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逝者低语,星图解谜与休眠的“容器”
绝对的黑暗,与死一般的寂静。
石门的闭合,仿佛将两个世界彻底割裂。门外是天崩地裂的毁灭轰鸣,以及那冻结灵魂的恐怖注视;门内,却只有五人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还有心脏在胸腔里狂跳的咚咚声,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内被无限放大。
陈星掌心的暗紫光焰再次燃起,驱散了咫尺之遥的黑暗。
光芒照亮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这并非想象中布满机关陷阱的通道,而是一个极其狭窄、仅能容纳几人站立的方形石室。石室四壁光滑如镜,材质与石门相同,刻满了更加复杂密集的、如同电路板又似星空图谱的细微纹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冰冷的、带着臭氧和某种奇异香料混合的味道,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滞了千年。
身后,那扇厚重的石门严丝合缝,纹丝不动,将外界的一切声响和威胁牢牢隔绝。但石室本身,却随着外界的每一次剧烈撞击而微微震颤,顶壁簌簌落下细小的尘埃,提醒着他们危机并未远离,只是被暂时延缓。
“暂时…安全了?”赵晓峰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在地,声音虚脱,带着劫后余生的不确定。
“安全?”雷皓冷笑,狼耳警惕地抖动,捕捉着石室内最细微的声响,“这鬼地方像个石头棺材,出不去,迟早憋死或者被活埋。”
林薇立刻用仪器扫描四周,眉头紧锁:“能量读数…很奇怪。墙壁蕴含的能量等级高得离谱,但处于一种极度惰性的休眠状态。而且…这里的空间结构…我的仪器显示我们可能处于一个独立的小型亚空间或者被强力场扭曲的区域,所以才能隔绝外面的攻击。”
苏清则闭上眼,仔细感应着,她的脸色忽然变得有些奇异:“我感觉到…一种非常非常微弱的…意识残留?很多…很悲伤…但又很平静…像是…无数安眠的灵魂…”
她的话让石室内的温度仿佛又降低了几度。
陈星没有参与讨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石室正对面——那里并非墙壁,而是一面光滑的、如同黑曜石般的巨大镜面,或者说…屏幕?镜面下方,有一个微微凸起的平台,平台上刻着一个熟悉的图案——无弦竖琴,但比石门上的更加复杂,中心有两个手掌形状的凹槽。
他的玉佩,在靠近这面黑镜时,传来的不再是温热,而是一种清晰的、带着指引意味的脉动。
“出口,或者答案,应该在这里。”陈星走到平台前,目光落在两个掌印凹槽上。意思再明显不过——需要他和苏清再次联手。
经历过神庙殿堂的惊险,苏清没有犹豫,走上前,与陈星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将手掌按入了凹槽之中。
这一次,没有剧烈的能量冲突。
陈星的暗紫能量与苏清的圣力,如同溪流汇入大海,温和地注入平台。那无弦竖琴的纹路再次亮起,但光芒并非之前的乳白色或银白色,而是一种深邃的、如同星空般的蓝色。
嗡…
黑曜石镜面般的屏幕,骤然亮起!
没有刺目的光芒,而是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如同星辰般的光点,这些光点迅速汇聚、流转,构成了一幅庞大、复杂、不断变化的…三维星图!
这星图并非人类已知的任何天体运行图,其中充满了陌生的星座、奇特的星云、以及一些…仿佛由几何图形构成的“结构体”?而在星图的中央,一道巨大的、横贯星海的、仿佛宇宙伤疤般的“黑暗裂隙”,显得格外醒目和…不祥。
与此同时,一个平和、苍老、却没有任何感情起伏的合成音,直接回荡在石室内每个人的脑海深处,使用的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语言,但奇怪的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其含义:
“身份验证通过…检测到‘守望者’血脉传承者(不完整)…检测到‘净化者’权限(初级)…”
“欢迎来到‘方舟’避难所,第七号观测前哨,‘沉默之室’。”
“当前外部环境监测:高维侵蚀度97.8%…‘巡天者’级个体已锁定本区域…物理结构完整性74.3%并持续下降…”
“根据‘最终协议’第7条,在‘钥匙’与‘容器’齐聚,且避难所面临不可逆损毁风险时,启动‘文明火种’转移程序…”
随着这苍老声音的叙述,星图开始聚焦、放大,最终锁定在了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恒星系,并进一步放大到第三颗岩质行星——一颗蔚蓝色的、无比熟悉的星球!
地球!
但此刻的地球三维模型上,却被密密麻麻的、如同蛛网般的暗红色脉络所覆盖,尤其是在某个区域(正是陈星他们所在的大致方位),一个巨大的、如同眼睛般的暗红色漩涡正在形成、扩张!那显然就是外面的“使者”!
“‘观测目标’(代号:摇篮)…灵汐污染度已达临界点…‘阙歌’回响强度持续攀升…‘终末乐章’倒计时启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