀死了武平君畔。

二世皇帝看到起义军不断,心里慌了,就派遣了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一起攻打盗贼。这时章邯军队经过厮杀击败了伍逢,接着又率军进攻陈地的柱国房君,经过一场血战,又杀死了他。随后又率军进攻陈地西部的张贺军。这次陈王亲自督战,反而让张贺战死。

到了腊月,陈王前往汝阴办事,返回时到达城父,陈王就被他的车夫庄贾给杀了,然后投降了秦军。起初,陈胜称王后,他的故友都来投靠他,陈王都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随后他的岳父也来了,陈王却以普通宾客的礼节对待他,只是做揖而不跪拜。看到他这样对自己,他的岳父就愤怒地指着他说:“你依靠叛乱称王,成就了一番事业,现在却傲慢的对待长者,你的功业不会长久的!说完就摔袖离开了。陈王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就跪地道歉,心想你这老登要是不给面子,我弄死你丫的,但岳父就是不理会,你爱跪就跪着吧。受到了陈王的礼遇,宾客们行事就越来越放肆了,竟然开始谈论陈王的往事,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们的陈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还敢这么说话。就在这时有人对陈王说:“这些宾客愚昧无知,乱说话可能会影响您的威望。”于是陈王就杀了这个乱说话的人。陈王这一行为导致故友们纷纷离去,陈王因此也失去了亲近的人,为后来的失败留下了伏笔。这时陈王任命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负责监督群臣。将领们攻占土地后,若是有不服从命令的,就立即逮捕治罪。他们以苛刻的监察为忠,对不喜欢的人不经司法程序,就直接处决,这办事风格比秦王朝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将领们因此不再亲近陈王。这就是陈王失败的原因,做人不能忘本,要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过去,富贵了不能摆臭架子。任用朱房和胡武两个以权谋私,刚愎自用的小人更是为失败留下了祸根,直接造成了起义队伍的离心离德,最终招致失败。

陈王的老部下吕臣率领苍头军,从新阳起兵造反,率军攻占了陈地,杀死了庄贾,这也算是为陈王报了仇。然后将陈地重新归为楚国的版图。陈王被安葬在了砀地,谥号为隐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就这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随着时间的洗礼,总会诞生出一批又一批的风云人物。

起初,陈王命令铚人宋留率军平定南阳,然后进入武关。宋留原本已经攻占了南阳,听说陈王死后,宋留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心里没了主心骨,于是南阳再次被秦军占领,宋留也率军投降了秦军,但二世觉得宋留是个叛乱分子,就将他车裂示众。你这么对投降的人施以酷刑,谁又敢亲近你呢?

魏国的周巿率军攻打丰、沛两地,经过一场厮杀,最终夺取了这两个地方,然后就派人前去招降雍齿。雍齿这人本就不愿归属刘邦,于是献出丰地投降了魏国。刘邦率军攻打丰地,虽然进攻猛烈,但是没有攻下来,最后无奈只得撤军。

赵国的张耳、陈馀收拢起义军溃散的士兵,得到了数万人,然后率军进攻李良。双方经过交战,李良战败逃跑,最终投降了章邯。这时候有人对张耳、陈馀说:“你们是外来人,想要依附赵国,没有大功劳难以再赵国立足。如果立赵国的后裔为王,辅以道义,就可以成功了。”于是他们找到了赵歇。春季正月,张耳、陈馀拥立赵歇为赵王,定都信都。

东阳人宁君、秦嘉听说陈王兵败,于是拥立景驹为楚王,率军前往方与,准备在定陶攻击秦军;楚国派公孙庆出使齐国,希望与齐国联合进攻秦国。齐王说:“陈王虽然战败,但生死未卜,楚国怎能不请示就自立为王!”公孙庆说:“齐国不请示楚国就自立为王,楚国为何要请示齐国才能立王呢!况且楚国是首先起事的,应当号令天下。”结果这公孙庆就被田儋给杀了,当使者这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

秦国的左、右校再次率军进攻陈地,经过激烈的厮杀,最终攻占了陈地。吕将军逃走后,心有不甘,于是重新聚集兵力想夺回陈地,再去进攻秦军的路上与番盗黥布相遇,两人一谈,目的一致,就一起攻击秦国的左、右校,这次在青波击败了他们,又夺回了陈地,将它重新划入楚国的版图。

黥布是六地人,姓英,因犯罪被黥面,作为刑徒被送往骊山。骊山的刑徒有数十万人,黥布也是个聪明人,他就与其中的豪杰结交,逃出骊山后就率领同伴到长江中做盗贼。番阳令吴芮在江湖间很有威望,被称为番君。黥布就前去投靠他,这时黥布手下已有数千人。番君看到他很不一般,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率军攻打秦军。

