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49章 平帝夭亡莽摄政,孺子继位新室兴

公元3年的春季,太皇太后就派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前往王莽家提亲,先见一见王莽的女儿。等他们三人回来后,就上奏说:安汉公的女儿长期受到良好品德和教化的浸染,长相更是端正美丽,理当顺应天命,承担起主持皇家祭祀、延续皇家血脉的重任。然后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刘秀以及太卜、太史令等人就穿着皮弁服、素积服,按照礼仪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都说:“事情会顺利的发展,家庭关系也会十分和谐,国家的局势也会趋于稳定,一切都是祥瑞的征兆。”随后,朝廷又用太牢之礼告祭了宗庙。接着有关部门就上奏说:“按照旧例,聘皇后需要用黄金二万斤,折合钱二万万。”对此王莽却是极力的推辞,最终只接受了六千三百万,他还将其中的四千三百万分给了十一位陪嫁的女子家族以及九族中的贫困者。?

到了夏季,安汉公王莽就上奏制定了车服制度,规定了官吏和百姓的养生、送终、嫁娶、奴婢、田宅、器械等方面的标准,并设立了官稷,还在郡国、县邑、乡聚都设置了学官。?

这时大司徒司直陈崇让张敞的孙子张竦起草奏章,并说奏章中要极力称赞安汉公的功德,他认为:“此时应当扩大安汉公的封国面积,让他像周公一样;建立公子的封国,让他像伯禽一样;给他所赏赐的物品也应该像周公一样;对他的儿子们的封赏也应该像周公的六个儿子一样。”太皇太后在收到奏章后,就把奏章交给了大臣们讨论。大臣们正在商议此事的时候,恰好遇到吕宽事件的发生。?

想当初,王莽的长子王宇因为不满王莽隔绝卫氏的行为,担心家族日后会遭受祸患,所以就私下里与卫宝联系,让他教卫后上书谢恩,并陈述丁、傅两家以前的恶行,希望借此机会回到京师。王莽就向太皇太后报告了这事,太皇太后就下诏褒赏中山孝王后,还给她增加了汤沐邑七千户。这时卫后日夜哭泣,想着什么时候能见到皇帝,但是朝廷只是增加了她的户邑。王宇又教卫后上书请求回到京师侍奉,但是王莽不同意。王宇看到自己的父亲这么执拗,就与自己的老师吴章以及大舅哥吕宽商议这事,吴章认为现在的王莽根本听不进去劝,但是他特别迷信鬼神之事,我们可以通过制造一些怪异事件来吓唬他,迫使他把政权归还给卫氏。随后王宇就让吕宽在晚上将狗血泼洒在王莽的府门上,结果被王莽府中的官吏给发现了,吕宽想跑但没跑掉就被抓了起来,官吏随后就对他进行了一番审讯,结果他没有抗住酷刑,就把王宇给供了出来。然后王莽就派人把王宇给抓起来送进了监狱,结果王宇在狱中就服毒自杀了。这个时候王宇的妻子吕焉已经怀有身孕,但还是被关在监狱中,等到她生下孩子之后,还是被处死了。随后甄邯等人就向太皇太后报告了这事,紧接着太皇太后就下诏说:“如今安汉公处于周公的位置上,又辅佐成王那样的君主,却有着诛杀管叔、蔡叔一样的行事风格,他不会因为亲情而损害尊卑的次序,这一点朕非常的赞赏!”于是王莽就把卫氏的支属全部诛杀殆尽,只留下了卫后。事情败露后,吴章就被判处了腰斩之刑,他的尸体在东市门被肢解。想当初,吴章那可是当世有名的儒生,教授的弟子有八千多人,真的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但是王莽却认为他们都是恶人的党羽,所以就不让他们为官。于是,吴章的门人就纷纷改名投靠其他的老师。平陵人云敞当时担任大司徒掾的官职,他自认是吴章的弟子,就收殓了吴章的尸体,买了棺材把他埋葬了,京师中的人都称赞他的义举。?

而王莽就借着吕宽的案件,对他的党羽进行彻查,竟然牵连出了许多他很厌恶的人,最终把他们全部诛杀了。元帝的妹妹敬武长公主一向都是依附丁、傅两家的,等王莽专权后,她又非议王莽;红阳侯王立是王莽的尊属;平阿侯王仁为人一向刚强正直;可是王莽都以太皇太后的名义,派了使者前去逼迫他们自杀。随后王莽就向太皇太后报告,说敬武长公主暴病而死;听到敬武长公主去世了,太皇太后非常的伤心,说什么都要去参加她的丧礼,最终在王莽的极力劝阻下,这才作罢。随后甄丰就派使者乘传车前去追查卫氏的党羽,结果郡国中的那些豪杰之人以及忠诚正直的臣子,只要是不依附王莽的,全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何武、鲍宣以及王商的儿子乐昌侯王安,辛庆忌的三个儿子护羌校尉辛通、函谷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南郡太守辛伯等人都被处死。因为吕宽事件被整死的有数百人,这直接就震惊了全国。这时北海人逄萌对友人说:“如今三纲已经断绝了,要是再不离开,那祸患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了!”于是他就解下冠帽挂在东都城门上,然后带着家属渡海,跑到辽东去居住了。?

