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 第57章 苏娘子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第57章 苏娘子

作者:棠帧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09

苏娘手里攥着刚买的菜,凑到蹲在墙根抽旱烟的李富贵跟前,压低了声儿:“李大哥,昨儿我家那口子从驿站听来个信儿,说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元昌和太子殿下的事,彻底败露了?”

李富贵磕了磕烟杆里的灰,眉头皱了皱:“可不是嘛!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的,谁能想到皇子和太子能凑一块儿谋逆。听说陛下起初还念着李元昌是自个儿的亲弟弟,心一软,想下道特赦令饶他不死,留他条活路。”

“啊?陛下还能这么顾念亲情?”苏娘眼睛瞪圆了,手里的菜都晃了晃,“可谋逆是掉脑袋的大罪啊,哪能说饶就饶?”

“你这话在理!”李富贵往左右看了看,声音又低了些,“后来高士廉、李世积两位大人直接站出来拦着了,说国法是给天下人立的规矩,不能因为是皇子就破了例,今儿饶了李元昌,往后谁还把国法当回事?陛下听了这话,才没再提特赦的事儿。”

苏娘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菜叶子:“唉,也是没办法。听说最后陛下还是下了旨,让李元昌在家里自尽了……可怜见的,才二十五岁,要是走正路,哪会落得这个下场。”

李富贵重新点燃旱烟,抽了一口,语气沉了沉:“皇家的路看着光鲜,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这事儿啊,也给旁人提了个醒,再金贵的身份,也不能碰国法的红线。”苏娘拢了拢围裙,听着远处卖糖葫芦的吆喝声飘过来,才回过神似的拍了拍手上的菜屑:“说起来,那太子李承乾呢?他可是主谋之一,总不能也轻饶了吧?”

李富贵磕掉烟杆里的残灰,指节敲了敲墙根:“你没听驿站的人说?太子倒是没像李元昌那样自尽,可也没好到哪儿去——陛下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圈禁了些日子,后来直接贬去黔州了,这辈子怕是回不了长安了。”

“黔州?那地方听说山高路远的,比咱们这城郊还苦呢。”苏娘咂了咂嘴,想起自家小子昨天还闹着要去城里看灯,“以前总听人说太子金尊玉贵,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哪想到也有这么一天。要是他安安分分等着继位,哪用遭这份罪?”

李富贵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可不是嘛!听说这太子打小就有人顺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没人敢管。后来跟李元昌凑一块儿,俩人都觉得日子不称心,就琢磨着歪路了。你说这孩子,要是有个严点的师傅多管管,说不定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苏娘抬头看了看天,日头都偏西了,赶紧拎起菜篮子:“哎哟,光顾着说话,菜都要蔫了!我得赶紧回家给当家的做饭,晚了又要挨骂。”她走了两步又回头,“李大哥,你也早点回家,别蹲这儿吹风了。”

李富贵挥了挥手,又把烟杆含进嘴里:“知道了!我再歇会儿就去挑水。”看着苏娘的背影拐进胡同,他望着长安城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皇家的风波再大,到了他们这市井里,终究也会变成茶余饭后的闲话,过不了几日,又该聊新的热闹了。

苏娘刚拎着菜篮要挪步,就见巷口拐进来三个身影——一身玄色劲装裹得利落,腰间铜质腰牌晃着光,上面“玄镜司”三个字在夕阳下看得真切,为首那人眉峰凝着股沉劲,正是校尉陈默。

“哟,是陈校尉!”苏娘立马停了脚,她男人在巷口开了家小饭铺,这时候正忙得脚不沾地,她正好搭把手。说着就把菜篮往墙角一放,快步迎上去,手里还不忘拽了拽皱了的围裙,“这是刚查完差事?快里头坐,刚烧的热茶还冒热气呢!”