楚王景驹的大本营在留地,刘邦就带人前往投靠他,给自己找个靠山。这时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少人,准备投靠景驹,途中遇到刘邦,两人一聊,情投意合,于是张良就跟着刘邦了。刘邦任命张良为厩将。张良也多次为刘邦讲解《太公兵法》,这让刘邦非常欣赏他,常常采用他的计策化险为夷。张良对其他人讲解兵法,但是他们都不理解。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之才,所以才能听的懂兵法!”于是就决定跟随刘邦,成就一番事业。刘邦与张良一起前往拜见景驹,刘邦请求派兵攻打丰地。当时章邯的司马尸二率军北上平定了楚地,屠杀了相地,到达砀地。东阳宁君、沛公率军西进,在萧西与秦军交战,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被人打的狼狈逃窜,于是就退回留地集结兵力。二月,刘邦再次率军攻打砀地,这次只打了三天就成功的攻占了砀地,收编了六千砀地士兵,加上原有的兵力,共有九千人。三月,刘邦又率军攻占了下邑,随后回军攻打丰地,但是没能攻下来。

广陵人召平去帮陈王攻打广陵,结果没打下来。这时候听说陈王打了败仗,章邯的大军要杀过来了,召平就赶紧渡过长江,假传陈王的命令,让项梁当楚国的上柱国。他还说:“江东已经平定啦,赶紧带兵往西去打秦国吧!”项梁一听,马上就带着八千人渡过长江往西进军。听说陈婴已经占领了东阳,就派了个使者过去,想跟他一起往西打秦国。陈婴本来是东阳的令史,在县里很有威望,大家都叫他长者。东阳的年轻人杀了县令,聚集了两万多人,想让陈婴当王。陈婴的妈妈就跟他说:“我嫁到你们家这么久,从来没听说过你家祖先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现在你突然要当这么大的官,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还不如去投靠别人呢。要是成功了,还能封个侯;要是失败了,也容易跑路,不会被人骂。”陈婴一听,就不敢称王了,跟军吏们说:“项氏一家几代都是将军,在楚地可有名了,现在要干大事,非得靠项氏不可。咱们跟着名门望族,肯定能把秦国给灭了!”大家都听他的,就把军队交给项梁了。

英布在击败了秦军后,率军东进;听说项梁向西渡过了淮河,英布就与蒲将军都率军前去归属项梁。项梁的军队共有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

景驹、秦嘉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试图阻挡项梁西进。项梁对军吏们说:“陈王首先起事,战败后下落不明。现在秦嘉背叛了陈王,立景驹为王,这是大逆不道之罪,我们要讨伐这种叛逆之人!”于是率军进攻秦嘉,秦嘉战败逃走。项梁一直追击秦嘉,到了胡陵,秦嘉一看无路可走,于是回军交战,经过一场交战,秦嘉最终战死了,他剩余的军队都投降了项梁;景驹逃走后死在了梁地。

项梁合并了秦嘉的军队后,队伍人数大增,就让大军驻扎在胡陵休整,准备西进进攻秦国。这时章邯的军队已经到达了栗地,项梁派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二人率军迎战章邯军队。但这二人哪里是的对手,结果馀樊君战死,朱鸡石战败,逃回了胡陵。项梁率军进入薛地,诛杀了朱鸡石。

刘邦率领百余骑兵前去拜见项梁,项梁给了刘邦五千士兵,五大夫将十人。刘邦返回后,就率军攻打丰地,这次人多,很快就攻下了它。雍齿害怕被清算,就逃奔到了魏国。

项梁派项羽分兵攻打襄城,襄城的秦军据城自守,一时间也攻不下来,经过了一番苦战才攻下了襄城,然后项羽将襄城的守军全部坑杀,接着前去回报项梁。

项梁听说陈王已死,就召集诸将到薛地议事,刘邦也前往参加会议。居鄛人范增,已经七十了,一向隐居山中,不问世事,但他善于谋划,于是出山前往劝说项梁:“陈胜失败是必然的。秦灭六国,楚国最无辜。自从怀王入秦不返,楚人至今怀念他。所以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首先起事,不立楚国的后裔而自立为王,所以势必不会长久。现在您在江东起兵,楚地的将领纷纷归附您,拥戴您,是因为您家里世代为楚将,能够复立楚国的后裔。”项梁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心,当时他正在为人牧羊。夏季六月,项梁立心为楚怀王,以此来顺应民心。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定都盱眙。项梁称自己为武信君。

张良劝说项梁:“您已经立了楚国的后裔为王,而韩国的诸公子中,就数横阳君成最为贤能了,您可以立他为王,增加自己的盟友。”项梁一听有道理,就派张良找到韩成,拥立他为韩王,任命张良为司徒,与韩王一起率领千余人西进攻占韩地,攻占了几座城,但秦军很快又夺回去了;于是张良带人在颍川一带进行游击作战。

章邯击败陈王后,继续进攻魏王。魏王派周巿出使,向齐、楚请求支援。齐王田儋和楚将项它率军跟随周巿前去救援魏国。章邯趁夜偷袭齐、楚军队,在临济大败两**队,杀死了齐王和周巿。魏王咎为了百姓与秦军约定投降,约定后**而死。他的弟弟魏豹冒死逃到了楚国,楚怀王给了他数千人,让他继续带兵攻占魏地。齐国的田荣收拢其兄田儋的残兵,向东逃到了东阿,章邯追击并包围了他。齐人听说齐王田儋战死,于是立故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田角为相,田角的弟弟田间为将,以这个阵容来抵抗诸侯。

