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故乡故事 > 第95章 向着盐碱滩出发

故乡故事 第95章 向着盐碱滩出发

作者:水里有小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1:07

10月8日这一天凌晨五点,东昌县栗黍镇郝家庄的大队院子里,站满了乌泱泱的人群,背着挑着被褥干粮的男人和来送行的老人妇女孩子正说着送别的话。

灯火通明的大队办公室里,出出进进都是人,每个人都精神振奋,脚步轻快。

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激情了。这么大的活动,这么热情的气氛,搅动着人们的心。

本村的队伍拉起来,要去镇上集合,然后以镇为单位集合整装,再汇集到全县的队伍中去。

一声声嘹亮的号角响起,远远近近有号角响应,这是各个村在通气,该出发了。在场的人被这一声声的号角感染,心情也逐渐变得激动起来。

离别的时候到了,背着行囊的男人们朝家里人挥挥手,踏上了为期45天的义务劳动征程。

以村汇镇,以镇汇县。大部队在东昌县从南向北的主干道维连路上汇合。

迎着朦胧的月光,一支支队伍像黑色河流,在主路上逐渐汇合,汇入到更大更深的河流中。

城关街道举着红旗走在最前面,队伍蜿蜒,向前看不到头、向后看不到尾。一声声号角,一声声呼喊:篱川街道会合!栗黍镇会合!涂山镇会合!

当天色完全亮起来,维连路上,从南向北,行进着庞大壮观的一支队伍。

820多辆汽车,320多台推土机,6500多辆拖拉机,难以数计的马车、地排车、小推车,排满了道路,20万民工扛着工具,步履矫健,喊着口号,如潮水般涌向“北大洼”,沉寂了几千年的土地一时间人声鼎沸,机声隆隆,热火朝天。

东昌县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县城。北临渤海,南抵青州古城。一条东昌河穿县而过,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块。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县南县北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县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被誉为“昌潍粮仓”,占全县面积近56%的县北却草树不生,120万亩盐碱地上的20万人民生活无比艰辛。

新任的县委王书记主持成立北洼开发规划组,300多名水利、养虾、晒盐方面的技术人员,经过8个月调研完成了可行性规划。立志要将这千年洪荒的盐碱滩变成流金淌银的聚宝盆。

这事,能不能成?

当然能成!

王书记搞这样一个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就是动员群众改造自然环境,凭着踏实苦干的作风,决战北洼,带领东昌人向千年洪荒发起总攻,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到底。

王书记慷慨陈词:“开发北大洼困难是有,但可以克服。怕,畏首畏尾,只能是懦夫。咱们在东昌生活了几十年,祖祖辈辈生活了数千年,老和一个‘穷’字扯不开,还能再穷到儿辈孙辈重孙辈吗?”

东昌的人民终于被感染了,被带动了。大军向盐碱地开拔、宣战。

正是秋收时节,庄稼地里已经颗粒归仓,茫茫田野上,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还没来得及处理的秸秆,显得有些寂寥。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秸秆断茎处散发的植物香气,深深吸一口,是熟悉的家乡味道。

全程靠脚力啊。

临行前,翠花往光景的包裹里塞了三双鞋,有新的,有旧的。

翠花塞一双,光景就抽出一双。

“这么新的鞋子,我怎么舍得干活穿?你把我过年的鞋子都拿上了!”

翠花哄他,“过年我给你做新的,你拿上这双,干活费鞋,可不能没鞋穿冻了脚。”

光景无奈,“那也不能拿上这么多,用不了,我又不是去吃鞋的!”

翠花翻个白眼,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光景嘿嘿,“从小就没鞋穿,有了媳妇竟然有这么多鞋子呢。”

好说歹说,穿了一双,拿了一双。翠花不放心,又偷偷塞了一双。

当视野中的田地由黑色变为白色的时候,大家知道,终于进入北边沿海的盐碱地了。

有人问领队的:“这就快到了是吧?”

领队的嗤笑,“还早呢,这才哪到哪!”

大家惊诧,这不已经是不长粮食的盐碱地了吗?怎么还没有到?

道路两边有劳作的农民,这里的女人们普遍都戴着花花绿绿的围巾,三角状的围巾蒙在头上,裹住半张脸。红的,白的,粉的,蓝的,也算是这白茫茫盐碱地上的一抹色彩。

很快,大家就知道这些妇女为啥裹着严严实实的头巾了。

起风了,风吹起了盐碱地上的沙,裹着土朝面上吹来,张着嘴说话的人赶紧“呸呸呸”地吐着嘴里的沙子。

大家缩起脖子,闭上嘴,可碱土还是钻进衣领,在后颈上咬出一片刺痒的红疹。路上也渐渐有了盐碱土,人们惊讶地发现,鞋帮上很快结满白霜似的盐渍,走起路来,裤腿上还会蹭出“沙沙”的声响。

风从渤海湾扑过来,卷着细碎的碱末,在大部队身后拖出一道灰白的烟尘。

深秋的北洼荒原,风是硬的,裹着细碎的盐粒,抽打在脸上像钝刀刮过。极目望去,大地苍茫,白碱如霜,一层层覆在龟裂的土壳上,像老天随手撒了把粗盐,腌透了这片土地。

队伍里好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北边乡镇。看着这不同于南边的景色,不禁暗暗称奇。

光明看着这白茫茫的盐碱滩,终于有了说话的**。“哥,你看这地,像镜子一样,是白的,那么宽,那么广!北边还真是地广人稀呢,人均得多少田地啊!”

郝光景烦躁地皱皱眉头,这孩子是不是傻,这些都是盐碱地,算是什么田地,能长粮食吗?

“哥,你看这些草,怎么长得张牙舞爪的,看着真吓人。扎手不?”

光明说的是盐碱地里一种特产,叫做碱蓬草,当地人也叫做蓬蓬草。

碱蓬草一簇簇匍匐着,暗红的茎叶蜷曲如锈铁,在朔风里簌簌发抖。偶尔有野兔窜过,蹄爪掀起的不是泥土,而是干燥的碱末,腾起一小团呛人的白烟。

越走越远,越走越累,黑色的队伍蜿蜒在白色的盐碱滩上,仿佛永远都到达不了那个地方。

光明一直跟在光景身后,刚开始还叫苦叫累,被光景凶了两次后老实了,现在的他一声不吭,不管人群里有什么话题,他统统不说话。

光景知道,这家伙是累惨了。

平时在家里,干活都是偷懒为主,找李秀秀这个寡妇也是因为李秀秀嘴甜手巧,把他伺候得舒坦,他哪受过这样的罪啊。

可那又怎样,光景想帮也帮不了他,总不能背着他走吧。

所以,只能偶尔拉他一把,也借不了什么劲。

有人禁不住吐了口唾沫,骂了句脏话,没人再说话,也没人停下,所有人都闷头往前走,希望赶紧走穿这片白茫茫,到达卖力气干活的那片土地。

光明心里苦啊,但他不能叫苦,因为只要张嘴,嘴里就会进沙子,只能低着头在心里骂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