随后王莽就召见明礼少府宗伯凤,让他去讲解做为继承人应该有的道理,并让公卿、将军、侍中、朝臣们一起听讲,目的有两方面,对内激励天子,对外堵塞百姓的议论。在此之前,秺侯金日磾的儿子金赏、都成侯金安上的儿子金常都因为没有儿子导致封国被废除,王莽就让金日磾的曾孙金当和金安上的孙子京兆尹金钦继承他们的封爵。而金钦却认为“金当应该为他的父亲、祖父立庙,并让大夫主持祭祀。”当时甄邯在场,听他这么说就立即廷斥责金钦,并弹劾他金钦诬蔑祖先,有不孝和大不敬的罪名。结果金钦就被抓进了监狱,最终自杀身亡。甄邯因为整顿国家的法纪,没有任何偏袒和私心,并且忠孝的品德非常突出,所以就被加封了一千户的食邑。随后,朝廷就改封金安上的曾孙金汤为都成侯。金汤受封之日,都不敢回家,以此来表明做为继承人的道理。?

就在这一年,担任尚书令的颍川人钟元被任命为大理。颍川太守陵阳人严诩起初凭借着孝行闻名于世,他对待下属掾、史就如同对待师友一样,若是下属有过错他就闭门自我反省,而且从不严厉地斥责下属。因此就导致颍川郡内的治理陷入了混乱。看到这情况,王莽就派使者前去征召严诩,严诩的属官有数百人为他设宴送行,可是严诩却趴在地上痛哭不已。掾、史都奇怪的说:“大人这是受到了吉祥的征召(指被朝廷征召任职),不应该这么悲伤啊。”可严诩说:“我是为颍川的士人而哀叹,我自己哪里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我因为性格柔弱而被朝廷征召,朝廷必定会选派性格刚猛的人来替代我治理颍川,替代我的人一到颍川,肯定会有因为违法而被惩处的人,所以我为他们感到哀伤。”严诩到了京城后,就被任命为美俗使者。随后,陇西太守平陵人何并就被调任为颍川太守。何并到了颍川郡后,就逮捕了钟元的弟弟钟威以及阳翟的那些行为不轨、结党营私的赵季、李款,并把他们全部处死了。因此,颍川郡内的人都感到震惊和害怕。

到了公元4年,春季正月,朝廷就举行了郊祀,以汉高祖配享上天,宗祀汉文帝以配享上帝,并改封殷绍嘉公为宋公,周承休公为郑公。?

诏书中规定:“妇女除非本人犯法,以及男子年满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家中若是没有犯大逆不道之罪或者被诏书指名逮捕的,其他人一律不得进行拘捕;要是有需要查验身份的,就应当立即查验。并将此规定定为法令!”?

二月,朝廷就派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等人尊奉乘舆法驾前往安汉公王莽的府第迎接皇后,并授予皇后玺绶,随后进入未央宫,又一次大赦天下。?

迎接皇后的事结束后,朝廷就派太仆王恽等八人带着自己的副手,持节分行天下,前去考察各地的民风民俗。?

本年夏季,太保王舜等八千多人向朝廷上奏,请求按照陈崇的建议,对安汉公王莽进行加封赏赐。奏章呈上之后,平帝就让有关部门进行讨论,有关部门也请求“增加安汉公的封地,并赐予他新息、召陵二县以及黄邮聚、新野的田地;同时采用伊尹、周公的称号,加封安汉公为宰衡,地位在三公之上,三公要是向安汉公汇报事情时要称‘敢言之’;还赐予王莽的母亲号为功显君;又封王莽的两个儿子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赏都侯;并增加皇后的聘礼三千七百万,合计为一万万,以此彰显盛大的礼仪;太皇太后亲自到前殿进行封拜仪式,安汉公在前,两个儿子在后,这是按照周公的旧例来进行的。”此时的王莽叩头辞让,上奏说:“希望只接受母亲的封号,归还王安、王临的印绶及封号、爵位、户邑。”太皇太后就把此事交给太师孔光等人去讨论,孔光等人都说:“如今赏赐已经没办法匹配安汉公的功劳了,而谦让是安汉公的一贯作风,所以这次就别听他的了。忠臣的节操应当自我克制,以伸张君主的大义。此时应当派遣大司徒、大司空持节奉诏让安汉公尽快入朝处理政事,同时诏令尚书不要再接受安汉公的辞让奏章了。”这份奏章很快就被批准了。王莽这才入朝处理政事,这次谦让只是减少了召陵、黄邮、新野的封地。?