秋季七月,大雨连绵不绝。武信君率军攻打亢父,听说田荣危急,于是率军前去救援,在东阿击败了章邯军队,章邯率军向西逃去。田荣率军向东回归齐国。武信君独自率军追击章邯,派项羽、刘邦分兵攻打城阳,并屠杀了城中百姓,战争多么的惨无人道。楚军驻扎在濮阳东,再次与章邯交战,经过交战,章邯再次被打败。章邯连败两仗,于是调整心态,重整军队,坚守濮阳,环水而守。刘邦、项羽离开了城阳,率军攻打定陶。

八月,田荣击败并驱逐了齐王田假,田假那是头也不回的就往楚国逃去,田角一路狂奔逃往赵国。田间此前去救援赵国,因此留在赵国不敢返回。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自己担任相国,田横为将军,齐地被全面平定。章邯的兵力日益强盛,项梁多次派使者请求齐国和赵国发兵共同攻打章邯,但都没有结果。田荣说:“楚国杀了田假,赵国杀了田角、田间,我就出兵。”楚国和赵国没有同意这个要求。田荣由此很是愤怒,愤怒有什么用?你敢去打他们?只能发泄发泄愤怒之情,最终也没有出兵。

郎中令赵高仗着皇帝的宠爱,那叫一个嚣张,看谁不顺眼就杀谁。他怕大臣们在朝堂上告发他,就跟二世说:“陛下您知道为啥天子尊贵不?就是因为只让大臣们听您的声音,不让他们看您的脸。而且陛下您还年轻,有些事可能还不太懂。您要是在朝堂上处理不好,大臣们就会小瞧您,那多没面子啊!陛下不如就在宫里待着,跟我还有那些懂法律的侍中们一起处理事儿,有啥事来了再商量。这样,大臣们就不敢瞎上奏那些难办的事儿了,天下人都会夸您是圣主呢!”二世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也不上朝见大臣了,整天在宫里待着。赵高呢,就当上了侍中,大权在握,所有的事儿都他说了算。

赵高听说李斯对此有意见,于是就去见丞相李斯说:“关东盗贼众多,现在皇上急于征发徭役,修建阿房宫,聚集狗马等无用之物。我想进谏,但地位低微,这正是您该做的事儿。您为何不向皇帝进谏呢?”李斯说:“确实如此啊,我早就想进谏了,但现在皇上不上朝,常居深宫,我想说的话无法传达,想见他也没有机会,我有什么办法?”赵高说:“如果您真的想进谏,我可以为您安排时间。”李斯一听有戏,就笑着同意了。于是赵高等到二世正在享乐时,让宫女们在前,派人告诉丞相:“皇上现在有空,你可以上奏了。”李斯于是到宫门求见。这样反复求见了三次,都说事不过三呐。结果就把二世给惹毛了,愤怒地说:“我平时有很多空闲时间,你不来上奏;偏偏我正享乐时,你就来上奏!你是看不起我,还是故意为难我?”赵高趁机说:“陛下,沙丘之谋,丞相也参与了。现在陛下已经即位,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提升,他可能是想裂土封王。而且陛下不问,我也不敢说。丞相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守,楚地的盗贼陈胜等人都是丞相邻县的人,因此楚地的盗贼横行,经过三川城时,李由不肯出击。我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往来,但尚未查实,所以不敢上报。况且丞相在外,权力比陛下还大。”二世一听,还有这事儿,就相信了赵高的话,想要查办李斯,但又担心证据不足,容易落下口舌,于是先派人调查李由与盗贼勾结的情况。

李斯听说后,就给二世上书揭发赵高的短处:“赵高专权擅势,与陛下无异。从前田常担任齐简公的相国,窃取齐简公的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最终弑杀齐简公,夺取齐国,这是天下皆知的事。现在赵高有邪恶的野心,反叛的行为,私家的财富如同田氏在齐国一样,而且贪得无厌,追求利益无休无止,他的权势仅次于陛下,他的**无穷无尽,他劫持陛下的威信,他的野心就像韩玘担任韩安相的时期一样。陛下若不早作打算,我担心他会作乱啊。”二世说:“丞相说的这是什么话!赵高不过是个宦官,但他从不放纵自己,也不因危险而改变心意,洁身自好,行善积德,靠忠诚得到晋升,靠信义保住地位,我确实认为他很贤能。而你却怀疑他有不轨之心,这是为什么呢?况且我不信任赵高,还能信任谁?赵高为人精明廉洁,了解下情,上能适应我的需求,你不要再怀疑他了!”二世非常信任赵高,担心李斯会杀他,于是私下就把这事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最担心的就是我,我若死了,丞相就会像田常一样行事。”

