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海龙宫的光明与喧嚣,深入归墟的过程,并非简单的下潜,而是一种向着“存在”概念本身逐渐剥离、消解的旅程。
最初的万丈深海,尚有微弱的光线穿透,有奇形怪状、适应了极端压力的深海生物散发着幽幽的冷光,如同冥河两岸引路的鬼火。但随着深度不断增加,光线彻底消失,温度骤降至连灵魂都能冻结的绝对冰寒,压力更是足以瞬间将凡间最坚硬的神铁压成薄片。
然而,这些对于孙悟空、斗战胜佛、净水菩提(猪八戒)和敖广而言,尚不足以构成威胁。孙悟空以金紫光晕护体,斗战胜佛佛光自成净土,净水菩提周身流淌的甘露隔绝万邪,敖广更是深海之主,水元亲和让他如鱼得水。
真正的考验,来自于更深层次的“虚无”。
渐渐地,连那些发光的深海生物也消失了。四周陷入一种绝对的、连神识探出都会如同泥牛入海般被迅速吞噬的黑暗。海水不再流动,仿佛凝固的、冰冷的沥青,其中蕴含着一种消磨一切意志、同化一切存在的死寂气息。这里,已经接近物质与能量的“终点”。
他们仿佛不是在水中穿行,而是在一片没有方向、没有时间、没有物质的“无”之领域中艰难跋涉。若非四人彼此气机相连,意志坚定如钢,恐怕早已在这永恒的孤寂与虚无中迷失自我,精神崩溃,最终肉身与灵魂都被这归墟之力彻底同化,成为那无尽“无”的一部分。
“跟紧我。”净水菩提(猪八戒)的声音在这死寂中响起,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他脚下的净世莲台散发出更加柔和的清辉,这清辉并非照亮黑暗(因为黑暗本身在这里就是一种“存在”),而是在四人周围强行定义出了一小片“秩序”与“洁净”的区域,如同在绝对的虚无中,开辟出了一艘小小的、逆流而上的方舟。莲台洒落的甘霖,不断净化着试图渗透进来的归墟死气,维持着这片方舟的稳定。
斗战胜佛则始终保持着“金刚般若”之境,其智慧心相如同航船的罗盘,不为外物所动,清晰地指引着那源自造化源井的微弱召唤方向,避免众人在无尽的虚无中偏离航向。
孙悟空手持金箍棒,警惕地感知着四周。他能感觉到,在这片绝对的死寂之下,潜藏着某种更加深沉、更加古老、也更加危险的东西。那并非混沌尊者的意志,而是归墟本身,是这万物终结之地固有的“恶意”。
敖广化身的龙形水光紧紧跟随,他以其对水元的极致掌控,不断调整着方舟周围水压的平衡,并以其龙族血脉中传承的、关于归墟的古老记忆,为众人规避着一些已知的、连神识都无法探测的“虚无陷阱”——那些是连“存在”本身都能瞬间抹去的绝对险地。
不知前行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万年。在这时间失去意义的地方,只有众人那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彼此相连的气机,证明着“前行”这个动作还在持续。
终于,在仿佛穿越了无数个宇宙生灭的漫长跋涉后,前方的“虚无”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同寻常的“涟漪”。
那并非光线,也非声音,更非物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边界”。
仿佛他们即将抵达这片“无”之领域的核心,或者说,是“无”与某个更加不可思议的“存在”的交界处。
“到了。”斗战胜佛忽然开口,他的智慧心相光芒微微收敛,指向那片泛起“涟漪”的虚无深处,“造化源井的‘影子’,就在那后面。但……有东西守在那里。”
众人精神一振,同时也更加警惕。
净水菩提(猪八戒)催动莲台,清辉向前延伸,小心翼翼地触及那片“涟漪”。
刹那间,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他们仿佛穿透了一层无形的膜,进入了一个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奇异空间。
这里不再是绝对的黑暗与虚无,也没有海水。他们悬浮在一片浩瀚无垠、色彩不断变幻的混沌色背景之中,这混沌色并非混沌尊者的那种混乱污浊,而是充满了原始、磅礴、孕育着无限可能性的太初之气!
而在这片太初之气的中央,悬浮着一口…… “井”。
它并非由砖石砌成,其形态更像是一个不断旋转、收缩、膨胀的混沌色漩涡。漩涡的中心,深邃得无法形容,仿佛连接着宇宙的起点,又像是万物的终点。从中,隐隐散发出一种让孙悟空感到熟悉又陌生的气息——那是生命最初的气息,是法则诞生的波动,是一切可能性源头的低语!
这就是造化源井!孕育盘古、开天辟地的生命与法则之源!
然而,正如那古老意念所警示,这口代表着无限生机与创造的源井,此刻的状态却极不正常!
在那混沌色的井壁之上,一道清晰可见的、如同闪电般狰狞的裂痕,贯穿了井口!裂痕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概念上的“伤疤”,从中不断逸散出令人不安的、与周围太初之气格格不入的灰黑色气息——那正是混沌尊者的本源混乱之力!这道裂痕,如同一个丑陋的伤口,在不断污染、吞噬着源井散发出的生机与秩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