王莽又将增加的聘礼钱拿出一千万分给太皇太后的左右侍从,让他们好好的奉养太后。王莽虽然专权独断,但他为了讨好太皇太后,也是挺用心的,他对太皇太后身边的侍女也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贿赂,花费的钱以千万计。他还建议尊封太皇太后的姐妹为君,给她赐予汤沐邑。因此,太皇太后身边的人那是日夜称赞王莽的为人。王莽又知道太皇太后作为妇人,肯定厌倦深宫的生活,就想着通过一些娱乐活动来换取她的信任,于是就让太皇太后四季乘车到四郊巡游,慰问那些孤寡贞妇,车驾所到之处,就对她们施以恩惠,还赐予百姓钱帛、牛酒,每年都是如此。太皇太后的宠儿因为住在宫外,有次生病,王莽就亲自前去探望。他为了讨好太皇太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时太保王舜向朝廷上奏说,天下人听闻安汉公不接受千乘之国的封地,还辞让万金之币,都对他的德行十分向往。蜀郡男子路建等人原本在打官司,听闻此事后就停止了诉讼,然后就惭愧地回去了,就如同当年周文王感化虞、芮两国的百姓一样。王舜建议将此事公告天下,很快奏章就得到了批准。而太师孔光看到王莽如此得势,就更加害怕了,坚决称病要辞官。太皇太后于是就下诏,让太师不必上朝,以后每十天入宫一次就行了,还赐予他几案和手杖、十七种食物,然后就让他回家,他的属官仍按原职行事。

王莽又上奏兴建明堂、辟雍、灵台等重要的礼制建筑,还为学者建造了上万间房舍,规模十分宏大。他设立了《乐经》这一学科,增加博士的名额,每一种经典都设博士五人。同时征召天下精通一种经典且能教授十一人以上的人,以及通晓逸礼、古书、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并能解释其中含义的人,让他们都到公车署报到。王莽通过这种方式,招揽了天下的异能之士,前后有一千多人,还让他们在朝廷中记录、讲述自己的学说,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的说法,统一不同的见解。

王莽征召了数百名能治理黄河的专家。关并建议,黄河决口的地方常发生在平原、东郡一带,因为这些地方地势低洼、土质疏松,大禹治水时就特意空出这片区域,建议不再这些地方设置官亭、民室。而韩牧认为,可在《禹贡》九河的位置开凿河道,即使不能恢复以前的九条河道,开凿出四、五条河道对治理黄河也是有好处的。王横说,黄河入海口的地势高于韩牧建议的开凿处,而且因为海水倒灌等原因,现在河道已今非昔比了,应该将河道迁移到地势平坦的地方,重新开凿河道使其顺着西山脚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以此来避免水患灾害。

司空掾桓谭主持讨论时对甄丰说,这些建议必有一个是正确的,应该对这些建议详细考察验证后再行动,这样做不仅费用不高,还能让没工作的百姓进行劳作,这是两全其美的事。但王莽只是空谈,没有实际去实施这些治河建议。

这时大臣们又上奏说:“从前周公摄政七年,制度才得以确立。如今安汉公辅政四年,仅用二十天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如今大功告成,应当将宰衡的地位提升到诸侯王之上。”诏书说:“准奏。”然后又命令群臣讨论封加九锡之礼的事。?

王莽上奏尊孝宣庙为中宗,孝元庙为高宗;又上奏毁掉孝宣皇考庙,并不再修建;同时撤销南陵、云陵的建制,把它们改为县。奏章毫无疑问的被批准。?

王莽觉得自己已经把匈奴、海外、黄支等地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可西边还没啥成绩,就想搞点事情。于是,他就派中郎将平宪等人,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去忽悠塞外的羌人,让他们主动献地归附汉朝。平宪等人回来就跟王莽报告说:“羌人首领良愿他们部落,大概有一万两千人,愿意做汉朝的臣民,他们还想把鲜水海、允谷、盐池这些地方,还有大片肥沃的草地,都送给汉朝的百姓去耕种,他们自己就搬到地势险要的地方,帮咱们守着边疆。我问良愿为啥愿意归附,他说现在朝廷有英明神武的太皇太后,仁慈爱民的安汉公,天下更是太平昌盛,粮食也是大丰收,有的稻子能长到一丈多高,有的谷子一穗就能结出三颗米,还有庄稼不用耕种自己就长出来了,蚕茧不用养蚕就能结成;天上还降下甘露,地上冒出甜美的泉水;就连凤凰都飞来表演,神雀也落下来了。这四年,我们羌人过得那是顺风顺水,所以想归附汉朝。咱们得赶紧把这些羌人安顿好,设置属国来管理他们。”

王莽拿到这个报告后,就跟朝廷说:“现在咱们已经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了,不如把良愿他们献的这些地方设成西海郡。再把天下重新划分为十二个州,这样一来就符合古代的制度了。”朝廷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到了冬天,朝廷就正式设立了西海郡。同时,王莽还新定了五十条法令,谁要是犯法,就流放到西海郡去。结果,被流放的人有成千上万,老百姓心里就开始对王莽有了不满。

与此同时,梁王刘立因为跟卫氏勾结,被朝廷废除了王位,还流放到了南郑,后来他就自杀了。

王莽还把京城划分成前辉光、后丞烈两个郡。不仅如此,他把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这些官职的名字、等级,还有十二个州的名字和边界,全都改了。各郡国之间的隶属关系变来变去,有的郡国被撤销,有的又新设立,变来变去的太频繁,事情多到官吏们都记不清楚了。

公元5年的春天正月,平帝在明堂举行祭祖先的仪式,这次有二十八位诸侯王、一百二十位列侯以及九百多位宗室子弟被征召前来协助祭祀。祭祀结束后,这些人就都被增加了封户、赐予了爵位、又赏赐了金银布帛,并给他们提升了官职,补任了不同的官职。?