此时,东方的盗贼越来越多,关中的士兵源源不断地被派往东方攻打盗贼。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说:“如今关东盗贼四起,秦军进行追击,杀死了很多人,但盗贼仍然不止。盗贼之所以多,是因为戍边、漕运、转输、劳役繁重,赋税太重,让他们苦不堪言,没有了活路,所以才起兵反抗。请陛下暂停阿房宫的修建,减少四边的戍守和转输。”二世说:“拥有天下的人,就是为了能够肆意享乐,君主的法令严明,臣下就不敢为非作歹,这样才能统治天下。虞、夏的君主,贵为天子,却亲自忍受穷苦来为百姓操劳,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况且先帝从诸侯起家,统一天下,平定天下后,外御四夷以此来安定边境,修建宫室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功业,你们也都看到了先帝的功业。如今我即位才两年,便盗贼四起,你们不仅不能禁止,还想废除先帝的功业,这是上对不起先帝,下不为我尽忠,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在位?”于是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下狱,追究其他罪行。冯去疾、冯劫在狱中自杀,只有李斯被关押。二世将李斯交给赵高审理,赵高心想可让我逮到机会了,这次非整死你不可。于是指控李斯与其子李由谋反,然后逮捕了他们的宗族和宾客。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用尽了那些酷刑,李斯无法忍受刑罚带来的痛苦,最终就认罪了。

李斯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他自负有辩才,而且对秦朝有大功业,实际上并无反心,希望通过上书自辩清白,希望二世醒悟并赦免他。于是他从狱中上书说:“我担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多年了。当初秦国的土地狭小,不过千里,士兵只有数十万。我竭尽所能,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玉,让他们去游说诸侯;暗中修整甲兵,整顿政教,选拔勇士,尊崇功臣;最终胁迫韩国,削弱魏国,攻破燕、赵,平定齐、楚,统一六国,俘虏他们的君王,立秦王为天子。又向北驱逐胡、貉,向南平定北越,以此来彰显秦国的强大。改革制度,统一度量衡,颁布法令,树立秦国的威名。这些都是我的罪过,我早该死了!幸得陛下让我尽忠,才活到今天。希望陛下明察!”上书后,赵高让狱吏丢弃不报,说:“囚犯怎么能上书!”可怜李斯到这一步还没有认清形势,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活下去,岂不可笑?

赵高派他的门客伪装成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讯李斯,李斯每次如实回答,就会遭到更严厉的拷打。后来二世派人验证李斯的供词,李斯以为还是赵高的人,最终不敢改口。供词确认后,二世高兴地说:“要不是赵高,我差点被丞相出卖!”等到二世派去调查李由的人到达三川时,李由已经被楚军杀死。使者回来时,李斯已经被下狱,赵高编造了李斯谋反的供词,最终判处李斯五刑,在咸阳市腰斩。李斯出狱时,与他的次子一起被押赴刑场。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还能做到吗!你想的还挺美,于是父子相拥而泣,李斯最终被灭三族。二世于是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都由他决定。李斯作为秦始皇的重要谋臣,提出远交进攻的策略,瓦解六国联盟,并在统一后主张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他建议秦始皇焚烧百家典籍,仅保留法家、农医等实用书籍。坑杀方士儒生,虽为思想控制,但也导致文化断层,这一点被后世诟病为思想**之始。因为嫉妒陷害同门韩非的才能,设计害死了这位法家的集大成者。沙丘之谋,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逼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加速了秦朝的崩溃,最终被赵高诬陷谋反遭遇腰斩的刑罚,被灭族。一生追求权利,却因权益被杀,岂不可悲?

项梁在东阿击败章邯后,率军西进,向北到了定陶,经过交战再次击败了秦军。项羽、刘邦又与秦军在雍丘交战,也大败秦军,并斩杀了李由。项梁打了几个胜仗,就开始轻视秦军,产生了骄傲、懈怠的情绪。宋义看到这情况,赶紧劝谏说:“战胜后将领骄傲、士兵懈怠的军队,必败无疑。现在士兵已经有些懈怠了,而秦军却日益增兵,我为您感到十分担忧。”项梁没听这建议。宋义于是被派往齐国,途中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说:“您要去见武信君吗?”高陵君显回答:“是的。”宋义说:“我认为武信君的军队必败无疑。您慢点走可以免于一死,快走则会遭祸。”果然二世调集全部兵力增援章邯,奋力攻打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当时大雨从七月下到了九月,都没有停。项羽、刘邦攻打外黄也没结果,转而去攻打陈留。就在这时项羽听说项梁战死,这一消息让士兵们都感到十分的恐惧,项羽于是与将军吕臣率军东撤,将怀王从盱眙迁都到彭城。吕臣驻扎在彭城东,项羽驻扎在彭城西,刘邦驻扎在砀地。

魏豹率军攻占了魏地的二十多座城池,立下了大功,楚怀王就立魏豹为魏王。闰九月,楚怀王合并了吕臣和项羽的军队,亲自统领;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的军队;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

章邯再定陶击败项梁后,认为楚地的军队不足为虑,于是渡过黄河,率军北上攻打赵国,经过交战大败赵军。随后率军到达邯郸,将邯郸的百姓迁往河内,并摧毁了邯郸的城郭。张耳与赵王歇狼狈的逃入巨鹿城,王离率军包围了他们。陈馀则向北收整常山的兵力,得到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北。章邯军驻扎在巨鹿南的棘原。赵国看到形势不妙,多次派使者向楚国求援。

