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鹰眼”林风送上返回基地的运输机后,龙渊没有丝毫停留,立刻转乘另一架高速飞行器,目标直指位于东南沿海某处深山之中的秘密军事技术研究所。这里,是档案中“火药”雷震目前被“安置”的地方。
与雪域高原的极端开阔截然不同,研究所隐藏在一座被掏空的山体内部,通道深邃,合金大门重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金属和某种未完全散去的化学制剂混合的奇特气味。这里的氛围更加压抑,也更加……危险。
龙渊在一个挂着“高危实验品管理与应用科”牌子的办公室外,见到了负责“看管”雷震的研究所安全主管,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脸上还带着一丝惊魂未定的老教授。
“龙渊大校,您可算来了!”老教授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将龙渊拉到一边,压低声音,带着哭腔说道,“雷工他……他又开始了!这次是B7区的废弃地下掩体!说是要验证什么‘结构性谐振崩塌效应’!我们拦不住啊!”
龙渊眉头微挑:“B7区?我记得那里原本是规划作为新型防护材料的抗爆测试区,还没完全废弃吧?”
“是啊!”老教授捶胸顿足,“就是因为还没完全废弃,里面还有不少贵重的监测设备没来得及拆!可雷工说那里的结构‘正合适’,带着他那一箱子‘玩具’就进去了!还屏蔽了里面的通讯信号!我们的人根本不敢靠近!”
龙渊点了点头,示意老教授稍安勿躁,随即迈步走向通往B7区的专用通道。通道入口处,几名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如临大敌地守着,看到龙渊出示的权限指令后,才松了口气,连忙打开厚重的防护门。
门后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灯火通明的混凝土通道。龙渊刚走进去,就感觉到脚下传来一阵极其轻微、但频率奇特的震动,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硝烟和化学品味也更浓了一些。
他没有急于深入,而是展开空间感知,如同无形的波纹向前延伸。
B7区内部的结构在他脑海中清晰呈现。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地下空间,原本布设着各种传感器和加固结构。此刻,在空间中央,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和化学痕迹的白色研究员大褂、头发乱糟糟如同鸟窝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摆弄着一些看起来像是从废旧电器、化学实验室甚至厨房里搜刮来的零件和材料——几段不同材质的金属管、几个装着不同颜色粉末的玻璃瓶、一些缠绕着的电线、甚至还有几个……压缩气体罐和看似普通的砂糖、硝酸钾混合物?
而在他的周围,地面上、墙壁上、甚至天花板的承重结构上,都被他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某种奇异规律地放置或镶嵌了一些微小的高能炸药块、导爆索和奇怪的金属共振片。这些布置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爆炸网络。
龙渊能“看”到,这个网络一旦被引爆,产生的将不是简单的冲击波和破片,而是一种多层叠加、频率特定的复合爆炸效应。它会首先通过精确计算的定向爆破,削弱几个关键的承重节点,然后引发一连串的结构谐振,最终导致这个坚固的地下掩体,以一种近乎“融化”般的方式,从内部开始崩塌、挤压,而不是向外炸开。这是一种将破坏力控制到极致,同时又追求最大毁灭效果的……艺术。
“有意思。”龙渊心中暗道。这种对爆炸能量和物质结构理解的深度,已经超出了常规爆破专家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基于直觉和天赋的“创造”。
他收敛气息,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雷震身后不远处。
雷震对此毫无察觉,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一个由金属管和电路板临时拼凑起来的、看起来极其简陋的起爆控制器上。他的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频率再调高百分之三……嗯,这个耦合点需要更敏感一些……完美!这次一定能看到最漂亮的‘坍塌之花’!”
他的眼神炽热,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宗教狂信徒般的虔诚和兴奋,仿佛手中摆弄的不是足以致命的爆炸物,而是即将诞生的绝世艺术品。
就在这时,龙渊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雷震耳中:“你的‘谐振崩塌’模型,在第三节点和第七节点的能量传导上,存在百分之五左右的相位延迟。如果强行引爆,崩塌会不够‘丝滑’,西南角的支撑柱可能会留下残骸。”
正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雷震猛地一惊,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手中的起爆器差点脱手。他霍然转身,看到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的龙渊,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恼怒,随即又被浓烈的好奇取代。
“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模型?相位延迟?你怎么看出来的?”他一连串的问题如同机关枪般射出,完全忘了对方是闯入者这回事。
龙渊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危险的布置,继续说道:“而且,你忽略了掩体顶部通风管道因年代久远产生的金属疲劳。一旦谐振开始,它会提前零点五秒断裂坠落,干扰你预设的冲击波叠加场,导致最终效果偏离预期百分之十五以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