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59章 北魏西秦争雄与宋室北伐之谋

刘宋三

公元428年,春季正月辛未日,北魏京兆王拓跋黎去世。

刘宋荆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生性聪慧敏锐,在荆州任职期间,政务处理得条理分明、政绩良好。左光禄大夫范泰对司徒王弘说:“天下大事责任重大,权力过重的位置难以长久占据。您兄弟二人权势、地位都已达到顶峰,应当刻意保持谦逊、收敛锋芒。彭城王是皇上的二弟,应当征召他回朝廷,共同参与朝政。”王弘采纳了范泰的建议。当时发生严重旱灾,又流行瘟疫,王弘上奏章把灾祸归咎于自己,请求辞去职位,但是皇帝没有批准。

这时,西秦商州刺史兼浇河太守姚浚反叛,向河西王沮渠蒙逊投降。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尚书焦嵩接替姚浚的职位,并率领三千骑兵讨伐姚浚。二月,焦嵩被吐谷浑可汗慕容慕璝的世子慕容元绪擒获。

接着,北魏改年号为神?。

北魏平北将军尉眷在上邽攻打夏主赫连昌,赫连昌退守平凉。奚斤进军安定,与丘堆、娥清的军队会合。奚斤军中的战马大多因瘟疫死亡,士兵又缺乏粮食,于是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自保。他派遣丘堆到民间督促百姓缴纳粮食,丘堆的士兵横行抢掠,且不设置防备。夏主赫连昌趁机袭击,丘堆军队战败,只带着几百名骑兵逃回安定城。赫连昌乘胜追击,每天到安定城下抢掠,导致北魏军队无法外出割草喂马、放牧牲畜,将领们都为此担忧。监军侍御史安颉说:“我们接受诏令消灭敌人,如今反而被敌人围困,退守这座孤城。就算不被敌人杀死,也会因贻误军机被依法处死,前进和后退都没有活路。而各位王公大臣却安然自若,难道就不打算应对吗?”奚斤说:“现在士兵没有战马,用步兵进攻骑兵,肯定没有取胜的道理,应当等待京城派来的骑兵援军,再合力夹击敌人。”安颉说:“如今凶猛的敌人在城外自由活动,我们的士兵疲惫不堪、粮食耗尽,不与敌人决一死战,很快就会陷入绝境,援军又怎么能等到呢!同样是死,拼死作战,不也是一种办法吗?”奚斤又以战马数量少为由拒绝。安颉说:“现在收集各位将领的坐骑,能凑出二百匹战马。我请求招募不怕死的勇士,出兵袭击敌人,就算不能打败敌人,也能挫伤他们的锐气。况且赫连昌性情急躁且缺乏谋略,逞强好勇又轻敌,常常亲自出城挑战,士兵们都认识他。如果埋伏军队突然袭击,一定能擒获赫连昌。”奚斤仍然犹豫不决。安颉于是暗中与尉眷等人谋划,挑选骑兵埋伏起来等待时机。不久,赫连昌前来攻城,安颉出兵应战。赫连昌亲自到阵前搏斗,北魏士兵认出他的模样,争相冲向他。恰逢当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白天变得昏暗,赫连昌仓促逃走,安颉追击他,赫连昌的战马跌倒,他也随之坠落,最终被擒获。

夏国大将军、兼司徒、平原王赫连定收拢残余部众数万人,逃回平凉,随即登基称帝,实行大赦,改年号为胜光。

三月辛巳日,赫连昌被押送到平城,北魏皇帝拓跋焘把他安置在西宫居住,宫室内的器物用具都按照皇帝的规格配备,又把自己的妹妹始平公主嫁给赫连昌;授予赫连昌常忠将军的职位,赐封会稽公的爵位。任命安颉为建节将军,赐封西平公的爵位;任命尉眷为宁北将军,晋升渔阳公的爵位。

北魏皇帝经常让赫连昌在身边侍从,有时还和他单独骑马一起追赶鹿群,深入山谷溪流之中。赫连昌一向有勇猛的名声,将领们都认为这样做不安全。北魏皇帝说:“天命自有定数,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对待赫连昌依然像当初一样亲近。

奚斤自认为是元帅,而赫连昌却被自己手下的副将擒获,对此深感羞耻。于是他留下轻重装备和粮草,只携带三天的口粮,率军前往平凉追击夏主赫连定。娥清建议沿着水路前进,奚斤不同意,坚持从北路进军,拦截赫连定的退路。到达马髦岭时,赫连定的军队正准备逃走,恰逢北魏军中一名小将因犯罪逃到夏军那里,把北魏军队缺粮缺水的情况告诉了赫连定。赫连定于是分兵拦截奚斤,前后夹击北魏军队,北魏军队大败,奚斤、娥清、刘拔都被夏军擒获,士兵死亡的有六七千人。

丘堆在安定守卫轻重装备和粮草,得知奚斤战败的消息后,放弃物资逃往长安,又与高凉王拓跋礼一起逃往蒲坂,夏军重新占领长安。北魏皇帝大怒,命令安颉斩杀丘堆,接替他统领军队,镇守蒲坂抵御夏军。

夏季四月,夏主赫连定派遣使者向北魏请求和解,北魏皇帝颁布诏书,劝赫连定投降。

壬子日,北魏皇帝向西巡视。戊午日,在黄河西岸狩猎,实行大赦。

五月,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去世,太子乞伏暮末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弘。

这时,平陆县令、河南人成粲再次劝说王弘辞去职位,王弘听从了他的建议,多次上奏章请求辞职。皇帝迫不得已,于六月庚戌日,任命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甲寅日,北魏皇帝前往长川。

西秦将文昭王乞伏炽磐安葬在武平陵,庙号为太祖。西秦王乞伏暮末任命右丞相乞伏元基为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任命镇军大将军、河州牧乞伏谦屯为骠骑大将军;征召安北将军、凉州刺史段晖,任命他为辅国大将军、御史大夫;任命叔父右禁将军乞伏千年为镇北将军、凉州牧,镇守湟河;任命征北将军乞伏木弈干为尚书令、车骑大将军;任命征南将军吉毘为尚书仆射、卫大将军。

