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56章 董宪授首东海定 ,张步束身洛阳安

公元29年,刘秀和马援聊完之后,就派来歙持节送马援回到了陇右。马援回去之后,就向隗嚣汇报了此次出使的情况,马援说:“我这次去到洛阳,皇上每次接见我的时候,我俩谈话能从晚上谈到天亮。皇上才智卓越,勇略过人,世上无人能敌。而且他还对我坦诚相见,没有一点隐瞒,为人胸怀宽广,气节高尚,与汉高祖比较相似;他熟读经学,处理政事和文辞辩论的能力,前代无人能比。”隗嚣问:“你觉得他和高祖相比如何?”马援回答:“他不如高祖。有人说高祖做事灵活变通,而当今皇上喜欢处理政务,做事情讲规矩,还不喜欢喝酒。隗嚣听了这话就显得不太高兴,觉得对方把当今皇上说得比高祖还厉害。

二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这时的苏茂带着五校兵去垂惠救援周建。然后二人合力打败了马武,马武被打败后,就跑到王霸的军营去求救。王霸觉得敌军太猛,出战的话必输无疑,所以就坚守不出。这时,手下的将士想要出战,王霸就和他们说现在敌军士气正盛,不能贸然出兵,要等敌军对我们产生轻视之心、马武拼命抵抗,敌军疲惫的时候再出击,这样才能赢。后来苏茂、周建进攻马武,王霸手下的那些壮士就坚决请求出战,王霸这才出兵袭击敌军后方,不费吹灰之力就打退了他们。过了几天,苏茂和周建又来挑战,王霸就干脆在营里犒劳士兵、演奏音乐,哪怕敌军的箭都射中了他面前的酒樽,他也稳坐不动。这时的王霸认为敌军远道而来,粮草肯定没带那么多,想要速战速决,所以自己坚守不出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办法,最后敌军果然如他所料就撤退了。当天晚上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周建的侄子周诵反叛了,他把城门关了起来不让他们进,周建最终死在了逃跑的路上,周建死了之后,苏茂就逃到了董宪那里,刘纡逃到了佼强那里。

就在这时,彭宠发现他的妻子不仅做噩梦,还能看见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占卜和看风水的人都说会有兵变发生。但彭宠因为儿子后兰卿曾经作为人质侍奉汉朝,所以就没当回事,还让儿子在外带兵。有一天,彭宠正在便室斋戒,奴仆子密等三人就趁他睡觉的时候,把他绑在了床上,还假传命令把其他人都支开了。又把他的妻子叫来,彭宠的妻子进入便室后,看到丈夫被绑了起来,就大吃一惊说:“这些奴才造反了!”没想到这些家奴就揪着她的头,狠狠打她的耳光。彭彭宠看到自己妻子被打,就急忙说道:“赶快为将军们置办行装!”然后就有两个奴仆押着彭宠的妻子到后宫收取珍珠财宝,又留下一个奴仆看守彭宠。彭宠对看守自己的奴仆说:“你这个小孩子,我一向也非常爱护你。我知道你是被子密胁迫才做这种事的!你不如替我解开绳索,我就把女儿彭珠嫁给你做妻子,家里的财宝也都给你。”这个小奴仆本想解开绳索,但是看见门外的子密正在偷听他们说话,所以就没敢去解。子密等人在收取了后宫中的财宝衣物之后,就回到了彭宠所在的便室,等备好六匹马之后,他们就让彭宠的妻子缝制了两个细绢做的口袋。天黑以后,他们就解开彭宠的手,让他给守卫城门的将军写个出门条:“我现在派子密等人去我的儿子后兰卿那里,你们不要为难。”看到出门条写好之后,子密等人就斩杀了彭宠和他的妻子,又把人头装在口袋里,然后就拿着彭宠的手令出城去了,最后将他们的人头送到了洛阳。到了第二天,彭宠的部下发现宫门打不开,他们就翻墙进入了便室,然后看到彭宠的尸体在地上放着,把他们吓得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彭宠死了之后,尚书韩立等人就拥立彭宠的儿子彭午为燕王。结果国师韩利又诛杀了彭午,还把他的头砍下带到了祭遵那里投降了。紧接着,祭遵就把彭宠的族人全部杀光了。

