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林冲君 > 第335章 瀛岛试玉分三策 龙气寻隙泄九重

林冲君 第335章 瀛岛试玉分三策 龙气寻隙泄九重

作者:夐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26

在御书房内,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朱熹留下的仁德之风。然而,那股源自铁木真精魂的灼热“英雄气”却在宋徽宗赵佶的胸中激荡,左冲右突,难以平息。

与朱熹论道时,赵佶虽然觉得他的道理中正平和,却总感觉像是隔靴搔痒一般,无法真正触及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他心底的那股躁动,就像是被压抑已久的火焰,急切地想要喷涌而出,燃烧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辉煌。

赵佶渴望着能够有所作为,不仅仅是在文化艺术上,更希望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建树。他想要开疆拓土,让大宋的疆土更加辽阔,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怀心思,明争暗斗,使得他的理想难以实现。而朱熹的仁德之道,虽然美好,但在这复杂的局势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无力。

这股无法平息的“英雄气”,就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兽,不断地挣扎,寻找着一个出口。赵佶知道,他不能再这样压抑下去,他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来释放这股力量,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并未再召朱熹,而是请来了梁山魁首宋江、军师吴用,以及那位超然物外、洞察幽冥的道教国师刘混康。此三人,或掌强兵,或擅谋略,或通天道,正是实践他心中所想的最佳人选。

徽宗负手立于那幅新绘的《云龙隐现图》前,背对三人,声音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越:“朱夫子言,夷狄性本善,可教化而至大同。然朕观古今,非尽如此。今我梁山水军已控东瀛主要港口,扼其海运命脉。然那鸟羽天皇,表面恭顺,暗地里却颇不安分,联络旧族,似有反复之意。朕欲以东瀛为试,验证朱子之言,亦探夷狄究竟可否教化。卿等以为如何?”

宋江率先抱拳,黝黑的面庞上满是征战风霜留下的刚毅,语气带着沙场的决绝:“陛下!臣与倭人交道非止一日,彼辈欺软怕硬,畏威而不怀德。其性狡诈,多行不仁不义之事,掠我沿海,害我百姓,前仇旧恨,岂可轻忘?以臣之见,与其空谈教化,不若雷霆扫穴,犁庭扫闾,方显我天朝威严!”

吴用轻摇羽扇,眼神冷静如冰,补充道:“宋公明哥哥所言极是。臣观倭岛,民智未开,民风原始,崇尚凶戾,尊奉鬼物,伦理纲常与我华夏迥异。其上层公卿,沉溺享乐,勾心斗角;其下层武士,只识刀剑,不明礼义。此等冥顽不灵之辈,欲行教化,无异对牛弹琴,徒耗钱粮心力。当以强力慑服,使其知天朝不可违逆,或可收一时之效。”

徽宗听着,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刘混康:“国师,依你之见?”

刘混康缓缓抬眼,眸中似有混沌星河生灭,声音平淡却直指本质:“天地生人,禀气不同,岂可一概而论?依贫道观之,人可分四等:人、野人、兽人、禽兽不如者。”

他此言一出,连宋江、吴用都为之侧目。

“人者,如我华夏子民,明礼义,知廉耻,可施以仁政教化。”

“野人者,如漠北部分部落、南洋一些岛民,虽蒙昧未开,然天性未泯,如璞玉待琢,可强力管束,辅以引导,或能归化。”

“兽人者,”他目光微冷,“其形似人,其性近兽,凶残暴虐,弱肉强食视为天理,如部分嗜血之草原部族、倭岛那些以杀戮为荣之武士。对此辈,唯有以力制力,以杀止杀,使其恐惧,方能令其短暂驯服。”

“至于禽兽不如者,”刘混康语气更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弃,“其阴狠毒辣,背信弃义,毫无底线,已然失却为‘人’之根本。遇之,唯有彻底铲除,方可清净世间。”

他望向徽宗,提出方略:“故,对东瀛,当分而治之。陛下可遣干员,细察其民,甄别归类。对其中或存之‘野人’,可试行教化,设学堂,传经典,观其效;对众多‘兽人’,则需以梁山强军驻守要地,立严刑峻法,使其慑服,迫其劳役;若有那‘禽兽不如’之辈,无论身份尊卑,一经发现,立斩不赦,以儆效尤。如此,方是验证朱子之道,亦不负陛下胸中英雄气的稳妥之法。既行教化之实验,亦备雷霆之手段。”

刘混康这番将人分类、区别对待的冷酷策略,虽看似极端,却恰恰迎合了徽宗心中那股被铁木真意志激发的、渴望建立秩序与掌控的冲动。它提供了一条介于朱熹纯然德化与宋江纯粹征伐之间的、“理性”而“高效”的中间道路。

徽宗眼中光芒大盛,胸中块垒似乎找到了宣泄的渠道。他猛地转身,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笔墨纸砚俱是一跳:“好!便依国师之策!宋江、吴用!”

“臣在!”

“着你二人,总揽东瀛事务。水军继续封锁压制,陆上择地建立据点,推行国师‘分而治之’之策。先以严法立威,再择区试行教化!朕要看看,这东瀛之民,究竟能归于何类!更要让天下人看看,朕,非是空谈仁义,亦有廓清寰宇之志!”

“臣等遵旨!”宋江、吴用齐声应诺,他们虽对教化心存疑虑,但对施展武力、贯彻这“分而治之”的策略,却颇有信心。

刘混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他知道,徽宗胸中那口源自铁木真的“英雄气”,已寻到了东瀛这个具体的宣泄口。一场以“验证教化”为名,实则以强力重新塑造东瀛秩序的行动,即将拉开序幕。而这试验的结果,不仅将影响遥远的东瀛,更将深刻反哺汴京城内,那关于“华夷之辨”与“治国之道”的持续争论。龙气寻隙而出,其锋芒直指瀛洲,波涛将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