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蔡邕他们四个,在一起商量事情。
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多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三月份了。
快要播种早豆了,这段时间里黄忠和来罗一起在司隶地区。
进行了一番清扫,将所有冒头的人都给收拾了。
该死的人,经过审理以后明证典刑。
不该死的人,该判多少年的劳役就判多少年的劳役。
当然了,来罗和黄忠也顺藤摸瓜收拾了不少的世家大族。
就是有名有姓的所谓本地名士,来罗也依法砍了十来个。
这样一来,来罗的名声在中原的士人中就更是恶名远扬了。
有不少人,都将来罗和那些有名的酷吏放在一起了。
当然了,这些名声也传到了来罗的耳朵里。
不过,来罗对此只是平淡的道:“用罗一个人的名声。能换来无数百姓的欢声笑语,那罗就算是名声再臭些又如何?”
当时,来罗身边的人听完来罗的这番话,心里是相当的敬佩的。
不管外界是怎么样非议来罗的,都不耽误来罗用法律给黄忠的清理垃圾,找到无可争议的正确性。
到了正式春种的时候,明面上的那些所谓的强盗山匪,亦或者是地痞流氓就都被或杀或抓了。
等到夏收的时候,各地对于高幽率领的收税人员,那是相当的配合。
等夏种过后,蔡邕在司隶地区推行教育政策的时候。
那些,各地的大小士族不但没有出来作对的,甚至还出人出力的表示大力支持。
不过,面对那些士族这样的支持态度。
蔡邕和黄忠以及来罗,再加上高幽这四个人在洛阳也是商量了一下的。
黄忠的态度就是:“既然那些人愿意支持,那就接受好了,这也代表着那些士族打算和我们缓和关系了。”
对此,高幽极力反对道:“不妥,让那些士族的人去教书,那他们教出来的人也不可能会是我们想要的人的。”
来罗也附和道:“高局长说的对!用大统领的话说就是,孩子的思想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
“因此,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格外的小心防备,谨防那些世家的封建思想,渗透进入教育中来,我们要尽量的在我们的下一代就将那些封建思想清除出去。”
黄忠道:“我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我也不想自己努力打下的江山,将来被封建残余给窃取了。”
“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人才确实是不够啊。”
黄忠的话,让高幽和来罗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不过,具体决定的人是蔡邕,因为蔡邕还负责司隶地区的教育事情。
于是,三个人就都将目光看向了蔡邕。
蔡邕思考了一会,然后像是下定了决心般。
他坚定道:“那些士族的钱粮物资,我们要了。”
“但是,人我们就不要用了。大不了就是先慢慢来,也不知道大统领现在回太行山了没有。”
“反正不管了,先将我们这里的情况汇报回太行山吧,顺便让太行山支援我们一些教师。”
其他的三个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倒是黄忠临走时顺口提道:“对了,蔡总督,司隶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施行我们太平军的土地政策。”
蔡邕道:“也要等到,这次太行山支援我们的人才到位以后了。”
“不过,也可以先将风声放出去了。”
而被蔡邕他们惦记着的张宁,这个时候确实是已经回到了太行山。
并且,这次张宁不但顺利的从雍凉地区接回来了要接的人。
张宁还顺道,带着商队打通了西域的经商道路。
这件事情的源头,还要回到张宁在蔡邕到来以后没几天。
就在张宁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打算和王越一起回太行山的时候。
中山商行的一个伙计,给张宁送来了一封信。
信里说,中山商行的商队在天水遇到了一个因为中山商行卖的《黄女侠历险记》这本武侠小说,而要离家出走的叫王异的姑娘。
而由于这位王异是当地大族的人,因此当地的大族以《黄女侠历险记》,会教坏人为由要求中山商行不再售卖。
因此,中山商行的人来信问张宁到底要怎么做。
张宁看完了信以后,第一反应不是要不要继续卖书的问题。
而是,张宁想道:“这个王异,不会就是历史上差点弄死马超的那个王异吧?”
接下来,才是思考信中说的《黄女侠历险记》教坏了未成年人的问题。
其实,从商队的主事人给张宁写信这点,就已经能看出来负责雍凉地区商队的那位主事人的心里偏向了。
他要是想继续售卖的话,根本就不会写信给张宁。
因为,一本小说的继续售卖,他自己就能决定。
他现在写信给张宁,就是他打算停售,但是又知道这本小说是张宁想要发售的,他不敢私自做主而已。
其这点小心思,以现在张宁的政治敏锐度,她很容易的就明白了其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