王莽又上奏请求恢复长安城南郊和北郊的祭祀。在这三十多年间,天地的祭祀地点共迁移了五次。?

这时平帝下诏说:“宗室子弟从汉元帝至今已有十多万人,现在命令各郡国设置宗师来管理他们,并对他们进行教导和训诫。”?

夏天四月,博山简列侯孔光去世,朝廷赐予了丰厚的赠礼和隆重的葬礼,送葬的车辆多达一万多辆。随后朝廷就任命马宫为太师。由于王莽之前没有接受新野的封地,官吏和百姓上书请求赏赐王莽的人数达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诸侯王、列侯和宗室成员也都叩头请求:“应该尽快赏赐安汉公。”看到这种情况,王莽就上书说:“臣民们上书的建议,希望都搁置不上报,好让臣能够专心制定礼乐制度;等事情完成后,臣愿意告老还乡,给贤能的人才让开道路。”甄邯等人就向太皇太后报告了这事,太皇太后就下诏说:“安汉公每次见到我,都流泪叩头,表示不愿意接受赏赐;即使接受了赏赐,也不敢接受职位。现在朝廷的礼乐制度尚未完成,事情还需要安汉公来决定,所以就暂且让他继续制定制度;等礼乐制度完成后,群臣再上奏,讨论之前的建议。至于封加九锡的礼仪,希望众位大臣尽快上奏!”?

五月,平帝就下策命赐予安汉公王莽九锡之礼。王莽那是叩头再拜,最终接受了绿韨、衮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旗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套、秬鬯二卣、圭瓒二、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并设置了宗官、祝官、卜官、史官,以及三百名虎贲卫士。?

王恽等八个人被派出去到各地考察风俗,回来后,他们就跟朝廷报告说现在全国各地的风俗都统一得特别好,还瞎编了好多歌颂王莽功劳和品德的歌谣,加起来足足有三万字。闰月丁酉这天,平帝就下诏书,让羲和刘秀等四个人负责修建明堂和辟雍,要求修得跟当年周文王的灵台、周公的洛邑一样气派。太仆王恽等那八个去考察风俗的人,因为“让全国各地风俗统一”“宣扬王莽的德政教化”,都被封了列侯。那时候,广平相班穉是唯一一个没给朝廷报告祥瑞和歌谣的;琅邪太守公孙闳在公府汇报了当地发生灾害的情况。甄丰就派人到这两个郡,偷偷暗示当地的官吏和百姓搞点事情,然后就上书弹劾说“公孙闳编造不吉利的事儿,班穉又故意不上报祥瑞,这俩人非常嫉恨朝廷推行的好政策,这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班穉是班婕妤的弟弟。这时太皇太后说:“不主动宣扬好事的人和专门说坏事的人,还是得区别对待。再说了,班穉是后宫贤德的班婕妤的家人,我实在不忍心惩罚他。”结果只有公孙闳被关进大牢处死了。经此一事,班穉就特别害怕,于是赶紧上书认错,说愿意交还自己的官印,还请求去当延陵园郎,最终太皇太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莽又上奏建议统一市场物价、官府无诉讼、城邑无盗贼、乡村无饥民、路不拾遗、男女分道而行;违反者将受到象征性的刑罚。?

王莽再次上奏说:“傅太后和丁姬,在活着的时候就没做好妾室、臣子的本分。她们死后,坟墓却修得跟元帝的陵墓一样高,下葬时还带着帝太后、皇太太后的玺绶,实在不合适。这时有人就给王莽提议,说要挖开傅太后和丁姬的坟墓,把玺绶拿出来,还得把傅太后的遗体迁回定陶,埋到共王的墓旁边。太皇太后觉得都过去这么久了,也没必要再挖坟折腾。但王莽一直坚持,最后太皇太后只好同意,但只允许用原来的棺木改葬。

王莽又上奏说:“傅太后和丁姬下葬用的都是帝王级别的梓宫,还穿着珠玉做的衣服,这根本不是藩王妾室应该有的待遇。得换成普通的木棺,把珠玉衣服去掉,把丁姬埋到妾室该埋的位置。”朝廷批准了他的提议。