河西王沮渠蒙逊趁着西秦有国丧,讨伐西秦的西平郡。西平太守麹承对他说:“殿下如果先攻取乐都,那么西平郡自然会归殿下所有。如果西平郡看到形势有利就请求归降,这也是贤明君主所厌恶的事情。”沮渠蒙逊于是放弃西平,转而攻打乐都。西秦相国乞伏元基率领三千骑兵救援乐都,刚进入城中,河西王的军队就赶到了,攻打乐都外城并攻克;又阻断城内的水源,城中士兵和百姓饥渴难耐,死亡人数超过一半。东羌部落的首领乞提跟随乞伏元基救援乐都,却暗中与河西王勾结,从城上放下绳索,引导河西士兵入城,登上城墙的有一百多人,他们击鼓呐喊,焚烧城门;乞伏元基率领身边的士兵奋力反击,河西军队才撤退。

当初,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病重时,对乞伏暮末说:“我死后,你能保住国土就很好了。沮渠成都深受沮渠蒙逊的亲近和重用,你应当把他送回去。”到这时,乞伏暮末派遣使者前往沮渠蒙逊那里,答应送回沮渠成都,请求和解。沮渠蒙逊率军返回,同时派遣使者到西秦吊唁文昭王。乞伏暮末用丰厚的财物送别沮渠成都,派遣将军王伐护送他。沮渠蒙逊仍然对西秦怀有疑虑,派遣恢武将军沮渠奇珍在扪天岭埋伏军队,擒获王伐以及他手下的三百名骑兵,带回河西。不久之后,沮渠蒙逊又派遣尚书郎王杼护送王伐返回西秦,同时送给乞伏暮末一千匹马以及彩色丝织品、银器和丝绢。秋季七月,乞伏暮末派遣记室郎中马艾前往河西回访。

这时,北魏皇帝返回皇宫。八月,又前往广宁观赏温泉。

柔然可汗纥升盖派遣他的儿子率领一万多骑兵侵犯北魏边境。北魏皇帝从广宁返回后,率军追击柔然军队,但没有追上。九月,返回皇宫。

冬季十月甲辰日,北魏皇帝向北巡视。壬子日,在牛川狩猎。

西秦凉州牧乞伏千年,嗜酒如命,残暴虐待百姓,不关心政务。西秦王乞伏暮末派遣使者斥责他,乞伏千年感到恐惧,便逃往河西。乞伏暮末任命叔父、光禄大夫乞伏沃陵为凉州牧,镇守湟河。

南朝宋徐州刺史王仲德派遣二千名步兵和骑兵,讨伐北魏的济阳郡和陈留郡。

北魏皇帝返回皇宫。

北魏定州的丁零人鲜于台阳第二率领二千多家反叛,进入西山,当地州郡官府无法征讨。闰十月,北魏皇帝派遣镇南将军叔孙建讨伐叛军。

十一月乙未朔日,发生日食。

北魏皇帝前往西河狩猎。十二月甲申日,返回皇宫。

河西王沮渠蒙逊讨伐西秦,抵达磐夷,西秦相国乞伏元基等人率领一万五千名骑兵抵抗。沮渠蒙逊撤军,转而攻打西平郡,西秦征虏将军出连辅政等人率领二千名骑兵救援西平。

南朝宋秘书监谢灵运,自认为凭借名望、资历和才能,应当参与朝政。但皇帝只和他讨论文章义理,每次陪侍宴会也只是谈论赏析诗文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的名声和地位一向在谢灵运之下,却都受到朝廷的重用和信任,谢灵运心中十分不满,经常声称生病不上班;有时还出城游览,行程多达二百里,十几天不回来,既不上奏章向皇帝说明情况,也不请假。皇帝不想伤害大臣的感情,便委婉地暗示他主动辞职。谢灵运于是上奏章称病,皇帝批准他休假,让他返回会稽郡。但谢灵运回到会稽后,仍然像以前一样游玩饮酒,结果被司法部门弹劾,因罪被免去官职。

这一年,师子国国王刹利摩诃以及天竺迦毘黎国国王月爱,都派遣使者上奏章,前来南朝宋进贡,奏章中的言辞都符合佛教的说法。

北魏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去世。

到了公元429年,春季正月,王弘上奏章请求辞去州刺史和录尚书事的职务,将职位授予彭城王刘义康,皇帝下优抚诏书没有批准。癸丑日,任命刘义康为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兼任南徐州刺史。王弘与刘义康的两个府署都设置属官、统领军队,共同辅佐朝政。王弘既因多病缠身,又打算把大权托付给刘义康,遇事总是推让给刘义康,从此刘义康独揽朝廷内外的政务。

皇帝又任命抚军将军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任命侍中刘湛为南蛮校尉,代理府州事务。皇帝写信告诫刘义恭说:“天下局势艰难,家国大事责任重大,虽说现在是守住已有的基业,实际做起来也不容易。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安定与危难,都取决于我们这些人,怎能不深思先帝开创的基业,对肩负的重任感到惶恐!你性情偏激急躁,只要是心里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办成;心里不认可的事,就会因他人影响而随意改变。这是最有害的做法,应当刻意克制。卫青对待士大夫以礼相待,对平民百姓也广施恩惠;西门豹、董安于,都能矫正自身缺点而成就美名;关羽、张飞,都因性情偏执而招致祸患。你立身行事,应当深刻借鉴这些事例!如果将来情况发生变化,继位的皇子年幼,司徒刘义康就要承担周公那样的重任,你不能不尽心顺从他。那时天下的安危,就由你们二人决定了。

“你每月自己的用度不能超过三十万钱,要是能节省,就更好了。荆州官府的房舍,我大致了解情况,估计不需要改建,不要天天追求新奇变化。凡是审理案件,大多要当场裁决,很难预先考虑周全,这确实是件难事。到审理案件的日子,要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强加于人。能选择好的意见采纳,美名自然会归于你;不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以此夸耀自己的决断能力!官爵和车服仪制,应当格外谨慎珍惜,不可随便授予他人。对亲近之人的赏赐和封爵,更要斟酌分寸。我对身边的人虽然显得不够宽厚,但听外人议论,并不认为我做得不对。凭借地位尊贵轻视他人,他人不会服气;用权势压制他人,他人不会心甘情愿;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音乐娱乐、游玩嬉戏,不应过度;赌博、饮酒、打猎,这些事一概不要做。日常供养自己的用度,都要有节制,奇异的服饰、特殊的器物,不应提倡。此外,应当经常接见府中的属官。见面次数少,彼此就不亲近;不亲近,就无法了解人情;不了解人情,又怎能知晓各种事务呢!”

