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51章 桓玄篡晋与刘裕起兵

资治通鉴新译 第151章 桓玄篡晋与刘裕起兵

作者:姣姣明月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23:51

晋纪三十五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公元403年,这一年的春季正月,卢循派司马徐道覆侵犯东阳郡;二月辛丑日,建武将军刘裕击败了徐道覆。徐道覆是卢循的姐夫。

二月乙卯日,朝廷任命太尉桓玄为大将军。

二月丁巳日,桓玄杀害了冀州刺史孙无终。

接着,桓玄上奏表请求率领各路军队平定关中、洛阳地区,不久后又暗示朝廷下诏不准许,随后便说:“我是遵照诏令才停止行动的。”桓玄起初打算整治行装,先下令制造轻便的船只,用来装载服饰玩物、书法绘画作品。有人问他原因,桓玄说:“战事凶险,万一发生意外,这些东西容易搬运转移。”众人听后都嘲笑他。

到了夏季四月癸巳朔日(初一),发生了日食,这一般代表着不详。

此时,南燕君主慕容备德的旧部下赵融从长安前来,慕容备德才得知母亲和兄长的死讯,他放声痛哭,以至于吐血,随后就卧病在床。

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南燕王慕容备德吐血的事,那就是他的司隶校尉慕容达谋反了,而且派遣牙门皇璆率领部众攻打端门,殿中帅侯赤眉打开城门接应;无奈之下,中黄门孙进只好搀扶着慕容备德翻墙逃出,并藏在孙进的住处。段宏等人听说皇宫内发生了变乱,便率领士兵驻守在四面城门。慕容备德回到宫中后,便下令诛杀了侯赤眉等人。而慕容达则是出逃投奔北魏。

随后,慕容备德下令对迁徙而来的百姓要优待,给他们长期免除徭役;百姓因此互相包庇隐瞒,有的上百户人家合并为一户,有的上千个壮丁共用一个户籍,以此逃避赋税徭役。尚书韩请求加以核查,慕容备德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韩巡视各郡县,查出被包庇隐瞒的农户五万八千户。

接着,泰山贼寇王始聚集数万人,自称太平皇帝,设置公卿等官职;南燕桂林王慕容镇率军讨伐并擒获了他。临刑前,有人问他的父亲和兄弟在哪里,王始说:“太上皇在外地流亡,征东将军、征西将军被乱兵杀害了。”他的妻子生气地对他说:“你就是因为这张嘴惹祸,怎么到现在还不改口!”王始说:“皇后不懂,自古以来哪有不灭亡的国家!我即便死了,国号终究不会改变!”

五月,后燕君主慕容熙修建龙腾苑,方圆十几里,征调服劳役的人两万名。在苑内修筑景云山,地基宽五百步,山峰高十七丈。

秋季七月戊子日,北魏君主拓跋珪向北巡视,在豺山修建离宫。

平原太守和跋奢侈豪强,喜好名声,拓跋珪非常厌恶他,便下令将他处死,并让他的弟弟和毘等人前来与他诀别。和跋说:“灅水以北土地贫瘠,你们可以迁到灅水以南居住,努力谋划家业。”并且让他们背对着自己,说:“你们怎么能忍心看着我死呢!”和毘等人明白他的用意,便假称是朝廷使者,逃入后秦。拓跋珪得知后大怒,便下令诛灭了和跋的家族。中垒将军邓渊的堂弟、尚书邓晖与和跋关系友好,有人向拓跋珪进谗言:“和毘出逃,实际上是邓晖送他走的。”拓跋珪怀疑邓渊知道这个阴谋,便赐邓渊自杀。

此时,南凉王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各自出兵攻打后凉君主吕隆,吕隆对此感到忧虑。后秦的谋臣对后秦王姚兴说:“吕隆凭借先辈的基业,在黄河以西独断专权,如今虽然饥饿窘迫,还能自我支撑,如果将来物资丰富,终究不会归我们所有。凉州地势险要隔绝,土地肥沃,不如趁他处境危急时夺取它。”姚兴于是派遣使者征召吕超到朝廷任职。吕隆考虑到姑臧最终无法保全自己,便通过吕超请求归降后秦。姚兴派遣尚书左仆射齐难、镇西将军姚诘、左王乞伏乾归、镇远将军赵曜率领步兵、骑兵四万人,到河西迎接吕隆,南凉王秃发傉檀撤走了昌松、魏安两处的守军来避让后秦军队。八月,齐难等人抵达姑臧,吕隆乘坐白车白马,在道路旁迎接。吕隆劝说齐难攻打沮渠蒙逊,沮渠蒙逊派臧莫孩抵御,击败了齐难的前军。齐难于是与沮渠蒙逊结盟,沮渠蒙逊派弟弟沮渠挐到后秦进贡。齐难任命司马王尚代理凉州刺史,配备三千士兵驻守姑臧,任命将军阎松为仓松太守,郭将为番禾太守,分别驻守两座城池,将吕隆的宗族、僚属以及一万户百姓迁徙到长安,姚兴任命吕隆为散骑常侍,吕超为安定太守,其余文武官员依据才能提拔任用。

当初,郭黁经常说“取代吕氏的人是姓王的”,所以他起兵时,先推举王详,后来又推举王乞基;等到吕隆向东迁徙,王尚最终取代了吕氏在凉州的地位。郭黁跟随乞伏乾归归降后秦,又认为灭亡后秦的是东晋,于是前来投奔东晋,后秦士兵追上并杀死了他。

沮渠蒙逊的伯父、中田护军沮渠亲信,以及临松太守沮渠孔笃,都骄横放纵,成为百姓的祸患,沮渠蒙逊说:“扰乱我的法令的,是这两位伯父。”于是逼迫他们自杀。

后秦派遣使者梁构抵达张掖,沮渠蒙逊问他:“秃发傉檀被封为公,而我却只是封侯,这是为什么呢?”梁构说:“秃发傉檀凶恶狡诈,忠诚的心意还不明显,所以朝廷用尊贵的爵位、虚假的名声来笼络他。将军您的忠诚可与太阳相比,应当入朝辅佐皇室,朝廷怎么会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您呢!圣明的朝廷封爵必定依据功劳,比如尹纬、姚晃,是辅佐创业的大臣,齐难、徐洛,是一时的猛将,他们的爵位都不超过侯伯,将军您凭什么要比他们先得到更高爵位呢!从前窦融恳切坚决地辞让爵位,不愿位居旧臣之上,没想到将军您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沮渠蒙逊说:“朝廷为什么不就近封我为张掖侯,却要远封我为西海侯呢?”梁构说:“张掖,将军您已经自己占有了,之所以把西海封给您,是想扩大将军您的国土啊。”沮渠蒙逊很高兴,于是接受了册封。

