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 第52章 汴州城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第52章 汴州城

作者:棠帧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09

春深日暖,西市南巷的布庄前,苏二郎(苏雨欣)正将新染的苏木红布挂上竹架。布匹在阳光下泛着晚霞般的流光,引得路过的妇人驻足惊叹。忽闻银铃轻响,他抬头便见花万紫提着香篮袅袅而来,篮中装着新制的安息香丸,袖口忍冬纹随步摇曳。

“苏掌柜这匹红布染得极好,”花万紫驻足轻笑,“可是用了波斯苏木?”她的目光掠过布面,似在品鉴香料般细致,“色泽沉而不艳,倒像我们制香时熬出的第一道凝脂。”

苏雨欣耳根微热,忙递上一块布样:“花娘子眼力毒辣……这染料确是胡商伊思哈所赠。你若喜欢,我留半匹给你裁件夏衫——听说安息香燥热,配这凉快布料正相宜。”他话音未落,隔壁张阿婆便探头打趣:“二郎今日怎这般大方?上回老身买布多要一尺边角料,你还要收三文钱哩!”

花万紫掩唇一笑,从篮中取出个绣薰衣草的香囊递过去:“不必裁衣,只求苏掌柜允我些碎布头——香铺里缺了裹香料的绸帕,若用你这红布残角,既省料又添色。”她指尖掠过苏雨欣掌心,留下清浅合欢香,“另有一事……三日后终南山采药,可需搭我的驴车?王绣兄妹也同去。”

原来那日王二闹事后,花万紫与王绣常结伴采药。王绣识草、万紫辨香,二人竟琢磨出以薄荷混紫苏驱蚊、木樨花配合欢助眠的新香方。此番上山是为寻野生艾草,恰逢苏雨欣亦需采购染布所需的茜草根。

三日后晨雾未散,驴车碾着青石板往南山行。阿瑾在前赶车,王绣与万紫并肩而坐,苏雨欣则护着药篓坐在后箱。途经溪畔时,万紫忽指着一丛紫花道:“那是黄芩?花开得比药铺晒的还旺。”苏雨欣却摇头:“是葛花……染布时能出鹅黄色。”二人争辩不下,王绣噗嗤笑了:“万紫姐姐认香第一,二郎哥哥认色第一,倒都是‘痴人’!”

车至山腰,四人分头行动。苏雨欣采完茜草,忽见崖边生着一片罕见蓝萼花,想起万紫曾提过“制龙涎香需寻带矿气的花种”,便冒险攀摘。不料脚下青苔滑腻,他踉跄欲坠时忽被一把拉住——竟是花万紫弃了药篓赶来,发间银铃乱响,掌心尽是冷汗。

“不要命了?”她难得蹙眉,“这花名‘鬼臼’,根茎有剧毒,碰了手背溃烂三日!”苏雨欣怔怔递上花束:“我见你香谱里画过相似……”万紫愣了片刻,忽然取出手帕裹住花茎:“傻人!我要的是白瓣黄蕊那种。”语气虽嗔,却将帕子塞进他袖口,“回铺子用苦参汤洗手,莫留毒气。”

归途夕照铺满西市,王绣兄妹先下车送药。驴车内只剩二人,苏雨欣忽从怀中掏出一卷靛蓝布:“碎布头攒的……给你裹香。”布角却绣着隐忍冬纹——分明是新布裁的。万紫垂眸摩挲布纹,良久轻声道:“三日后戌时,波斯邸店新到一批蔷薇水,据说掺了琉璃海岸的龙涎……同去否?”

车窗飘入阿瑾哼唱的坊间小调,混着晚风与药香,将苏雨欣一声“好”字裹得温柔缱绻。

夕照把驴车的木轮染成蜜色,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慢了半拍,像把方才那句“好”又在风里滚了滚。花万紫把靛蓝布叠得方方正正,塞进贴身的香袋旁——那里还藏着枚半融的蜜饯,是前日苏雨欣借口“王绣给多了”塞来的,甜意早浸进了布纹里。苏雨欣侧头看她,见她指尖在布角冬纹上轻轻蹭过,耳尖悄悄漫上红,忙转开眼去看窗外,却撞进满街晚霞,连天边流云都像被药香染得软乎乎的。