彭宠死了之后,刘秀就任命郭汲担任渔阳太守。而郭汲在上任后就开始安抚百姓、训练军队,慢慢就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渔阳地区的盗贼也少了,匈奴也不敢来侵扰了,五年的时间,当地人口就增加了一倍。除此之外,刘秀又派人把耿况从边境接到了京城,给他安排了大房子住,还把他封为了牟平侯。

这时的吴汉又带着耿弇和王常在平原打败了富平、获索的贼军,把他们一路追杀到了勃海,最后有上万人选择投降。随后刘秀又下令让耿弇去打张步。

平敌将军庞萌平时看起来很谦逊,刘秀也特别信任他,还说他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刘秀就派他和盖延一起去攻打董宪,但是诏书只给了盖延,压根就没提庞萌,庞萌就怀疑是盖延在刘秀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一怒之下就反叛了,还打败了盖延,随后就和董宪联合起来自称是东平王。刘秀知道后气坏了,就决定亲自带兵前去讨伐,还写信给将领们说自己看错了庞萌,要灭他全族,并让大家到睢阳集合。庞萌攻破彭城后,就想杀了楚郡太守孙萌,郡吏刘平就趴在太守身上请求一死,身上受了七处伤,最终庞萌被感动,就放了他们。等太守醒来后,感到口渴,刘平就用自己伤口的血给他喝。

岑彭打下夷陵后,田戎就逃到了蜀地,可他的妻子和手下的几万人却成为了岑彭的俘虏。田戎逃到蜀地后,公孙述就把他封为了翼江王。这时的岑彭想要攻打蜀地,但蜀地地势险要,导致粮草的运输十分困难,经过一番衡量之后,他就留下了几个人驻守夷陵,自己则带兵回到了津乡去镇守通往荆州的交通要道,还招降了一些蛮夷部落。

夏天四月,民间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这时隗嚣就问班彪,现在的天下会不会像周朝灭亡后出现战国那样的情况,使天下再次陷入长期的纷争之中,还是会有一个人统一天下。班彪说周朝和汉朝的情况不一样,周朝分封诸侯,后来诸侯强大才出现了纷争;而汉朝实行郡县制,导致臣子的权力不大。王莽篡位是国家高层出了问题,百姓还盼着汉朝复兴,现在全国各地起兵的人都打着刘氏的旗号,而且那些占据州郡的豪杰根基远不如当年的诸侯,百姓也十分怀念汉朝,所以汉朝复兴是必然的。

隗嚣跟班彪说,你分析周朝和汉朝的形势还算有道理,但是说汉朝复兴是因为百姓习惯了刘氏名号就不对了。当年刘邦打天下的时候,老百姓哪里知道汉朝啊?而班彪为了劝隗嚣归顺汉朝,就写了篇《王命论》。他说,自从尧把位子传给舜,舜再传给禹,再到商汤、周武王得天下,这都是有天命传承的。刘氏家族是继承了尧的正统,还有赤帝子的符命,他们得到了鬼神的保佑,老百姓也都认可。那些觉得天下就像野鹿,谁抢到就算谁的人,根本不懂得天命是强求不来的。像韩信、英布、项羽、王莽那么厉害的人,想靠蛮力夺取天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其他人就更别想了。以前陈婴的母亲因为他家世代贫贱,觉得突然称王不吉利,就劝陈婴别干;王陵的母亲看出汉王会得天下,为了让王陵坚定不移的追随汉王,就直接自杀了。就连普通妇女都能看清的形势,男人就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再说了,高祖这个人宽厚仁义,而且会用人,张良、郦食其、韩信、陈平这些人都能在他手下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当时出现了好多祥瑞的征兆,韩信、张良都说这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班彪就劝隗嚣,要是能早点归顺汉朝,不要有那种非分之想,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永享富贵。但是隗嚣根本不听,班彪实在没办法,就跑到了河西去避难。班彪跑到河西之后,就感到窦融对他特别好,于是就给窦融出主意,让他归顺汉朝。