这时,荆州刺史桓伟去世,大将军桓玄任命桓修接替他的职位。从事中郎曹靖之劝桓玄说:“桓谦、桓修兄弟独自掌控朝廷内外大权,权势太重了。”桓玄于是任命南郡相桓石康为荆州刺史。桓石康是桓豁的儿子。

刘裕在永嘉击败卢循,追击到晋安,多次打败他,卢循乘船向南逃走。

何无忌暗中前往刘裕那里,劝说刘裕在山阴起兵讨伐桓玄。刘裕与当地豪强孔靖商议,孔靖说:“山阴距离京都路途遥远,起兵难以成功;况且桓玄还没有篡夺皇位,不如等他篡权之后,在京口谋划讨伐他。”刘裕听从了孔靖的建议。孔靖是孔愉的孙子。

九月,北魏君主拓跋珪前往南平城,规划测量灅水以南地区,准备修建新都。

这时,东晋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劝说大将军桓玄早日接受禅让,暗中撰写九锡文和册命文书。任命桓谦为侍中、开府、录尚书事,王谧为中书监、兼任司徒,桓胤为中书令,加授桓修抚军大将军。桓胤是桓冲的孙子。丙子日,朝廷册命桓玄为相国,总领百官,封给他十个郡,封为楚王,加授九锡,楚国内设置丞相以下各级官员。

桓谦私下问彭城内史刘裕:“楚王功勋德行卓着,朝廷上下的心意,都认为应当举行禅让大典,您觉得怎么样?”刘裕说:“楚王是宣武公(桓温)的儿子,功勋德行超过世人。晋朝皇室衰弱,百姓的期望早已转移,顺应天命举行禅让,取代晋朝,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桓谦高兴地说:“您说可以,那就可以了。”

新野人庾仄,是殷仲堪的党羽,听说桓伟去世、桓石康还未到任,便起兵在襄阳袭击雍州刺史冯该,将冯该赶走。庾仄拥有部众七千人,设置祭坛,祭祀晋朝七代祖庙,声称要讨伐桓玄,江陵地区人心震动。桓石康抵达雍州后,调兵攻打襄阳,庾仄战败,逃奔后秦。

高雅之上表给南燕君主慕容备德,请求讨伐桓玄,说:“即便不能平定吴郡、会稽地区,也能夺取长江以北的土地。”中书侍郎韩范也上奏疏说:“如今晋朝皇室衰败混乱,长江、淮河南北地区,人口没多少,军队力量单薄。再加上桓玄叛逆作乱,朝廷上下人心离散;凭陛下的英明神武,出动一万步兵、骑兵进逼晋地,他们必定土崩瓦解,军队不用受阻就能前进。夺取并占据那些地方后,后秦、北魏都不值得我们对抗了。开拓疆土、建立功勋,就在今天。错过时机不行动,等晋地的豪杰诛杀桓玄,再整顿德政,到那时不仅建康得不到,长江以北也没希望夺取了。”

慕容备德说:“我因旧国(前燕)覆灭,所以想先平定中原,再扫荡荆州、扬州,所以才没向南征伐。还是让大臣们共同商议这件事吧。”随后他在城西操练军队,共有步兵三十七万人、骑兵五万三千匹、战车一万七千辆。大臣们都认为桓玄刚得势,不能图谋,这件事就搁置了。

冬季十月,楚王桓玄上奏表请求返回封国,却暗中让晋安帝写下亲笔诏书坚决挽留他。他又谎称钱塘县临平湖湖水干涸(古人认为湖开是祥瑞)、江州降下甘露,让百官聚集庆贺,把这些当作自己接受天命的征兆。

又因前代都有隐士,他耻于自己在位时没有,便找到西晋隐士安定人皇甫谧的六世孙皇甫希之,供给其生活物资,让他隐居山林;随后征召皇甫希之任着作郎,再让他坚决推辞不就职,之后下诏表彰礼遇他,称其为“高士”。当时人都称皇甫希之为“充隐”(凑数的隐士)。

桓玄还想废除钱币,改用谷物、布帛交易,又打算恢复肉刑,政策制定混乱,想法反复不定,最终没有一项实施。他生性贪婪鄙陋,只要有人有精美的书法作品、好的绘画或优良的园林住宅,必定通过赌博的方式夺取;尤其喜爱珍珠宝玉,手中从未离过。

十月乙卯日,北魏君主拓跋珪立他的儿子拓跋嗣为齐王,加授相国之位;立拓跋绍为清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立拓跋熙为阳平王;立拓跋曜为河南王。

十月丁巳日,北魏将军伊谓率领两万骑兵袭击高车族残余部落袁纥部、乌频部;十一月庚午日,大败这两个部落。

随后,东晋朝廷下诏让楚王桓玄使用天子的礼仪音乐,他的王妃改称王后,世子改称太子。十一月丁丑日,卞范之撰写禅让诏书,让临川王司马宝逼迫晋安帝抄写。司马宝是司马曦的曾孙。

十一月庚辰日,晋安帝亲临殿前,派兼太保、领司徒王谧捧着皇帝印玺绶带,将皇位禅让给楚王桓玄。十一月壬午日,晋安帝出宫居住在永安宫。十一月癸未日,朝廷将晋朝太庙的祖先牌位迁到琅邪国,穆章何皇后和琅邪王司马德文都迁居到司徒府。文武百官前往姑孰劝桓玄登基。

十二月庚寅朔日(初一),桓玄在九井山北修筑祭坛;十二月壬辰日,桓玄正式登基称帝。禅让册文中多有贬低晋朝皇室的内容,有人劝谏他,桓玄说:“禅让的文书,本来就只该向百姓陈述实情,怎么能欺骗上天呢!”

