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林冲君 > 第350章 理气显微阐天道 师生问对立教基

林冲君 第350章 理气显微阐天道 师生问对立教基

作者:夐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26

海东省,定海城新设的“明理堂”内,炭火微温,窗外细雨润物无声。堂下坐着数十名遴选出的归化民子弟,以及少数面露思索之色的原武士、神官。台上,一位来自中原的大儒,姓陈,正与一名聪慧好学的年轻归化子弟,名为和泉一郎的,进行着一场关乎天地本源的问对。此情此景,正是吴用、朱熹推行深层教化,意图为创建适应海东的“天理教”奠定理论根基。

和泉一郎(拱手,面带困惑):“先生,常闻宋儒讲‘理’、‘气’、‘诚’,谓之为天地根本。然此等概念,虚无缥缈,弟子愚钝,如何能见?如何能循?”

陈先生(含笑颔首,神色温和):“善哉此问。汝且看这堂外细雨,檐下青石。吾与汝层层析之。”

“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此乃宇宙构成之两大端绪。” 他伸出一指,虚点空中,“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譬如这雨水自天降,其必然向下,滋润万物而非上涌,此乃水之‘理’;春日花开,秋日叶落,四时有序,此乃季节之‘理’。此理无形无象,不可触摸,却是万物生成、运行之根本法则,是为‘道’。”

他再指堂内梁柱、几案,乃至众人自身:“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构成这梁柱之木料,几案之竹材,乃至吾等之身体发肤,皆由‘气’凝聚而成。气乃构成一切有形质之物的材料、能量,是为‘器’。”

“是故,” 陈先生总结道,“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人之所以为人,禀受了仁、义、礼、智之‘理’,故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性’;同时禀受了清浊厚薄不同之‘气’,故有美丑、贤愚、寿夭不同之‘形骸’。”

和泉一郎(若有所思):“如此说来,理为性之本,气为形之具。然先生,这‘气’弥漫天地,有时可见如云烟,有时却无形无影,譬如我等呼吸之气,出入无间,它究竟是何状态?与‘虚空’有何关系?”

陈先生(赞许地点头):“问及要害矣。汝所谓虚空,并非绝对之无。空虚者,气之量;气弥纶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 他环指四周,“此堂宇之内,汝我之间,看似空无一物,实则充满希微之气,弥漫遍布,无有边际,只因极其精微而不显形状,故人眼见之为虚空罢了。”

“故而,” 他断然道,“凡虚空皆气也! 气之状态有二: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 譬如水汽,聚则为云为雨,人皆见之曰‘有’;散则化为水汽混于大气,无形无影,人便谓之‘无’。然其本体,未尝片刻消亡。”

陈先生目光炯炯,看着和泉一郎,也扫过台下所有凝神倾听的学子:“由此可知,这充斥宇宙、聚散变化之气,是真实不妄的存在。故曰:太虚一实者也。 既然这宇宙本体是真实无妄的,那么,故曰‘诚者天之道也’!”

他再次强调:“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 非是外力强加,非是幻化假象,乃是宇宙本身真实固有的本性(无有弗然而非他有耀也)。这真实无妄的‘诚’,便是天道运行的根本法则!”

陈先生将话题引回开端,完成了一个循环论证:“是故,吾等再言: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而这一切的基石,便是那真实无妄的宇宙本身——太虚一实者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

他最后肃然道:“明此理气实诚之道,便知吾辈性命之源,言行之则。遵循天理(诚),涵养正气,便是人生之正途。以此心此理推而广之,敬天爱人,各安其分,则家庭和乐,社会有序,天下可臻于至治。这便是吾等欲倡之‘天理教’之根本要义,非为崇拜某位具象之神灵,乃是引导世人,认知、敬畏并践行这真实无妄、至高无上的天地之理、诚之道!”

一番深入浅出的问答,将抽象的理、气、诚、太虚等概念,与日常所见所感紧密联系起来。堂下众多海东学子,虽未必能立刻全然领悟其中深奥,但那“宇宙实有”、“天理真实不妄”的观念,却如种子般,悄然植入了他们的心田。这为未来“天理教”在海东的传播,奠定了最初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哲学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