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129章 团购如火如荼进行

腊月二十二,清晨。闹钟如同冰冷的号角,准时在凌晨五点的黑暗中嘶鸣起来,瞬间刺破了小屋的宁静。詹晓阳几乎是瞬间清醒,伸手按掉闹铃。

身旁的刘小惠也被惊醒,发出一声带着睡意的嘤咛,下意识地往他怀里缩了缩,寻求着温暖。

“该起了。”詹晓阳的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却已透出清醒的指令性。

“嗯……”刘小惠含糊地应着,却赖着不动,手臂环着他的腰。

詹晓阳知道时间紧迫,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快,今天事多,得分头行动。”

这句话像是有魔力,刘小惠立刻松开了手,揉了揉眼睛,挣扎着坐起身。两人默契地不再多言,迅速穿衣下床。室内寒气逼人,呵出的气都成了白雾。

在门口穿戴整齐时,詹晓阳看到刘小惠外套的领子没整理好,很自然地伸手帮她紧了紧,将领口竖起来,更好地抵御寒风。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刘小惠心里一暖,抬头对他笑了笑,眼神里充满了依赖。

“我直接去大桥口等堂舅的车。你就去摊位那边,看着点,顺便等黄叔。”詹晓阳快速交代。

“好,你路上小心。”刘小惠点头。

两人在小屋楼下分开,詹晓阳快步走向潮江大桥口,刘小惠则走向陈姨的摊位方向。黎明前的街道空旷而寒冷,路灯在地上投下昏黄的光晕,映照着他们匆匆的身影。

詹晓阳刚到大桥口没等多久,就看到两道熟悉的汽车灯光由远及近,堂舅那辆半旧的中型货车稳稳地停在了他面前。堂舅从驾驶室探出头,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和见到亲人的笑意:“晓阳!等久了吧?快上车,冻坏了吧!”

“舅,辛苦您又跑一趟!”詹晓阳拉开车门跳上副驾驶,“直接去我小屋楼下,东西卸那儿。”

车子拐了个弯,很快到了小屋楼下。詹晓阳拿出钥匙打开一楼的门,堂舅也停好车下来。两人没有多余废话,立刻开始从货车上卸货——整整三百套包装好的白瓷餐具,箱子摞起来几乎占满了小半个车厢。

寒风凛冽,但两人干得热火朝天。堂舅毕竟常年干活,力气大,主要负责从车上搬下来;詹晓阳则在小屋门口接应,码放整齐。一箱箱沉重的餐具在两人手中传递,寂静的清晨里只有他们粗重的呼吸声和纸箱摩擦的声音。

搬卸的间隙,堂舅用袖子擦了把汗,对詹晓阳说:“晓阳,上回我去小惠家送钱,她妈拉着我问了半天,一直担心你们在城里是不是吃苦了,钱来得干不干净。我就按你交代的,说你们帮学校老师做点事,有点补助,正好碰上机会赚了点差价,让孩子尽尽孝心。好说歹说,才让他们放心了些。”

詹晓阳听了,心里有些歉然,知道让长辈担心了。他诚恳地说:“舅,谢谢您帮我们解释。等过年回去,我再好好跟叔叔阿姨说清楚。我们在这边挺好的,就是忙点。”

“忙点好,忙点说明有出息!”堂舅憨厚地笑道,“看到你们俩这么能干,我们也就放心了。”

半小时后,所有餐具都卸完,整齐地码放在小屋一楼。詹晓阳喘了口气,对堂舅说:“舅,您稍等,我上楼拿点东西。”

他快步跑上二楼,搬下来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大纸箱,里面是他和刘小惠前几天抽空给家里老人买的厚棉衣、保暖内衣等御寒衣物。“舅,这箱是给家里买的衣服。我听说再过一周左右可能有强寒潮,您回去跟家里说,一定注意保暖。还有,家里电话要是装好了,让我爸妈给我打个电话,号码就是我楼下小卖部这个。”他把写着号码的纸条递给堂舅。

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舅,这是这三百套餐具的钱,您点点,回头麻烦您转交给我大舅。”最后,他又不由分说地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张百元大钞,迅速塞进堂舅的外套口袋:“舅,这二百块您拿着路上买烟抽,千万别推辞,这一趟趟的,太辛苦您了!”

