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13章 月是故乡明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第13章 月是故乡明

作者:空空如斯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9 06:06:08

中秋节的卫校早晨确实热闹的很,因为离家近的同学赶早回家团圆。

从食堂出来的詹晓阳一声轻叹,怎不想回家团聚,无奈离家远啊。

又是一年中秋时,每逢佳节倍思亲。

白天詹晓阳就在宿舍里一封接一封的给初中要好的同学们写信回信,当然最重要的是给家里写信。

下午,他带着刘小惠去拜访了机思师兄和几位师姐。饶城饶北客家地区素有“省尾县角”之称,离城着实有点偏远,95年还没开通高速,坐一趟车得好几个小时,所以老乡们几乎没有回家过节。

夕阳垂下,一轮明月高挂,詹晓阳站在宿舍窗前,望着天边圆圆的月亮,手里捏着刚从牌坊街买回的腐乳饼。油纸包裹的饼还带着温度,散发出淡淡的南**气,让他想起母亲做的腐乳肉和大姨家做的豆沙月饼。

晓阳!楼下传来熟悉的喊声。刘小惠站在宿舍门口,白色连衣裙外套着件浅蓝色开衫,发梢别着个月亮形状的发卡,在暮色中微微发亮。快点来,师姐带我们去参加中秋聚会,大家都到齐了!

詹晓阳抓起背包跑出宿舍,差点撞翻路过的黄涛,他的上铺。约会啊?黄涛挤眉弄眼,被詹晓阳一个肘击怼在肋骨上,夸张地嗷嗷叫起来。

别闹,詹晓阳压低声音,就是同乡聚会......

知道知道,黄涛揉着并不存在的伤处,同乡聚会嘛,都懂~

詹晓阳懒得解释,快步走向刘小惠。她今天格外好看,月光还没完全升起,却仿佛已经有一层柔光笼罩着她。走近了,詹晓阳闻到淡淡的柚子香——想必是刚剥过柚子,指尖还留着清香。

就等你了,刘小惠转身带路,玉雪师姐她们已经去沙滩占位置了。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校园。周末的校园静悄悄的,偶尔有留校的学生骑车经过,车铃在暮色中清脆作响。詹晓阳的背包里,腐乳饼和两瓶大汽水相互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

带了什么?刘小惠回头问。

腐乳饼,詹晓阳老实回答,牌坊街老字号买的,还有可乐,本来今晚在我宿舍里吃喝的。”

真巧,我也带了柿子饼,刘小惠晃了晃手里的纸袋,我妈做的,上次来时特意给我留下的。

詹晓阳的喉结动了动。在老家,腐乳饼是过年过节才做的奢侈点心,要用上好五花肉和红腐乳腌制,外皮酥脆,内馅咸香。母亲做的腐乳饼总是先给老人和客人,自己只舍得尝一小块。

潮江大桥下的沙滩比想象中热闹。三三两两的人群散布在月色里,有人围坐野餐,有人放纸船,还有几个孩子在浅水区嬉戏,笑声随着江风飘来。远处,玉雪师姐挥舞着手电筒,光束在黑暗中划出明亮的轨迹。

这儿!江玲师姐的声音传来。

走近了,詹晓阳看清了聚会的人群——玉雪、江玲两位师姐,詹清容,詹巧凤,还有几个同乡女生,围坐在一块铺开的蓝白格子野餐布上。布上已经摆满了食物:月饼切成小块,整齐码在油纸上;柚子剥成花瓣状,果肉晶莹剔透;鹿角饼(饶北老家独有特产,一辈又一辈的人从小吃到大。)堆成小山,还有几包用报纸裹着的奶油糖。

晓阳来啦,玉雪师姐拍拍身边的空位,专门给你留的位置。

詹晓阳局促地坐下,把背包里的腐乳饼和汽水拿出来。师姐们带来的食物太丰盛,他的贡献显得微不足道。

牌坊街的腐乳饼?江玲师姐眼睛一亮,她迫不及待地拆开油纸,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睛:还是那个味道......

詹晓阳松了口气。他特意问了本地的同学汪楷,才找到这家最正宗的老字号,看来没白费功夫。大家开始分食月饼,詹晓阳接过刘小惠递来的一小块莲蓉蛋黄,指尖不小心相触,像被烫到般迅速缩回。

今天月亮真圆,詹巧凤仰头望着天空,比昨晚还圆。

确实。月亮悬在潮江上空,圆满得近乎不真实,银辉洒在江面上,碎成无数跳动的光点。詹晓阳想起老家的中秋夜,月亮总是从东山坳升起,被山峦切割得有些残缺。而眼前这轮江月,毫无遮挡地悬在开阔的天幕上,美得让人心颤。

想家了吧?玉雪师姐突然问。

没人回答,但咀嚼食物的声音明显轻了下来。刘小惠低头掰着柚子,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詹巧凤望着月亮发呆;詹清容则小口抿着汽水,喉间轻轻滚动。

詹晓阳的胸口突然涌上一股冲动。他清了清嗓子,轻声哼起一首歌:那一夜的月亮,如水弯弯我心惆怅......