接着,桓玄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永始。将南康郡的平固县封给晋安帝,称平固王;降封何皇后为零陵县君,琅邪王司马德文为石阳县公,武陵王司马遵为彭泽县侯。

桓玄追尊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追尊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封儿子桓昇为豫章王。任命会稽内史王愉为尚书仆射,王愉的儿子、相国左长史王绥为中书令。王绥是桓氏的外甥。

十二月戊戌日,桓玄进入建康皇宫,登上皇帝宝座时,宝座突然塌陷,大臣们都惊慌失色。殷仲文说:“这是因为陛下圣德深厚,大地都承载不住啊。”桓玄听后非常高兴。

梁王司马珍之的属官孔朴护送司马珍之逃往寿阳。司马珍之是司马曦的曾孙。

十二月戊申日,后燕君主慕容熙尊奉后燕太祖慕容垂的贵嫔段氏为皇太后。段氏是慕容熙的养母。十二月己酉日,慕容熙立苻贵嫔为皇后,宣布大赦。

十二月辛亥日,桓玄将晋安帝迁徙到寻阳。

后燕任命卫尉悦真为青州刺史,镇守新城;任命光禄大夫卫驹为并州刺史,镇守凡城。

十二月癸丑日,桓玄将父亲桓温的神位送入太庙。他亲临听讼观审查囚犯,无论罪行轻重,大多被赦免释放;遇到拦路乞讨的人,有时也会抚恤他们。他就是这样喜欢施行小恩小惠。

这一年,北魏君主拓跋珪开始命令有关部门制定官员的冠服制度,依据官阶品级区分等级。但当时制度刚刚创立,大多没有遵循古代礼法。没想到,桓温一直想篡夺皇位的事没实现,却在自己儿子这里实现了,两者的区别可能就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吧!

到了公元404年春季正月,桓玄立他的妻子刘氏为皇后。刘氏是刘乔的曾孙女。桓玄因祖父桓彝以上先辈的名位不显赫,便不再追尊他们并建立宗庙。散骑常侍徐广说:“敬重父亲,子女才会心悦诚服,请依照旧例建立七代祖先的宗庙。”桓玄说:“按礼仪,太祖牌位应面朝东方,后代祖先按左昭右穆排列。晋朝建立七庙,连宣帝司马懿都不能占据正东的位置,有什么值得效仿的!”秘书监卞承之对徐广说:“如果宗庙祭祀真的连祖先都顾及不到,由此可知楚朝的国运不会长久。”徐广是徐邈的弟弟。

桓玄自即位以来,内心常常不安。二月己丑朔日(初一)夜里,钱塘江大潮涌入石头城,淹死很多人,喧哗声震动天地。桓玄听到后,恐惧地说:“奴才们要造反了!”

桓玄性情苛刻琐碎,喜欢自夸。负责奏事的官员,若奏疏中有一个字不规范,或一句话有差错,他必定加以指责,以此显示自己聪明。尚书省回复诏书时,误把“春蒐”(春季狩猎)写成“春菟”,从左丞王纳之往下,所有参与签署的官员,都被降职罢免。他有时亲自批注任免官吏,有时亲自选用令史,诏令繁杂混乱,有关部门来不及奉命执行,而朝廷法纪混乱,积压的奏案多到无法统计。他还喜好出游打猎,有时一天出去好几次。他迁居东宫后,又修缮宫室,土木工程同时兴起,督促进度十分严苛,朝廷内外骚动不安,想叛乱的人越来越多。

桓玄派遣使者加封益州刺史毛璩为散骑常侍、左将军。毛璩扣留了桓玄的使者,不接受任命。毛璩是毛宝的孙子。桓玄任命桓希为梁州刺史,分别命令众将驻守三巴地区(巴郡、巴东、巴西)来防备毛璩。毛璩向远近各地传布檄文,列举桓玄的罪状,派遣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征虏司马甄季之击败桓希等人,随后率领部众进军驻守白帝城。

刘裕跟随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入朝。桓玄对王谧说:“刘裕的风度气质不同寻常,是人才中的俊杰。”每次游乐聚会,桓玄必定殷勤接待刘裕,赏赐十分丰厚。桓玄的皇后刘氏,有智慧和洞察力,对桓玄说:“刘裕走路如龙似虎,目光不凡,恐怕最终不会屈居人下,不如趁早除掉他。”桓玄说:“我正要平定中原,除了刘裕没人能用;等平定关中、黄河地区后,再另作打算。”

桓玄任命桓弘为青州刺史,镇守广陵;任命刁逵为豫州刺史,镇守历阳。桓弘是桓修的弟弟;刁逵是刁彝的儿子。

这时,刘裕与何无忌同乘一条船返回京口,秘密谋划恢复晋朝皇室。刘迈的弟弟刘毅住在京口,也与何无忌商议讨伐桓玄。何无忌说:“桓氏势力强盛,能图谋吗?”刘毅说:“天下之事本就有强有弱,若行事违背道义,再强也会变弱,只怕找不到能主持大事的人。”何无忌说:“天下民间并非没有英雄。”刘毅说:“我所见的只有刘裕(时任下邳太守)。”何无忌笑而不答,回去后把这话告诉刘裕,于是与刘毅确定谋反计划。

起初,太原人王元德和弟弟王仲德曾为前秦苻氏起兵攻打后燕君主慕容垂,失败后前来投奔晋朝,朝廷任命王元德为弘农太守。王仲德见桓玄称帝,对人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确实不止一个家族,但如今起兵的人,恐怕不足以成就大事。”

平昌人孟昶任青州主簿,桓弘派孟昶到建康,桓玄见到孟昶后很欣赏他,对刘迈说:“在出身寒微的士人里找到一个可任尚书郎的人,你和他是同乡,是否认识?”刘迈一向与孟昶关系不好,回答说:“我在京口时,没听说孟昶有特殊才能,只听说他们父子频繁互相赠诗罢了。”桓玄笑着不再提此事。孟昶听说后非常怨恨刘迈,回到京口后,刘裕对孟昶说:“民间应当会有英雄崛起,你听说过吗?”孟昶说:“如今的英雄还能有谁,正是你啊!”