这三日倒过得快。苏雨欣每日清晨帮王绣劈柴煎药,午后总绕路从波斯邸店前过,看伙计搬香料箱,听里面传出的琉璃碰撞声,心里竟比打了场胜仗还慌。直到戌时梆子敲过,他攥着藏了龙涎香碎的油纸包,刚拐进巷口,就见波斯邸店的鎏金铜铃晃了晃,花万紫拢着素色披风站在灯影里,指尖沾着点碾香的细粉,像落了星子。

“来了?”她抬眸时,灯光落在眼尾,软得像那晚的晚风。苏雨欣忙把油纸包递过去:“路过香铺,见这龙涎碎好……掺蔷薇水该更衬。”话没说完,就被店家笑着打断——高鼻深目的波斯人捧出琉璃瓶,一拧开盖子,甜润的蔷薇香混着清冽龙涎气漫开来,竟比晚霞还醉人。

花万紫蘸了点香露,忽然凑近他袖口闻了闻:“你袖口沾了薄荷香,是帮王绣晒药了?”苏雨欣脸一热,刚要应,就见她把那卷靛蓝布掏出来,里面裹着半盒沉水香:“早用你的布裹好了,如今掺了蔷薇水,倒成了独一份的香。”

两人并肩走出邸店时,巷口琉璃灯把影子叠在一块儿。晚风卷着香,又飘来段似曾相识的小调——是阿瑾在药铺门口哼的。花万紫脚步顿了顿,轻声道:“明日王绣说要晒桂花,说能腌成糖,也能掺进香里……”

“我去帮忙!”苏雨欣抢着应,声音比巷里的灯还亮。花万紫弯了弯眼,把裹着香的靛蓝布往他手里塞了塞:“那这香你先拿着,明日……带些桂花来配。”

夜色里,苏雨欣攥着染了香的布,只觉得连晚风都甜得发黏,那句没说出口的“日日都来”,早跟着香意,悄悄漫进了彼此的心里。

暮春清晨,王绣和母亲柳氏踏上去汴州的路。母亲挎着装满紫苏和合欢花的布包,说是给外婆做安神香枕;王绣怀里则揣着新织的细麻布,上面绣着终南山采药时见的黄芩花——那是外婆最爱的花样。

马车驶出长安城,沿汴水东行。柳氏望着窗外泛金的麦田,轻声说起旧事:“你外婆的村子叫‘汴城’,古时出过个叫卞和的樵夫,在荆山得了宝玉。村里人常说,汴水沙里的碎云母石,夜里会发蓝光,像藏着宝。”

王绣好奇地撩开车帘,见河滩上确有星点微光,忽想起花万紫提过的“波斯商人采云母入香”,心下盘算:若真能寻到,或许能制出新香方。

日暮时分,马车停在一处青瓦白墙的院落前。门楣悬着“卞氏旧宅”的木牌,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妇正踮脚摘檐下的艾草——正是外婆卞氏。她耳垂戴着罕见的云母坠子,与王绣在平康坊胡商处见过的波斯耳珰形制相似。

“王绣都这般大了!”外婆笑着拉她进门,指尖薄茧摩过王绣手背,“上次见你,还是你爹病逝那年,你才这么高。”她比划着,腰间一串青铜钥匙叮当作响,其中一枚刻着狼首纹,竟与阿史那云姬金镯上的图腾有几分神似。

夜饭时,外婆端来汴城特有的“荆山玉豆腐”——用汴水沙滤过的豆浆点成,质如凝脂,佐以薄荷蜜饯。柳氏替外婆拢发时,忽讶然:“娘,您后颈这朱砂痣……何时多了三道金纹?”

外婆摆手一笑:“去年暑天在荆山采菖蒲,遇雷雨跌进道观遗址,醒来便如此了。村巫说是‘三才护佑’,我倒觉着是沾了前朝道士炼丹的朱砂。”

王绣却心下一动:她曾在宋清荷药柜暗格中见过《太乙遗册》,载有“丹砂化纹,星陨之兆”。再看外婆云母坠子折射的烛光,在墙上投出奇异星图,与那日陈默玉佩所显幽冥沙轨迹隐隐相合。

次日,外婆带王绣去汴水畔采云母。河滩上,几个孩童正用苇杆拨弄沙石,唱着古老歌谣:“卞和哭,凤凰飞,荆山玉碎汴水围——”王绣蹲身细看,见沙中云母竟排成二进制代码般的点阵,与她袖中暗藏的天机阁算筹隐隐共鸣.

