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归元,源井初醒。孙悟空立于煞气峡谷的废墟之上,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再无先前激战时的锋芒毕露,却更显深不可测。他仿佛成了这片天地法则的延伸,每一次呼吸都与周围残存的能量脉动隐隐相合,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道韵。体内那初生的四象循环如同宇宙基石,稳固而缓慢地运转,将混沌祖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四肢百骸,滋养着先前激战留下的每一丝暗伤,同时也将一股精纯平和的生机,持续不断地渡入怀中那紧贴心脏的七彩光茧。
光茧此刻光华内敛,温润如九天神玉,表面那代表四象元灵的暗黄(土)、蔚蓝(水)、混沌(火)、白金(金)纹路已不再仅仅是烙印,而是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呼吸,与孙悟空体内的四象循环遥相呼应。茧内,那属于紫霞仙子的灵性波动,在得到了初步苏醒的源井之灵散逸出的、最本源的造化生机滋养后,已然彻底稳固下来,甚至隐隐传递出一丝微弱却清晰的、带着孺慕与全然依赖的意念反馈。那蜷缩的虚幻身影轮廓,在茧内四色光华的映照下,似乎连眉眼间的细节都清晰了一分,仿佛沉睡了万古的意识,终于开始在温暖的光辉中,缓慢地舒展、凝聚。希望的曙光,从未如此真切。
“尊者……”阿木纱轻声呼唤,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一丝敬畏。她和石咆、风爪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孙悟空身上那脱胎换骨般的变化,那是一种生命层次的跃迁,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心生臣服与信赖。峡谷内原本狂暴混乱的庚金煞气,此刻在孙悟空无意识散发出的气息影响下,竟也变得温顺平和了许多,仿佛被一股更宏大的秩序之力所安抚。
孙悟空收回凝视光茧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随即恢复清明与冷静。他扫过三位伤痕累累却眼神坚定的同伴,最后望向这片满目疮痍的峡谷,沉声道:“此地不宜久留。混沌爪牙虽暂退,但其根源未损,必不会善罢甘休。源井初醒,气息虽隐,却也难保不会引来更强大的窥探。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处绝对安全之地,容我闭关稳固境界,彻底熟悉这新生之力。”
他心念微动,筋斗云应声而至。如今的筋斗云,云气不再是纯粹的金紫,而是呈现出一种混沌的底色,其中四象光华如龙蛇般隐现流转,云团边缘的空间自然扭曲,散发出玄奥的波动。它托起几人,并未激起任何能量风暴,而是如同融入了空间本身,以一种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的速度与隐匿性,悄无声息地撕裂长空,朝着西疆更深处的荒僻之地遁去。
孙悟空并未选择返回相对熟悉的北境或东海,也没有前往任何已知的仙家福地。凭借着初步苏醒的源井之灵对三界能量脉络那近乎本能的敏锐感知,他驾驭着筋斗云,在广袤而荒凉的西疆大地上空疾驰。下方是连绵不绝的赤褐色荒山、深不见底的裂谷、以及偶尔可见的、由古代神魔大战遗留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骨骸堆积而成的巨丘。最终,他的目光锁定了一片被上古天然禁制笼罩、终年弥漫着灰色迷雾、被称为“寂灭山脉”的绝地。
这片山脉仿佛被时光遗忘,山势奇崛险峻,遍布着一种能吸收神识与灵力的奇特“噬灵黑曜岩”,内部天然形成的空间迷阵错综复杂,即便是大罗金仙贸然闯入,也极易迷失方向,被困死其中。正是借助此地强大的天然干扰,结合自身初步掌握的、源自源井的混沌法则,孙悟空有信心能将闭关的波动降到最低。
筋斗云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没入浓雾之中,沿着一条极其隐蔽的能量缝隙穿梭。迷雾中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眼睛在窥视,冰冷的恶意时隐时现,但都被筋斗云外围自然流转的四象光华无声地荡开或吞噬。经过约莫一炷香小心翼翼的飞行,眼前豁然开朗,抵达了一处位于山脉核心区域、被无数巨大幽暗藤蔓与散发着微光的奇异苔藓覆盖的古老洞穴。洞穴深处,竟有一眼散发着微弱灵气、不受外界死寂气息影响的天然石乳灵泉,泉眼周围,隐约可见早已失落的古老符文痕迹,似乎曾有无名先贤在此短暂驻足,留下了一点对抗混沌的秩序烙印。
“便是此处了。”孙悟空落下云头,目光扫过洞穴,对这片天然的闭关之所颇为满意。他能感觉到,此地的天然禁制与那残存的古老符文,能与他的源井气息产生某种微弱的共鸣,形成一道额外的防护。
无需多言,石咆立刻将那面巨盾顿在洞口唯一通道,如同最忠诚的门神,气息与身后山岩连成一体,周身土黄色的罡气隐隐与洞穴石壁呼应,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风爪身影一晃,已消失在洞穴各处的阴影之中,气息彻底收敛,仿佛化作了洞穴本身的一部分,唯有最敏锐的感知才能捕捉到那无处不在的、冰冷的警惕。阿木纱则走到灵泉旁,取出随身携带的萨满法器,借助此地残存的微弱地脉灵性与那些古老符文,开始布置层层叠叠的预警与隐匿结界。淡黄色的光晕与洞穴石壁上的符文隐隐产生共鸣,道道无形的涟漪扩散开来,将洞穴内部的气息与外界进一步隔绝,使得此地的防护更添几分玄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