于是,公卿大臣为了讨好王莽,就纷纷捐钱捐物,还派自家子弟、学生,加上各地各族的人,总共十多万人,让他们带着工具,帮着将作大匠去挖平共王母和丁姬的坟墓。花了二十天,两座坟墓就被夷为平地。王莽还让人在周围种满荆棘,说是要给后人一个警示。不仅如此,他还拆了共皇庙,之前提议修建共皇庙的泠褒、段犹等人,全被流放到了合浦。王莽又把师丹召到公车署,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保留了他原来的封邑。过了几个月,师丹又被封为义阳侯,可一个多月后他就去世了。

早在汉哀帝的时候,马宫当光禄勋,曾和丞相、御史一起商议,给傅太后定谥号为孝元傅皇后。等到王莽追查、惩处之前参与定谥号的人时,马宫因为跟王莽关系好,所以暂时就没被追究。但马宫心里是又惭愧又害怕,然后就上书说:“之前我参与商议共王母的谥号,为了迎合皇上的心意,随大流说了很多荒谬的话,因此误导了皇上,这是我做臣子的不忠心。幸亏陛下饶恕了我,可我实在没脸再在朝廷待着了,也不想再当官了,更不配拥有封邑了。我愿意上交太师、大司徒的印绶和扶德侯的爵位,把位置让给更贤能的人。”

这年秋天八月,王莽就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书给马宫,说:“四辅的职责是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三公的任务是辅助君主处理朝政;要是没有坚定的品德和操守,就干不好这些职位。你说得很诚恳,毫不掩饰自己的过错,我很欣赏。所以不会剥夺你的爵位和封邑,只收回你太师、大司徒的印绶,你就以侯爵的身份回家养老吧。”?

因为皇后有了怀孕生子的吉兆,王莽就下令开通子午道,这条道路从杜陵出发,直接穿过南山,一直通到汉中。

这时泉陵侯刘庆给朝廷上书说:“当年周成王因为年纪小,被叫做孺子,由周公代理朝政。现在陛下年纪也不大,应该让安汉公像周公那样,代替天子处理国事。”大臣们都说:“刘庆说得对,就该这么办。”

这时的平帝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后的事情,心里对王莽是又恨又不满。这年冬天十二月,王莽就趁着腊日给皇上进献椒酒的机会,偷偷在酒里下了毒。平帝喝了酒之后就生病了,这时王莽装模作样的写了一篇祷文,还跑到泰畤祭祀上天,说自己愿意替皇上去死,还把祷文封在金属盒子里,并把它放在前殿,又叮嘱大臣们谁都不许说出去。到了丙午这天,平帝就在未央宫去世了,随即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这时王莽下令,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为平帝守丧三年,还上奏给孝成皇帝定庙号为统宗,孝平皇帝庙号为元宗。这些事情办完之后,王莽就给孝平皇帝入殓,举行加冠礼,最后把他葬在康陵。

班固说:孝平皇帝在位时,朝政大权都在王莽手里,他奖励所谓的善行、宣扬自己的功劳,就是为了抬高自己。从他发布的那些文告来看,好像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已经乖乖的臣服了,吉祥的征兆是一个接一个,朝廷上下到处都是对他的赞美之声;可一旦出现灾异现象,百姓就开始抱怨,王莽的真面目也就藏不住了。

后来,朝廷就任命长乐少府平晏当大司徒。

这时太皇太后就开始和大臣们商量选谁当新皇帝。当时汉元帝的后代已经死光了,汉宣帝的曾孙辈里,有五个亲王、四十八位列侯。王莽觉得这些人年纪太大不好控制,于是就说:“兄弟之间不能继承皇位。”最终决定从汉宣帝的玄孙辈里挑选一位继承人。

就在这个月,前辉光谢嚣向朝廷报告,说武功县长孟通挖井的时候,挖到一块白石,石头上圆下方,上面还有红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所谓上天预示王莽当皇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了。

王莽让大臣们把这事报告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听就说:“这明摆着是骗人,不行!”太保王舜劝太皇太后:“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已经没办法了,现在就是想拦也拦不住了。而且王莽也没别的坏心思,就是想通过代理朝政,稳定天下局势。”尽管太皇太后心里不认同,但她也没能力阻止,只能答应。王舜等人马上请太皇太后下诏书说:“孝平皇帝去世得早,已经派人把汉宣帝的二十三个玄孙召来,从中挑选一位合适的人继承皇位。可这些玄孙都还小,如果没有特别贤德的人,根本安定不了天下。安汉公王莽,辅佐了三代皇帝,他的功劳和当年的周公一样大。现在谢嚣、孟通上报了带有红字的白石,我琢磨着,‘为皇帝’的意思就是代理皇帝处理国事。所以现在命令安汉公像当年周公那样,代理皇帝处理朝政,具体的礼仪制度,大臣们再详细上奏。”

紧接着,大臣们就上奏说:“太皇太后圣明,看透了天意,下诏书让安汉公代理朝政。所以我们请求让安汉公行使皇帝的权力,穿戴皇帝的服饰,坐在装饰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前,接受大臣的朝拜、处理政务;出行的车马、穿着都按皇帝的规格来,百姓要称他为陛下,一切都和真正的皇帝一样。然后去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祖宗、在宗庙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仙的时候,主持仪式的人要称他为‘假皇帝’,百姓要称他为‘摄皇帝’,他自己自称‘予’。发布政令的时候,要用皇帝诏书的格式,称为‘制’。这样才能顺应天意,保住汉朝的江山,照顾好孝平皇帝的后人,完成辅佐幼主的重任,让天下太平。不过,他去拜见太皇太后和皇后的时候,还得行臣子的礼节;在自己的封地里管理事务,只要按照诸侯的礼仪来就行。”太皇太后最后下诏同意了这些请求。

这时,西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

到了公元6年的春天正月,王莽就在南郊祭祀上帝,并举行了迎春、大射和养老的仪式。?