这是刚学会的潮语歌曲《那一夜的月亮》,歌词简单却饱含乡愁。詹晓阳的潮语发音还不算标准,但胜在感情真挚。歌声飘荡在月光里,像一片轻柔的羽毛,拂过每个人的心尖。

......夜空茫茫江悠长,夜中月高挂不移不变,何时才相见……....

唱到这句时,詹晓阳的声音微微发颤。他想起前世的中秋夜聚会,他没有唱歌安静的出奇,刘小惠连碰了他好几次都没有说什么,只是乐呵呵的看着听着。

歌唱完了,沙滩上一片寂静。詹晓阳低头,发现刘小惠的眼泪正无声地落在柚子皮上,在月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詹巧珍用手背抹着眼睛,连一向开朗的江玲师姐都别过了头。

想不到还能唱潮语歌,再来一首吧,玉雪师姐轻声说,晓阳唱得真好。

对啊,詹清容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柔软,再唱一首......

詹晓阳抬头,对上詹清容的眼睛,月光在她眸中流转。他深吸一口气,又唱起另一首潮语歌《你的名字》。这首歌原本是写给山村教师的,讲述一个老师对留守学生的牵挂,但很多人误以为是情歌。

......许多往事已经褪色,只有你的名字依然美丽;许多幻梦已经消失,只有你的名字蕴藏心底……....

詹晓阳不敢直视大家,只能对着月亮歌唱。但余光中,他看见刘小惠嘴角微微上扬,月光描摹着她侧脸的轮廓,像是镀了一层银边。她的脚尖无意识地在沙地上画着圈,偶尔碰到他的鞋边,又迅速缩回。

歌唱完后,掌声比想象中热烈。晓阳!江玲师姐惊呼,你什么时候学的潮语歌?还唱得这么溜!

就是......跟着随身听学的,詹晓阳挠挠头,觉得好听就记住了。

客家小哥唱潮语歌,玉雪师姐笑着摇头,还把我们唱哭了,真是......

这句话让詹晓阳心头一暖。在凤凰山,客家人和潮汕人虽然比邻而居,却很少深入交流。而在这里,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语言的隔阂似乎被歌声融化了。

我小时候,詹巧凤打破沉默,中秋最期待的不是月饼,而是阿嬷做的芋头糕......

话题一转,大家开始分享各自的中秋记忆。江玲师姐说起家里拜月娘的习俗,要摆五果六斋;玉雪师姐回忆父亲带她放孔明灯,结果卡在榕树上的糗事;连沉默的刘小惠都小声说了句我最期待中秋夜妈妈给发的豆沙月饼。

詹晓阳听着这些故事,突然意识到,尽管来自不同乡镇,但中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关于家的记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看月亮的人,散落在了不同的地方。

晓阳,你家怎么过中秋?詹清容突然问。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詹晓阳抿了抿嘴:差不多......就是吃月饼,赏月。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当晚都会比谁的「尿桶饼」大,呵呵。(这是饶北客家一种月饼,其实就像北方大饼,里面啥馅都没有)……”

当詹晓阳说出“尿桶饼”后,大家哈哈大笑气氛终于反转过来了。这种饼小的有脸大,那大的比脸盆还大,估计都是为了哄小孩子的,因为饼里没有馅,比较便宜。

同感的童年回忆,大家一五一十的聊开了,瞬间让乡愁变轻了。

明年中秋,玉雪师姐拍拍他的肩膀,你们也要带96届的学弟学妹这样聚,好不好?

大家纷纷附和。詹晓阳点点头,心里却想,明年此时,大家会在哪里?是在教室苦读,还是在医院实习?亦或......他偷偷瞥了眼刘小惠,她正仰头望着月亮,脖颈线条优美如天鹅。

夜色渐深,江风带着凉意袭来。刘小惠裹紧了开衫,詹晓阳注意到她手臂上起了层细小的鸡皮疙瘩。他犹豫了一下,悄悄把外套脱下来,递过去:你......冷吗?

刘小惠愣了一下,接过外套披在肩上:谢谢。

前世的这一刻,他可是把外套披给了詹清容……

不早啦,江玲师姐看了看表,该回去了,明天还带大家出去玩。

大家依依不舍地收拾残局。詹晓阳帮忙捡拾垃圾,把没吃完的腐乳饼重新包好。刘小惠把外套还给他,上面残留着淡淡的柚子香。

皎洁月光下,刘小惠的侧脸线条柔和,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她的影子与詹晓阳的影子在石板路上时近时远,偶尔重叠,又很快分开。

回到108宿舍,班长他们已经睡了,鼾声如雷。詹晓阳轻手轻脚地洗漱,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窗前投下一道银线。他翻出日记本,就着月光写下:

9月9日,中秋夜,今晚的月亮特别圆,想家,想父母;月是故乡明,不过,今晚在异乡的我也有欢欣。”

窗外,明月依然高悬。同样的月亮照着潮城,也照着凤凰山;照着此刻无眠的他,也照着远方的家人。詹晓阳轻轻摩挲着日记本,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无论走多远,月亮永远是最温柔的乡愁,而有些情感,正如这中秋的月亮,圆满得让人心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