忽闻马蹄声急,一骑绝尘而来。马上跳下个戴粟特银环的少年,气喘吁吁递上信笺:“王绣姑娘!长安来信,宋掌柜说星陨阁异动,疑与汴城‘荆山玉心’有关!”

信纸展开,宋清荷字迹潦草:“昔年突厥公主携星穹器潜藏汴城,器核化玉,代代守护。今阁众追索,速携护器归长安静候。”

外婆叹息一声,从怀中取出那枚狼首钥匙:“该来的终归来了。王绣,你可知外婆本名——阿史那云姬的乳母卞氏?这钥匙能开荆山地宫,玉心就在其中。”

暮色浸染汴水,王绣握紧钥匙。河风送来外婆轻语:“你娘本名静姝,取自前朝废后谥号。当年我为避星陨阁追杀,借卞和传说藏身于此。如今,该把故事还给你们了。”

《长安夜魇:汴水云母洞》

子时三刻,汴水河滩的云母石突然泛起幽蓝磷光。王绣攥着外婆给的狼首钥匙,指尖被钥匙表面浮起的二进制纹路烙得生疼。对岸荒废的荆山采矿洞里飘出《秦王破阵乐》的旋律——那是三巧儿常哼的调子,此刻却裹着突厥语吟唱的诡异颤音。

“星陨阁的‘声蛊’!”薛忠猛地按住王绣肩膀,“快用薄荷叶塞耳!”他战靴碾碎滩涂上发光的云母石,碎石竟渗出朱砂般的血水。血珠滚落处显露出星穹族母舰的导航图,与外婆后颈的金纹朱砂痣完全重合。

河面突然掀起逆流漩涡。王二戴着青铜饕餮面具立于涡心,手中提着的琉璃灯笼里困着挣扎的萤火虫——正是三日前宋清荷药铺失踪的“药引”。他的突厥语带着河东口音:“交出狼首钥匙,否则汴城今夜化作血池!”

王绣突然扯断颈间银链。链坠竟是半枚波斯银币,币身粟特文“月氏后裔”骤然发光。银光射向漩涡时,王二的面具应声碎裂,露出底下腐烂的狼首刺青——正是星陨阁“蚀骨蛊”发作的征兆。

“原来你才是蚀月魔神的容器!”薛忠挥刀斩断王二左臂,断肢竟化作吐火罗血蛛群。虫群扑向王绣时,她怀中的合欢花香囊突然炸开淡紫烟雾——是花万紫暗藏的安息香精。

烟雾弥漫处,采矿洞深处浮起七具青铜棺。棺盖的星穹族能量符文与外婆的云母耳坠共振,将王二体内的蛊虫尽数吸出。蛊虫在棺顶拼出“武曌”二字时,汴城钟楼突然敲响第四十一声哑钟——那是贞观十七年惊蛰的报冤信号。

晨光熹微中,王绣将狼首钥匙插入棺阵中枢。棺盖开启的瞬间,她看见三巧儿安睡在星穹族能源核心中,心口的朱砂痣正随着《秦王破阵乐》节奏搏动。

暮春三月,阿福的二姐梁盼娣在汴水畔浣衣时,遇见了青衫书生杜文若。他自称是赴京赶考的洛阳士子,腰间悬着枚刻“弘文馆”的铜牌,袖口却沾着西市胡商常用的龙涎香粉。盼娣攥着捣衣杵,看他用苇杆在沙地上写“蒹葭苍苍”,河风拂过他染着墨渍的指尖——那墨色遇水不散,竟是波斯邸售的金粉墨。

“姑娘可愿为小生研墨?”杜文若递来只青瓷砚,砚底暗刻突厥狼首纹,“待高中后,必以三斛明珠聘姑娘为妾室。”盼娣瞥见他靴帮沾着星陨阁特有的朱砂泥,却仍将砚台裹进汗巾。她记得阿福说过,星陨阁惯用“墨香诱”控制人心。