此时,夏国酒泉公赫连俊从平凉逃往北魏。

丁零人鲜于台阳等人向北魏请求投降,北魏皇帝拓跋焘赦免了他们。

西秦出连辅政等人还没抵达西平,河西王沮渠蒙逊就攻克了西平,擒获西平太守麹承。

二月,西秦王乞伏暮末立妃子梁氏为王后,立儿子乞伏万载为太子。

三月丁巳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立皇子刘劭为太子。殊不知,这个决定在将来会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戊午日,实行大赦。

辛酉日,南朝宋任命左卫将军殷景仁为中领军。文帝因章太后早逝,侍奉太后的生母苏氏十分恭敬。苏氏去世后,文帝前往吊唁哭泣,想追封苏氏爵位,便让大臣们商议此事。殷景仁认为古代礼仪中没有这样的先例,此事才作罢。

当初,西秦尚书、陇西人辛进跟随文昭王乞伏炽磐游览陵霄观时,用弹弓射飞鸟,误中乞伏暮末的母亲,打伤了她的脸。等到乞伏暮末即位,问母亲脸伤的缘由,母亲把当时的情况告诉了他。乞伏暮末大怒,处死辛进,还株连他的五族共二十七人。夏季四月癸亥日,南朝宋任命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临川王刘义庆为左仆射,吏部尚书、济阳人江夷为右仆射。

当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命令尚书郎邓渊撰写《国记》十多卷,没完成就停了下来。太武帝拓跋焘又命令崔浩与中书侍郎邓颖等人继续撰写,完成《国书》三十卷。邓颖是邓渊的儿子。

此时,北魏皇帝准备攻打柔然,便在南郊训练军队,先祭祀上天,然后部署军队阵列。朝廷内外大臣都不希望出兵,保太后也坚决阻止,只有崔浩极力劝说皇帝出征。

尚书令刘絜等人共同推举太史令张渊、徐辩,让他们对北魏皇帝说:“今年是己巳年,属于三阴之年,岁星侵犯月亮,太白星出现在西方,不能发动军队,北伐必定失败。即使取胜,也对皇上不利。”大臣们趁机一同附和说:“张渊等人年轻时曾劝谏苻坚不要南伐,苻坚不听果然失败,他们的预言没有不灵验的,不能违背啊。”北魏皇帝犹豫不决,下诏让崔浩与张渊等人在自己面前辩论。

崔浩质问张渊、徐辩说:“阳代表德政,阴代表刑罚,所以发生日食时要修养德政,发生月食时要整肃刑罚。君王使用刑罚,轻的在集市朝廷上处决罪犯,重的在原野上出兵讨伐。如今出兵征讨有罪的柔然,正是整肃刑罚的行为。我私下观察天象,近年来月亮运行时遮蔽昴星,至今仍是如此。这一征兆表明,三年内天子将大败旄头星所对应的国家。柔然、高车,正是旄头星对应的部族。希望陛下不要迟疑。”张渊、徐辩又说:“柔然是荒远之地的无用部族,占领他们的土地不能耕种收获,征服他们的百姓不能使他们臣服驱使,他们行动迅速且没有固定居所,难以控制;有什么急于求成的事,要使士兵和战马劳累去讨伐他们呢?”崔浩说:“张渊、徐辩谈论天道,还算是他们的职责,至于人间事务和形势,就不是他们所能知晓的了。这不过是汉代的老生常谈,用在如今,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为什么呢?柔然原本是我国北方的臣属,中途背叛逃走。现在诛杀他们的首领,收服他们的良民,让他们恢复原来的劳役,并非没有用处。世人都认为张渊、徐辩精通术数,能准确判断成败,我请求试着问他们:之前统万城还没被攻克时,有没有失败的征兆?如果他们不知道,就是没有真本事;如果知道却不说,就是对朝廷不忠。”当时赫连昌也在场,张渊等人因自己之前确实没说过相关预言,羞愧得无法回答。北魏皇帝对此非常高兴。

辩论结束后,大臣中有人责怪崔浩说:“现在南方的敌人正伺机寻找我国的空隙,却放下他们去北伐;如果柔然远远逃走,前方没有收获,后方又有强敌,将如何应对?”崔浩说:“不对。现在不先打败柔然,就无法应对南方的敌人。南方人自从听说我国攻克统万城以来,内心怀有恐惧,所以才扬言调动军队来守卫淮河以北地区。等我们打败柔然,往返之间,南方的敌人一定不会采取行动。况且他们以步兵为主,我们以骑兵为主,他们能北上,我们也能南下;他们北上会非常困难,我们南下却不费力。何况南北方习俗不同,水路陆路条件也不一样,即使我国把黄河以南的土地让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为什么这么说呢?凭借刘裕的雄才大略,吞并关中地区后,留下他的爱子镇守,又派良将辅佐,配备几万精兵,尚且不能守住,最终全军覆没,哀哭之声至今还没断绝。何况如今刘义隆君臣的能力远不如刘裕时期!皇上英明勇武,士兵战马精锐强壮,他们如果真的来进攻,就像用小牛犊与虎狼搏斗,有什么可怕的!柔然依仗自己地处偏远,认为我国没有力量制服他们,长期放松戒备,所以夏天就分散部众放牧,秋天牲畜肥壮时才聚集起来,背离寒冷地区、前往温暖地区,南下侵犯劫掠。现在趁他们没有防备突然袭击,他们必定会望风而逃、四处溃散。公马会保护母马,母马会留恋小马,奔跑时难以控制,又得不到水草,过不了几天,必定会聚集在一起且疲惫不堪,我们可以一举消灭他们。一时的劳累能换来长久的安逸,这个时机不能错过,问题在于皇上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皇上已经下定决心,怎么能阻止呢!”寇谦之对崔浩说:“柔然真的可以攻克吗?”崔浩说:“一定能攻克。只担心将领们见识浅陋,顾虑重重,不能乘胜深入,导致不能彻底取胜。”