高陵君显在楚国,见到楚怀王说:“宋义曾预言武信君的军队必败,几天后,军队果然败了。兵未战而先见败象,这可以说是懂得用兵了。”于是楚怀王召见宋义商议大事,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救援赵国。其他将领都归属宋义,号称“卿子冠军”。

起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封王。”当时秦军强大,常常乘胜追击,吓得诸将都不愿先入关,害怕祸事降临到自己头上啊。只有项羽因怨恨秦军杀害了叔父项梁,决心与刘邦向西入关灭秦报仇。怀王的老将们都说:“项羽为人凶悍狡猾,曾经攻打襄城,襄城无人幸存,全部被坑杀,他所过之处无不残灭。而且楚军多次进攻秦军,前有陈王、项梁的失败,不如派一位宽厚的长者,扶义西进,安抚秦地的父老。秦地的父老苦于秦朝的暴政已久,若能得到一位长者前去,不施暴政,秦地应该可以平定。项羽不可派遣,只有刘邦一向宽厚仁慈,可以派遣。”怀王于是没有答应项羽的请求,而是派刘邦西进,收编陈王、项梁的散兵,攻打秦地。刘邦经过砀地,到达阳城与杠里,率军攻打秦军的营垒,击败了两支秦军。

公元前207年。冬季十月,齐将田都背叛了田荣,协助楚国救援赵国。刘邦在成武击败了东郡尉。宋义率军到达安阳,停留了四十六天不进兵。项羽说:“秦军围攻赵国,形势危急,我们应该迅速率军渡河;楚军在外进攻,赵军在内接应,必定能击败秦军。”宋义说:“不是这样子滴。打牛的虻虫,不能用来对付虱子。现在秦军攻打赵国,若秦军胜,则兵力疲惫,我们可以趁机进攻;若秦军败,则我们可以率军西进,一举攻下秦国。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冲锋陷阵,我不如你;运筹帷幄,你不如我。”于是宋义在军中下令:“凡是凶猛如虎、贪婪如狼、不听指挥的人,一律斩首,这不明摆着再说项羽吗?”随后宋义派他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他到无盐,并举行盛大的酒宴。当时天气寒冷,大雨倾盆,士兵们饥寒交迫。项羽说:“我们本应全力攻打秦军,却在此久留不前。如今饥荒严重,百姓贫困,士兵们只能吃豆子充饥,军中无粮,将军却饮酒作乐;不率军渡河,利用赵国的粮食,与赵军合力攻秦,反而说什么‘等待秦军疲惫’。以秦军的强大,攻打新建立的赵国,必定能攻下。赵国被攻下后,秦军会更强大,哪里还有什么疲惫可乘!况且我军刚刚遭遇大败,楚王现在坐立不安,倾全国之力托付给将军,国家的安危在此一举。如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不是国家的忠臣!”

十一月,项羽在早晨拜见宋义时,在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颅。他出帐向军中下令:“宋义与齐国密谋反楚,楚王密令我诛杀他!”当时,诸将都慑服于项羽,无人敢反抗,纷纷表示:“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的家族,如今将军诛杀叛乱之人,这是理所应当的。”于是大家共同推举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随后项羽派人追杀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后将其杀死。然后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此事。楚怀王迫于项羽的威严,就任命项羽为楚军上将军,带领楚军救援赵国。

十二月,刘邦率军到达栗地,遇到了刚武侯,夺取了他的四千多士兵,并入自己的军队;刘邦与魏将皇欣、武满的军队会合,共同攻打秦军,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秦军大败。前齐王建的孙子田安率军攻下济北,跟随项羽救援赵国。

章邯修筑甬道连接黄河,为王离的军队运送粮草。王离的军队粮草充足,于是加紧攻打巨鹿,想在诸侯援兵来之前,拿下赵国。此时的巨鹿城内粮食耗尽、兵力不足,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前来救援。陈馀估计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对抗秦军,去了也是送死,就不敢前进。几个月后,张耳大怒,就怨恨陈馀,派张黡、陈泽去责备陈馀:“当初我与你是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随时可能战死,而你拥兵数万,却不肯救援,这算什么生死之交!如果你真的信守承诺,为什么不与秦军决一死战,或许还有十分之一二的生还机会。”陈馀说:“我估计即使前去也无法救赵,只会白白牺牲全军。我之所以不与你同死,是想为赵王和你报仇。如果现在一定要同死,那就像把肉扔给饿虎,有什么意义!”张黡、陈泽坚持要与秦军决一死战,陈馀于是派他们率领五千人先行进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当时,齐国和燕国的军队都来救援赵国,张敖也从北面收编了代地的兵力,有一万多人,驻扎在陈馀旁边,但因为畏惧秦军的强大,都不敢进攻秦军。