想当初,窦融他们听说了刘秀的威望和德行后,心里是想归附汉朝的。但是河西离洛阳太远了,因此一直没能和朝廷取得联系,就暂时接受了隗嚣给的封号,隗嚣还封他们做将军。可是隗嚣这个人虽然表面上看着和和气气,实际上心里却有其他的想法。他很快就派张玄去劝窦融他们,张玄嘴皮子特别厉害,他见到窦融等人就说,更始帝刚成功就失败了,这就说明一个姓氏不可能复兴两次。你们现在要是随便找个靠山,那以后肯定会受制于人,还不如自己占着地盘,然后和陇西、蜀地的武装力量联合起来,要是厉害一点呢,就能像战国时期的六国一样称霸一方,要是差点的话,也能当个像赵佗那样的一方诸侯。听完张玄说的话后,窦融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商量这事,那些有见识的人就说,皇帝的名字在谶语里早就出现过,以前谷子云、夏贺良这些能够窥探天机的人都说汉朝会再次得到天命。对此,刘子骏还改名来应和谶语。王莽末年,西门君惠就想拥立刘子骏为皇帝,可他失败被杀前还说刘秀才是真命天子,这些事大家都知道。而且现在虽然有好多人都称帝了,但是只有洛阳的皇帝地盘最大、兵力最强、号令也最明确,怎么看都是他最有帝王相。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也没商量出个什么结果。最后还是窦融拍板,决定归顺汉朝,于是就派长史刘钧带着信去洛阳朝见刘秀。巧合的是,刘秀也派人来招抚窦融,而且还和刘钧在路上碰上了,两人就一起回洛阳。刘秀在见到刘钧后非常的开心,就安排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他,在他回去的时候还给窦融带了封信,信里说现在益州有公孙述,天水有隗嚣,窦融的态度就能影响天下的局势。刘秀说窦融要是想创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辅佐我这个弱小的政权,就好好干;要是想搞割据,也得早点拿定主意。还说自己和窦融离得远,不会互相吞并,但肯定有人会劝窦融学习任嚣教赵佗割据的那套。刘秀还强调,做帝王的可以划分土地,但不能划分百姓,让窦融自己好好考虑。最后,刘秀封窦融为凉州牧。这封信传到河西后,大家都惊呆了,都说皇上虽然离得远,却对这边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到了六月,朱祜猛烈的攻打黎丘,秦丰实在撑不下去就投降了,随后,他就被装在囚车里押送到了洛阳。就在这时,吴汉上书弹劾朱祜违反了朝廷的命令,私自接受了秦丰的投降。最后刘秀把秦丰杀了,但是没有处罚朱祜。

秦丰被杀之后,董宪就带着刘纡、苏茂、佼强等人离开了下邳,回到了兰陵,然后派苏茂和佼强帮庞萌去围攻桃城。当时刘秀在蒙地溜达,他听说这事儿后,就把辎重都留在了蒙地,亲自带着轻装部队星夜兼程的去支援桃城。当他走到亢父的时候,有人就说,大家着急忙慌的赶路,现在都累坏了,应该休息休息,但是刘秀没听,等又走了十里后,就在任城安营扎寨,任城距离桃城还有六十里路。到了第二天,将领们都想进攻,庞萌他们也来挑战,可是刘秀却下令不许出战,还说大家要好好的养精蓄锐,先挫挫敌人的锐气。那会儿吴汉他们在东郡,刘秀就赶紧派人去把他们召来。这时的庞萌他们还挺纳闷,说刘秀大老远的赶来支援,到地方后却按兵不动,他这是想引我们到城下,咱们可不能上当!于是就拼了命的去攻打桃城。而桃城里的守军听说自家皇上来了,就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士气十分高涨,庞萌他们连着打了二十多天,都没打下来,反而把士兵累的半死。等到吴汉、王常这些将领到齐之后,刘秀就带着大军前去支援桃城,还亲自上阵指挥,结果把庞萌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眼看大势已去,庞萌、苏茂和佼强就连夜往董宪那里逃去。

本年七月,刘秀先到沛地溜达,接着又去了湖陵溜达。这时的董宪和刘纡带着几万人马驻扎在昌虑,董宪还拉拢五校残部,和他们一起在建阳防守。刘秀到了蕃地后,就距离董宪他们只有一百多里路了,这时的将领们又想进攻,可刘秀还是不同意。刘秀料定五校部队若是没有了粮食,那肯定会撤退的,于是就让大家守好营垒,等敌人疲惫之后再进攻。果然没过多久,五校部队就撤了。五校部队撤退之后,刘秀就亲自带兵,从四面围攻董宪,这场仗打了三天,结果以董宪的失败而告终。最终,佼强带着人投降了,苏茂逃跑投奔张步去了,董宪和庞萌则是逃到了郯地。八月,刘秀就去了郯地溜达,在这转了一圈之后,就留下吴汉继续攻打郯地,自己又去了彭城和下邳溜达。后来吴汉攻下了郯地,董宪和庞萌又逃到了朐地。而刘纡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最后被他的部下高扈给杀了,然后高扈就投降了吴汉。吴汉收编了高扈的部队后,接着就进军围攻朐地。