三月,立宣帝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称为“孺子”。刘婴是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两岁。王莽以占卜结果是吉兆为由,就立他为太子。同时,尊皇后为皇太后。?

随后,王莽就任命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又设置了四位少傅,俸禄均为二千石。?

四月,安众侯刘崇与他的相国张绍商议说:“王莽必定会危害刘氏江山,现在天下人都反对他,但是没有人敢率先行动,这是我们宗室的耻辱啊。我愿意率领宗族率先起兵,天下必定会响应。”于是张绍等人就跟随刘崇,率领一百多人进攻宛城,但是没能成功。随后,张绍的堂弟张竦和刘崇的族父刘嘉就前往朝廷自首,结果王莽赦免了他们。随后张竦就为刘嘉起草奏章,并称赞王莽的德行,同时还指责刘崇的罪行。奏章里说:臣刘嘉愿意给皇族做个表率,带着父子兄弟扛起工具,然后跑到南阳,把刘崇的宫室毁掉,让当地恢复旧制;还提议把刘崇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场所,像当年处置亳社那样赐给诸侯,把这当作永远的反面教材。王莽听了特别开心,就封刘嘉为率礼侯,刘嘉的七个儿子也都封了关内侯;后来又封了帮刘嘉出主意写奏章的张竦为淑德侯。这事之后,长安城里就传开了一句话:“想封侯,就找张伯松(张竦字伯松),拼死拼活打仗立功,不如写篇好奏章。”从这以后,只要有人造反,就都被扣上叛逆的帽子。这时大臣们又上奏说,刘崇等人之所以敢造反,就是因为王莽的权力还不够大,得再提高他的地位才能让天下安稳。五月甲辰日,皇太后就下诏书,允许王莽在拜见她的时候,可以自称“假皇帝”。

这年冬天十月,天象发生了日食。

到了十二月,大臣们就上奏,请求把安汉公办公的地方叫做“摄省”,正殿叫做“摄殿”,住的地方叫做“摄宫”,这些提议都得到了批准。

就在这一年,西羌的庞怙、傅幡等人因为不满王莽夺走他们的土地,起兵攻打西海太守程永;程永吓得逃跑了。王莽一气之下就杀了程永,还派护羌校尉窦况带着军队去讨伐西羌。

公元7年的春天,窦况等人击败了西羌。?

五月,王莽下令重新铸造货币:错刀,一枚值五千钱;契刀,一枚值五百钱;大钱,一枚值五十钱。这些新货币与五铢钱一起流通,因此民间出现了大量盗铸货币的现象。王莽又下令禁止列侯以下的人持有黄金,必须将黄金上交官府换取钱币,但官府最终并未支付相应的钱币。?

东郡太守翟义是翟方进的儿子,他和外甥上蔡人陈丰商量说:“新都侯王莽代理天子处理政务,向天下发号施令,他特意选了皇族里的幼童,打着周公辅佐成王的旗号,实际上是在等机会,肯定是想取代汉朝,如今他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现在皇族势力弱小,外面又没有强大的藩国,天下人都乖乖的服从他,现在没人能抵抗这国难。我幸运地身为宰相的儿子,又担任大郡的太守,我父子俩深受汉朝的厚恩,理应起兵讨伐逆贼,来安定国家。我打算起兵向西进发,杀掉这个不该摄政的王莽,再选皇族子孙辅佐并立为皇帝。就算最后失败了,我也是为国家而死,也能对得起先帝。我现在打算起兵,你愿意跟着我干吗?”陈丰当时才十八岁,年轻力壮,马上就答应了翟义。

翟义接着就和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以及刘信的弟弟武平侯刘璜密谋,计划在九月都试那天杀掉观县县令,然后率领车骑、材官士(汉代的兵种),在招募郡里的勇士,为他们安排好将帅。刘信的儿子刘匡当时是东平王,他们就联合了东平的兵力,立刘信为天子;翟义自己封自己为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他们还向各郡国发布讨莽檄文,檄文说:“王莽毒杀了孝平皇帝,代理天子的职位,这是想篡汉自立。现在新天子已经确定好了,我们要一起执行上天对王莽的惩罚!”各郡国听说后都很震惊。等到翟义他们的军队到达山阳的时候,兵力已经有十多万人了。

