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390章 扎格罗斯山隘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第390章 扎格罗斯山隘

作者:爱玩的任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08:23:28

当中洲南部的两河流域,被坦克战和沙漠追逐的炙热所笼噬时,北方的战线,则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残酷的景象。扎格罗斯山脉,这条横亘在两河流域与伊朗高原之间的巨大山脊,如同巨龙的骨骼,成为了“朝阳行动”北翼战场的主宰。这里没有坦克的轰鸣,只有回荡在山谷间的枪声、爆炸声和凄厉的风声。

隆美尔的计划中,北翼的防守任务,交给了德普士第5山地师“雪绒花”和斯波王国的第三山地军。他们的任务,是扼守住几条关键的、能够从伊朗高原通往伊拉克平原的山隘,阻止从北方南下的沙罗军队,威胁“亚历-山大军团”的侧翼。这是一个至关重要,却也极其艰巨的任务。

第5山地师的指挥官,林格尔将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山地兵。他站在一个可以俯瞰整个“汗尼昆隘口”的观察哨里,用蔡司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远方的地平线。隘口之下,是蜿蜒的公路,这是连接伊朗城市克尔曼沙赫与伊拉克汗尼昆的战略通道。他的士兵们,这些来自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之子,已经在隘口两侧的山脊上,挖掘了完善的、纵横交错的防御工事。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和反坦克炮阵地,被巧妙地伪装在岩石和灌木丛之中,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死亡陷阱。

“将军,斯波人报告,他们的前哨,在东北方向三十公里处,发现了大量的哥萨克骑兵。”一名通讯兵前来报告。

林格尔将军放下望远镜,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让他们按计划,逐步后撤,将敌人引向我们的主阵地。告诉炮兵,做好坐标测定,我要给这些草原上的骑手们,送上一份来自阿卑斯山的见面礼。”

他知道,他的对手来了。沙罗帝国的NKVd第44山地师,以及配属给他们的库班哥克骑兵团。这是一群和他手下的士兵一样,习惯在严酷环境中作战的硬骨头。这将是一场真正属于山地部队之间的较量,考验的不仅是火力,更是意志、耐力和对地形的理解。

几天后,沙罗人的进攻开始了。

但出乎德普士人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像在东线那样,发动大规模的、集团式的冲锋。哥萨克骑兵,如同草原上的幽灵,以班或排为单位,分散渗透。他们不走公路,而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攀上那些看似无法通行的陡峭山坡。他们的人和马,都表现出惊人的耐力,能够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潜伏数日。他们像狼群一样,不断地骚扰着德普士和斯波军队的后勤线路,袭击小股的巡逻队,切断电话线。

一名德普士哨兵,可能在某个深夜,刚刚点燃一根香烟,就会被一支从黑暗中射来的冷箭,悄无声息地夺去生命。一辆运输给养的卡车,可能会在某个转弯处,被一捆从天而降的集束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哥萨克们从不恋战,一击即走,消失在茫茫的群山之中,让德普士的搜剿部队,疲于奔命,却一无所获。

而沙罗NKVd山地师的正面进攻,则更加阴险和致命。他们也同样精通山地战的伪装和渗透技巧。他们常常在夜色的掩护下,用绳索和攀岩工具,悄悄地摸上德普士人防守薄弱的悬崖,然后像经验丰富的屠夫一样,用匕首和工兵铲,解决掉整个哨所的德普士士兵。

战斗,演变成了一场场小规模、高烈度的、发生在峭壁和峡谷间的猎杀与反猎杀。双方的狙击手,在这片广阔的猎场里,展开了致命的对决。一名德普士的狙击手,可能会伪装成一块岩石,潜伏一整天,只为等待对面的沙罗军官,走出掩体的那一瞬间。而一名沙罗的女狙击手,也可能躲在某个山洞里,用她那支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耐心地、一个接一个地,点掉德普士的机枪手和炮兵观察员。

在汗尼昆隘口的主阵地上,一场持续了整整一周的血战,将这场山地战的残酷性,推向了顶峰。

沙罗的指挥官,显然失去了耐心,决定发动一次强攻。在密集的喀秋莎火箭炮的轰鸣声中,沙罗山地步兵,如同红色的潮水,沿着隘口两侧的山坡,向上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德普士的机枪,发出了如同电锯般恐怖的撕裂声,将成片的沙罗士兵,扫倒在冲锋的路上。迫击炮弹,准确地落在沙罗士兵集结的区域,将他们连同山石一起炸上天空。然而,沙罗士兵,在他们身后NKVd督战队的机枪威逼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悍不畏死。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上攀爬。他们高喊着“为了沙皇,乌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消耗着德普士人的弹药和意志。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隘口顶端一个代号为“鹰巢”的制高点上。这里是整个防线的核心,一旦失守,整个隘口防线都将崩溃。德普士山地师的一个加强连,在这里死守了三天三夜。他们打光了子弹,就用工兵铲和刺刀进行肉搏。他们没有了手榴弹,就将炸药包点燃,扔下山崖。连长在肉搏中,被一名沙罗士兵咬掉了半个耳朵,但他依然用最后的力气,将刺刀捅进了对方的胸膛。

当林格尔将军派出预备队,最终夺回“鹰巢”阵地时,整个山顶,已经变成了一座由双方士兵尸体堆积而成的血肉祭坛。一百多名德普士守军,最后只活下来不到十个人,而且人人带伤。而他们脚下,躺着超过五百具沙罗士兵的尸体。山顶的岩石,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即使在几天后,依然散发着浓重的腥味。

“雪绒花”山地师,最终守住了汗尼昆隘口,他们用惊人的伤亡代价,完成了隆美尔交予他们的任务,确保了南方主力的侧翼安全。但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师减员超过三分之一。这些在阿尔卑斯山长大的年轻人,他们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陌生的、充满敌意的扎格罗斯山脉之中。

这场发生在北线山区的血腥鏖战,虽然规模不及南方的坦克大会战,但其战略意义却同样重大。它将沙罗帝国最精锐的几个山地师和骑兵军,牢牢地拖在了伊朗西北部的山区,使他们无法南下,支援正在巴士拉方向苦苦支撑的英吉军队。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让沙皇和他的将军们,重新评估了德普士“中洲集团军群”的战斗力。他们意识到,这并非一支像在皇城那样,被严寒和后勤拖垮的疲惫之师。这是一支装备精良、意志坚定、战术高超的劲旅。想要在短时间内击败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沙罗的战略,开始悄然发生转变。他们放弃了速战速决的想法,转而利用伊朗北部的广阔山区,和哥萨克骑兵的机动性,与德-斯联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以消耗和袭扰为主的游击战和山地拉锯战。

整个中洲北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不断失血的伤口。德普士人虽然守住了防线,但也同样被牵制了大量的兵力,无法投入到南方的决定性战役中去。而对于大夏帝国来说,这正是他们乐于见到的局面。两头最强壮的陆地猛兽——德普士的战鹰和沙罗的巨熊,在这片对他们双方都至关重要的战略区域,陷入了互相撕咬、彼此消耗的血腥泥潭。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滴血,都在为东方那个真正的渔翁,创造着最终收网的有利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