李富贵也赶紧把烟杆揣进怀里,往旁边挪了挪让出路,玄镜司管的是京里的要紧案牍,寻常百姓见了难免多几分拘谨。陈默没多寒暄,只微微颔首,带着两个下属径直走到靠里的桌子旁坐下,声音不高不低,刚好够苏娘听见:“三碗阳春面,加份酱牛肉,不用多放辣。”

苏娘麻利地擦了擦桌沿,端上三盏热茶,转身往后厨走时,听见身后下属低声问:“校尉,方才去东宫旧部那核查,没查出别的异常吧?”陈默指尖碰了碰茶盏,语气没什么波澜:“按册子逐人问了,都安分。记住,咱们是查案,不是拿架子,别惊着寻常人家。”

等苏娘端着面出来,几人已经没再谈公事,只安安静静吃面。酱牛肉切得薄,码在白瓷盘里,陈默夹了一筷子,没多说什么,只偶尔抬手示意下属慢些吃,别呛着。

吃完后,陈默从袖里摸出碎银放在桌上,不多不少正好够饭钱,苏娘要找零,他却摆了摆手:“不用了,你们也辛苦。”说完便带着人起身,脚步轻捷地出了巷口,没片刻就没了踪影。

苏娘捏着碎银走到李富贵跟前,小声道:“这陈校尉倒不像别的官差那样摆谱,说话做事都透着规矩。”李富贵望着巷口方向,点了点头:“玄镜司的人都这样,办的是国法里的事,自个儿先守着规矩。你看方才他说‘别惊着百姓’,这不就是跟陛下不徇私一个理儿?”

苏娘想起李元昌的事,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要是人人都像这样守着本分,哪来那么多糟心事?”说话间,饭铺里又进来两个挑担子的货郎,吆喝着要两碗面,苏娘赶紧应着迎上去,刚才玄镜司来人的小插曲,很快就融进了饭铺的烟火气里。

西市布庄的门板刚卸下一半,王二就扯着嗓子跟李四较上了劲:“李兄!人到事上才见分晓,你这是怕我赖账,给自己找不痛快?离我这布摊远点行不!”

李四攥着褡裢上的铜扣,脸憋得通红:“王二你讲不讲理?上个月你买那匹吴绫时,掏起铜钱眼都不眨,到我这借几吊钱周转,倒成了‘找不痛快’?”

王二把木秤往柜上一摔,震得几卷粗布簌簌掉灰:“那吴绫是为了赶曲江池的庙会!挣了利钱还能少了你那份?可你现在追着要,这说明啥?说明我一遇难处,你就只认铜钱!这钱……这钱我不借了还不成?你爱借不借!”

李四气得抬脚踢了踢门槛,几枚开元通宝从褡裢缝里掉出来,在青石板上滚得叮当响:“别来我这哭穷!你夫妻两个一个卖布一个染线,一年也挣十多贯,还差我这几百钱?”

这动静引得来收市的商贩们纷纷侧目,刚从玄镜司送文书回来的小吏周明远远瞥了一眼,摇摇头钻进了平康坊的巷弄。而布庄里,王二蹲在柜台后拿手指抠着木纹,李四背着手在摊子前转了三圈,末了只狠狠啐了口唾沫,甩袖往西市的暮霭里去了——这长安的市井烟火里,总有数不清的纠葛,就像坊墙外那棵老槐树的根,缠缠绕绕,埋在日子里。

王二正蹲在布摊后闷头抽烟袋,就见那放债的赵三带着两个泼皮,堵在了坊门口。赵三一脚踹翻了王二刚摆好的货箱,粗嘎的嗓子喊得半个坊里都听见:“王二!欠我的三贯开元通宝,今日再不还,就把你媳妇杏花的名字写到‘契书’上,卖给东市的‘人牙子’!”

这话像把锥子扎进王二心里,他猛地站起来,粗布襦裙上还沾着昨日染坊的靛蓝:“赵三你敢!杏花是我明媒正娶的媳妇,按《唐律》,良民岂能随意买卖?”

“良民?”赵三嗤笑一声,从袖里甩出张皱巴巴的借据,“你签了字的‘私契’在这!没钱还,就拿媳妇抵!我早打听了,杏花那双手绣的鸳鸯帕子在西市能卖好价钱,把她名字填进‘牙册’,保准有人买!”

正闹着,杏花端着刚浆好的衣衫从巷里走来,听见这话,手里的木盆“哐当”掉在地上,清水溅了赵三一脚。她攥紧了帕子,声音发颤却透着倔:“赵三你放屁!我杏花虽是妇道人家,也懂‘贞节’二字!你敢动我一根手指头,我就去京兆府喊冤,告你个‘逼良为贱’!”