深夜,杜文若约盼娣至荆山废观。殿内弥散着安息香,香炉饕餮纹与王二面具同源。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溃烂的蛊疮:“好姑娘,需你心头血做药引——这是星陨阁的‘情蛊’!”盼娣疾退时撞翻香炉,炉灰显出血字:“贞观十七年惊蛰,蚀月魔神需处子血”。

恰在此时,阿福带着薛忠破门而入。薛忠的横刀斩断杜文若左臂,断肢竟化作吐火罗血蛛!盼娣猛地扯断颈间银链——那是花万紫所赠的驱蛊香囊,银链坠着的合欢花苞炸开紫雾,血蛛瞬间化为灰烬。

真相在晨雾中揭晓:杜文若实为星陨阁“墨使”,专诱身怀纯阴之血的女子。他靴底的朱砂泥通往汴城地下祭坛,坛中七具青铜棺皆刻着盼娣的生辰八字。而那块“弘文馆”铜牌,原是宋清荷药柜遗失的镇蛊牌。

盼娣将染蛊的汗巾沉入汴水时,对阿福轻笑:“且将这书生留给终南山的猫妖处置——听说他们最恨负心人。”河面浮起的泡沫中,隐约传来《秦王破阵乐》的旋律。

龙虎山下的宋家老宅,青瓦灰墙隐于竹林深处,门楣悬着块风吹日晒的桃木符,刻的是天师府镇煞纹。宋清荷挎着药篮推开斑驳木门时,檐角铜铃忽无风自响——那是幼时娘亲挂的“惊蛰铃”,每逢山雨欲来必鸣。

堂屋供桌摆着双亲牌位,牌位下压张泛黄丹方,墨迹是娘亲特有的簪花小楷:“龙虎山朱砂三钱,配晨露研服,可镇惊悸”。宋清荷指尖抚过“朱砂”二字,忽想起昨夜终南山裂隙里渗出的血色泥土,心头莫名一颤。

后院丹井沿石缝生着紫叶草药,阿福踮脚去采时,粟特银环不慎坠入井中。井底忽然传来空洞回响,似有金属机关转动。宋清荷忙点松明照去,见井壁浮凸出星穹族二进制刻痕,与阿福银环上“月氏后裔”纹路同源!

“阿爷,这井……”阿福话音未落,老周突然喘着粗气闯进院门:“宋掌柜!王二带人封了山脚祭坛,说掘出前朝突厥公主的狼首棺了!”

三人疾步赶至祭坛,见青铜棺椁已被村民撬开。棺中女尸颈佩狼首珏,掌心紧攥卷《乙巳占》残篇——纸页间夹着片枯荷,荷上墨字竟是宋清荷娘亲笔迹:“贞观十一年惊蛰,星陨阁借龙虎山丹穴养蛊”。

宋清荷猛地扯开残篇,背面赫然露出半幅长安地脉图。图中西市宋清荷药铺的位置,被朱砂圈出“蚀月魔神瞳井”六字。她忽然忆起娘亲临终呓语:“清儿,莫碰井中月……”

夜空雷炸响,暴雨冲刷着棺中女尸的脸。褪去泥污后,那容貌竟与宋清荷有七分相似。阿福的银环突然在井底迸发蓝光,整口丹井开始轰鸣旋转,井水倒灌处浮起枚波斯鎏金香囊——囊身蚀刻的,正是宋清荷药柜底层暗格的鸳鸯锁纹。

龙虎山丹井沿,宋清荷凝视井壁阴刻星象凹痕(替代二进制刻痕)——阿福坠落的粟特银环正卡在“天枢”位,环上“月氏后裔”纹路与凹槽严丝合缝。“这井是星轨罗盘!”老周疾呼打断,山脚祭坛已被掘出狼首青铜棺。

棺中女尸掌心的《乙巳占》残页夹着枯荷,荷上墨字刺痛宋清荷双目:“贞观十一年惊蛰,星陨阁借丹穴养蛊”。她颤抖翻转残页,背面长安地脉图上赫然圈着自家药铺——“蚀月魔神瞳井”!

