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118章 不就是骂街嘛,朕比你会

天京,御书房。

这里的空气似乎总是比别处更沉静几分。紫檀木的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经史子集与最新的世界地理图册,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视野在这里交汇。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王铭宽阔的办公桌上,将那支纯金打造的龙纹钢笔映照得熠熠生辉。

王铭是什么人?

是一个将腹黑与隐忍刻在骨子里的战略家,习惯于在沉默中布局,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睚眦必报,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可以容忍敌人在战场上用最猛烈的炮火与他对话,因为那是军人之间基于力量的相互尊重。但他绝不容忍,有人敢在舆论的舞台上,用泼妇骂街的方式,如此公开地羞辱他本人和他的帝国。这触及了他作为一名君主,乃至作为一名普通男人的底线。

当侍从官将那份附有《英吉士报》原文和精准翻译件的电报呈上时,整个御书房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侍从官低着头,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他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冰冷的威压,从那张平静的龙椅上散发出来。

王铭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那篇充满了愤怒词汇的报道。他没有像乔治六世那样咆哮,更没有摔碎任何东西。他的脸上甚至连一丝怒意都看不到。他只是缓缓地,将那份电报放在桌上,然后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丝冰冷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

那笑容里,没有愤怒,只有纯粹的、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杀意。

“无能狂怒,这是无能者的哀嚎。”他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他拿起那支金笔,在指尖优雅地转动着,像是在思考如何解剖一只不知死活闯入他手术室的青蛙。

然后,他对侍从官吩咐道:“去,把帝国皇家报社的总编辑张季鸾,还有宣传部的顾钧部长,立刻给朕叫来。”

半小时后,在御书房里,张季鸾和顾钧恭敬地站在王铭面前。前者是帝国新闻界的泰斗,笔杆子如刀;后者是外交界的老将,深谙国际舆论的运作规则。他们看着皇帝陛下那平静无波的脸,心中却都明白,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来临。

王铭亲自口述,让张季鸾身边的速记员飞快地记录。他的语速不快,用词平实,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淬了剧毒的、闪着寒光的锋利手术刀,精准地瞄准了日不落帝国最柔软、最敏感的要害。

第二天,大夏帝国的官方喉舌,发行量覆盖全球的《帝国日报》,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做出了回应。

其头版头条,用一种巨大到几乎占据了半个版面、如同鲜血般刺目的血红色特大号字体,刊登了王铭以帝国皇帝名义发布的正式回应:

《告全球人民书:兼答某个岛国国王的狂吠》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任何传统的外交辞令,而是以一种极其通俗、极具煽动性的口吻,向全世界宣告了大夏帝国的态度。

“朕,大夏帝国皇帝王铭,听闻在遥远的白洲,某个没有绅士风度的岛国国王,对我个人以及我的国家,进行了一些毫无风度、也毫无逻辑的评价。朕对此深表遗憾。朕遗憾的,并非他的无知与粗鲁,而是为那个国家的人民,拥有这样一位缺乏基本礼仪和现代智慧的君主,表示深切的同情。”

文章的开篇,就直接将调性拉满。轻描淡写之间,将乔治六世的怒斥,定义为“缺乏礼仪和智慧”的“狂吠”,并顺带表达了对整个英吉帝国人民的“同情”,姿态之高,蔑视之意,溢于言表。

“朕原本以为,在西方文明的语境中,备受推崇的所谓‘贵族精神’,至少应该意味着优雅、体面和面对失败时的从容。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块华丽的遮羞布。一旦在实力的牌桌上输不起,这块布便会被气急败坏地扯下来,剩下的,便只有歇斯底里的无能狂怒和街头泼妇式的咒骂了。这让朕对‘贵族’这个词的定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紧接着,文章开始正面回应“军火贩子”和“暴发户”的指控,将其转化为对帝国制度优越性的论述。

“朕的帝国,是依靠我十万万勤劳智慧的同胞,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建立起来的。我们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朕卖的每一艘船,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公平、公开的国际贸易,在阳光下堂堂正正获得的,是干净的!这不像某些国家,其所谓的‘光鲜’与‘体面’,至今仍然是建立在压榨和剥削其广阔殖民地人民的血汗之上。当他们在英吉汉宫里享受着精致的下午茶时,可曾想过,那些来自东方汉洲的茶叶,浸透了多少农民的汉水?那些来自南洲的方糖,又磨碎了多少黑洲奴隶的骨头?”