在此之前,南朝宋文帝趁北魏使者返回,告诉北魏皇帝说:“你赶快归还我国黄河以南的土地!不然,我就要出动全部将士与你决战。”北魏皇帝正商议讨伐柔然,听到这话大笑,对大臣们说:“刘义隆这小子像龟鳖一样无能,自己尚且难以保全,能有什么作为!就算他真的敢来,如果不先消灭柔然,就是坐等敌人来攻,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这不是好计策。我出兵的决心已经定了。”

庚寅日,北魏皇帝从平城出发,命令北平王长孙嵩、广陵公楼伏连留守平城。皇帝从东路前往黑山,命令平阳王长孙翰从西路前往大娥山,约定在柔然王庭会师。

五月壬辰朔日,发生日食。

王敬弘坚决辞让尚书令一职,上奏章请求返回东方故里。癸巳日,南朝宋改任王敬弘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允许他返回东方。

丁未日,北魏皇帝抵达漠南,留下轻重装备和粮草,率领轻骑兵、每人配备两匹马袭击柔然,抵达栗水。柔然纥升盖可汗事先没有防备,原野上到处是百姓和牲畜,众人惊慌失措,四散逃跑,无法收拢。纥升盖可汗烧毁帐篷,向西逃走,不知去向。他的弟弟匹黎先统领东部部众,听说北魏军队前来,率领部众想与兄长会合;途中遇到长孙翰的军队,长孙翰截击他们,大败匹黎先,杀死他手下的首领数百人。

夏主赫连定想重新夺回统万城,率军东进抵达侯尼城,因不敢前进而返回。

河西王沮渠蒙逊讨伐西秦,西秦王乞伏暮末留下相国乞伏元基镇守枹罕,自己率军退守定连。

南安太守翟承伯等人占据罕幵谷响应河西王,乞伏暮末打败他们,进军到治城。

西安太守莫者幼眷占据汧川反叛,乞伏暮末讨伐他,被莫者幼眷打败,返回定连。

沮渠蒙逊抵达枹罕,派遣世子沮渠兴国进攻定连。六月,乞伏暮末在治城迎击沮渠兴国,擒获他,又追击沮渠蒙逊到谭郊。

吐谷浑王慕容慕璝派遣弟弟慕容没利延率领五千骑兵,会合沮渠蒙逊讨伐西秦,乞伏暮末派遣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截击,大败他们。

柔然纥升盖可汗逃走后,部落四散,部众逃到山谷中躲藏,各种牲畜散布在原野上,无人看管。北魏皇帝沿着栗水向西行进,抵达菟园水,分兵搜索征讨,东西跨越五千里,南北覆盖三千里,俘虏和斩杀了大量柔然部众。高车各部落趁北魏军队的威势,劫掠柔然。柔然部落先后有三十多万户投降北魏,北魏缴获一百多万匹战马,牲畜、车辆、帐篷布满山野沼泽,数量不下几百万。

北魏皇帝沿着弱水向西行进,抵达涿邪山,将领们担心深入敌境会遇到伏兵,劝说皇帝停止前进,寇谦之把崔浩的话告诉皇帝,皇帝没有听从。秋季七月,皇帝率军东返;抵达黑山,按照功劳大小,把缴获的物资分别赏赐给将士。不久后,北魏抓到投降的柔然人,那人说:“可汗之前就身患重病,听说北魏军队到来,不知如何应对,于是烧毁帐篷,用车子载着自己,率领几百人进入南山。百姓和牲畜聚集在一起,方圆六十里却无人统领,当时距离北魏追兵只有一百八十里,因追兵没到,才慢慢向西逃走,只有这部分人得以幸免。”后来皇帝又听凉州的胡商说:“如果当时再前进两天,就能把柔然全部消灭了。”北魏皇帝对此深感后悔。纥升盖可汗因愤恨抑郁而去世,他的儿子郁久闾吴提继位,号称敕连可汗。

武都孝昭王杨玄病重,想把国家托付给弟弟杨难当。杨难当坚决推辞,请求立杨玄的儿子杨保宗为继承人,自己辅佐他;杨玄答应了。杨玄去世后,杨保宗继位。杨难当的妻子姚氏劝说杨难当自立为王,杨难当于是废黜杨保宗,自称都督雍、凉、秦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

这时,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使者向西秦赠送三十万斛粮食,请求赎回世子沮渠兴国,西秦王乞伏暮末不同意。沮渠蒙逊于是立沮渠兴国的同母弟弟沮渠菩提为世子。乞伏暮末任命沮渠兴国为散骑常侍,把自己的妹妹平昌公主嫁给她。

八月,北魏皇帝抵达漠南,听说高车东部部落驻扎在巳尼陂,百姓和牲畜数量很多,距离北魏军队有一千多里,派遣左仆射安原等人率领一万骑兵进攻。高车各部落有几十万户前来投降,北魏缴获一百多万头马牛羊。

冬季十月,北魏皇帝返回平城。把投降归附的柔然、高车百姓迁到漠南,东起濡源,西至五原阴山,在这三千里的区域内,让他们耕种放牧,并向他们征收赋税;命令长孙翰、刘絜、安原以及侍中、代郡人古弼共同镇守安抚他们。从此,北魏民间的马牛羊以及毛毡兽皮价格大幅下跌。