于是刘裕、刘毅、何无忌、王元德、王仲德、孟昶,以及刘裕的弟弟刘道规、任城人魏咏之、高平人檀凭之、琅邪人诸葛长民、河内太守陇西人辛扈兴、振威将军东莞人童厚之,共同谋划起兵。刘道规任桓弘的中兵参军,刘裕派刘毅到长江北岸与刘道规、孟昶会合,一起杀死桓弘,占据广陵;诸葛长民任刁逵的参军,派他杀死刁逵,占据历阳;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留在建康,让他们聚集部众攻打桓玄作为内应;约定日期同时行动。

孟昶的妻子周氏家境富裕,孟昶对她说:“刘迈在桓玄面前诋毁我,让我一生难以得志,我决心要造反。你不如趁早和我断绝关系,若我将来得到富贵,再接你团聚也不晚。”周氏说:“你父母还在世,却想策划非凡的谋反大事,这哪里是妇人能劝阻的!若事情失败,我会在官府中侍奉你的父母,绝没有回娘家的打算。”孟昶怅然失意了很久才起身。周氏叫住孟昶让他坐下,说:“看你的举动,不是要和我商量,不过是想要财物罢了。”接着指着怀里的孩子说:“就算卖掉这个孩子,我也不会吝惜。”于是拿出全部家产资助孟昶。孟昶弟弟孟顗的妻子,是周氏的堂妹,周氏哄她说:“昨夜梦见很不吉利的事,家里红色的东西应该全部拿来镇邪。”堂妹相信了她,就把红色物品都拿来,周氏把它们全部缝制成士兵的战袍。

何无忌夜里在屏风后起草檄文,他的母亲是刘牢之的姐姐,登上阁楼暗中观察,哭着说:“我比不上东海的吕母(西汉末年起义领袖),这是很明显的了。你能有这样的志向,我还有什么遗憾!”她问与何无忌同谋的人是谁,何无忌说:“是刘裕。”母亲更加高兴,接着向他分析桓玄必定失败、起兵必定成功的道理,鼓励他。

乙卯日,刘裕借口打猎,与何无忌召集部众,得到一百多人。丙辰日清晨,京口城门打开,何无忌穿着传达诏令的官服,谎称是朝廷使者,走在前面,部众跟在后面一起进城,立即斩杀桓修示众。桓修的司马刁弘率领文武官员前来救援,刘裕登上城墙对他们说:“江州刺史郭昶之已在寻阳侍奉皇帝复位,我们都接到秘密诏书,诛杀叛逆党羽,如今叛贼桓玄的首级应当已悬挂在朱雀航(建康重要浮桥)上了。你们难道不是大晋的臣子吗?现在来这里想做什么?”刁弘等人相信了,于是收兵撤退。

随后,刘裕问何无忌:“现在急需一名府主簿,去哪里找呢?”何无忌说:“没人比刘道民更合适了。”刘道民就是东莞人刘穆之。刘裕说:“我也认识他。”于是立即派人骑马去召刘穆之。当时刘穆之听到京口的喧哗声,早晨起床后走到路边,正好与使者相遇。刘穆之盯着使者看了很久没说话,随后返回屋内,把粗布衣服改制成裤子,前去见刘裕。刘裕说:“我们刚发起大义,正面临艰难,急需一名军吏,你认为谁能胜任?”刘穆之说:“您的府署刚建立,军吏确实需要有才能的人,仓促之间,大概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刘裕笑着说:“你能屈就,我的大事就能成功了。”当即在座位上任命刘穆之为主簿。

孟昶劝说桓弘在当天出去打猎,天还没亮,桓弘就打开城门让猎人出城;孟昶与刘毅、刘道规率领几十名壮士径直闯入府内,桓弘正在喝粥,当即被斩杀。他们趁机收编部众渡过长江。刘裕派刘毅诛杀刁弘。

此前,刘裕派同谋者周安穆进入建康报告刘迈,刘迈虽然口头答应,内心却十分惶恐。周安穆担心事情泄露,就骑马返回京口。桓玄任命刘迈为竟陵太守,刘迈想尽快到任。当天夜里,桓玄写信给刘迈说:“北府(京口)一带人心如何?你最近见到刘裕,他说了些什么?”刘迈以为桓玄已经知道谋反计划,早晨起床后就向桓玄告发了。桓玄大惊,封刘迈为重安侯。不久又嫌刘迈没抓住周安穆,让他逃走,于是杀死刘迈,把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人全部处死。

众人推举刘裕为盟主,总管徐州事务,任命孟昶为长史,驻守京口,檀凭之为司马。彭城人中应募参军的,刘裕全部派郡主簿刘钟统领。丁巳日,刘裕率领徐、兖二州的部众一千七百人,在竹里驻军,向远近各地传布檄文,声称益州刺史毛璩已平定荆楚地区,江州刺史郭昶之在寻阳侍奉皇帝复位,镇北参军王元德等人已率领部众占据石头城,扬武将军诸葛长尼已占据历阳。

桓玄迁回皇宫,召集侍从官员都进入宫中居住;加封扬州刺史、新安王桓谦为征讨都督,任命殷仲文代替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桓谦等人请求立即派兵攻打刘裕,桓玄说:“刘裕的军队精锐,抱着必死的决心,如果我们出兵失利,他们的士气就会高涨,而我的大事就完了;不如把大军驻扎在覆舟山等待他们。刘裕的军队空跑二百里,没得到任何补给,锐气已受挫,突然见到我们的大军,必定会惊慌失措;我们按兵不动,坚守阵地,不与他们交战,他们求战不得,自然会溃散逃走,这是上策。”桓谦等人坚持请求进攻,桓玄才派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相继北上迎击。桓玄极为担忧恐惧,有人说:“刘裕等人是乌合之众,势力薄弱,肯定成不了事,陛下何必如此深忧!”桓玄说:“刘裕足以成为一代枭雄,刘毅家中连一石粮食的储备都没有,却敢在赌博中一掷百万,何无忌酷似他的舅舅刘牢之;他们共同谋划大事,怎能说成不了事!”