冬天十月,刘秀就到鲁地去溜达。这时的张步听说耿弇要来了,于是就派大将军费邑驻守历下,又让人驻守祝阿,还在泰山、钟城一带扎了几十个营寨等着耿弇。耿弇渡过黄河后,就先去打祝阿,结果不到半天就打下来了。拿下祝阿之后,他就故意留了个缺口,让祝阿的败兵逃到钟城去。钟城的人听说祝阿已经失守,被吓得直接弃城跑了。费邑又派弟弟费敢去镇守巨里。耿弇带兵逼近巨里后,就一边让士兵赶紧准备攻城用的器械,一边又宣布三天后全力攻城。可他私下里却放松了对俘虏的看管,还故意让俘虏逃回去,把攻城的计划透露给费邑。费邑得知计划后,果然带着三万精兵前来救援巨里。这可把耿弇给高兴坏了,就跟将领们说:“我准备攻城器械,就是为了把他们引出来,在野外打他们,不比攻城强多了!”于是耿弇就分了三千人守着巨里,自己则带着精兵占据了高地,然后和敌人交战,这次不仅把费邑的军队打了个大败,还当场杀了费邑。当耿弇把费邑的脑袋挂起来示众时,巨里城里的人都吓坏了,费敢就带着人逃回了张步那儿。这一战,耿弇缴获了敌人大量的粮草物资,接着又去攻打其他没拿下的城池,最后平定了四十多个营寨,拿下了济南。

当时的张步驻扎在剧地,他先派弟弟张蓝带着两万精兵去守卫西安,各郡太守合起来带着一万多人守卫临菑,这两座城相距四十里。当耿弇大军走到画中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地方正好在两城的中间。耿弇仔细一瞅,西安城小但是城防坚固,士兵也是最精锐的;临菑看着大,其实更好打一些,于是就下令各部五天后一起攻打西安。张蓝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日夜防备。到了第五天半夜,耿弇却让将士们吃饱饭,天亮时直奔临菑城。可是护军荀梁等人不同意他这么干,他们觉得要是先打临菑,那西安肯定会来救援;若是先打西安,那临菑肯定不会管,所以应该先打西安。耿弇却说:“不对!不对!西安知道我们要打它,肯定自顾不暇,哪有功夫去救援临菑?现在我们出其不意地攻打临菑,临菑城里肯定会陷入慌乱当中,这样的话,我们一天就能打下来。等拿下临菑,西安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时他们肯定也得逃跑,这就是‘打一个就能拿下两个的道理’。反过来,要是先打西安,一时半会儿肯定打不下来,而且还会让士兵死伤惨重。就算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的打下来,张蓝就会带着人逃回临菑,到时两军合兵一处,又摸清了我们的虚实。而我们现在深入敌境,粮草又供应不上,这样不出一个月,都不用交战,我们自己就溃败了。”于是耿弇就去攻打临菑,结果半天就拿下了。张蓝听说临菑失守后,被吓得连夜逃回了剧地。这时,耿弇下令部队不许抢劫,等张步来了再动手,目的就是就是为了激怒张步。张步听说后,就大笑着说:“尤来、大彤有十几万人马,我都能攻破他们的营寨。现在耿弇的兵比他们少,还都疲惫不堪,我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张步就带着三个弟弟张蓝、张弘、张寿,还有原来大彤的首领重异等人,号称是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到临菑城东,随即就准备攻打耿弇。这时的耿弇就给朝廷上书说:“现在我守着临菑,城防坚固;张步从剧县赶来,士兵又累又饿。他要是进攻的话,我就引诱他,然后给他沉痛的打击;他要是撤退的话,我就前去追击。我守着营垒作战,士兵战斗力会更强,我们以逸待劳,以实击虚,如此一来不出十天,我就能拿下张步。”接着耿弇就先到菑水边去转悠,结果和重异的部队碰上了。这时,手下的精锐骑兵就想出击,而耿弇怕过早打击敌人的锋芒,让张步不敢进兵,所以就故意示弱,带着兵退回了小城,在城里列好阵势,又派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带兵在城下布阵。张步来势汹汹,直接就带兵攻打耿弇的营垒,开始和刘歆等人交战。耿弇则是登上王宫的残台进行观望,他看到刘歆和张步交战后,就亲自带着精兵从东城下横向冲击张步的军队,结果把张步打得大败。在这场激战中,耿弇的大腿中了箭,他直接就用佩刀砍断了箭杆,身边的人都没发现。一直打到天黑,战斗才结束。第二天一早,耿弇又带兵出战。