这一段,如同三记精准的重拳,直接打在了英吉帝国最敏感、最无法辩驳的痛处上。“日薄西山”否定了它的现在,“祖上抢掠”否定了它的过去,“殖民地血汗”则彻底撕碎了它“文明灯塔”的伪装。

而最致命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王铭话锋一转,将战火从国家层面,引向了最让贵族们无法忍受的私人领域。

“至于说到某些宫闺秘闻,朕作为一个文明人,本不屑于谈论这些。毕竟,窥探他人**,是极不体面的行为。但既然对方已经首先撕下了伪装,放弃了体面,那朕倒是也从一些非常有趣的渠道,听闻了一些关于温莎城堡里,那些可爱的柯基犬、某些勤劳的赛马场马夫,以及口味相当独特的下午茶的趣闻轶事。不知贵国王室,是否有兴趣与全世界的民众,分享一下这些足以让贵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比亚莎士,都灵感迸发,写出一部全新悲喜剧的精彩故事呢?”

这篇回应,极尽挖苦、嘲讽、影射、人身攻击之能事。

最后那段关于“柯基犬”、“马夫”和“下午茶”的流氓式暗示,更是阴损到了极点,它没有指名道姓,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英吉王室最核心的私生活和个人尊严。

这已经不是外交辞令了。这是**裸地把英吉王室和整个大英帝国的脸面,按在地上,用最粗糙的、混杂着沙砾的砂纸,反复地、狠狠地摩擦!

这一下,英吉利海峡对岸,彻底破防了!

乔治六世不仅仅是愤怒,更是感到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从未想过,一个同样头戴皇冠的君主,会用这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彻底无视传统外交规则的“流氓打法”来回应。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穿着全套盔甲的骑士,却被一个不讲武德的街头混混,用石灰粉和碎砖块打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他紧急召开内阁会议,下令发动整个帝国的宣传机器,从官方到民间,对王铭本人和大夏帝国,展开全面、彻底的反击。

一场史无前例的,波及全球的“文墨之战”(war of Ink)就此爆发。

从内阁大臣到知名作家,从各大大学教授到街头热血的青年政客,所有能发声的渠道,报纸、电台、乃至刚刚兴起的电视台,全部开动起来,对王铭和大夏帝国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他们引经据典,从历史的尘埃中翻出早已过时的“大夏帝国威胁论”,试图向世界证明,大夏的崛起,是东方汉洲**主义对西方自由文明的根本性威胁;他们将王铭描绘成一个残暴、嗜血、毫无理性的“新天可汗”,一个企图用钢铁和谎言奴役全世界的汉洲独裁者;他们攻击大夏的文化,称其为“野蛮的”,攻击大夏的制度,称其为“落后的”,攻击大夏的人民,称其为“尚未开化的”。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一件事。

他们捅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马蜂窝。

大夏帝国的文人阶层,几千年来,本就有着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入骨髓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刚刚从近二十年的屈辱历史中挣脱出来,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扬眉吐气、舍我其谁”的极度亢奋状态。

眼看着自己心目中,那位带领帝国走向伟大复兴、堪比历代明君的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被一群他们素来在心底里瞧不起的“红毛蛮夷”围着泼脏水,这还得了?这简直比打他们的脸还难受!

“反击!必须狠狠地反击!”

“笔杆子也是枪杆子!是时候让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蛮夷,见识见识我大夏八千年骂人的文化底蕴了!”

“跟我们玩文字游戏?这帮孙子,我们老祖宗写《孙子兵法》的时候,他们祖宗还在树上没下来呢!”

“陛下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考据、影射、人身攻击!把他们祖宗十八代的黑料都给我挖出来!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信史’!”

在宣传部的组织和授意下,大夏的文人们火力全开。他们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将英吉帝国从伊丽莎白时代的海盗发家史,到近代白黑新大陆三角贸易和各种殖民地的血腥镇压,全都在故纸堆里翻了出来,用最辛辣、最尖刻的语言,编成了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

一时间,整个大夏的舆论场,变成了一场揭英吉帝国老底的狂欢盛宴。犀利的社论、讽刺的漫画、尖刻的杂文,如雪片般飞向世界各地。甚至连民间的评书、相声艺人,都连夜编出了新段子,《大话英吉》、《海盗发家史》、《英吉汉宫秘闻》等节目,在电视节目和电台里大受欢迎。

大夏帝国强大的宣传机器,第一次向世界展露了它狰狞而恐怖的一面。它不仅仅是单向的灌输,更是全民参与的狂欢,其声势之浩大,创造力之丰富,让习惯了单调宣传的西方世界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