王莽听说翟义起兵后,心里特别害怕,紧张的连饭都吃不下。太皇太后对身边的人说:“人心都是一样的,我虽然是个女人,也知道王莽肯定因为这事感到危险。”王莽随后就任命自己的党羽和亲信: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奋武将军,光禄勋、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明义侯王骏为强弩将军,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中少府、建威侯王昌为中坚将军,中郎将、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军,一共七个人。让他们自己挑选关西人当校尉、军吏,然后带领关东的士兵,发兵去讨伐翟义。又任命太仆武让为积弩将军,驻守函谷关;将作大匠蒙乡侯逯并为横懋将军,驻守武平关;羲和、红休侯刘秀为扬武将军,驻守宛城。

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听说翟义起兵造反,从茂陵西边到汧县的二十三个县里的盗贼都跟着响应。槐里县的赵明、霍鸿等人自称是将军,就带人攻打烧毁官府,又杀了右辅都尉和斄县县令。随后他们就商量说:“现在朝廷的精锐部队都派去东边打翟义了,京城肯定兵力薄弱,咱们正好趁机攻打长安。”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大,一直发展到十多万人,就连未央宫前殿都能看到他们那边燃起的火光。

这时王莽赶紧任命卫尉王级担任虎贲将军,大鸿胪、望乡侯阎迁当折冲将军,让他们带兵向西去打赵明这些人。同时,又让常乡侯王恽担任车骑将军,驻守在平乐馆;骑都尉王晏担任建威将军,驻守在城北;城门校尉赵恢担任城门将军,让他们各自带兵把守城池。王莽还任命太保、承阳侯甄邯当大将军,并赐给他代表军权的钺,随后在高庙举行了任命仪式,让他统领全国兵马,此时的甄邯左手拿着符节,右手拿着钺,驻扎在城外。王舜和甄丰则日夜在宫里巡逻保卫。

王莽则每天抱着年幼的孺子去郊外和宗庙祈祷,还召集大臣们说:“以前周成王小的时候,由周公摄政,管叔和蔡叔就挟持了禄父发动叛乱,现在翟义也挟持刘信犯上作乱。从古到今,就算是圣人遇到这种事都头疼,更何况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呢!”大臣们赶忙说:“如果没有这场叛乱,哪能显示出您的圣明德行呢!”

这年冬季十月,王莽就照着《周书》的格式写了一篇《大诰》,里面说:“自从我听说叛乱的消息后,皇族里就有四百位贤才,百姓中有九万人向我表达忠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完成辅佐幼主的大业,做出一番功绩。”随后他就派大夫桓谭等人向天下宣告,表示自己以后会把权力还给孺子。

王莽的将领们向东进军,在陈留、菑县和翟义的军队打了一仗,打败了叛军,还杀了刘璜。得到消息的王莽特别高兴,就下诏书封车骑都尉孙贤等五十五个人为列侯,还有不少人直接在军队里就被封了爵位。接着,王莽又宣布大赦天下。

然后,王莽的精锐部队就把翟义包围在了圉城。到了十二月,翟义的部队就彻底溃败了,结果他和刘信扔下军队就逃跑了。最终翟义在固始县被抓住,刘信则没被抓到。翟义死后尸体就被肢解了,还在陈都市上展示。

到了公元8年的春天,就发生了地震,王莽又一次大赦天下。王邑等人从东边打完仗回到京城,和王级等人会合后,就一起去攻打赵明、霍鸿。到了二月,赵明等人的势力被彻底消灭,这些地方也恢复了安宁。随后,王莽就在白虎殿大摆宴席犒劳将领们,还让陈崇评定大家的军功,按照周朝的制度,把功臣们封为侯、伯、子、男,一共封了三百九十五个人。这时王莽说:“这些人都是靠奋勇杀敌,平定了东边西边的叛乱、羌人、盗贼才受封的。”他还把关内侯改名叫“附城”,因此又封了几百个人。

王莽还派人挖了翟义父亲翟方进以及他们家先祖在汝南的坟墓,把棺材都烧了,还灭了翟义的三族,连他们家的后代也都杀掉了,把尸体和荆棘、毒物埋在一起。他把翟义、赵明、霍鸿等人的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旁边,还在濮阳、无盐、圉、槐里、盩厔这五个地方立了木牌,上面写着“反虏逆贼鳣鲵” 。

翟义等人的起义失败后,王莽就觉得自己的威望和德行越来越高,还有老天爷和百姓帮衬,就开始盘算正式当皇帝的事。

这时大臣们上奏请求封王莽的儿子王安、王临为公爵,封王莽的侄子王光为衍功侯。到后来王莽回到新都国,大臣们又提议封王莽的孙子王宗为新都侯。

本年九月,王莽的母亲功显君去世。王莽觉得自己已经在代理朝政,继承的是汉朝正统,所以他给母亲服丧时,穿着麻布丧服,用的是天子吊唁诸侯的礼仪。他还让新都侯王宗主持丧事,守孝三年。