赵三被噎了一下,正要发作,却见玄镜司的小吏周明抱着文书从坊门经过,他认得周明是常往衙门跑的人,顿时收了气焰,指着王二撂下句“三日内不还钱,我定让你后悔”,带着泼皮骂骂咧咧地走了。

杏花蹲下去捡木盆,眼泪啪嗒掉在水里。王二上前想扶,却被她甩开。杏花抹了把脸,红着眼瞪他:“王二,你要是再敢赌钱欠账,我就是跳了曲江池,也绝不叫人戳着脊梁骨骂‘卖媳妇的汉子’!”

王二看着媳妇倔强的侧脸,烟袋杆子在手里攥得发白——他知道,这长安的烟火气里,有些底线,碰不得。

陈默刚带着下属查完一桩私铸铜钱的案子,拐进熟悉的巷弄,就听见一阵推搡哭喊声。只见李富贵的媳妇苏娘被一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逼在墙角,那公子哥手摇玉扇,满脸轻佻:“苏娘,你才二十三岁,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跟着李富贵那穷汉捱苦,不如跟了我,保你吃香喝辣,绫罗绸缎穿不尽!”

苏娘死死攥着手里的绣绷,指尖因用力泛着青白:“李公子请自重!我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懂‘从一而终’的道理!你再这样,我就喊人了!”

陈默眼神一冷,上前一步,玄色官靴踏在青石板上,声如金石:“光天化日,当街欺辱民妇,李公子好大的威风。”

那公子哥正是吏部侍郎之子李瑾渊,见是玄镜司的校尉,先是一怔,随即倨傲地扬起下巴:“陈校尉?我与苏娘谈笔‘好买卖’,你管得着吗?”

“谈买卖需要动手动脚?”陈默目光扫过苏娘被扯乱的衣领和泛红的眼眶,“《唐律》有载,‘诸以威势取人财物者,准盗论’,欺辱良家妇女,更是罪加一等。李公子是要我请你去京兆府‘谈’?”

李瑾渊脸瞬间白了,他知道玄镜司办案不讲情面,慌忙摆手:“误会!都是误会!”说着狠狠瞪了苏娘一眼,“不识抬举!”甩袖带着仆从灰溜溜走了。

苏娘瘫软在地,捂着胸口喘粗气,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陈默让下属守在巷口,自己蹲下身,声音放缓:“苏夫人,可受伤了?需不需要请医官来看看?”

苏娘摇摇头,抬手理了理鬓边的碎发,虽带着后怕,眼神却依旧清亮:“多谢陈校尉……若不是您,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李富贵挑着水担匆匆赶来,见妻子没事,对着陈默深深一揖:“陈校尉救命之恩,我李富贵没齿难忘!我家苏娘才二十三岁,要是真叫那恶少缠上,往后可怎么做人……”

陈默扶起他,沉声道:“维护法度是本职。往后若再遇此类事,可去玄镜司递状,或找京兆府,切莫忍气吞声。”说罢带着下属转身离开,玄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尾。

李富贵牵着苏娘的手,望着陈默离去的方向,只觉得这长安的天,好像因为有这样的人在,亮堂了许多。而远处,李瑾渊刚回府就被父亲叫去书房,等着他的,将是一场关于“规矩”的严厉训诫。

苏娘回娘家时,娘家的四合院飘着皂角的清苦气。母亲把她拉到葡萄架下,指着架上一串刚泛紫的葡萄叹道:“妮子,你嫁进李家三年,他虽没大富大贵,可哪回不是把你捧在手心?三百两银子是天灾,不是他人品坏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哪能一遇风雨就散了?听娘的,再给他一次机会。”

苏娘攥着帕子,想起李富贵得知被骗时那夜白了的鬓角,心里一软。三日后,她坐着驴车回了长安,刚进巷口就见李富贵正踮着脚往布庄里搬货,粗布短打被汗水浸得半透。见她回来,李富贵手里的麻包“咚”地掉在地上,眼圈瞬间红了:“苏娘……你真回来了?”

“娘说,再给你一次机会。”苏娘别过脸,却忍不住偷偷笑了。李富贵大步上前,想抱又不敢,只搓着手憨笑:“我……我接了个给西市酒楼绣帷幔的活计,玄镜司的陈校尉还帮我寻了个合规的放贷铺子,利息公允,咱们慢慢还,绝不叫你再受委屈!”