就在东晋战事如火如荼的进行时,黄河以西也在发生着大事,南凉王秃发傉檀畏惧后秦的强大,于是取消年号,撤销尚书丞、郎等官职,派遣参军关尚出使后秦。后秦王姚兴说:“你家君主(秃发傉檀任车骑将军)向我称臣归附,却擅自兴兵修筑大城,这难道是臣子该有的做法吗?”关尚说:“王公设置险要地形来守卫自己的国家,这是前代圣王的制度。车骑将军驻守偏远的藩地,靠近强大的敌寇,修筑城池不过是为国家加固边防,没想到陛下竟对此产生疑虑。”姚兴认为他说得对。秃发傉檀请求兼任凉州刺史,姚兴没有答应。

起初,袁真杀死朱宪,朱宪的弟弟朱绰逃奔桓温。桓温攻克寿阳后,朱绰挖开袁真的坟墓,鞭尸泄愤。桓温大怒,想杀死朱绰,因桓冲求情才赦免了他。朱绰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桓冲,桓冲去世后,朱绰吐血而亡。刘裕攻克京口后,任命朱绰的儿子朱龄石为建武参军。三月戊午朔日(初一),刘裕的军队与吴甫之在江乘相遇。即将交战时,朱龄石对刘裕说:“我家世代受桓氏厚恩,不想用兵器与他们对抗,请求让我留在军队后方。”刘裕认为他有义气,便答应了他。吴甫之是桓玄的猛将,他的军队十分精锐。刘裕手持长刀,大声呼喊着冲锋,敌军纷纷溃败,当即斩杀吴甫之,进军到罗落桥。皇甫敷率领几千人迎战,宁远将军檀凭之战败身亡。刘裕越战越勇,皇甫敷将他包围了好几层,刘裕背靠大树顽强抵抗。皇甫敷说:“你想怎么死!”拔出长戟就要刺向刘裕,刘裕怒目喝斥,皇甫敷吓得后退。刘裕的部下很快赶到,用箭射中皇甫敷的额头,皇甫敷倒地,刘裕拔刀上前。皇甫敷说:“你有天命,我把子孙托付给你。”刘裕斩杀皇甫敷后,优厚地安抚他的子女。刘裕把檀凭之统领的军队交给参军檀祗。檀祗是檀凭之的侄子。

桓玄听说吴甫之、皇甫敷两位将领战死,内心十分恐惧,便召集众多术士推算吉凶,并施行镇邪法术。他问大臣们:“我会失败吗?”吏部郎曹靖之回答说:“百姓怨恨,神灵愤怒,臣实在为此担忧。”桓玄说:“百姓或许会怨恨,神灵为什么会愤怒?”曹靖之回答说:“晋朝的宗庙牌位,漂泊在长江岸边,大楚的祭祀,连祖先都顾及不到,这就是神灵愤怒的原因。”桓玄说:“你为什么不早劝谏?”曹靖之回答说:“陛下身边的大臣都认为现在是尧、舜盛世,臣怎敢说这话!”桓玄听后沉默不语。他派桓谦和游击将军何澹之驻守东陵,派侍中、后将军卞范之驻守覆舟山西面,共集结两万兵力。

己未日,刘裕的军队吃完饭后,把剩余的粮食全部丢弃,进军到覆舟山以东。他让体弱的士兵登上山头,张开旗帜充当疑兵,分几路同时前进,旗帜布满山谷。桓玄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说:“刘裕的军队到处都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桓玄更加担忧恐惧,派遣武卫将军庾赜之率领精锐士兵去支援各路军队。

桓谦等人的士兵大多是北府(京口)人,一向敬畏刘裕,没有斗志。刘裕与刘毅等人分成几队,冲锋突破桓谦的军阵;刘裕身先士卒,将士们都拼死作战,无不以一当百,喊杀声震动天地。当时东北风刮的非常猛烈,刘裕军队趁机放火焚烧敌营,浓烟火焰冲天,击鼓呐喊的声音震动京城,桓谦等各路军队彻底溃败。

桓玄当时虽然派兵抵抗刘裕,却已下定决心逃跑,暗中让领军将军殷仲文在石头城准备船只;听到桓谦等人战败的消息后,他率领几千名亲信,谎称要去迎战,随后带着儿子桓昇、侄子桓浚从南掖门逃出。途中遇到前相国参军胡籓,胡籓拉住马缰绳劝谏说:“现在宫中的羽林射手还有八百人,都是愿意为您死战的,西边的人蒙受您家几代的恩惠,不驱使他们打一仗,一旦放弃这里,您想去哪里安身呢!”桓玄不回答,只举起马鞭指向天空,接着鞭打马匹逃跑,向西奔向石头城,与殷仲文等人乘船向南逃走。他一整天没吃东西,手下人送来粗米饭,桓玄难以下咽,桓昇抱着他的胸口轻轻抚摸,桓玄悲痛得不能自已。

刘裕进入建康,王仲德抱着王元德的儿子王方回出来迎接,刘裕在马上抱着王方回,与王仲德相对而哭。他追赠王元德为给事中,任命王仲德为中军参军。刘裕在桓谦过去的营地驻扎,派刘钟占据东府。

庚申日,刘裕驻守石头城,设立临时朝廷机构“留台”,任命百官,在宣阳门外焚烧桓温的神位,重新制作晋朝祖先的神位,将之送入太庙。他派遣众将追击桓玄,尚书王嘏率领百官前往迎接晋安帝,诛杀留在建康的桓玄宗族。

随后,刘裕派臧熹进入皇宫,收缴图书、器物,封闭府库;发现有镶金的乐器,刘裕问臧熹:“你难道想得到这些东西吗?”臧熹神色严肃地说:“皇上被囚禁逼迫,流亡在外,将军您首举大义,为王室操劳,我即使不成器,也绝不会对乐器有想法。”刘裕笑着说:“我只是跟你开玩笑罢了。”臧熹是臧焘的弟弟。

壬戌日,桓玄的司徒王谧与众人商议推举刘裕兼任扬州刺史,刘裕坚决推辞,于是任命王谧为侍中、领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又推举刘裕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任命刘毅为青州刺史,何无忌为琅邪内史,孟昶为丹阳尹,刘道规为义昌太守。