项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后,威震楚国,于是派当阳君、薄将军率两万士兵渡过黄河救援巨鹿。楚军再战斗中取得了一点优势,项羽就派兵切断了章邯的甬道,导致王离的军队粮草匮乏。陈馀再次请求楚军增援。项羽于是率领全军渡过黄河,渡河后凿沉了船只,砸破了锅碗,烧毁了营帐,只带了三天的粮食,以展示士兵必死的决心,不留下一点退路。项羽率军包围了王离,与秦军交战,打的那是天昏地暗,战场上只听得士兵的喊杀声、战马的嘶叫声,尸体那是一具接一具的倒下,楚军与秦军交战,九战九胜,最终大破秦军,章邯看到形势不妙就率军撤退。诸侯军看到这情况,才敢进攻秦军,最终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秦将王离;涉间不肯投降,最终**而死。当时,楚军的威势冠绝各诸侯军队。救援巨鹿的诸侯军有十余支,但都不敢出战。直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侯军的将领们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震天动地,看的诸侯军那是心惊胆战。击败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诸侯将领进入辕门时,无不跪地前行,无人敢抬头仰视。项羽一战就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项羽从此成为了诸侯的上将军,诸侯军都归他统领。

看到秦军失败,赵王歇和张耳这才得以出巨鹿城,向诸侯军致谢。张耳与陈馀相见,责备陈馀不肯救援赵国;并询问张黡、陈泽的下落,怀疑是陈馀杀了他们,多次质问陈馀。陈馀愤怒地说:“没想到你对我的怨恨如此之深!他们二人不听我的劝告,非要去进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难道你以为我舍不得交出将印吗?”于是解下印绶,推给张耳,张耳愕然,不肯接受。陈馀起身去上厕所。有人劝张耳说:“我听说上天赐予你的,你不取反而会受到责备。’现在陈将军把将印交给你,你不接受,违背天意,这是不祥的事情,赶紧收下吧!”张耳于是佩上印绶,收编了陈馀的部下。陈馀回来后,见张耳没有推让,愤然离去,只带着数百名亲信到河边的沼泽中打渔狩猎。赵王歇带人疲惫的回到了信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春季二月,刘邦率军北上攻打昌邑,遇到了彭越,早就听说刘邦为人仗义,有胸怀,彭越就率军跟随刘邦,随他东征西讨,建立了不世之功,可以最终再刘邦建立汉朝后,因谋反被杀。彭越是昌邑人,常在巨野泽中打渔,后来成为群盗。陈胜、项梁起兵时,泽中的少年聚集了百余人,前去投靠彭越,说:“请您做我们的首领。”彭越刚开始推辞不接受。”但少年们坚持请求,彭越这才答应他们的请求,并与他们约定第二天日出时集合,迟到者斩首。第二天日出时,有十余人迟到,最晚的直到中午才到。彭越于是说:“我年纪大了,你们坚持让我做首领。现在约定时间却有很多人迟到,不能全部处死,这样有伤军心,所以我决定只杀最后一人。”于是命令校长将最后一人斩首。大家都笑着说:“将军何必如此!以后不敢了。”彭越于是将那人斩首,设坛祭祀,号令部下,部下无不震惊,无人敢抬头仰视。彭越于是带领他们攻城略地,收编诸侯的散兵,得到一千多人,随后协助刘邦攻打昌邑。

刘邦军队打了很久,都没有攻下昌邑,刘邦就不打了,随后率军西进,经过高阳的时候遇到郦食其,这个人家境贫寒,落魄潦倒,担任高阳里监门一职。刘邦麾下的一名骑士正好是郦食其的同乡,郦食其见到他很开心,觉得自己富贵的时机来了,就对他说:“诸侯将领经过高阳的有几十人,我问过他们的将领,但都是心胸狭窄、讲究繁琐礼节、自以为是的人,听不进大度的言论。我听说沛公傲慢但平易近人,心有大志,这正是我愿意追随的人,但没有人替我引荐。如果你见到沛公,就对他说:‘我的同乡中有个郦生,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为狂生。但他自己说“我不是狂生”。’”这个骑士说:“但是沛公不喜欢儒生,有儒生戴着儒冠来见他,沛公就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与人交谈时,常常破口大骂,不能用儒生的身份去见他。”郦食其说:“你只管这么说,其余的有我。”骑士于是按郦食其的嘱咐,把他的话向沛公转达。

刘邦到达高阳的驿站,就派人前去召见郦食其。郦食其到来后,就进去拜见沛公。此时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同时接见郦食其。郦食其进来后,只作了个长揖而不跪拜,说:“你是想帮助秦朝攻打诸侯,还是想率领诸侯灭秦?”刘邦气的破口大骂道:“你这个书呆子!天下人苦于秦朝的暴政那么久了,百姓都没有活路了,所以诸侯纷纷起兵攻秦,你怎么能说我是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既然你想聚集义兵诛灭无道的秦朝,就不该这样傲慢地接见长者!”刘邦于是停止洗脚,起身整理衣服,请郦食其上座,向他道歉,态度那是十分的恭敬。郦食其于是谈论六国合纵连横的往事。刘邦听完很是高兴,就赐给郦食其食物,并问:“你有什么好计策可助我灭秦?”郦食其说:“你率领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收编的散兵也不足万人;想直接进攻强大的秦朝,这无异于虎口拔牙。陈留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如今城中又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这是上天资助将军啊!我与陈留的县令关系很好,请让我去劝他投降。如果他不听,你再率军攻打,我作为内应,这陈留不就拿下来了麻,嘿嘿。”于是刘邦派郦食其前往陈留,自己则率军跟随,最终再郦食其的配合下成功的拿下了陈留。郦食其立了大功,刘邦就封他为广野君。郦食其向刘邦推荐了他的弟弟郦商。当时郦商聚集了四千多名少年,前来投靠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将领,率领陈留的士兵跟随自己作战,郦食其则经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然而,他的结局也挺惨,被齐王田广烹杀,原因是被韩信陷害。

