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林冲君 > 第373章 万国衣冠汇汴京 艺海融通耀乾坤

林冲君 第373章 万国衣冠汇汴京 艺海融通耀乾坤

作者:夐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26

汴京,皇宫大内,紫宸殿。

宋徽宗赵佶手持一份由八百里加急自朝霞城送来的、以精良桑皮纸誊写并附有插图的《朝霞城人文地理研究初探:论种族、环境、时代三因与文明艺术之形成》奏疏,神情专注,目光灼灼。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渐次浮现出惊叹、欣喜乃至醍醐灌顶之色。吕师囊、尼禄、威斯阿克贾克等人那精辟的“三因”论述,仿佛为他心中那片关于文明交融与艺术本质的迷雾,投入了一道璀璨的光柱。

“妙哉!至理名言!”徽宗拍案而起,激动地在御案前踱步,“种族为根,环境为土,时代为风!朝霞城诸贤,可谓洞幽烛微,直指本源!以此观之,我大宋文治武功,海纳百川,岂非正应了这‘三因’共铸之大势?”

他胸中那股受铁木真意志与深红真罡激荡的“英雄气”,此刻与这文明交融的宏大愿景产生了强烈共鸣。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在他心中迅速成型——他要将这片对文明艺术的深刻理解,付诸一场前所未有的实践!

翌日,一道以徽宗亲笔润色、加盖传国玉玺的煌煌诏书,自汴京发出,通过驿站、商队、使臣,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已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道术裂而文明兴,百川异源归瀚海。今寰宇渐通,万邦并立,各有其瑰丽之章,独特之韵。艺术者,非独一国之珍,实乃人类共赏之华彩,沟通心灵之津梁。

兹有北美朝霞城贤达,奏陈《种族、环境、时代三因论》,深契朕心。为探究艺术之本源,促进文明之交融,特此昭告天下:

谨定于来年仲秋,于大宋汴京,举办‘万国文明艺术博览会’!

诚邀四海之内,无论东西南北,凡罗马、日耳曼、法兰西、黑衣白衣大食、蒙古诸部、西域城邦、天竺、南洋岛国、非洲城邦……乃至北美原住部落,所有精通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剧、舞蹈、工艺之贤士匠人,齐聚汴梁!

于此盛会,朕愿与诸位:

一、 研讨切磋:共论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之关联,分享各国文艺之精髓,探索文明交融之新径。

二、 创作展示:辟东西两市、皇家园林、各大会馆,供各国艺者展示其代表作,并可就地创作,以艺会友。

三、 交流互鉴:设‘译馆’通四方言语,开‘论坛’容百家争鸣。凡有卓见新创,朕必虚心聆听,不吝封赏。

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艺术因互鉴而丰富。朕愿开此前所未有之盛会,非为炫示天朝之富庶,实欲集万国之智慧,熔铸一新的人文气象,共绘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天下文明新画卷!

钦此!”

诏书所至,天下震动!

在罗马,元老院为是否派遣学者艺术家争论不休,既感于东方帝国的气度,又忧心其文化影响力。

在日耳曼尼亚,伽尔巴抚摸着诏书的副本,眼中精光闪烁:“汇聚万国艺术?好大的手笔!这正是我日耳曼勇士与文化,向世界展示力量与秩序的绝佳舞台!”他立刻下令选拔最优秀的史诗吟唱者、金属工匠和建筑设计师。

在黑衣大食的巴格达,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里,学者和诗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几何图案、细密画与宋人山水画之间的异同之处,仿佛这是一场关于艺术的盛宴。

几何图案,以其简洁而富有规律的线条,构成了各种形状和图案,给人一种对称、平衡的美感。细密画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精致而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细腻的情感和细节的魅力。

而宋人山水画,则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和意境表达,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学者们争论不休,各自阐述着自己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理解和见解。他们探讨着几何图案的数学原理,细密画的色彩运用,以及宋人山水画的构图和意境。诗人们则用他们优美的诗句来描绘这些艺术作品所带给他们的感受,将艺术与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那些精于音律的人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开始整理古老的乌德琴曲谱,这些曲谱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乌德琴,这种古老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悠扬而婉转,如同天籁一般。

学者们、诗人们和音乐家们,他们在巴格达的这个角落里,共同探索着艺术的奥秘,传承着文化的精髓。这座城市,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迦南地区,吟唱着《两个世界》的游吟诗人,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直面东西方思想源头、表达自身困惑与追求的平台。

甚至在西迁途中的蒙古部落,也有擅长制作马头琴、演唱英雄史诗“江格尔”的艺人,对那遥远的汴京心生向往。

而在北美朝霞城,吕师囊、尼禄与威斯阿克贾克相视而笑,他们知道,他们播下的思想种子,已在遥远的东方催生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明盛宴。他们立即开始筹备,要带着融合三族文明精髓的最新艺术成果,重返汴京。

宋徽宗更是亲自督导,命工部扩建馆驿,装饰街衢,于汴河之畔划出巨幅土地,仿照万国建筑风格,兴建“万国艺术馆区”。刘混康受命关注此次盛会可能带来的能量网络波动,朱熹则率领礼部官员,精心拟定研讨议题与接待礼仪,力求在包容开放的同时,不失天朝上国的风范与文化主导。

一时间,四海风动,万舟竞发。无数怀着好奇、交流、竞技或是朝圣心情的文艺人士,开始从世界各地,向着那座传说中的东方帝都——汴京汇聚。一场史无前例的文明碰撞与艺术交融,即将在这座千年古都上演。汴京的秋天,注定要因为这场汇聚了人类最多元才华与梦想的盛会,而被永远载入史册,光耀乾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