刘裕刚到建康时,各项重大决策都委托给刘穆之,仓促之间制定的制度,没有不符合民心的。刘裕于是把刘穆之当作心腹,一举一动都向他咨询;刘穆之也尽心竭力,毫无隐瞒。当时晋朝政令宽松混乱,法纪不立,豪门大族横行霸道,百姓穷困窘迫,再加上司马元显执政时政令错乱。桓玄虽然想整顿,却制定了繁杂细密的法规,众人都不愿遵守。刘穆之根据实际情况斟酌调整,随时矫正弊端;刘裕以身作则,首先用威严的法令约束众人;朝廷内外百官都严肃地履行职责,不到十天,社会风气就有了明显改变。

起初,诸葛长民到豫州后,因延误期限没能按时起兵。刁逵抓住诸葛长民,用囚车将他押送给桓玄。走到当利时,桓玄战败,押送的人一起砸破囚车放出诸葛长民,诸葛长民返回历阳。刁逵放弃城池逃跑,被他的部下抓住,在石头城被斩首,他的子侄无论老少都被处死,只赦免了他的弟弟、给事中刁骋。刁逵过去的下属隐藏了他的侄子刁雍,把他送到洛阳,后秦王姚兴任命刁雍为太子中庶子。刘裕任命魏咏之为豫州刺史,镇守历阳,诸葛长民为宣城内史。

当初,刘裕名声低微、职位低下,行为轻薄狡诈,世家大族都不愿与他交往,只有王谧看重他,对刘裕说:“你会成为一代英雄。”刘裕曾与刁逵赌博,没能按时缴纳赌债,刁逵把他绑在马桩上。王谧见到后,斥责刁逵并释放了刘裕,还替他还清了赌债。因此刘裕深深怨恨刁逵,而感激王谧。

萧方等(南朝史学家)评论说:蛟龙潜伏时,鱼虾也敢轻视它。所以汉高祖赦免雍齿,魏武帝宽恕梁鹄,怎么能因为平民时的恩怨,酿成帝王与臣子之间的裂痕呢!如今王谧身居高位,刁逵却家族覆灭,刘裕报恩报怨,心胸多么狭隘啊!

尚书左仆射王愉和他的儿子、荆州刺史王绥密谋袭击刘裕,事情泄露,被灭族;王绥的侄子王慧龙被僧人释彬隐藏起来,得以幸免。

此时,北魏因中原地区人口减少、经济萧条,下诏撤销户数不满一百的县。

丁卯日,刘裕迁到东府驻守。

桓玄到达寻阳,郭昶之给他提供器物用具和兵力。辛未日,桓玄逼迫晋安帝向西进发,刘毅率领何无忌、刘道规等各路军队追击。桓玄留下龙骧将军何澹之、前将军郭铨与郭昶之驻守湓口。

桓玄在途中亲自撰写《起居注》,叙述讨伐刘裕的事情,自称谋划策略没有遗漏,是各路军队违背调度,才导致失败。他一心专注于着述,没有时间与手下商议时事。《起居注》完成后,他还向远近各地展示。

丙戌日,刘裕声称接受晋安帝的秘密诏书,让武陵王司马遵以“承制”(代行皇帝职权)的身份总领百官事务,加授侍中、大将军,随即宣布大赦,只有桓玄一族不被宽恕。

刘敬宣、高雅之联合青州豪门大族和鲜卑族首领,谋划杀死南燕君主慕容备德,推举司马休之为主君。慕容备德任命刘轨为司空,十分宠信他。高雅之想邀请刘轨一起谋划,刘敬宣说:“刘公年老体弱,有在齐地安度晚年的想法,不能告诉他。”高雅之最终还是告诉了刘轨,刘轨没有同意。密谋泄露,刘敬宣等人向南逃跑,南燕人抓住刘轨并杀死他,追上高雅之,也将其杀死。刘敬宣、司马休之逃到淮河、泗水之间,听说桓玄战败,就前来归附东晋,刘裕任命刘敬宣为晋陵太守。

南燕君主慕容备德听说桓玄战败,便命令北地王慕容钟等人领兵准备夺取江南地区,恰逢慕容备德生病,此事才停止。

夏季四月己丑日,武陵王司马遵进入东宫居住,朝廷内外都对他恭敬有加;任免百官的文书称为“制书”,发布的指令称为“令书”。任命司马休之为监荆、益、梁、宁、秦、雍六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

庚寅日,桓玄挟持晋安帝到达江陵,桓石康接纳了他们。桓玄重新任命百官,任命卞范之为尚书仆射。他自认为战败逃跑后,担心政令无法推行,于是更加严苛地制定刑罚,众人更加离散怨恨。殷仲文劝谏,桓玄发怒说:“现在因为众将不遵守军纪,天象也不吉利,所以才回到旧楚之地(江陵);而这些小人纷纷胡乱提出异议!正该用严厉的手段纠正,不能施行宽纵的政策。”荆州、江州各郡听说桓玄流亡,有人上奏表慰问他的起居,桓玄都不接受,反而命令各地祝贺他迁都江陵。

起初,王谧是辅佐桓玄篡位的核心大臣,桓玄接受禅让时,王谧亲手解下晋安帝的玺绶;等到桓玄战败,众人认为王谧应当被处死,刘裕却特意保全了他。刘毅曾在朝会时,问王谧皇帝的玺绶在哪里。王谧内心不安,逃到曲阿。刘裕写信给武陵王司马遵,请求迎接王谧回来恢复职位。