这时司威陈崇向王莽报告,说王莽的侄子衍功侯王光,暗中指使执金吾窦况去杀人。窦况很快就被抓起来依法处置了。王莽知道后非常生气,就狠狠地斥责了王光。王光的母亲对他说:“你自己想想,你跟长孙、中孙(王宇和王获,都是王莽的儿子,因犯错被王莽逼死)比起来,能好到哪里去!”听了这话,王光和母亲就一起自杀了,窦况也被处死。一开始,王莽总拿孝顺母亲、照顾嫂子侄子当自己的好名声,后来却变得十分残忍,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在这之后,王莽就让王光的儿子王嘉继承了爵位。

这一年,广饶侯刘京报告说齐郡出现了一口新井,车骑将军扈云报告说巴郡发现了石牛,太保属臧鸿报告说扶风发现了雍石。王莽把这些都看成是老天爷让他当皇帝的征兆。到了11月,王莽就上奏给太皇太后说:“陛下赶上了汉朝十二世‘三七之厄’(意思是汉朝气数已尽),顺应天命,让我代理朝政。这时广饶侯刘京上书说:‘七月中旬,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晚上梦到好几次天公的使者,说摄皇帝应该成为真皇帝。百姓要是不信,亭子里就会出现新井。’亭长早上一看,真有一口深达百尺的新井。”王莽还提到巴郡的石牛和扶风的雍石,坚称这些都是天命所归的证明。

王莽在未央宫前殿,拿到写着“天告帝符,献者封侯”的铜符帛图,还引用孔子的话“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说自己要顺应天命,把“假皇帝”的称呼正式确定下来,还宣布把居摄三年改成始初元年,开始更改历法、服饰颜色、旗帜图案等,说这都是为了顺应天命。

梓潼人哀章在长安求学,这人平时品行不怎么样,就爱吹牛。他看王莽在代理朝政,就做了一个铜柜子,里面放了两份文书,一份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份写着“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文书里说王莽才是真天子,就算是太皇太后也得顺应天命。哀章还瞎编了八个大臣的名字,再加上王兴、王盛和他自己的名字,一共十一个人,还写好了每个人的官职,说这些人都是辅佐王莽开创盛世的。

哀章听说齐郡新井和巴郡石牛的事之后,就穿着黄衣服,拿着铜柜子跑到高庙,把东西交给了仆射,仆射又报告给了王莽。到了戊辰日,王莽就前去高庙拜谢,拿走了铜柜子里的东西,戴上王冠后就去拜见太皇太后,然后在未央宫前殿宣布:“我王莽没啥德行,但我是黄帝、虞帝的后代,也是太皇太后的亲属。现在老天爷显灵,让我继承天下,汉高祖刘邦的神灵也通过金策书把皇位传给了我,所以我不敢不接受!”就这样,王莽正式称帝,把国号定为“新”,还更改了历法、服饰颜色等各种制度。

王莽称帝之前,就把那些所谓的祥瑞报告给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感到特别吃惊。当时小皇帝还没有正式即位,传国玉玺一直放在长乐宫。等到王莽称帝后,就派人去找太皇太后要玉玺,但是太皇太后死活不给。王莽就派安阳侯王舜去劝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知道王舜是来要玉玺的,就破口大骂:“你们王家父子兄弟,受了汉朝那么多的恩惠,好几代人都享受荣华富贵,不但不知道报答,还趁机抢了汉朝的天下,真是一点恩义都不讲!就你们这种人,连猪狗都会嫌弃的!还谈什么兄弟情?你们既然说自己是受天命当皇帝,那就自己重新做个玉玺,何必非要这个亡国的不祥之物!”太皇太后边说边哭,王舜听了也很难过。最后,太皇太后把玉玺狠狠摔在地上,扔给王舜,说:“我老了,也快死了,你们王家兄弟早晚会遭报应被灭族的!”

王舜拿到玉玺后,就回去报告,得到玉玺的王莽特别高兴,就在未央宫渐台给太皇太后摆宴席庆祝。王莽还想给太皇太后改尊号,但又怕太皇太后不同意。这时他的远亲王谏为了讨好王莽,他就上书说:“如今老天爷已经让汉朝灭亡、新朝建立了,太皇太后也不该再用原来的尊号了,应该跟着汉朝一起被废除。”随后王莽就把这事告诉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就说:“这话说的在理!”可是王莽却变脸说:“王谏这是大逆不道,实在该杀!”这时,冠军县的张永献上了写有符命的铜璧文,说太皇太后应该叫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随后王莽就下诏书采纳了这个提议,顺手就把王谏给毒死了,又封张永为贡符子。

对此班彪就说:“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王公贵族的衰败,很多都和宠信女人有关。王莽能上位,就是因为孝元皇后历经汉朝四代皇帝,一直是太后,掌权六十多年,她王家的兄弟们世代掌握大权,轮流把持朝政。王家出了五位将军、十位侯爵,最后才让王莽建立了新朝。虽然江山都改姓了,但元后还攥着传国玉玺不愿意给王莽,这种做法不过是妇人的短见,实在可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