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科技归途·第四卷·封神归途
玉虚宫前——姜子牙亲认公明,却因裂隙危机急议事
玉泉山往玉虚宫的官道上,晨光已褪去晨雾的微凉,化作暖融融的金辉洒在队伍行进的轨迹上。赵公明勒着缰绳走在队伍中央,玄色道袍被风掀起的弧度里,还残留着昨日与邪修对战时的淡淡青光余韵。他指尖摩挲着袖中混沌珠,目光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那便是阐教圣地玉虚宫的方向,山巅隐现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藏着封神世界最核心的秘密。
“公明道友,前面就是玉虚宫山门了。”云光勒住马,声音里带着几分返程的轻松,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师尊与几位长老已在山门等候,待会儿见了师尊,还望道友莫要拘谨。”
赵公明颔首,目光落在前方山门前的身影上——只见十余道身影立在白玉石阶下,为首一人身着素色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温和却透着几分威严,正是阐教的核心人物姜子牙。他身旁站着几位身着青色道袍的长老,气息沉稳,显然都是修为高深之辈。
队伍行至山门近前,姜子牙率先迈步上前,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目光精准地落在赵公明身上,声音清晰而有力:“公明道友,多年未见,你果然带着混沌珠回来了!”
这一句话如同惊雷,瞬间驱散了队伍中最后一丝若有若无的戒备。云光等阐教弟子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收起腰间的法器,对着赵公明拱手行礼,眼神中再无之前的审视,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敬意。毕竟,能被姜子牙如此郑重相待,还以“道友”相称,足以证明赵公明的身份绝非邪修,而是与阐教有着深厚渊源的同道。
赵公明翻身下马,对着姜子牙拱手还礼,语气诚恳:“子牙道友,别来无恙?此次携混沌珠归来,正是为了协助阐教化解封神世界的危机。”
姜子牙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他手中的混沌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友能在此时归来,实乃封神世界之幸。当年你我约定,若混沌本源异动,便以混沌珠为信,如今看来,你果然未曾失信。”他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山路崎岖,道友一路辛苦,不如先随我入殿,有要事与你商议。”
赵公明点头应下,与姜子牙并肩走上白玉石阶。石阶两旁栽种着千年古松,松针上还挂着晨露,微风拂过,松涛阵阵,透着几分圣地的清幽。几位阐教长老跟在身后,偶尔会好奇地打量赵公明,目光在他腰间的符咒袋与手中的混沌珠之间流转,显然对他身上的蓝星修真体系与混沌本源之力颇为好奇。
玉虚宫大殿坐落于山巅,殿宇由白玉砌成,殿顶覆盖着琉璃瓦,阳光洒下,琉璃瓦折射出七彩光芒,显得庄严而神圣。殿内两侧立着数十根盘龙石柱,石柱上雕刻的神龙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殿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白玉桌,桌上铺着青色绸缎,周围摆放着十余把玉椅。
众人刚步入大殿,姜子牙便收起了脸上的笑意,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对着身旁的一名长老点头示意,那名长老立刻上前,将一卷泛黄的绢布摊开在白玉桌上。绢布上绘制着一幅复杂的地图,地图上用红色墨水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圆点,还有几道蜿蜒的黑色线条,从圆点延伸开来,朝着四周扩散。
“公明道友,诸位长老,请看这张‘裂隙监测图’。”姜子牙的手指落在地图上,声音低沉,“这上面的红色圆点,便是封神世界目前已发现的混沌裂隙位置。而这些黑色线条,是裂隙扩散的轨迹——根据监测,最大的裂隙已扩大到千里范围,每天都有大量邪修从裂隙中溢出,短短半个月内,已有三个修真据点被邪修摧毁,据点内的弟子无一生还。”
赵公明俯身细看地图,眉头瞬间紧锁。他注意到,地图上标注的裂隙位置,大多分布在封神世界的边境地带,但有一道黑色线条,已经朝着玉虚宫的方向延伸了近百里。而且,这些裂隙的分布看似杂乱,实则隐隐形成了一个包围网,仿佛要将整个封神世界困在其中。
“若不及时修补这些裂隙,后果不堪设想。”一名身着紫色道袍的长老开口,语气中带着焦虑,“根据我们的推算,以目前的扩散速度,半个月内,混沌裂隙就会吞噬整个封神世界,到时候不仅是修真者,就连普通百姓也会沦为邪修的食粮。”
赵公明抬起头,目光落在姜子牙身上:“子牙道友,修补混沌裂隙需要何种条件?混沌珠蕴含混沌本源,或许能派上用场。”
姜子牙点头,手指在地图上的一处标记点重重一点:“道友所言极是。修补裂隙,必须以混沌本源为引,再配合‘封神榜碎片’。混沌本源道友已有,但封神榜碎片目前并不在玉虚宫,而是在‘朝歌遗迹’中。”
“朝歌遗迹?”赵公明心中一动,脑海中浮现出关于朝歌遗迹的记忆——那是商纣王时期的修真据点,当年武王伐纣后,朝歌城被焚毁,残余的商朝修真者将据点迁入地下,形成了如今的朝歌遗迹。遗迹内不仅地形复杂,还布满了当年商朝修真者设置的禁制,寻常人根本无法进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