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九幽弑神剑 > 第26章 第一次吐纳

九幽弑神剑 第26章 第一次吐纳

作者:歌无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1:25

黎明前的清风观笼罩在一片淡青色的天光中。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几颗倔强的星辰仍留恋着不肯褪去。院中十棵桃树的轮廓在微熹中显得格外安静,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仿佛整座道观都在屏息等待着什么。

萧无涯早早醒了。他躺在硬邦邦的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纵横交错的蛛网,手不自觉地抚上心口。那儿的灼痛感这些天来时而剧烈时而轻微,但从未真正消失过,像是一个无声的提醒,提醒他那晚发生的惨剧,提醒他体内沉睡的可怕存在。

“醒了就起来吧。”清虚道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平静无波,“晨时清气最盛,适合初学吐纳。”

无涯连忙爬起身,整理好道袍——那是清虚用旧布给他改的,虽然粗糙,却洗得很干净。他推开房门,见清虚已经站在院中那棵最老的桃树下,灰袍在晨风中微微飘动,枯黑的右臂掩在袖中,若不细看,与常人无异。

“道长早。”无涯小声问候,走到清虚身边。

清虚没有回头,目光仍停留在渐亮的天际:“天地有息,人亦如是。吐纳之术,看似简单,实则是与天地对话的开始。”他转过身,枯黑的手指轻轻点向无涯的心口,“你这里的痛,是天地与你之间的第一场对话,只是你还听不懂它的语言。”

无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清虚的话总是这样,似是而非,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品出些许滋味。

“到这边来坐。”清虚引他到院中一块平坦的青石前,“背要直,头要正,目视前方而神光内敛。吐纳之初,形正而后气顺,气顺而后神宁。”

无涯依言坐下,努力挺直尚且单薄的脊背。清虚在他对面盘膝而坐,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他。

“今日传你《养气诀》第一重:观呼吸。”清虚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仿佛带着某种韵律,“闭上眼睛,勿念过往,勿忧将来,只感知一呼一吸之间的那个刹那——那是永恒在时间中的驻足。”

无涯闭上眼,努力按照清虚的指导去做。起初,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感受到心口那熟悉的灼痛。但渐渐地,他开始注意到呼吸的存在——气息从鼻端流入,温润如玉;又从唇齿间流出,轻柔如羽。

“气非只是空气,而是天地之精粹;息非只是呼吸,而是生命之节律。”清虚的声音如同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吸气时,想象你是初春的土地,接纳天降的甘霖;呼气时,想象你是秋日的果実,自然地向世界奉献成熟的气息。”

无涯尝试着跟上这个节奏。奇妙的是,当他专注于呼吸时,心口的灼痛似乎减轻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温热感,从丹田处缓缓升起。

“现在,跟我念口诀。”清虚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清晰,每个字都如玉石相击,清脆地敲在无涯的心上,“‘气沉丹田如根植地,意守灵台如镜映天’。”

无涯跟着默念,却发现这与清虚前几天给他看的书册上的口诀有所不同。书上明明写的是“气贯百脉如剑斩邪,意守心宫如日耀天”,为何道长口述的却是另一番内容?

他微微睁眼,看见清虚正静静地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意外,仿佛早就料到他会有此疑问。

“道长,这口诀和书上的不一样...”无涯忍不住开口。

清虚轻轻点头,枯黑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袍袖:“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最适合你的路,往往地图上不曾标注。”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修行如医病,需对症下药。你的体质特殊,寻常法门于你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无涯想起母亲每日熬制的药汤,那些苦涩的液体也曾是为了压制他体内的“特殊”。他沉默片刻,郑重地点头:“我信道长。”

清虚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稍纵即逝:“继续。‘导气归元如溪入海,化精为神如蛹成蝶’。”

无涯再次闭上眼睛,全心沉浸在这修改过的口诀中。这一次,他感受到的变化更加明显。那股从丹田升起的温热感开始沿着某种特定的路径在体内流动,所到之处,灼痛感如冰雪遇阳般消融。

更奇妙的是,他的指尖开始发麻,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电流在穿梭。无涯悄悄睁开一条缝,震惊地发现自己的指尖竟然冒出极淡的白气,那气息如丝如缕,在晨光中几乎看不见,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勿惊,勿喜。”清虚的声音及时响起,平静无波,“这只是气息初通的自然现象,如同冰雪初融,溪流始畅。修行路上,你会遇见更多惊奇,但切记:平常心是道。”

无涯连忙收敛心神,继续按照口诀引导体内那股新生的气流。他发现气息每循环一周,心口的灼痛就减轻一分,身体也越发轻盈,仿佛卸下了无形的重负。

“痛苦是智慧的导师,不适是成长的阶梯。”清虚的声音如同远山的回响,“你今日感受到的每一点变化,都是身体在与新的可能性对话。”

时间在吐纳间悄然流逝。当无涯再次睁开眼时,惊讶地发现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金黄的阳光洒满院落,桃树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他感觉自己仿佛只坐了片刻,实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清虚仍然坐在他对面,神情平静如古井无波:“感觉如何?”