暮色里,苏娘看着丈夫忙碌的背影,想起母亲的话,又望了望远处玄镜司那座灰砖小楼,忽然觉得这长安的风,好像也没那么冷了。而李富贵搬完最后一包货,转身时偷偷抹了把脸——他暗自发誓,这辈子绝不再让苏娘因为银钱掉一滴泪。

夜里的油灯昏黄,苏娘还在灯下绣酒楼的帷幔,金线在她指间绕着,绣出半朵盛放的牡丹。李富贵端着碗刚热好的汤饼进来,小心地放在绣绷旁:“歇会儿再绣吧,这都快三更了,仔细伤了眼睛。”

苏娘抬头揉了揉手腕,笑了笑:“得赶在十五前交活,早绣完早拿工钱,好还这个月的贷银。”她舀了勺汤递到嘴边,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你今儿去布庄取丝线,王二没再跟你置气?”

“没了没了。”李富贵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挠了挠头,“他还跟我赔了不是,说前阵子为了借钱的事太急躁。还说要是布庄有零碎活,让我尽管找他搭把手。”

苏娘停下针,挑了挑眉:“这倒稀奇,前阵子他跟李四吵得整个西市都听见,怎么忽然转性了?”

“还不是看咱们俩这么熬着也没散,他自己琢磨过味了。”李富贵拿起块胡饼掰了半块给她,“他说昨天见陈校尉路过,还问起咱们还债的事,说要是有人敢在放贷上刁难,让咱们直接找他。你说这陈校尉,真是个好人。”

苏娘咬了口胡饼,心里暖烘烘的:“可不是嘛。上个月咱们还了头一笔贷银,掌柜的都说,没见过这么上心的官差,特意来叮嘱他按公允利息算。”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几声轻叩,是隔壁的张阿婆送来了碗腌菜:“听着你们屋里还亮着灯,给你们添口小菜,明早配粥吃。”李富贵赶紧接了,连声道谢。

等关了院门回来,苏娘已经把最后一针牡丹绣完,举起帷幔对着灯看了看,金线在光下闪着柔和的光。李富贵凑过来,笑着说:“这手艺,酒楼掌柜见了保准欢喜。等这活结了,我再去寻个帮人拉货的活,多攒些银钱,明年咱们也把院子修修,给你搭个宽敞的绣房。”

苏娘把帷幔叠好,靠在他肩上:“不用急,咱们慢慢来。只要你踏实肯干,日子总会好起来的。”油灯的光映着两人的影子,落在土墙上,缠得紧紧的,像院子里那棵越爬越密的牵牛花,透着股扎在土里的韧劲。

高阳原的秋风吹起纸钱时,苏娘正蹲在巷口给绣绷穿金线。李富贵挑着水担从西市回来,裤脚沾着泥,压低声音说:听说了吗?汉王府的人都被没入掖庭了——就是那个跟太子谋逆的李元昌家眷。

苏娘针尖一颤,扎在指腹上:可怜见的,他才二十五岁......家里妻儿怎么办?

哪有那么容易。李富贵放下担子,往玄镜司方向瞥了眼,听布庄王二说,汉王妃是豆卢家的小姐,当年九岁就册了妃的。如今男丁没入官奴,女眷要么进掖庭,要么......他没说下去,却从怀里摸出块皱巴巴的麻纸,这是陈校尉那边漏出来的单子,你看这名字——

纸上豆卢氏三个字墨迹未干。苏娘想起去年曲江池庙会,见过那位穿紫绮罗的王妃,正指点仆从挂《汉贤王图》摹本,鬓边金步摇随笑声轻颤。谁承想不过一年,就成了文书上的罪臣家眷。

三日后,苏娘去兴善寺送绣好的幡幔,撞见老和尚正给个病弱的小沙弥喂药。那孩子眉眼间有几分贵气,却咳得直不起腰。这是有怀小师父,和尚叹息着,原是汉王家的嫡子,如今......话没说完,小沙弥已咳出些血来,沾在素色僧袍上像极了残梅。

苏娘回来时路过证果寺,见个尼姑在门槛上缝补旧经卷。青灰色僧袍下露出半截玉镯,倒像是去年宫市上见过的样式。听扫地僧说,这尼师法号慧安,原是豆卢家小姐,入寺前总抱着本《女诫》哭,如今绣的佛幡倒成了寺里一绝。

巷口的夕阳把两人影子拉得很长。李富贵数着刚赚的铜钱:玄镜司陈校尉查案时说,汉王家抄出好些书画,有幅没完成的《牧马图》,落款还是去年中秋的......