北魏皇帝加封崔浩为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以奖赏他出谋划策的功劳。崔浩擅长观测天象,经常在醋缸里放一根铜针,夜晚观测到异常天象,就用铜针在纸上写字记录天象变化。北魏皇帝经常前往崔浩家中,询问天象灾异之事,有时来得仓促,崔浩来不及系好腰带;崔浩献上的粗茶淡饭,也来不及做得精美,皇帝却一定会拿起筷子品尝,有时甚至站着尝一口就返回。皇帝曾带崔浩出入自己的寝宫,从容地对崔浩说:“你才智渊博,侍奉过我的祖父和父亲,三代都尽忠职守,所以我把你当作亲信。你应当尽心直言规劝,不要有所隐瞒。我虽然有时会发怒,不听你的建议,但最终还是会认真思考你的话。”皇帝曾指着崔浩对刚投降的高车首领说:“你们看这个人,身材瘦弱、文弱无力,不能拉弓持矛,但他胸中所蕴含的谋略,却胜过武器装备。我虽然有征伐的志向,却不能自己决断,前后取得的战功,都是这个人教导的结果。”又告诫尚书省官员说:“凡是军国大事,你们不能决断的,都应当咨询崔浩,然后再施行。”

这时,西秦王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轲殊罗与文昭王的左夫人秃发氏私通,乞伏暮末得知后禁止他们来往。乞伏轲殊罗感到害怕,便与叔父乞伏什寅谋划杀死乞伏暮末,拥戴沮渠兴国逃往河西。他们让秃发氏偷取城门钥匙,结果钥匙拿错了,守门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乞伏暮末。乞伏暮末将他们的同党全部抓获处死,却赦免了乞伏轲殊罗。逮捕乞伏什寅后,用鞭子抽打他,乞伏什寅说:“我宁愿被你杀死,也不愿受你鞭打!”乞伏暮末大怒,便剖开他的肚子,把尸体投入河中。

夏主赫连定从小就凶狠残暴、品行不端,不被世祖赫连勃勃重视。这个月,他在阴盘打猎,登上苛蓝山,眺望统万城,哭泣着说:“先帝如果当初让我继承大业,怎么会有今天的局面呢!”

十一月己丑朔日,发生日食,太阳没有被完全遮蔽,形状像弯钩,星星在白天出现,直到傍晚才消失,黄河以北地区天色昏暗。

北魏皇帝向西巡视,抵达柞山。

十二月,河西王沮渠蒙逊、吐谷浑王慕容慕璝都派遣使者到南朝宋进贡。

这一年,北魏内都大官、中山文懿公李先,青冀二州刺史安同,都去世了。李先享年九十五岁。

西秦发生地震,野外的草都根部朝上翻倒。

到了公元430年,春季正月癸巳日,南朝宋任命吐谷浑王慕容慕璝为征西将军、沙州刺史,封陇西公。

庚子日,北魏皇帝拓跋焘返回皇宫。壬寅日,实行大赦。癸卯日,皇帝再次前往广宁,亲临温泉。

二月癸酉日,北魏平阳威王长孙翰去世。

戊辰日,北魏皇帝返回皇宫。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即位以来,就有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志向。三月戊子日,文帝下诏挑选五万精兵交给右将军到彦之,让他统领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的水军进入黄河;又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八千精锐骑兵直奔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领一万士兵随后进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领三万士兵监管各路征讨军队。刘义欣是刘道怜的儿子。

文帝先派殿中将军田奇出使北魏,告诉北魏皇帝说:“黄河以南原本是宋国领土,中途被你们侵占,现在我们要收复旧土,与黄河以北地区无关。”北魏皇帝大怒,说:“我还没断奶时,就听说黄河以南是我国土地。这怎么能让给你们!你们要是真敢进军,现在我暂且收兵回避,等冬天天寒地冻、黄河结冰坚固,我自然会再夺回来。”

甲午日,南朝宋任命前南广平太守尹冲为司州刺史。长沙王刘义欣出兵镇守彭城,为各路军队声援。又派游击将军胡籓戍守广陵,代理府州事务。

壬寅日,北魏封赫连昌为秦王。

北魏有一千多家新迁徙来的敕勒人,因苦于当地官吏的剥削压迫,抱怨不满,约定等草木生长、牛马肥壮时,逃回漠北。尚书令刘絜、左仆射安原上奏请求趁黄河尚未解冻,将他们迁到黄河以西。等到春天冰化后,让他们无法向北逃跑。北魏皇帝说:“这些人习惯了自由散漫,长期不受约束,就像圈里的鹿,逼得急了会冲撞逃跑,放缓态度自然会安定。我自有处置办法,不必麻烦迁徙。”刘絜等人反复坚持请求,皇帝才同意将三万多户敕勒人迁到黄河以西,西至白盐池。敕勒人都惊慌失措,说:“把我们圈在黄河以西,是想杀我们啊!”于是谋划向西逃往凉州。刘絜驻守在五原黄河以北,安原驻守在悦拔城,防备他们逃跑。癸卯日,几千名敕勒骑兵反叛,向北逃窜,刘絜率军追击;逃跑的人没有粮食,饿死的人横七竖八地倒在路边。

北魏南部边境的将领上奏说:“宋人正在加紧备战,将要入侵我国。请派三万兵力,在他们尚未出兵时先发制人,迎击宋军,足以挫败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不敢深入我国境内。”还请求将边境地区的黄河以北流民全部处死,以断绝宋军的向导。北魏皇帝让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都认为应当照办。崔浩说:“不行。南方地势低洼潮湿,进入夏季后,雨水增多,草木茂密,空气闷热潮湿,容易滋生疫病,不利于出兵。而且他们既然已经严密防备,城池防守必定坚固;我们若驻军长期攻城,粮草运输会接济不上;若分兵四处劫掠,兵力会分散薄弱,无法应对敌人。现在进攻他们,看不到有利之处。他们要是真敢北来,应当等他们疲劳倦怠,到了秋凉马肥之时,利用敌人的粮草补给自己,再慢慢进军攻击,这才是万无一失的计策。朝廷大臣和西北守将,跟随陛下征伐,向西平定赫连氏,向北打败柔然,缴获了很多美女、珍宝,牛马成群。南部边境将领听说后心生羡慕,也想南下劫掠获取财物,他们都是为了私利,给国家惹事,不能听从他们的建议。”北魏皇帝于是停止了出兵计划。