三月,刘邦率军攻打开封,但是未能攻下。随后西进与秦将杨熊在白马交战,又在曲遇东交战,都大败秦军。杨熊逃到了荥阳,二世派使者将他斩首示众。

夏季四月,刘邦率军南下攻打颍川,进行了屠城。随后通过张良的帮助,攻占了韩地。当时赵国的别将司马卬正想渡河进入关中。刘邦于是率军北上攻打平阴,切断了黄河渡口,南进在洛阳东与秦军交战,但是战事不利,于是刘邦率军南出轘辕关,张良率军跟随沛公。刘邦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与张良一起南下。

六月,刘邦与南阳守齮在犨东交战,经过一番苦战,刘邦军击败了秦军,并占领了南阳郡;南阳守逃到宛城坚守不出。刘邦率军就绕过宛城,继续西进。这时张良劝谏说:“沛公虽然想尽快进入关中,但秦军兵力仍然强大,占据着险要之地。现在如果不攻下宛城,宛城的秦军会从后面袭击我们,前面又有强大的秦军,打起来我们就会腹背受敌,这是非常危险的策略。”于是刘邦连夜率军从小路返回,偃旗息鼓,天亮时将宛城团团围住。南阳守想自杀殉国,他的舍人陈恢说:“现在死还为时过早,我先去见刘邦,交谈一番,看情况再定。”于是翻越城墙去见刘邦,说:“我听说你们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如今你留在宛城,宛城的郡县有数十座城池,官吏和百姓都认为投降必死,所以都坚守城池。如果你全力攻城,士兵死伤必定十分惨重。如果你率军离开宛城,宛城的秦军必定会尾随其后。你前面会失去咸阳之约,后面又有强大的宛城之患。不如与宛城约定好投降,不动宛城一草一木,封赏南阳守;然后让他继续守城,然后你率领他的士兵一起西进。其他城池听说你的仁义之举后,必定会争相开门投降,这样也能赢得民心,你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刘邦一听,你说的有道理呀,于是就同意了陈恢的建议。秋季七月,南阳守齮投降,刘邦封他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侯。刘邦继续率军西进,所过之处无不投降。到达丹水的时候,高武侯鳃、襄侯王陵投降。沛公这时回军攻打胡阳,遇到番君的别将梅鋗,就约定与他一起攻打析、郦,结果两城都投降了。沛公的军队所过之处没有掳掠,秦地的百姓都非常的高兴。

王离的军队覆灭后,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南,两军对峙,未发生战斗。由于秦军多次撤退,二世就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心里感到万分恐惧,就派长史司马欣去咸阳请示。司马欣到达咸阳后,在司马门等了三天,赵高也不见他,司马欣感到赵高不信任自己,害怕被害,于是逃回军中,但是还不敢走原路返回,就走了小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他,但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把事情报告给章邯说:“赵高在朝中专权独断,下面的人无法作为。现在我们即使战胜,赵高也会嫉妒我们的功劳,把我们处死;如果战败,那就别提了,肯定必死无疑。请将军慎重考虑啊!”陈馀也写信给章邯说:“白起是秦国的名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战绩不可胜数,最终却被赐死。蒙恬是秦国的名将,北逐戎人,开拓榆中数千里,最终被斩于阳周。为什么?就是因为功劳太多,导致秦国无法封赏,只好依法诛杀他们。如今你为秦将三年,损失的兵力以十万计,而诸侯的起义军却越来越多。赵高一向阿谀奉承,如今事态紧急,他也怕二世杀他,所以想借法律诛杀你来推卸责任,派人取代你来摆脱灾祸。你在外领兵多年,与朝中多有嫌隙,有功也会被杀,无功也会被杀。况且天要亡秦,这是无论愚智的人都知道的事。如今你对内不能直言进谏,革除弊端,对外为亡国之将,孤立无援却想长久生存,岂不可悲?你何不率军与诸侯联合,约定共同攻秦,分封为王,南面称孤!这比起身死族灭,哪个更好?”章邯还是犹豫不决,暗中派候始成去见项羽,想订立和约。和约尚未达成,项羽派蒲将军日夜率军渡过三户津,驻扎在漳南,与秦军交战,经过一番交战,楚军再次击败了秦军。项羽率全军在污水边进攻秦军,又一次大破秦军。章邯派人去见项羽,想订立和约。项羽召集军吏商议说:“粮草不足,我想接受他的和约。”军吏们那是十分愿意,毕竟不打仗就不死人了。”项羽于是与章邯约定在洹水南的殷墟会盟。盟约达成后,章邯见到项羽,流泪诉说赵高的种种恶行。项羽于是封章邯为雍王,将他安置在楚军中,任命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作为先锋。瑕丘申阳攻下了河南,率军跟随项羽。