桓玄的侄子桓歆带领氐族首领杨秋侵犯历阳,魏咏之率领诸葛长民、刘敬宣、刘钟一起打败他们,在练固斩杀杨秋。

桓玄派武卫将军庾稚祖、江夏太守桓道恭率领几千人到何澹之等人那里,共同驻守湓口。何无忌、刘道规到达桑落洲,庚戌日,何澹之等人率领水军迎战。何澹之平时乘坐的战船装饰着羽毛仪仗和旗帜,十分显眼,何无忌说:“贼寇首领肯定不在这艘船上,是想欺骗我们,应该尽快攻打它。”众人说:“何澹之不在里面,攻下它也没用。”何无忌说:“现在我们寡不敌众,作战不可能全胜,何澹之既然不在这艘船上,船上的士兵必定薄弱,我们用精锐兵力攻打,一定能攻下;攻下它,贼寇的气势就会受挫,我们的士气就会倍增,趁机逼近他们,一定能打败贼寇。”刘道规说:“好!”于是进军攻打并占领了那艘船,随即大声呼喊:“已经抓住何澹之了!”何澹之的军队顿时就陷入了混乱。何无忌的部下也信以为真,乘胜进攻何澹之等人,最终大败敌军。

何无忌等人攻克湓口,进军占据寻阳,派遣使者护送宗庙神主返回京城。朝廷加授刘裕都督江州诸军事。

桑落洲之战中,胡籓乘坐的战船被官军烧毁,胡籓穿着全套铠甲跳入水中,潜水三十多步,才得以登岸。当时去江陵的路已经断绝,他就返回豫章。刘裕一向听说胡籓为人忠诚正直,便征召他担任参领军军事。

这时,桓玄收拢荆州的兵力,不到三十天,就聚集了两万人,战船、武器装备十分充足。甲寅日,桓玄再次率领各路军队挟持晋安帝向东进军,任命苻宏为梁州刺史,担任前锋;又派散骑常侍徐放先行出发,劝说刘裕等人:“如果能撤军解甲,我会与你们重新开始,各自授予官职,保证你们不失名分。”

刘裕任命诸葛长民为都督淮北诸军事,镇守山阳;任命刘敬宣为江州刺史。

柔然可汗郁久闾社仑的堂弟郁久闾悦代大那谋划杀死社仑,没有成功,逃奔北魏。

后燕君主慕容熙在龙腾苑修建逍遥宫,房屋连在一起有几百间,还开凿了曲光海。当时正值盛夏,士兵得不到休息,中暑而死的人超过一半。

西凉世子李谭去世。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下邳太守平昌人孟怀玉率领部众从寻阳向西进军,五月癸酉日,与桓玄在峥嵘洲相遇。刘毅等人的兵力不足一万人,而桓玄的士兵有几万人,众人都很畏惧,想退回寻阳。刘道规说:“不行!敌众我寡,强弱形势不同,现在如果畏惧退缩,必定会被敌军趁机进攻,就算退回寻阳,又怎能守住呢!桓玄虽然盗用名义自称雄豪,内心其实胆怯;再加上他已经战败逃跑过,部众没有坚定的斗志。在战场上决战,意志坚定的一方能取胜,不在于人数多少。”于是指挥部众率先前进,刘毅等人紧随其后。

桓玄常常在战船旁系着小船,以防战败逃跑,因此部众没有斗志。刘毅等人乘风放火,全军精锐奋勇争先,桓玄的军队大败,他烧毁辎重,连夜逃跑。郭铨向刘毅投降。桓玄过去的部将刘统、冯稚等人聚集四百名党羽,袭取并攻破寻阳城。刘毅派遣建威将军刘怀肃讨伐,平定了叛乱。刘怀肃是刘怀敬的弟弟。

桓玄挟持晋安帝乘坐单船向西逃跑,把永安何皇后和王皇后留在巴陵。殷仲文当时在桓玄的战船上,请求离开,乘坐别的船去收拢逃散的士兵,趁机背叛桓玄,侍奉两位皇后逃往夏口,随后返回建康。

己卯日,桓玄与晋安帝到达江陵。冯该劝说桓玄再次东下决战,桓玄不同意,想逃往汉中投奔桓希,但人心涣散,命令无法推行。庚辰日夜里,桓玄安排好出发事宜,城内却已大乱,他只好与一百多名亲信侍从骑马从城西逃出。到城门时,身边的人在暗中砍杀桓玄,但没有砍中,他的部下反而互相残杀,尸体横七竖八。桓玄勉强逃到船上,随从四处逃散,只有卞范之在身边。

辛巳日,荆州别驾王康产侍奉晋安帝进入南郡官署居住,太守王腾之率领文武官员担任侍卫。

桓玄准备前往汉中,屯骑校尉毛修之是毛璩的侄子,引诱桓玄进入蜀地,桓玄听从了他。宁州刺史毛璠是毛璩的弟弟,在任上去世。毛璩派他哥哥的孙子毛佑之和参军费恬率领几百人,护送毛璩的灵柩返回江陵。壬午日,他们在枚回洲遇到桓玄。毛佑之、费恬迎击桓玄,箭如雨下,桓玄的宠臣丁仙期、万盖等人用身体遮挡桓玄,都被射死。益州督护汉嘉人冯迁抽出刀,上前准备砍杀桓玄,桓玄取下头上的玉簪给他,说:“你是什么人,敢杀天子!”冯迁说:“我杀的是弑君叛国的贼寇!”于是斩杀桓玄,又杀死桓石康、桓浚、庾赜之,活捉桓昇押送到江陵,在街市上斩首。晋安帝在江陵恢复帝位,任命毛修之为骁骑将军。甲申日,朝廷宣布大赦,所有因畏惧逼迫而跟随叛逆的人,一律不予追究。戊寅日,将晋朝祖先神主送入太庙。刘毅等人传送桓玄的首级,悬挂在朱雀航上示众。

刘毅等人战胜后,认为大事已定,没有紧急追击桓玄残部,又遇到大风,船只无法前进,桓玄死后将近十天,各路军队还没到达江陵。当时桓谦藏匿在沮中,扬武将军桓振藏匿在华容浦,桓玄过去的部将王稚徽驻守巴陵,派人告诉桓振说“桓歆已经攻克京城,冯稚又攻克寻阳,刘毅等各路军队都已中途败退”。桓振大喜,聚集二百名党羽,袭击江陵,桓谦也聚集部众响应。闰五月己丑日,他们再次攻陷江陵,杀死王康产、王腾之。