将领们又上奏:“南方敌人已经逼近,我们管辖的兵力不足,请挑选幽州以南的精锐部队协助我们戍守,同时在漳水造船,严密防备,抵御宋军。”大臣们都认为应当批准这一请求,还提议任命司马楚之、鲁轨、韩延之等人为将帅,让他们招诱南方百姓。崔浩说:“这不是长久之计。司马楚之等人都是宋人畏惧忌惮的人,现在他们听说我国征调全部幽州以南的精兵,大规模建造战船,还派轻骑兵跟随,会认为我国想扶持司马氏复位,诛杀刘氏宗室,必定会举国震惊,担心灭亡,从而征发全部精锐兵力,齐心协力拼死抵抗,那样我国南部边境的将领就无法抵御了。现在大臣们想用武力吓退敌人,反而会加速他们的进攻。虚张声势却招来实际祸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司马楚之这类人,我们任用他们,宋人就会进军;我们不用他们,宋人就会停止,形势本就如此。况且司马楚之等人都是追求小利的平庸之辈,只能招集一些轻薄无赖之徒,无法成就大功,只会让国家战事不断、灾祸接连发生而已。过去鲁轨劝说姚兴夺取荆州,结果一到那里就战败溃散,鲁轨自己被蛮人掳掠贩卖为奴,最终还连累姚泓陷入灾祸,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先例。”对此,北魏皇帝不以为然。崔浩又陈述天象,认为南方出兵必定不利,说:“今年有害的星气出现在扬州上空,这是第一点;庚午年属于‘自刑’之年,先发动战争的人会受损,这是第二点;日食时白天昏暗,日月运行到斗宿、牛宿区域,这是第三点;火星潜伏在翼宿、轸宿之间,预示着天下大乱和帝王丧亡,这是第四点;太白星还没出现,此时进军的人会失败,这是第五点。振兴国家的君主,先整治人事,再充分利用地利,最后观察天时,所以每次行动都能万无一失。现在刘义隆的宋国是新建的国家,人事尚未协调;灾异多次出现,天时不相助;船只航行却遇到河水干涸,地利未能充分利用。这三点没有一点符合,而刘义隆却要出兵,必定失败无疑。”北魏皇帝无法违背众人的意见,于是下诏让冀州、定州、相州建造三千艘战船,挑选幽州以南的戍守士兵集结在黄河岸边防备宋军。

这时,西秦乞伏什寅的同母弟弟、前将军乞伏白养,镇卫将军乞伏去列,因乞伏什寅被杀,口出怨言,西秦王乞伏暮末将他们二人全部处死。

夏季四月甲子日,北魏皇帝前往云中。

随后,一万多户敕勒人再次反叛逃走,北魏皇帝派尚书封铁追击讨伐,将他们全部消灭。

六月癸酉日,南朝宋任命氐王杨难当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北魏皇帝派平南大将军、丹杨王拓跋大毘驻守黄河岸边;任命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封琅邪王,驻守颍川,防备宋军。

吐谷浑王慕容慕璝率领一万八千部众袭击西秦的定连,西秦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击退了他们。

到彦之率领水军从淮河进入泗水,因水位下降,每天只能前进十里,从四月到秋季七月,才抵达须昌。随后逆黄河向西进军。

北魏皇帝因黄河以南四个军事重镇的兵力薄弱,命令各镇军队全部收拢部众向北渡过黄河。戊子日,北魏碻磝的戍守士兵弃城离去。戊戌日,滑台的戍守士兵也弃城而去。庚子日,北魏皇帝任命大鸿胪、阳平公杜超为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太宰,晋升爵位为阳平王,镇守邺城,统筹调度各路军队。杜超是密太后的哥哥。庚戌日,北魏洛阳、虎牢的戍守士兵也都弃城离去。

到彦之留下朱修之镇守滑台,尹冲镇守虎牢,建武将军杜骥镇守金墉。杜骥是杜预的玄孙。各路军队进军驻守灵昌津,沿黄河南岸布防,一直到潼关。至此,司州、兖州收复,各路军队都很高兴,唯独王仲德面带忧虑,说:“各位将领不了解北方的情况虚实,必定会落入敌人的圈套。胡虏虽然仁义不足,但凶狠狡诈有余,现在他们收兵北归,必定会集中兵力休整备战。如果黄河结冰后,他们再次南下,怎能不令人担忧呢!”

甲寅日,林邑王范阳迈派遣使者到南朝宋进贡,自称与交州关系不和,请求得到宽恕。八月,北魏皇帝派冠军将军安颉统领各路军队,进攻到彦之。丙寅日,到彦之派副将、吴兴人姚耸夫渡过黄河攻打冶坂,与安颉交战;姚耸夫兵败,战死的士兵很多。戊寅日,北魏皇帝派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与丹杨王拓跋大毘会师,驻守黄河岸边抵御到彦之。

此时,北燕太祖冯跋病重,在内殿召见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托付后事。九月,冯跋病情加重,乘车到前殿,命令太子冯翼代理国事,统领军队处理政务,以防备意外情况。

宋夫人想立自己的儿子冯受居为太子,厌恶冯翼代理朝政,对冯翼说:“皇上的病即将痊愈,你怎能急于代替父亲执掌天下呢!”冯翼性情仁厚懦弱,于是返回东宫,每天三次前往宫中探望父亲病情。宋夫人假传圣旨,隔绝宫廷内外的联系,只派宦官传递消息,冯翼和他的兄弟们、大臣们都不能见到冯跋,只有中给事胡福能出入宫廷,专门掌管宫廷警卫。胡福担心宋夫人的阴谋得逞,于是把情况告诉了司徒、录尚书事、中山公冯弘,冯弘率领几十名壮士身披铠甲进入宫廷,宫中守卫都不战而散。宋夫人命令关闭东阁,冯弘的家奴库斗头身手敏捷、勇猛有力,翻墙进入东阁,冲到皇堂,射死一名宫女。冯跋受惊恐惧而死。冯弘于是登上天王之位,派人在城中巡行宣告说:“上天降下灾祸,先帝驾崩,太子不亲自侍奉病重的父亲,大臣们不前来奔丧,怀疑有谋反阴谋,国家将要危亡。我作为先帝的弟弟,于是代理皇位以安定国家,百官中前来宫门朝拜的人,官位晋升两级。”太子冯翼率领东宫士兵出战,战败,士兵全部溃散,冯弘派人赐死冯翼。冯跋有一百多个儿子,冯弘把他们全部杀死。追谥冯跋为太祖民皇帝,安葬在长谷陵。