那会儿刘秀还在鲁地,当他听说耿弇被张步的军队攻击后,就马上带兵赶去支援。刘秀还没到的时候,陈俊就跟耿弇说:“现在敌军人数众多,而且实力强悍,我们不如先关上营门,让士兵养精蓄锐,等皇上来了再做打算。”耿弇却说:“皇上都亲自来支援了,我们做臣子的,应该杀牛备酒迎接百官,怎么能把敌人留给皇上去对付呢?”说完就带兵出去和敌人拼命。这场战斗双方从早上打到晚上,结果又把张步的军队打得大败,此时的敌人死伤无数,尸体把沟沟壑壑都填满了。耿弇料到张步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肯定要撤退,于是就提前在他们撤退的必经之路两边设下伏兵等着。到了深夜,张步的军队果然开始撤退,这时的伏兵就如同饿狼一般立刻出击,一路追着张步打,一直追到了臣昧水,追了大概有**十里地,路上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还缴获了两千多辆装满物资的车子。天亮时分,张步才逃回了剧城,而他的几个弟弟在慌乱中也走散了。

过了几天,刘秀就到了临菑,然后就亲自犒劳军队,他还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开大会。刘秀当着大家的面夸耿弇:“以前韩信打下历下城,为汉朝的开疆拓土立下了大功;现在将军你拿下祝阿,功劳就和韩信一样大。不过韩信打的是已经投降的敌人,而你却是独自打败强敌,这功劳可比韩信更难得了!还有,当年田横杀了郦生,后来又投降了汉朝,可高祖下令卫尉不准报仇;张步之前也杀了伏隆,如果他来投降,我也会让大司徒放下仇恨的,这两件事很像。将军你当初在南阳提出的作战计划,大家都觉得太难实现,可你却做到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夸完耿弇之后,刘秀又前往剧城溜达。

耿弇则是继续追击张步,张步一路狂逃,最后到了平寿,这时的苏茂带着一万多人赶来支援。苏茂一见到张步就开始埋怨:“南阳的军队特别精锐,延岑又特别会打仗,结果都被耿弇给打败了,大王你为啥还要主动进攻他的营地呢?你既然叫我来帮忙,为啥不等我到了再行动呢?”张步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认栽。就在这时,刘秀派使者前来给张步和苏茂传话,说谁杀了对方来投降,就封谁为列侯。张步一听,马上就杀了苏茂,然后光着膀子跑到耿弇军营前投降。耿弇就把张步押送到刘秀那里,接着又带兵占领了城池,还竖起了十二郡的旗帜,敲起了战鼓,让步兵们按照各自所属郡县归队,这次一共有十多万人,还有七千多辆装满物资的车子,最后把他们都遣散回家了。张步的三个弟弟都被抓进了监狱,不过刘秀还是下旨赦免了他们,还封张步为安丘侯,让他和妻子住在洛阳。这时的琅邪地区还没平定,刘秀就把陈俊调任琅邪太守,陈俊刚到琅邪,当地的盗贼就被吓得纷纷逃走。而耿弇又带兵到了城阳,成功的收服了五校残余势力。至此,整个齐地全部被平定,他这才整顿军队准备返回京城。耿弇当将领这些年,一共平定了四十六个郡,攻破三百座城池,从来没打过败仗。

在这期间,太学终于是建成了。刘秀回宫后,还专门去了太学视察,又按照古代经典恢复了礼乐制度,整个太学感觉焕然一新,大家看了都连连称赞。

到了十一月,大司徒伏湛被撤职,侯霸被任命为大司徒。侯霸听说太原的闵仲叔很有名,就派人把他征召过来。结果闵仲叔来了之后,侯霸既不仅不和他讨论国家大事,还给他安排了一堆杂活。这把闵仲叔气的特别生气,就说:“我刚开始接到征召的时候,心里那是又高兴又紧张,想着能为国家的建设做点事。现在见到您之后,原来的那种高兴和紧张情绪都没了。您要是觉得我没啥本事,不值得请教,当初就别征召我;现在征召来了又不聊正事,这也太不尊重人了!”说完就辞官走人了。

