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日宁静而温馨的休憩时光,如同一剂温和的补药,滋养了詹晓阳和刘小惠因连日奔波而疲惫的身心。
他们像两只互相依偎取暖的小兽,在小屋这个安全的巢穴里,享受着难得的慵懒与亲密。
除了必要的出门接货、送货,大部分时间都腻在一起,煲汤、闲聊、看电视,或者只是静静地相拥,感受着彼此的存在和呼吸。
这种纯粹的放松,让詹晓阳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有效的舒缓,也为新的一周积蓄了能量。
又是新周一,卫校照例举行每周的班级例会。
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讲台上班主任蔡老师通报上一周的班级情况、卫生评比结果以及本周的主要安排。
内容无非是些常规事务,强调课堂纪律,提醒即将到来的演讲比赛等等。
詹晓阳坐在座位上,神情平静,思绪却偶尔会飘向周末刚刚处理完的波鞋订单和即将到来的新一周的生意规划。
例会内容很快通报完毕,蔡老师合上手中的笔记本,宣布:“好了,主要事情就是这些。剩下的时间大家自习,可以看书,也可以讨论问题,保持安静。”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挪动椅子和翻书的声音。
这时,蔡老师目光转向詹晓阳的方向,声音温和但清晰地说:“晓阳同学,你到教室外面走廊一下,老师有点事跟你谈谈。”
詹晓阳心里微微一动,隐约猜到了可能与上周的广播站考试有关。
他平静地站起身,在同学们略带好奇的目光中,走出了教室。
蔡老师随后也跟了出来,并顺手轻轻带上了教室门,走廊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远处操场传来的隐约的喧闹声。
四月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温暖地洒在两人身上。
蔡老师转过身,面对詹晓阳,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和斟酌的神情。她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地说:
“晓阳,老师今天找你,主要是想跟你谈谈上周广播站编辑应聘的结果。”
她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詹晓阳的反应,见他神色平静,才继续道:“经过学生科和广播站指导老师的综合评议,这次编辑岗位的录用名单……已经确定了。你……落选了。”
尽管有所预感,但亲耳听到这个消息,詹晓阳的心还是像被细小的针尖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丝短暂的失落和愕然。他努力维持着脸上的平静,专注地听着。
蔡老师显然注意到了他细微的情绪变化,语气变得更加温和,甚至带着几分安抚和解释的意味:“晓阳,老师首先要明确地告诉你,你这次落选,绝对不是因为你不优秀。恰恰相反,你的笔试成绩非常突出,特别是那篇作文,几位评审老师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思想深刻,文笔流畅,切合主题,展现了很好的文字功底和思想觉悟。”
听到这里,詹晓阳心中的那点失落感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疑惑。
既然成绩好,为何落选?
蔡老师似乎看穿了他的疑问,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落选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工作连续性的考虑。你也知道,我们口腔班比较特殊,按照教学计划,明年开春之后,我们整个班级都要搬到江城的学校去进行后续的口腔专业学科的学习和实习。这意味着,留在潮城本校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个多学期。”
她看着詹晓阳的眼睛,语气诚恳:“广播站的编辑岗位,这次只招聘两人,是核心骨干,需要承担起未来至少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日常稿件审阅、栏目策划等具体工作。如果录用你,下学期中段你就必须离开,这对广播站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学生科的老师们经过反复讨论、权衡,最终才忍痛割爱,做出了这个决定。希望你能理解学校和老师的难处。”
蔡老师说完,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詹晓阳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安慰和鼓励。
听完蔡老师清晰而诚恳的解释,詹晓阳心中那最后一点疙瘩也彻底解开了。
他迅速调整好了心态。
是啊,学校的考虑合情合理,自己确实存在这个“硬伤”。
与其纠结于一个无法改变的结果,不如坦然接受。而且,仔细一想,这未必是坏事。
广播站编辑工作必然要占用不少课余时间,而自己现在手头的事情已经够多,鞋店业务刚上轨道,波鞋推广网络正在扩张,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少一份校园职务,或许更能让自己专注于眼前更重要的发展。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脸上露出释然甚至略带轻松的笑容,语气平和地对蔡老师说:“蔡老师,您不用解释这么多,我明白的。学校的决定有道理,我完全理解和服从安排。没关系,您放心,我不会因此受影响。”
看到詹晓阳如此通情达理、豁达开朗,蔡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和赞赏的笑容,她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好!晓阳,老师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事理、顾全大局的孩子!你能这么想,老师就放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