己丑日,夏主赫连定派他的弟弟赫连谓以代讨伐北魏的鄜城,北魏平西将军、始平公隗归等人迎战,杀死一万多人,赫连谓以代逃走。赫连定亲自率领几万军队,在鄜城以东截击隗归,留下他的弟弟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镇守平凉,派遣使者到南朝宋求和,约定联合出兵消灭北魏,约定遥远地分割黄河以北地区:从恒山以东归属宋国,以西归属夏国。

北魏皇帝听说后,整顿军队,准备讨伐夏国,大臣们都说:“刘义隆的军队还在黄河中游,我们放弃他们向西进军,前方的夏国不一定能攻克,而刘义隆趁机渡过黄河,我们就会失去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北魏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崔浩,崔浩回答说:“刘义隆与赫连定遥相呼应,用虚张声势的方式相互唱和,共同对抗我国,刘义隆希望赫连定先进军,赫连定却指望刘义隆打前锋,两人都不敢先出兵;就像用绳子拴在一起的鸡,不能一起飞翔,不会对我们造成危害。我起初以为刘义隆的军队到来,会驻守在黄河中游,分两路北上,东路向冀州进军,西路进攻邺城,如果这样,陛下就需要亲自率军讨伐,不能缓慢行动。现在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们的军队东西排列,绵延两千里,每处兵力不过几千人,兵力分散、势力薄弱。由此可见,他们的软弱情态已经暴露,这不过是想凭借黄河固守,没有北渡黄河的意图。赫连定的残余势力容易摧毁,攻打他们必定能攻克。攻克赫连定之后,我们向东出兵潼关,席卷前进,就能威震南方最远的地区,长江、淮河以北地区就没有能抵抗我们的力量了。陛下的英明决策,不是愚昧浅陋之人所能比得上的,希望陛下不要迟疑。”甲辰日,北魏皇帝前往统万,接着袭击平凉,任命卫兵将军王斤镇守蒲坂。王斤是王建的儿子。

此时,西秦从正月开始没有下雨,一直到九月,百姓流亡反叛的人很多。

冬季十月,南朝宋任命竟陵王刘义宣为南徐州刺史,仍然戍守石头城。

戊午日,南朝宋设立钱署,铸造四铢钱。

到彦之、王仲德沿着黄河设置防守,返回东平据守。乙亥日,北魏安颉从委粟津渡过黄河,攻打金墉城。金墉城长期没有修缮,又没有粮食。杜骥想弃城逃走,又担心被治罪。当初,南朝宋高祖刘裕消灭后秦时,把后秦的钟虡迁到江南,有一口大钟沉没在洛水中,文帝派姚耸夫率领一千五百人前去打捞。杜骥欺骗姚耸夫说:“金墉城已经修缮完好,粮食也充足,所缺少的只是人手。现在胡虏骑兵南下渡过黄河,我们应当一起合力抵御。立下大功之后,再打捞大钟也不晚。”姚耸夫听从了他的建议。到达金墉城后,姚耸夫见城池无法防守,于是率军离去,向南逃走。丙子日,安颉攻克洛阳,杀死宋军将士五千多人。杜骥返回朝廷,对文帝说:“我原本想拼死固守金墉城,但姚耸夫一到城下就立即逃走,士兵们的士气沮丧崩溃,无法再控制。”文帝大怒,在寿阳处死姚耸夫。姚耸夫勇猛强健,其他副将都比不上他。

北魏黄河以北的各路军队在七女津会师。到彦之担心他们向南渡过黄河,便派副将王蟠龙逆流而上,抢夺他们的战船,杜超等人迎战,斩杀王蟠龙。安颉与龙骧将军陆俟进军攻打虎牢,辛巳日,攻克虎牢;尹冲和荥阳太守、清河人崔模投降北魏。

西秦王乞伏暮末被河西王沮渠蒙逊逼迫,派他的大臣王恺、乌讷阗到北魏请求迎接,北魏人答应把平凉、安定封给他。乞伏暮末于是烧毁城邑,毁坏珍宝器物,率领一万五千户人家,向东前往上邽。抵达高田谷时,给事黄门侍郎郭恒谋划劫持沮渠兴国反叛;事情败露,乞伏暮末杀死郭恒。夏主赫连定听说乞伏暮末将要到来,立刻出兵阻击。乞伏暮末留下军队据守南安,他原来的领土都被吐谷浑占领。

十一月乙酉日,北魏皇帝抵达平凉,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等人环城固守。北魏皇帝派赫连昌招降他们,但没有成功,于是派安西将军古弼等人率领军队赶赴安定。夏主赫连定从鄜城返回安定,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向北救援平凉,与古弼相遇,古弼假装撤退诱敌;赫连定追击,北魏皇帝派高车部落的军队快速进攻,夏军大败,被斩杀几千人。赫连定返回逃走,登上鹑觚原,布下方阵固守,北魏军队将他包围。

壬辰日,南朝宋加授征南大将军檀道济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率领军队讨伐北魏。

甲午日,北魏寿光侯叔孙建、汝阴公长孙道生渡过黄河,向南进军。

到彦之听说洛阳、虎牢失守,各路军队接连战败溃逃,想率军撤退。殿中将军垣护之写信劝谏他,认为应当派竺灵秀、朱修之镇守滑台,自己率领大军进军黄河以北,还说:“过去有人连年征战,兵力受损、粮草匮乏,仍然鼓足勇气奋勇前进,不肯轻易撤退。何况现在青州粮食丰收,水路运输畅通,士兵战马精力充沛,兵力没有损失。如果白白放弃滑台,坐失已有的功业,难道这符合朝廷任命你的旨意吗!”到彦之不听。垣护之是垣苗的儿子。