想当初,五原的李兴、随昱,朔方的田飒,代郡的石鲔、闵堪各自拉起队伍,都自称是将军。看到他们人多势众,匈奴单于就派使者来和他们讲和,还想让卢芳回汉朝称帝。李兴这些人就跑到单于的驻地把卢芳给接了回来。到了十二月,他们就一起进入边塞,把九原县定为都城,还占领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个郡,又安排了官员,还勾结胡人在北方边境肆意的烧杀抢掠。

再说冯异治理了关中地区三年,把上林苑搞得特别繁荣,就像成都一样热闹。这时,有人就给刘秀上书说:“冯异权力太大了,老百姓都听他的,还叫他咸阳王。”刘秀把这封奏章拿给冯异看,冯异被吓得不轻,赶紧上书认错。看他态度这么诚恳,刘秀又下诏书安慰他:“将军和国家的关系,论情义是君臣,论恩情像父子,所以你不用这么担心害怕!”

而隗嚣这个人觉得自己特别有本事,经常把自己比作周文王,还和手下将领商量着称王的事。郑兴就劝他:“当年周文王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还向殷朝称臣;周武王时,八百诸侯都支持他,他还是耐心的等待时机;汉高祖打了那么多年仗,行军的时候还一直用沛公的名号。现在您虽然有德行,但还是比不上周朝的福气;您腹中有谋略,但是没有高祖的功绩,这时候若是称王,只会招来大祸,可千万使不得呀!”隗嚣这才打消了称王的念头。后来他又想给自己的手下封一堆高官,好显得自己有排场,郑兴就又劝他:“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这些官职和器物,都是帝王才能用的,作为臣子是不应该拥有的,这么做对实际没好处,还会损害您的名声,也不符合尊重皇上的道理。”隗嚣只好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当时,关中的将领们多次给刘秀上书,说现在可以攻打蜀地了。刘秀就把这些奏章拿给隗嚣看,想让他出兵去攻打蜀地,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可隗嚣却上书说,现在三辅地区兵力严重不足,卢芳又在边境捣乱,所以我认为现在不适合攻打蜀地。刘秀这下就明白隗嚣就是想保持独立的姿态,并不想让天下统一,于是就慢慢的减少了对他的优待,明确了君臣之间的规矩。因为隗嚣和马援、来歙关系好,刘秀就多次派来歙和马援去劝隗嚣来洛阳,还许诺给他高官厚禄。而隗嚣就接连派使者去见刘秀,他嘴上说得特别谦虚,说自己没啥功劳和德行,等天下平定了就告老还乡。刘秀又派来歙劝说隗嚣送儿子来当人质,隗嚣听说刘永、彭宠都被消灭了,只好把大儿子隗恂让来歙带到洛阳去。刘秀就封隗恂为胡骑校尉、镌羌侯。而郑兴想借着送隗恂的机会,想回去安葬父母,但是隗嚣不答应,反而让郑兴搬家,还说要给他涨工资。郑兴去见隗嚣时说:“现在我父母还没有下葬,我就想回去把他们给安葬了,现在要是因为涨工资就搬家,把安葬父母的事停下来,这不是拿亲情当诱饵吗?这也太不地道了!您要是信得过我,就让我留下妻子,自己回去安葬父母,您又何必这么猜疑我呢?”隗嚣这才让郑兴带着妻子一起回东边老家去安葬父母。马援也带着家人跟着隗恂回到了洛阳,因为随行的门客太多,马援就申请在上林苑种地,刘秀考虑了会就同意了。

隗嚣手下有个将领叫王元,他觉得现在天下局势还不明朗,不想让隗嚣一心一意的归附朝廷。于是他就劝隗嚣说:“以前更始帝在长安定都,四方的人都响应他,大家都盼着天下太平。可他一失败,将军您差点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南边有公孙述,北边有卢芳,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称王称霸的人。这时候您要是听那些读书人的话,放弃自己的势力,跑到别人手下去求安稳,这不就是重蹈覆辙吗?咱们天水这儿物资丰富,军队打仗也厉害,我请求帮大王守住险要地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您要是不这么干,那就先养精蓄锐,守住险要的地方,等着天下的局势发生变化。以后就算不能称王,称霸一方也没问题。总之,鱼不能离开水,神龙要是没了权势,就和蚯蚓没区别了!”隗嚣觉得王元说得有道理,虽然把儿子送到了朝廷当人质,但还是想凭借着险要地势,自己占山为王。

