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 第132章 又是两年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第132章 又是两年

作者:作家三颗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0:54

时间过得飞快,距离张宁回到太行山又过去了两年,来到了兴平元年。

首先张宁刚回归太行山没多久,蔡邕要求派教师去司隶地区的信就送到了太行山。

为此,张宁又让负责教育的蔡琰,再次选拔了三百位教师,经过一番培训以后,给蔡邕送过去了。

同年十月份,也就是初平二年十月份,王越和诸葛瑾带着二十来人,和二十车西域的东西回到了太行山。

这其中,就有张宁心心念念的棉花种子。

见到只回来了这么点人,张宁当时心里就是一咯噔。

不过,还没等张宁在心里瞎想呢。

诸葛瑾就先开口道:“大统领莫要担心,我们的人没有一个损伤,那些人只是留在了,我在西域的丝绸之路上建立的补给站,作为第一排驿站的驿卒了。”

“我在整个丝绸之路上,设立了八个驿站,都是在水源边建立的。”

张宁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然后,张宁对着回来了这二十多人道:“诸位同袍辛苦了,各位先回家报个平安,然后晚上我设宴为诸位同袍庆功!现在,解散!”

这二十多人,经过了这一趟西域之行,身上已经有了铁血气势。

同时行礼大声道:“是!”

然后,这二十多人就地解散了。

张宁拉着诸葛瑾和王越走进大厅里,然后问道:“西域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王越道:“也是乱的很,几个小国已经有相互吞并的意思了。”

“旁边还一直有匈奴残部在那里虎视眈眈,西方的那些鼻屎大的国家,这些年很少能得到大汉朝廷的消息。”

“已经有脱离大汉属国的心思了,虽然说我们太平道也是和这腐朽的刘家朝廷不死不休的。”

“但是,这毕竟是我们华夏民族自家的兄弟之争,在外面对那些西方蛮夷小国的时候,无论是刘汉朝廷,还是我们太平道,都是代表着我们炎黄子孙的。”

“因此,我直接就以整体汉人的名义,对那些有异心的小国进行了一番敲打。”

“其中,有一个小国太不识时务,我直接将其国王处死了,然后又从他的儿子中选了一个人来继续当国王。”

也在旁边听着的张安这个时候插话道:“王局长,你杀了人家的国王,又让其儿子继续做国王,就不怕刚上任的这个国王为他的父亲报仇吗?”

这个时候,诸葛瑾在旁边解释道:“张部长有所不知,西方的那些蛮夷可和我们华夏的礼仪之邦不同,他们那里为了王位是什么都能干的出来的。”

“什么父杀子,子弑父,叔叔杀侄子,女婿杀丈人全家的,在他们那里都不是个事情。”

“王局长找的这个儿子,就是马上就要被老国王弄死的主,是我们及时杀死了老国王,救了他。”

张安听完了诸葛瑾的解释,点点头道:“这我就明白了。”

不过,张安接着又道:“皇家自古无亲情,不要说那些西方蛮夷小国了,就是我们华夏这个礼仪之邦,在事关皇位的时候,那些争夺皇位的人做的事情,又比那些西方蛮夷强上多少码?”

“呵呵,我看未必吧,远的不说,就说这大汉的汉武帝吧,他晚年为了皇位,还不是剑将自己的亲儿子给弄死了?”

张安这话说的,顿时让诸葛瑾这个从小都儒家经典的人,给弄的那张长脸都红了。

张宁见诸葛瑾被尬住了,于是开口缓和气氛道:“阿妹不要净说些大实话,看把我们诸葛部长给弄的,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张宁的话,确实是将气氛缓和下来了。

不过,诸葛瑾就感觉自家大统领的话可比她妹妹的话,更让人无话可说了。

最终,诸葛瑾还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他道:“是的,无论如何地方,帝王之家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亲情在的。”

说这话的时候,诸葛瑾还悄悄的看了一眼张宁。

因为,在诸葛瑾包括其他太平道的人看来。

无论张宁是将皇帝改成了什么称谓,其实最后张宁的地位也都是和皇帝没有任何的区别的。

到时候,自家大统领也是要经历选择继承人的事情的。

诸葛瑾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

主要是,现在张宁还没有将自己将来建立的国家,关于最高领导人的选拔制度,和对最高领导人的各种限制给说出来。

当然了,即使张宁现在就和自己的这些手下说了,这些人到底能有几个人相信,那都还是很难说的。

所以,诸葛瑾在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才会悄悄的看张宁。

诸葛瑾,也怕自家大统领会有什么应激反应。

不过显然的是,诸葛瑾是瞎担心了。

因为,张宁根本就没有打算自己将来一直将国家的最高权利,在老张家流传。

再说诸葛瑾,在发现张宁听完他的话,一点反应都没有。

心里在感慨自家大统领心胸宽广以外,其实多少还是有些小失落的。

随后,就是诸葛瑾和王越给张宁和张安,讲了一些他们这次西域之行的经历。

到了晚上,张宁又给那二十多人举行了庆功宴。

这场庆功宴,在太行山的所有有职务在身的人,都参与了。

随后,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

张宁就开始,在太行山和中山郡开始推广棉花。

可是,等到第一年的棉花成熟以后。

张宁却发现,诸葛瑾和王越从西域带回来的棉花种子。

种出来以后,收的棉花和张宁小时候,在自家地里种的棉花。

在产棉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让张宁感到疑惑,在没人的时候。

张宁自言自语的道:“难道,现在的棉花和后世的棉花不是同一个物种?”

这次,张宁确实是说中了真相了。

汉末这个时候的棉花,和后世的棉花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虽然说,棉花还是棉花,在植物最基本的基因方面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在某些基因优化上面确实是有些不同了。

后世的棉花,那可是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优选,再加上生物学家们针对性的引导。

从而,已经在产棉方面有了很多的优化了。

当然了,不过汉末这个时候的棉花到底怎么样。

那棉花到底是棉花,棉花在御寒方面,在没有后世的科技与狠活加持的情况下,棉花依然是最好的御寒物资。

因此,在从初平二年开始,到兴平元年冬天。

这两年时间里,太行山和中山郡已经基本上普及了棉花。

几乎家家都,在自家的田砻地头上种了很多棉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