到彦之想烧毁战船,步行撤退,王仲德说:“洛阳已经陷落,虎牢无法坚守,这是自然的趋势。现在胡虏距离我们还有一千里,滑台还有强大的兵力驻守,如果我们突然放弃战船向南逃跑,士兵必定会溃散。应当把战船引入济水,到达马耳谷口,再详细商议合适的对策。”到彦之此前就有眼疾,这时病情加重;而且将士们染上疫病,于是率军从清水进入济水。向南到达历城后,烧毁战船、丢弃铠甲,步行逃往彭城。竺灵秀放弃须昌,向南逃往湖陆,兖州、青州地区陷入大乱。长沙王刘义欣在彭城,他的将领僚属担心北魏大军到来,劝刘义欣放弃彭城返回京城,刘义欣没有听从。

北魏军队攻打济南,济南太守、武进人萧承之率领几百人抵抗。北魏军队大规模集结,萧承之却命令士兵放下武器,打开城门。众人说:“敌众我寡,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现在我们据守这座孤立无援的城池,情况已经危急,如果再示弱,必定会被敌人屠杀,只有表现出强大的姿态来应对他们。”北魏人怀疑有伏兵,于是率军撤退。

北魏军队包围夏主赫连定几天,切断了他们的水草供应,夏军士兵和战马饥渴难耐。丁酉日,赫连定率领部众下鹑觚原。北魏武卫将军丘眷发起进攻,夏军大败,一万多人战死。赫连定身负重伤,单人匹马逃走,收拢残余部众,驱赶五万百姓,向西据守上邽。北魏人擒获赫连定的弟弟丹阳公赫连乌视拔、武陵公赫连秃骨以及公侯以下一百多人。当天,北魏军队乘胜进攻安定,夏国东平公赫连乙斗弃城逃往长安,驱赶劫掠几千户百姓,向西投奔上邽。

戊戌日,北魏叔孙建在湖陆攻打竺灵秀,竺灵秀大败,五千多人战死。叔孙建返回后驻守在城。

己亥日,北魏皇帝拓跋焘前往安定。庚子日,返回平凉,下令挖掘壕沟包围城池。他安抚刚归附的百姓,赦免秦州、雍州的民众,免除他们七年的赋税徭役。夏国陇西守将投降北魏。

辛丑日,北魏安颉统领各路军队攻打滑台。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尚书郎宗舒等人到北魏进贡,北魏皇帝设宴招待他们,拉着崔浩的手向宗舒等人介绍说:“你们听说过的崔公,就是这个人。他的才能谋略之高,当今世上无人能比。我无论行动还是决策都向他咨询,他预先分析成败,每次都像符契一样精准,从未失误。”

北魏任命叔孙建为都督冀、青等四州诸军事。

北魏尚书库结率领五千骑兵迎接西秦王乞伏暮末。西秦卫将军吉毘认为不应迁入北魏境内,乞伏暮末听从了他的建议,库结率军返回。

这时,南安的一万多羌人反叛西秦,推举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首领,焦遗不同意,羌人于是劫持焦遗的族子、长城护军焦亮为首领,率领部众攻打南安。乞伏暮末向氐王杨难当请求救援,杨难当派遣将军苻南率领三千骑兵救援,乞伏暮末与苻南合力夹击羌人。羌人溃败,焦亮逃回广宁,乞伏暮末进军攻打广宁,亲手写信给焦遗,让他除掉焦亮;十二月,焦遗斩杀焦亮后出城投降,乞伏暮末晋升焦遗为镇国将军。西秦略阳太守、弘农人杨显献出郡城投降夏国。

辛酉日,南朝宋任命长沙王刘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寿阳土地荒芜、百姓离散,城郭破败,盗贼横行。刘义欣根据实际情况治理,让境内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城池府库完备充实,寿阳最终成为强大的藩镇。芍陂长期荒废,刘义欣修缮堤防,引黄河水注入芍陂,灌溉一万多顷农田,从此不再有旱灾。

丁卯日,夏国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出城投降,北魏攻克平凉。

关中侯豆代田擒获奚斤、娥清等人,将他们献给北魏皇帝。北魏皇帝把夏主赫连定的皇后赏赐给豆代田,命令奚斤跪下爬行,双手捧着酒献给豆代田,对奚斤说:“救你性命的人,就是豆代田。”赏赐豆代田井陉侯的爵位,加授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兼任内都幢将。

此时,夏国长安、临晋、武功的守将都逃走,关中地区全部归入北魏版图。北魏皇帝留下巴东公拓跋延普镇守安定,任命镇西将军王斤镇守长安。壬申日,北魏皇帝向东返回,任命奚斤为宰士,让他背着酒食跟随。

王斤骄傲自大、不守法度,信任重用身边亲信,随意征调百姓服劳役,百姓无法忍受,几千户向南逃往汉川。北魏皇帝调查核实后,将王斤斩首示众。

南朝宋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都被关进监狱,免去官职;兖州刺史竺灵秀因弃军逃跑被处死。文帝看到垣护之的劝谏信,认为他说得好,便任命他为北高平太守。

到彦之北伐时,武器装备和物资储备十分充足;等到战败返回,物资全部丢弃殆尽,朝廷的府库、武库因此变得空虚。后来有一天,文帝与大臣们宴饮,有从边远地区归降的人在座。文帝问尚书库部郎顾琛:“府库中还有多少兵器?”顾琛谎称:“有足够十万人使用的兵器。”文帝问完就后悔了,听到顾琛的回答后,非常高兴。顾琛是顾和的曾孙。

这时,彭城王刘义康与王弘共同担任录尚书事,刘义康心中仍不满意,想兼任扬州刺史,他的意图在言辞中显露无遗;又因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在朝中任职,受到文帝的亲近信任,刘义康更加不满。王弘因年老多病,多次请求退休,王昙首也主动请求调任吴郡太守,文帝都没有批准。刘义康对别人说:“王弘长期生病不能理政,国家重任难道能躺着治理吗!”王昙首劝王弘把府中一半的文武官员调配给刘义康,文帝允许调配两千人,刘义康这才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