暴雨冲刷女尸面容,竟与宋清荷七分相似!此时井底鎏金香囊浮起,囊锁鸳鸯纹正是亡妻李静姝旧物。忽闻马蹄裂空,黑衣人踏幽冥驹而至,睚眦面罩下传来与亡夫陈默无二的声音:“三日后子时携三位未婚妻赴终南山裂隙…解码星穹舰需天机算筹与突厥血誓。”蹄印中幽冥沙聚成“李静姝”之名时,宋清荷怀中陈默遗佩嗡鸣——亡妻棺椁所在,竟是祭坛第七具空棺!

戌时三刻,长安永兴坊的青石板路浸在昏黄月色中,王绣提着新配的安息香药包匆匆穿过槐树巷。她刚为花万紫送完改良的香方,袖袋里还揣着对方回赠的波斯银铃——据说摇响能驱夜行邪祟。

忽闻身后脚步急响,还未来得及回头,一双粗粝大手猛地从背后箍住她的腰!浓烈酒气混着胡麻油腥味扑来,耳畔响起沙哑淫笑:“娘子这般晚独行,莫非是专程等为夫?”

王绣浑身僵冷——那声音正是白日被薛忠赶走的泼皮张老三!她奋力挣扎,肘击对方肋下,却被更狠地摁在坊墙青苔上。张老三的獠牙金镯硌得她生疼,嘴里哼着淫词滥调:“小娘子莫怕,平康坊的姐儿都说俺最会疼人……”

危急间,王绣猛地扯断袖中银铃!清脆铃响惊起檐角宿鸦,巷口骤然传来老周炸雷般的怒喝:“哪来的杂碎敢动宋掌柜的人!”马蹄声如雷逼近,竟是老周驾着宋清荷药铺的运药车冲来,车前琉璃风灯照出张老三惨白的脸。

更巧的是,药车上还坐着前来送当归的波斯胡商伊思哈。他见状立即吹响颈间隼笛,刺耳哨音引得一队巡夜武侯急奔而来。张老三吓得松手欲逃,却被老周甩出的麻黄草绳套个正着。

混乱中王绣摸到张老三后腰别着的星陨阁令牌——玄铁所铸,刻着与王二面具相同的饕餮纹!她猛然想起黄昏时见王二与此人密语,原是为报复日间受辱之事。正当武侯押走张老三时,王绣忽瞥见坊楼飞檐上立着个黑影:披靛蓝斗篷,面覆羊膀胱膜眼罩,正是日间求助的妇人王婶!

那王婶竟对王绣遥遥颔首,指尖弹出一粒朱砂丸。丸药落地爆开红烟,烟散后她已无踪,唯留地面积水映出诡异星图——与那日陈默心口浮现的蚀月咒印一般无二。

戌时三刻,长安西市宵禁的鼓声刚过,宋清荷正欲落下药铺门板,忽闻巷口传来马蹄叩击青石板的脆响——不是武侯巡夜的单骑,更似波斯邸商队那种包铁蹄的健马。阿福攥着捣药杵缩到柜台后,粟特银环在烛火下微微发颤:“阿爷,是星陨阁的‘幽冥驹’!”

话音未落,一道黑影已破开夜雾。来人身披玄色驼绒大氅,领口狼毫沾着终南山的夜露,面上覆着突厥巫觋常用的青铜睚眦面罩——那睚眦目孔处却嵌着星穹族特有的蓝磷石,随呼吸明灭如活物。

“宋掌柜。”黑衣人声线沉如石磬,指节叩在柜台时露出腕间刺青:二进制代码与突厥狼首图腾交织,正与三日前王二尸身上浮现的密纹同源。他抛来一卷靛蓝羊皮,“星陨阁要这三味药——荆山血朱砂、汴水云母精、终南合欢露。”

宋清荷展开羊皮卷,瞳孔骤然收缩。卷末钤印竟是天机阁温如言的七星纹章,纹路间却渗着幽冥沙的腥气:“阁下要的哪里是药?分明是开启黑风口祭坛的三把钥匙。”