无涯深吸一口气,惊讶地发现连空气都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更加清新,更加鲜活,每一口呼吸都仿佛在饮用甘泉:“心口不那么痛了,身体很轻,好像...好像能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呼吸。”

清虚微微颔首,枯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膝头:“很好。你比我想的要有悟性。”他站起身,灰袍在晨风中飘动,“从今日起,每天晨时练一个时辰。记住:修行不是与别人比较,而是与昨天的自己对话。”

无涯郑重地点头,将这句话刻在心里。他看着清虚转身走向灶房的背影,忽然开口问道:“道长,修行到最后,能彻底消除我心口的痛吗?”

清虚停住脚步,却没有回头:“溪流不因奔赴大海而否定自己的曲折,人也不因追求完美而否认曾经的伤痕。那痛楚或许不会完全消失,但你会学会与之共处,甚至从中获得力量。”

无涯若有所思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心口的印记。那里的灼痛确实减轻了,但并非消失,而是转化成了一种温暖的、流动的感觉,仿佛母亲的手依然在那里守护着他。

早饭后,清虚进山采药,留无涯一人在观中练习吐纳。无涯独自坐在桃树下,回想着早晨的感受,尝试再次进入那种状态。

起初并不顺利,没有了清虚的指导,他很难集中精神。心口的灼痛时而反复,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但无涯没有放弃,他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清虚的教诲,更想起了自己对生命的承诺。

“气沉丹田如根植地,意守灵台如镜映天...”他一遍遍默念口诀,渐渐找到了节奏。

当气息再次畅通无阻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笼罩了他。在这宁静中,他仿佛听到了桃树生长的声音,听到了露珠滴落的声音,甚至听到了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万物都在呼吸,都在律动,都在以一种他从未察觉的方式存在着。

“原来这就是与天地对话...”无涯喃喃自语,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

傍晚清虚归来时,看见无涯仍在桃树下静坐,身形稳如山岳,神情静若止水。少年周身缭绕着极淡的白气,与夕阳的金辉交织在一起,竟有种超乎年龄的庄严。

清虚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站在观门口,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那目光中有欣慰,有关切,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当最后一缕夕阳没入山脊时,无涯终于从入定中醒来。他看见站在不远处的清虚,连忙起身行礼:“道长,您回来了。”

清虚微微点头:“今日练了多久?”

“大约三个时辰。”无涯老实回答,“中途休息了两次,吃了点干粮。”

清虚眼中闪过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初学不宜过久,易伤经脉。明日起按我说的,一个时辰足矣。”

“是。”无涯恭敬应道,随即又忍不住问,“道长,为何我练的《养气诀》和书上的不一样?”

清虚沉默片刻,目光望向苍岚山深处渐起的暮霭:“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应有完全相同的修行之路。你的体质特殊,寻常法门会刺激你体内的...隐患。”他选择着措辞,“我稍作修改,是为了引导而非对抗,如同疏导洪水而非筑坝阻挡。”

无涯似懂非懂,但他信任清虚,就像曾经信任母亲一样:“我明白了。谢谢道长。”

夜幕降临,清风观中一盏油灯如豆。无涯躺在床上,感受着体内流动的气息,心口的灼痛已经减轻许多。他想起清虚的话,想起母亲的身影,想起未知的将来。

窗外,星河璀璨,亿万星辰静默地运行着,每颗星都有属于自己的轨迹,却又共同构成了浩瀚的宇宙。无涯忽然觉得,修行或许就是寻找自己的轨迹,在浩瀚天地间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与天地对话...”他轻声自语,渐渐进入梦乡。

这一次,没有噩梦,没有恐惧,只有一片宁静的黑暗,和黑暗中那微弱却坚定的气息流动,如溪流般潺潺不息,如星辰般恒久运行。

在梦里,他仿佛听见母亲的声音,温柔而遥远:“无涯,我的孩子,你找到了自己的路...”

清虚站在门外,透过门缝看见少年安睡的容颜,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很轻,很快消散在夜风中,如同从未出现过。只有十棵桃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着某种无声的询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