桓振在行宫拜见晋安帝,骑马提戈,径直走到台阶下,问桓昇在哪里。得知桓昇已死,他怒目瞪着晋安帝说:“我桓氏家族哪里对不起国家,竟被如此屠灭!”琅邪王司马德文走下坐床说:“这哪里是我们兄弟的本意啊!”桓振想杀晋安帝,桓谦苦苦劝阻,桓振才下马,收敛怒容,行礼后退出。壬辰日,桓振为桓玄举办丧事,设立灵堂,追谥桓玄为武悼皇帝。

癸巳日,桓谦等人率领群臣向晋安帝进献玺绶,说:“陛下(指桓玄)效仿尧禅让给舜,如今楚朝国运不长,百姓之心又回归晋朝了。”任命琅邪王司马德文兼任徐州刺史,桓振为都督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谦恢复侍中、卫将军之职,加授江、豫二州刺史,晋安帝身边的侍从,都是桓振的亲信。

桓振年轻时品行不端,桓玄不把他当作子侄看待。到这时,桓振感叹说:“桓公过去不早点任用我,才导致这样的失败。如果桓公还在,我担任前锋,平定天下不在话下。如今我独自做这些事,能回到哪里去呢?”于是放纵饮酒,沉迷美色,肆意杀人。桓谦劝说桓振领兵东下决战,自己驻守江陵,桓振一向轻视桓谦,不听他的建议。

刘毅到达巴陵,诛杀王稚徽。何无忌、刘道规分别在马头进攻桓谦,在龙泉进攻桓蔚,都打败了对方。桓蔚是桓秘的儿子。

何无忌想乘胜直接进军江陵,刘道规说:“兵法讲究进退有度,不能冒进。桓氏家族世代居住在西楚,部下都会为他们尽力;桓振勇猛冠绝三军,难以与他正面抗衡。我们暂且停战休整,养精蓄锐,再用计策牵制他,不愁不能攻克。”何无忌不听。桓振在灵溪迎战,冯该领兵与他会合,何无忌等人大败,战死一千多人,退回寻阳,与刘毅等人上书请罪。刘裕因刘毅负责统领各路军队,免去他的青州刺史职务。桓振任命桓蔚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柳约之、罗述、甄季之听说桓玄已死,从白帝进军,到达枝江时,得知何无忌等人在灵溪战败,也领兵撤退。不久,罗述、甄季之都生病去世,柳约之到桓振那里假装投降,想谋划袭击桓振,事情泄露,被桓振杀死。柳约之的司马时延祖、涪陵太守文处茂收拢残余部众,驻守涪陵。

六月,毛璩派遣将领攻打汉中,斩杀桓希,毛璩自己兼任梁州刺史。

秋季七月戊申日,永安皇后何氏去世。

后燕苻昭仪生病,龙城人王荣自称能治好她。苻昭仪去世后,慕容熙把王荣绑在公车门,将他肢解后焚烧。

八月癸酉日,朝廷将穆章皇后安葬在永平陵。

北魏设置六谒官,仿照古代的六卿官职。

九月,刁骋谋反,被处死,刁氏家族就此覆灭。刁氏一向富裕,家奴门客横行霸道,独占山林湖泽,是京口的祸患。刘裕分散刁氏的财产积蓄,让百姓根据自己的力气去拿,一整天都没拿完。当时各州郡遭遇饥荒,百姓依靠这些财物得以渡过难关。

乞伏乾归与杨盛在竹岭交战,被杨盛打败。

这时,西凉公李暠立儿子李歆为世子。

北魏君主拓跋珪亲临昭阳殿,改任和补充百官,召集朝廷文武大臣,亲自选拔,根据才能授予官职。爵位分为四等:王爵封给大郡,公爵封给小郡,侯爵封给大县,伯爵封给小县。官职品级从第一到第四,过去有功但没有爵位的旧臣,追封爵位;宗室中血缘疏远的人以及异姓世袭封爵的人,根据情况降低爵位。又设置五等散官,品级从第五到第九;文官中才能出众的秀才、武官中能担任将帅的人,品级也等同于第五到第九;百官有空缺时,就从散官中选拔补充。北魏的官名大多不用汉、魏时期的旧称,而是仿照上古的龙官、鸟官,比如把各部门的使者称为“凫鸭”,取其飞行迅速的意思;把负责侦察的候官称为“白鹭”,取其伸长脖子远望的意思;其他官名也都类似这样。

卢循侵犯南海,攻打番禺。广州刺史濮阳人吴隐之坚守一百多天。冬季十月壬戌日,卢循趁夜袭击,攻陷番禺,烧毁官府和百姓房屋,活捉吴隐之。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代理广州事务。他收集尸体焚烧后的骸骨,合葬在洲上,共得三万多具骷髅。又派徐道覆攻打始兴,活捉始兴相阮腆之。

刘裕兼任青州刺史。刘敬宣在寻阳囤积粮食、修缮船只,始终没有放松防备,所以何无忌等人虽然败退,依靠他得以重新振作。桓玄的侄子桓亮自称江州刺史,侵犯豫章,被刘敬宣打败。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再次从寻阳向西进军,到达夏口。桓振派遣镇东将军冯该驻守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占据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驻守偃月垒,兵力合计一万人,水陆相互支援。刘毅攻打鲁山城,刘道规攻打偃月垒,何无忌在长江中游拦截敌军,从辰时到午时,两座城池都被攻破,活捉孟山图、桓仙客,冯该逃往石城。

辛巳日,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天赐,修建西宫。十一月,拓跋珪前往西宫,命令宗室设立宗师,八个部落(八国)设立大师、小师,各州郡也分别设立师官,负责辨别宗族亲疏,推荐有才能德行的人,职责类似魏晋时期的中正官。

慕容熙与苻皇后出游打猎,向北登上白鹿山,向东越过青岭,向南抵达沧海才返回,士兵被虎狼咬死和冻死的有五千多人。

十二月,刘毅等人进军攻克巴陵。刘毅号令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定喜悦。刘裕再次任命刘毅为兖州刺史。桓振任命桓放之为益州刺史,驻守西陵;文处茂打败桓放之,桓放之逃回江陵。

高句丽侵犯后燕。

戊辰日,拓跋珪前往豺山宫。

这一年,东晋百姓为躲避战乱,用襁褓背着孩子逃往淮北,路上接连不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