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一清晨,潮城卫校的校园在清脆的铃声中苏醒。
每周例行的班级早会结束后,班主任蔡老师特意留下了班委会的成员和各组组长、宿舍长,开了一个小会。
会上,蔡老师宣布了本周的两项重要集体活动:一是本周六,班委和各组长将代表班级前往市福利院进行慰问活动;二是下周三,四月三日,全体同学将前往西湖公园的烈士纪念碑参加清明祭扫纪念活动。
蔡老师还特别强调,希望班委们,尤其是文笔较好的詹晓阳等人,能积极向校园广播站投稿,宣传班级的这些正能量活动。
詹晓阳表面上认真听着,记着笔记,但心思早已飞到了专卖店开业的筹备事宜上。时间紧迫,清明前的每一天都至关重要。
课照旧在上,但他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笔记本上除了零星几个课堂要点,更多是涂鸦着关于选品、价格、促销方案的碎片想法。
中午放学铃声一响,詹晓阳第一个冲出教室,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直奔校外的打印店,那里有他需要的长途电话。时间就是金钱,他必须争分夺秒。
第一个电话,他打给了福建的刘厂长。电话接通后,詹晓阳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刘厂长,您好!我是晓阳。关于我们专卖店首批进货的价格,还想再跟您商量一下。您也知道,我们店新开张,前期投入大,促销力度也大,希望能有个更有竞争力的进货价,帮我们渡过开业初期的难关。您看,能不能在原来报价的基础上,再优惠十个点?”
电话那头的刘厂长沉吟了片刻。他欣赏詹晓阳的冲劲和诚意,但也需要考虑成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厂长最终松口:“晓阳阿弟,看你这么有决心,也为了支持你们年轻人创业,我就再让一步,总体下调百分之十!这已经是底线了,再低我这厂里就要亏本了。你看怎么样?”
詹晓阳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下调百分之十,虽然没达到预期,但也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他见好就收,爽快地说:“好!刘厂长,感谢您的支持!就按您说的,下调百分之十!我这边尽快确定最终数量和款式,最迟明天,我的合作伙版汪老板会直接联系您下单订货!”
“好!一言为定!我等着汪老板的电话!”刘厂长痛快地答应。
挂了刘厂长的电话,詹晓阳立刻拨通了第二个电话,打给姑父。
“姑父,我刚跟刘厂长谈完,价格压下来百分之十。您看这个价格可以吗?如果没问题,我们明天就正式下单。”
姑父在电话那头听了很高兴:“下调百分之十?晓阳,可以啊!你这谈判能力不错!行,这个价格没问题,你让刘厂长把最终确认的价目表传真过来,我们明天就下单!”
“好的,姑父!我马上联系刘厂长传价目表。”
挂完电话他再次跟刘厂长通话,让他修改下新价格表,然后把姑父厂里的传真号码报给对方。
紧接着,詹晓阳打给了远在饶北老家的刘妈妈。电话里,他先亲切地问候了刘妈妈的身体和家里情况,然后切入正题:
“阿姨,有件事要麻烦您转告一下大姐和霞姐。让她们在这个月26号,也就是下周三,准备回潮城,还是老时间,在老地方等我堂舅的车。这边店铺马上要开业了,后续会非常忙,趁现在还有点空,让她们在里多呆几天。”
刘妈妈在电话那头连连答应:“哎,好!好!晓阳你放心,我一会儿就打电话去她们住处告诉她们。你想得真周到,是该让她们回来歇几天了。”
安排好姐姐们回家的事,詹晓阳心里又踏实了一桩。
晚自习后,詹晓阳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刘小惠一起去小屋,而是悄无声息地一个人溜回了小屋。
他必须抓紧时间,把开业宣传单的设计稿赶制出来。宣传单是开业推广的“先锋”,必须尽快印刷出来,才能提前发放,预热市场。
小屋的台灯下,詹晓阳铺开纸张,开始构思宣传单的版面和文案。他既要突出开业的优惠力度,又要体现“双兴”品牌的品质感,还要留下足够的悬念和吸引力。他反复斟酌着每一个字眼,设计着排版布局,忙到深夜。
第二天中午,詹晓阳再次利用午休时间跑出校外打电话。这次是打给姑父,确认最终的订货情况。
“姑父,订货单确定了吗?数量和款式怎么样?”
姑父的声音透着兴奋:“确定了,晓阳!我跟刘厂长定了爆款那两款,【风行001】和【跃动202】,每款定了300双,一共300套!中档的鞋,挑了二十个款式,每个款式先定20双试试水。高档的定了十款,每款10双。这样加起来,首批订货总数差不多1200双!总金额控制在了两万块左右。”
詹晓阳心里飞快计算:1200双,爆款300套(600双)是引流关键,中档400双和高档100双是利润来源。这个结构比较合理。他回应道:“好的,姑父,这个订货方案很好!我这两天再准备一万块钱给您送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