当初,中丞相赵高想独揽秦朝大权,担心群臣不服,于是先进行试探,牵着一只鹿献给二世,说:“陛下,这是马。”二世大笑指着赵高说:“丞相错了吧,这是鹿,不是马!”赵高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来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于是暗中将那些说是鹿的人治罪。此后群臣都非常畏惧赵高,无人敢说他的过错。赵高之前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气候”,等到项羽俘虏了王离等人,章邯的军队屡战屡败,赵高才上书请求增援。自关以东,几乎所有的秦朝官吏都背叛了秦朝,响应诸侯的起义,诸侯纷纷率军西进。八月,刘邦率数万人攻打武关,并屠城。赵高害怕二世发怒,诛杀自己,于是称病不朝。

二世梦见一只白虎咬死了他车驾左边的马,心中不悦,就问占梦的人。占梦的人说:“这是泾水中的神灵再作祟。”二世于是到夷宫斋戒,准备祭祀泾水,沉下四匹白马。二世派使者责备赵高关于盗贼的事。赵高越发的恐惧,于是暗中与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及弟弟赵成密谋说:“皇上不听劝谏,如今事态紧急,想归罪于我。我想废掉皇上,改立子婴。子婴仁爱节俭,百姓都拥护他。”于是让郎中令作为内应,谎称有大盗,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击,劫持阎乐的母亲安置在赵高的府中。阎乐率领一千多名吏卒到达望夷宫殿门,绑缚卫令仆射,说:“盗贼进了这里,你们为什么不阻止?”卫令说:“宫殿周围戒备森严,盗贼怎么敢进来!”阎乐趁着卫令一个不注意就斩杀了他,然后率军闯入宫中,射杀了郎官和宦官。郎官和宦官吓得大惊失色,有的逃跑,有的抵抗。抵抗的人都被杀死,死了几十人。郎中令与阎乐一起闯入宫中,用箭射向二世的帷帐。二世大怒,召唤左右侍从,左右侍从都惊慌失措,不敢抵抗。旁边只有一名宦官侍奉,不敢离开。二世进入内室,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事情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宦官说:“我不敢说,所以才能活到今天。如果我早说,早就被杀了,怎么能活到现在!”阎乐上前对二世说:“你骄横放纵,滥杀无辜,天下人都背叛了你。你自己做个了断吧!”二世说:“我能见丞相吗?”阎乐说:“不行!”二世说:“我愿意做一个郡王。”阎乐不答应。二世又说:“我愿意做万户侯。”阎乐仍不答应。二世最后说:“我愿意和妻子儿女做普通百姓,像其他公子一样。”阎乐说:“我受丞相之命,为天下人诛杀你。你再多说也无用!”于是指挥士兵上前就要杀了二世。二世看此情形后悔自己的所做所为,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于是就自杀了。完事后阎乐回报赵高。赵高于是召集所有大臣和公子,告诉他们诛杀二世的情况,说:“秦原本是王国,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如今六国复立,秦地缩小,再用帝号已经不合适了。应该恢复为王国,这样更方便。”于是立子婴为秦王。按照平民的礼仪将二世埋葬在社南的宜春苑中。

九月,赵高命令子婴斋戒,准备在宗庙接受玉玺。斋戒五天后,子婴与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赵高在望夷宫杀了二世,害怕群臣诛杀他,于是假意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与楚军约定,灭掉秦朝宗室后在关中分王。现在让我斋戒、拜见宗庙,这是想在宗庙中杀我。我称病不去,赵高必定亲自来请,他来时我们就杀了他。”赵高多次派人请子婴,子婴都不去。赵高果然亲自前来,说:“宗庙大事,大王为什么不去?”子婴霎时间从床上下来,手中拿着长剑,说到你祸乱朝政,枉杀大臣,弑杀皇帝,现在又要来杀我,毁我宗庙,断我祭祀,你实在该死。于是在斋宫就弄死了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

除掉赵高后,子婴就派兵驻守峣关,刘邦想进攻。张良说:“秦军现在仍然强大,不可轻敌。建议先派人在山上多插旗帜作为疑兵,再派郦食其、陆贾去劝说秦将,用利益引诱他们。”秦将果然想与刘邦讲和,刘邦想答应。张良说:“这只是秦将想投降,恐怕他们的士兵不听从;不如趁他们懈怠时进攻。”刘邦于是率军绕过峣关,翻越蒉山,在蓝田南进攻秦军,经过一番交战,大破秦军。随后到达蓝田,又在蓝田北与秦军交战,秦军大败.,秦朝的败局已定,无力回天,要是始皇帝看到这情形,该作何感想?秦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没想到再他去世几年后强大的秦王朝就土崩瓦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