这时申屠刚就劝隗嚣说:“我听说,大家都拥护的,那是上天要赐福给他;大家都反对的,就是上天也会抛弃他。现在的汉朝,那是上天保佑的,不是靠人力就能改变的。如今,皇上已经下了好几次诏书,想和将军您共担风险、共享富贵。连普通老百姓交朋友,都讲究说话算数,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您到底在怕什么、又在图什么,现在这么犹豫不决?要是国家突然出了大事,那对上您就对不起国家和祖宗,对下您也没脸面对天下人。预言没实现的时候,大家总觉得是有人再说瞎话;可等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后悔都来不及了。忠言逆耳,很少有人愿意听,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好好想想我这番话!”可惜隗嚣根本听不进去,慢慢地,那些有见识的谋士、德高望重的人都离开了他。

在王莽统治的末年,交趾那一片的郡县都自己关起门来,不参与外面的纷争。那时的岑彭和交趾的最高长官邓让关系还不错,他就写信给邓让,给他讲述朝廷的威严和恩德;还派偏将军屈充到江南各地发布公告,传达皇上的命令。这下邓让就坐不住了,他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等一堆地方官,纷纷派使者给朝廷进贡。刘秀一高兴,把这些人都封了侯。交趾太守锡光是汉中人,他在交趾教当地人学习汉朝的礼仪。刘秀又任命宛县的任延当九真太守,任延又教当地百姓种地、举行嫁娶仪式。从这以后,岭南地区开始有了中原的文化风俗,这都多亏了锡光和任延这两位太守。

这一年,刘秀下令把太原的隐士周党、会稽的严光这些人召到京城。周党见到皇上,只是趴在地上,并不磕头行礼,还说自己就想坚守自己的志向,不愿意做官。这时,博士范升看不下去了,他上书说:“周党这些人,都是靠着陛下的恩典,被使者请了三次才肯来。现在见到陛下还不按规矩行礼,态度又是十分傲慢,现在还想拍拍屁股走人。他们这些人,文不能讲解治国的道理,武不能为陛下卖命,就是想博个好名声罢了,说不定还惦记着三公的高位呢。我申请和他们在云台下比试,看谁更懂治国的道理。要是我说错了,就甘愿受罚;他们要是空有虚名,还欺骗陛下,那就是大不敬之罪!”刘秀看了奏章后说:“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手下,总会有不愿意臣服的人。就像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的粮食,周党不愿意接受我的俸禄,这都是人家的志向。还是赐给周党四十匹绸缎,让他走吧。”刘秀年轻的时候和严光一起读书,等他当了皇上后,就派人到处找严光,最后在齐国找到了他。而严光被请了好几次才来,刘秀就想封他当谏议大夫,结果严光死活不干,直接就走了,跑到富春山种地钓鱼,最后在家里寿终正寝。

而王良后来当过沛郡太守、大司徒司直,他当官时特别节俭,家里使用的都是布被子、陶瓦做的器皿,妻子都不住在官府里。后来他生病回家,过了一年又被朝廷征召。他走到荥阳的时候,病得实在走不动了,就想去拜访朋友。结果朋友不见他,还说:“你没给朝廷提过什么有用的建议,还占着高位,又何必这么忙忙碌碌的!”王良觉得特别羞愧,后来朝廷又多次征召他,他都没去,最后在家中去世。

汉元帝的时候,莎车王延曾经在京城当人质,他特别仰慕中原的文化。到王莽统治混乱的时候,匈奴就占领了西域,只有延不肯投降匈奴,他还经常告诫儿子们说:“咱们世世代代都要给汉朝效力,不能背叛。”等延去世后,他的儿子康就继位为了莎车王。随后,康就带着莎车周围的国家抵抗匈奴,还保护了一千多位西域都护府的官员、士兵和他们的家属。除此之外,康还给河西地区发信,打听中原的情况。窦融就以皇上的名义,封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还让莎车周边五十五个国家都归附到他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