黑衣人轻笑,面罩磷光骤亮。他忽然摘下面具,露出与陈默别无二致的容貌——唯左眼覆着机械晶状体,瞳仁深处浮动着《乙巳占》星图:“半月前感业寺地宫,你用我的能源核心救柳如眉时,就该料到今日。”

阿福的银环突然炸开电弧!柜台底层暗格中,陈默遗留的北斗玉佩腾空而起,与黑衣人机械眼投射的星轨轰然对撞。青光爆裂间,黑衣人周身浮出七重青铜鼎虚影——正是星陨阁炼化蚀月魔神的“七煞锁星阵”。

“告诉陈默。”黑衣人重新戴上面具,狼首刺青忽化作活物啃噬其手腕,“三日后子时,携三位未婚妻至终南山裂隙。星穹母舰的坐标……需用天机阁算筹与突厥血誓共同解码。”

马蹄声远去时,柜台留下深嵌的蹄印,内里沉淀的幽冥沙正自行拼出“李静姝”三字——那是宋清荷早已亡故的发妻之名。

暮春时节,上林苑的牡丹开得正盛,姚黄魏紫簇拥着亭台,风过处落英如霞。

新晋的才人沈落雁正凭栏临摹《兰亭序》,素手握着紫毫笔,腕间银钏随运笔轻晃。忽然一阵孩童笑语传来,她抬眼望见九皇子李涵正追着一只金翅雀跑过,身后跟着的宫女慌得直跺脚:“小殿下慢些,仔细脚下青苔!”

落雁忙起身行礼,九皇子却停在她案前,指着宣纸上的字歪头问:“沈才人,这‘之’字为何有的胖有的瘦?”她忍着笑答:“王羲之写时,心境不同,笔势便有了变化。就像小殿下今日穿了杏色锦袍,明日换了宝蓝,皆是好看的。”

正说着,远处传来环佩叮当,淑妃携着宫女缓步而来,鬓边斜插一朵新开的墨牡丹。“妹妹好雅兴,”淑妃声音温软,目光扫过画卷,“这字有风骨,倒是不像闺阁中练出来的。”落雁垂眸:“臣妾幼时曾随家父学过几日,让娘娘见笑了。”

淑妃拾起她案边一枚玉簪,簪头雕着只衔花的雁:“这簪子倒是别致。”落雁脸颊微红:“是臣妾入宫前,母亲亲手所制。”九皇子忽然凑趣:“母妃,沈才人还会讲王羲之的故事呢!”淑妃便笑:“哦?那改日得闲,妹妹到我凝芳殿来,给我和涵儿讲讲才好。”

日头渐斜,宫人们开始往殿内搬纳凉的冰盆。落雁收拾笔墨时,见九皇子偷偷塞给她一颗蜜渍梅子,小声道:“这个甜,才人姐姐尝。”她攥着那颗梅子,看淑妃带着皇子远去的背影,裙裾扫过牡丹花丛,惊起两只粉蝶,悠悠飞向天边的晚霞里。

几日后,落雁依约前往凝芳殿。殿外的石榴树刚结了青果,廊下挂着几串风干的薰衣草,散着淡香。淑妃正临窗翻着一本《女诫》,见她来,便让宫女沏了雨前龙井。

“前日听涵儿说你讲的书有趣,”淑妃指尖划过书页,“我这殿里倒也藏了些孤本,你若喜欢,可常来取阅。”落雁谢过,目光落在案上一幅未完成的《寒江独钓图》,水墨氤氲,颇有野趣。

“这是陛下前几日留下的,”淑妃似是看出她的心思,“他说治国如垂钓,需有静气。”落雁点头:“陛下圣明,垂钓者看似闲逸,实则全神贯注,方能得鱼。”淑妃笑了,命人取来一叠笺纸:“听闻你善诗,不如就着这雨景,我们唱和一首?”