苏娘把染血的绣线扔进竹筐:二十五岁的王爷,十九岁的王妃,还有那病弱的孩儿......这皇家的富贵,原是刀尖上的蜜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掖庭局的马车声,辘辘碾过青石板,像要把这长安城的悲欢都轧进尘土里。

陈默坐在囚室外的石阶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半块玉佩。青石台阶沁着夜露的凉意,月色被天井四方的檐角切割成碎银,洒在他沾了尘土的皂靴上。玉佩上的突厥纹路蜿蜒如蛇,在冷光下泛出油脂般的微光——这是从李三贴身衣襟暗袋里搜出的物件,边缘被利器整齐劈开,断口却已被磨得温润。

三日前在乱葬岗,他几乎以为捞回来的是个死人。腐土之下,李三的身体像一截被雷火劈焦的枯木,浑身是伤,深可见骨。此刻虽能勉强下床,那人却始终抿着唇,连水都要等陈默递到眼前,才肯就着碗沿啜饮。仿佛开口说一个字,便会漏掉最后一缕魂魄。

“他指甲缝里有松香。”

长公主李静姝的声音从身后切进来,清冷如刃。陈默回头时,见她站在月影交界处,宫裙曳地如泼墨,指尖捏着一张薄笺。

“假刺史府暗格里搜出的账册,页角也沾着同样的松香——矿场特产的树脂,遇火会析出紫烟。”她向前半步,笺纸在风中簌簌作响,“此人被扔进乱葬岗那夜,正好有三车银矿从官道消失。”

囚室铁门忽然吱呀一声裂开条缝。陈默看见李三的眼睛在黑暗里亮了一瞬,像是野狼被火把惊动的刹那反光,又迅速沉入浑浊的垂视中。

陈默忽然起身推门而入,将玉佩搁在囚室中央的木桌上。腐草与血污的气味扑面而来。

“这是你从使团马车里带出来的?”他屈指叩了叩玉佩,突厥符文在烛火下扭出诡谲的阴影,“突厥可汗贴身之物,怎会到你手中?使团遇袭那日,你究竟是谁的刀子?”

李三枯瘦的手指猛然蜷紧,镣铐砸出当啮碎响。他仍旧沉默,但陈默看见他的视线死死黏在玉佩裂痕上,喉结如困兽般剧烈滚动,仿佛那断口里藏着要扑出来噬人的往事。

陈默推开自家院门时,天已蒙蒙亮。一夜的审讯和谜团像铁锈般沾在他的喉咙里。他没想到,妻子钱庆娘正端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一盏孤灯映着她半张脸,眼下泛着青影,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桌上放着一只打开的包袱,里面是几件男子的旧衣,还有一柄他藏在箱底、多年未动的短匕。

“你翻我东西?”陈默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像磨过粗砂。

钱庆娘猛地站起来,衣袖带倒了桌上的灯盏,灯油泼洒开来,瞬间弥漫起一股呛人的味道。她的声音却比灯油更烈,更烫:“我不翻?我不翻你是不是就打算瞒着我,再去蹚那趟浑水?!陈默,你看看这些衣服!看看这把匕首!十年前你就是穿着这身衣服,拿着它,差点死在北境!如今安稳日子才过了几天?为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囚犯,为了长公主一句话,你又要把命填进去?”

陈默伸手去扶那灯盏,被钱庆娘一把推开。她的指甲划过他的手背,留下几道浅浅的白痕。

“那囚犯关系到使团案、矿场贪墨,不是私怨。”

“不是私怨?”钱庆娘笑起来,眼圈却红了,“你半夜看着那半块玉佩发呆的时候,想的真是朝廷公事?李默,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那玉佩——那突厥纹路——你看到它的时候,眼神和十年前你从尸山血海里爬回来那天一模一样!你梦里喊的那个名字,‘阿史那’,是不是又回来了?”