落雁接过笔,见淑妃已写下“雨打芭蕉绿渐浓”,便蘸墨续道“风摇竹影入帘轻”。正待再写,却见九皇子捧着个锦盒闯进来,嚷嚷着:“母妃,沈才人,你们看我新得的琉璃盏!”盒中盏如秋水,映得他小脸发亮。

淑妃嗔道:“仔细捧着,这是西域进贡的珍品。”又转向落雁,“这孩子,自小就爱这些新奇物件。”落雁看着那琉璃盏,忽然想起入宫前,父亲曾说“人心如琉璃,需护持得法,方不致碎裂”,一时怔忡。

忽闻殿外报皇帝驾临,众人忙起身迎驾。玄宗携着风露进来,目光扫过案上的诗笺,笑道:“淑妃与沈才人雅兴不浅。”落雁心跳漏了一拍,只见皇帝拿起她写的那句,颔首道:“‘风摇竹影’,颇有静趣。”

雨还在下,檐角的水珠串成帘子,将殿内的笑语、墨香与窗外的绿意,都笼在一片温润的春光里。

长安街上车马辚辚,朱雀大街宽阔的石板路被往来行人磨得光滑,两侧的老槐树已逾百年,枝繁叶茂如伞盖,将六月的暑气滤去大半。酒肆的“醉仙楼”旗幡在风里猎猎作响,隔壁胡商的香料摊前,安息香与**的暖甜混着对面饼肆飘来的胡麻饼香气,在空气里缠成一团热闹。

平南侯赵承煜刚送罢岭南来的友人,一身月白暗纹锦袍被风掀动衣角,腰间双鱼衔珠佩随着转身的动作轻撞,发出细碎清越的响。他正待上马车,眼角余光却被街对面的亮色勾住——画舫铺的竹帘高高卷起,三位女子正围着铺前的木架,指尖拂过新到的吴绫蜀锦,笑语如檐下风铃般脆亮。

居中的苏婉穿一身藕荷色蹙金罗裙,领口袖边绣着细密的缠枝纹,是吏部侍郎苏家的嫡女。她正拈着一匹吴绫,料子上用银线绣着折枝莲,花瓣边缘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她转头对身侧人道:“这花色雅而不淡,阿蛮新排的《绿腰》舞,若用这料子做舞裙,旋转时定如莲瓣初绽。”

旁边穿水绿半臂、同色罗裙的柳阿蛮,是教坊司里拔尖的舞姬,腕间银钏随着抬臂的动作叮当作响。她接过那匹绫子往肩头一搭,眼波流转间扫过铺外的行人,带着几分娇俏笑道:“婉姐姐又取笑我,倒是落薇妹妹该添件新衣裳了。前日见你穿的还是去年的旧襦裙,下月曲江宴上,怎好让那些贵女比了下去?”

被唤作落薇的秦落薇,穿一身月白细布襦裙,裙角只绣了圈简单的兰草纹,却是长安城里有名的绣娘,一手“劈丝绣”能将一根丝线劈成四十八缕,绣出的蝶翅竟能映出虹光。此刻她正盯着架上一匹暗纹锦缎,那锦缎在日光下流转着若隐若现的云纹,是蜀地贡品,寻常铺子难得一见。她闻言抬眸,眼睫如蝶翼轻颤,浅笑道:“我整日在绣坊里忙活,指尖沾的不是丝线就是浆糊,穿得再鲜亮也得弄脏,倒是阿蛮妹妹要登台,该挑些光彩些的。”

平南侯正看得入神,忽闻一阵慌乱的呼喊——一个梳双丫髻的卖花郎被过路的马队惊了,怀里的花篮脱手飞出,满篮的蔷薇、玫瑰、茉莉散落一地,粉的、红的、白的花瓣滚了满街。苏婉忙侧身避让,鬓边那支赤金点翠步摇轻轻晃动,一朵半开的粉蔷薇不偏不倚,恰好落在她如云的发髻上。

赵承煜下意识上前一步,弯腰拾起那朵蔷薇。花瓣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意,沾了点青石板的微尘。他递过去时,指尖不经意擦过苏婉伸出的手,只觉那指尖微凉,带着淡淡的香粉气。“姑娘小心。”他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她微垂的眼睫上。

苏婉抬眸道谢,看清他腰间那枚刻着“平南侯府”字样的玉佩,脸颊腾地泛起红晕,忙接过花簪在鬓边,屈膝福了一礼:“多谢侯爷。”柳阿蛮眼尖,瞥见画舫铺的王掌柜正踮着脚往这边瞧,便拉了拉秦落薇的衣袖,笑道:“料子选得差不多了,前面‘琳琅阁’新到了江南的珠钗,我们去瞧瞧?”

三人向赵承煜再次福礼,结伴往街东走去。苏婉藕荷色的裙摆在青石板上轻扫,柳阿蛮水绿的身影像株临风的新柳,秦落薇素色的衣袂则如一片云,三人说笑间,鬓边的花、腕间的钏、袖间的香,在槐树下织成一幅流动的画。

赵承煜立在原地,望着她们的背影转过街角,苏婉鬓边那朵粉蔷薇在绿荫里忽明忽暗,像点在宣纸上的一抹胭脂。街旁胡姬的琵琶弹到了兴头上,弦音急促如骤雨,混着远处西市传来的驼铃“叮铃”声,将这长安午后的喧嚣、香暖与说不清道不明的旖旎,都浸在了漫过街角的槐花香里。

暮色渐沉,西市南巷的布庄前,苏雨欣正收拾着竹架上未卖完的布匹。夕阳的余晖为那些苏木染就的红布镀上一层暖金,远远望去,竟似一片流动的霞光。白日里花万紫的话语和那枚绣着薰衣草的香囊,仿佛仍带着合欢的浅香,萦绕在他指尖心头。

正思忖间,巷口忽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并非往日收市的忙碌,而是夹杂着惊呼与马蹄的杂乱。只见数骑快马泼风般冲入巷中,马上骑士皆着玄色劲装,腰佩制式横刀,行动间肃杀凛然,绝非寻常市井之徒或武侯差役。

为首之人勒马于布庄前,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正欲转身回避的苏雨欣。“苏氏二郎?”那人声音冷硬,不带丝毫情绪,“奉命查缉私运禁物,尔店中所售‘波斯苏木’,来源可疑,即刻随我等往衙门分辩!”

苏雨欣心头猛地一沉。那批苏木确是胡商伊思哈所赠,皆有市舶司核验文引,何来私运之说?他正待开口解释,那骑士却不容分说,一挥手,身后两人便欲上前拿人。

“且慢!”

一声清叱自身后响起。花万紫去而复返,不知何时已立于布庄檐下,手中提着的香篮尚未放下。她上前一步,将苏雨欣隐隐护在身后,面对那些冷面骑士,神色竟无多少惧色。

“诸位官爷,”她声音平稳,指尖却悄悄捏紧了袖中的某物,“苏掌柜所售布匹染料,皆由西市‘万紫香铺’担保来路。妾身铺中恰有与伊思哈胡商交易的完整契书、市舶司勘合印凭,皆可证明这批苏木清白。官爷若要查验,何不移步香铺,以免误了苏掌柜的清誉?”

那为首骑士目光扫过花万紫,在她沉稳的气度与提及的完备文书上略微一顿,冷硬的神色似有细微松动。他略一沉吟,终是挥了挥手,示意手下暂退。

“既有花娘子作保,今日便暂不锁人。但此事未了,苏掌柜近日不得离京,随时听候传唤!”言罢,深深看了二人一眼,拨转马头,带着一众骑士如来时一般迅疾地离去,只留下巷中惊疑不定的众人和弥漫的尘土。

危机暂解,苏雨欣长舒一口气,看向花万紫的目光充满了感激与后怕:“万紫,方才多亏你……”

花万紫轻轻摇头,眉头却未舒展:“二郎,此事蹊跷。伊思哈的货物向来干净,怎会突然被指私运?我方才瞧那些人所佩腰牌纹样,似是……并非寻常衙门所属。”她压低声音,“只怕是冲着你我近日往来密切,或是对终南山之行事有察觉而来。”

苏雨欣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他想起日间王二鬼祟的身影,以及那些骑士离前意味深长的眼神。

“三日后戌时,波斯邸店……”苏雨欣沉吟道,“只怕此行,更需谨慎了。”

花万紫颔首,夜色渐浓,将她秀丽的面容笼上一层薄纱般的阴影,也掩去了眼底一丝深切的忧虑。巷口的喧哗早已平息,唯有余晖散尽后的凉风,吹动着布庄檐下未收起的布匹,猎猎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