陈默的脸色在晨曦里骤然褪得干干净净。他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妻子的质问像一把钝刀子,精准地撬开他尘封的箱箧,露出了里面从未真正愈合的旧伤。

“庆娘,有些事我必须弄清楚。”

“弄清楚?然后呢?再赔上一只手?还是这次直接把命交代了?”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绝望的哭腔,“这个家在你眼里到底算什么?我算什么?你每次都说会回来,可每次我都觉得你早就把魂丢在外头了!”

她抓起那件旧衣,狠狠摔在他身上。衣服上沉积多年的尘土和淡淡的血腥气猛地散开。

“你看看!你闻闻!这上面的血是不是还没干透!”

陈默接住衣服,手指攥紧了粗糙的布料,指节捏得发白。他望着妻子因愤怒和恐惧而颤抖的身影,半晌,只低低说出一句:

“庆娘,门没关。”

钱庆娘猛地愣住,扭头看向洞开的院门,外面是逐渐苏醒的坊街,偶尔有早起的小贩经过,投来好奇的一瞥。她积攒了一夜的怒火和恐惧,仿佛突然被这世俗的晨光刺破,泄了气。她踉跄一步,扶住桌沿,不再看丈夫,只是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压抑的抽气声碎在清冷的空气里。

陈默沉默地走过去,关上了院门,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他站在门后,没有回头去看妻子,只是听着她破碎的哭声,手里的旧衣仿佛重逾千斤。

陈默的手在木门上停留了片刻,指尖沁着门板的粗糙与凉意。钱庆娘压抑的抽泣声像细针,扎在他耳膜上,也扎在这具身体那些他尚未完全接管的记忆碎片上。

穿越而来不过数月,他与这位“妻子”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日子,掰着手指都能数清。原主“陈默”的过往于他而言,是一卷残破的文书,大多章节都已模糊难辨。他扮演着丈夫的角色,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深知一个疏忽便能引来灭顶之灾。此刻,这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爆发出来。

那旧衣上的血腥味和尘土气钻入鼻腔,异常陌生,却又诡异地牵动着这具身体的某根神经,引得心口一阵莫名的抽紧。阿史那?这个名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借来的记忆里未能激起丝毫涟漪,却让身边的妻子反应剧烈至此。

他关上门,将渐起的市井喧嚣隔绝在外。院内只剩下她破碎的哭声,一下下敲打着死寂的清晨。

他转过身,看着钱庆娘因剧烈情绪而颤抖的背脊。他应该去安抚她,像一个真正的丈夫那样。可他甚至不知道过去的陈默会如何做——是沉默地拥住她,还是厉声喝止她的“无理取闹”?

他最终只是慢慢走过去,动作带着一种不属于他自己的滞涩。他将那件惹祸的旧衣放在凳子上,倒了杯温水,递到她手边。

“庆娘,”他开口,声音低沉,努力模仿着记忆中可能存在的温柔,却又不可避免地透出穿越者的疏离与审慎,“有些事…我并非有意瞒你。”

钱庆娘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目光里交织着痛苦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他的语气,他的眼神,似乎与往常有些不同,那是一种她无法精准描述的隔阂。

“只是…许多旧事,连我自己都记不真切了。”陈默选择着字句,每一字都像是在雷区摸索,“这身子受过重创,你是知道的。很多过往,都像是蒙着厚厚的雾。”

他伸出手,想要拍拍她的肩,却在即将触碰到她时微微一顿,最终只是落在她身旁的桌沿上。这个细微的迟疑没能逃过庆娘的眼睛。

“但那囚犯,牵扯甚大。”他强行将话题拉回公务,这是他相对能掌控的领域,“并非私怨,也绝非儿戏。长公主亲自过问,此事…躲不开。”

钱庆娘看着他,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茫然和不安取代。她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熟悉的痕迹,却总觉得隔了一层纱。她最终低下头,盯着那杯水,声音沙哑:“我不管什么公主,什么囚犯…我只怕你回不来。每次你走出去,我都怕…”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下去,只是肩膀又轻轻颤了一下。

陈默站在她面前,扮演着一个忧心忡忡又身负重任的丈夫,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的清明。他必须更快地挖掘这具身体的记忆,弄清“阿史那”是谁,弄清理伏在原主过往里的所有陷阱。否则,不必等外界的刀剑,仅仅是身边人怀疑的目光,就足以将他置于死地。

而眼前这个为他哭泣的女人,是他最亲密的陌生人,也是他身份最危险的审视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