堂舅看着詹晓阳这一连串周到又大方安排,心里又是感慨又是欣慰,眼眶都有些发热,他用力拍了拍詹晓阳的肩膀:“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比你舅强!行,钱和东西我都一定带到!你们在城里也照顾好自己!”

送走了堂舅,货车刚离开,詹晓阳就看到刘小惠引着黄爸爸走了过来。今天要送茶叶商会那48只鹅,量太大,黄爸爸特意骑来了家里那辆带篷的三轮摩托车。

“黄叔,早!”

“晓阳,东西都准备好了,现在搬?”黄爸爸看到小屋门口堆放的餐具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没多问。

三人一起动手,将48只沉甸甸的真空包装狮头鹅礼盒小心翼翼地搬上三轮摩托车后车厢。这些鹅加起来近千斤重,饶是三个男人,也搬得气喘吁吁。装好车后,詹晓阳把昨晚结算的货款信封递给黄爸爸:“黄叔,这是昨天的货款,您收好。这边装好了,您赶紧给其他点送去吧,别耽误了。”

黄爸爸接过信封,揣进怀里,郑重地点点头:“放心,误不了事!我走了!”说完,他发动摩托车,载着沉甸甸的希望,消失在渐亮的晨光中。

忙完这一通,天色已经泛白。詹晓阳和刘小惠都感到又冷又饿。两人走到市场口那家熟悉的早点摊,要了刚出锅、炸得金黄酥脆的油炸粿(油条)和滚烫的豆浆。坐在简陋的摊位上,喝着热乎乎的豆浆,吃着香脆的油条,看着街上渐渐多起来的行人和车辆,一种忙碌过后的充实感和淡淡的疲惫交织在一起。

吃完简单的早餐,身体暖和了许多。他们回到小屋,脱掉外套,简单都洗把脸,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重新钻回尚存余温的被窝。

寒冷的清晨与温暖的被窝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舒适感瞬间将疲惫放大。两人相拥着,什么也没说,很快便再次沉入香甜的梦乡,补上这短暂却珍贵的睡眠。

再次醒来,已近中午。是被窗外的阳光和隐约的嘈杂声唤醒的。两人赖了会儿床,才起身洗漱。詹晓阳想起下午要给茶叶商会送货的事,便下楼用公用电话给姑父打了过去,请他帮忙开货车过来运货。姑父爽快地答应了。

随便吃了点快餐填饱肚子,姑父的货车就到了小屋楼下。大家齐上手,将48只鹅和配套的48套餐具搬上货车。詹晓阳和刘小惠也坐进驾驶室,按照纸条上的地址,向茶叶商会驶去。

到达目的地时,陈老板和几位商会的老乡已经等在楼下。看到满满一车的货,大家都很高兴,纷纷上前帮忙卸货。交接过程很顺利,陈老板对詹晓阳的守时和货物的包装质量赞不绝口。拿到沉甸甸的货款,詹晓阳心里也踏实了。

送完货,姑父问:“晓阳,接下来去哪?”

詹晓阳想了想:“姑父,麻烦您再送我们去一趟陈桥市场吧,我们得去小姨店里结下账。”

“没问题!”姑父爽快答应。

到了陈桥市场,与姑父道别后,两人走进林家小姨的店面。这时刚好没什么客人,小姨、小姨夫和林珊珊正围坐在店里的小桌子旁吃午饭。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招呼一起吃点。

詹晓阳摆摆手:“小姨,你们先吃,吃完再说。我们不急。”

小姨让他们先坐,快速扒完饭,便过来和詹晓阳核对这几天的团购订单信息。刘小惠则自然地坐到林珊珊旁边,两个女孩低声说着悄悄话,不时瞅向正在认真工作的詹晓阳,发出轻轻的笑声。

半小时后,账目核对清楚,刘小惠也和小姨结算了今天的日常鹅肉货款。临走时,詹晓阳特意叮嘱小姨、小姨夫和林珊珊:“小姨,过几天可能真有强寒潮,还会下雨,你们上下班路上一定多穿点,注意安全。摊位这边,到时候看情况,如果天气实在太差,人流少,可以适当减少一两只鹅的进货量,避免剩下。”

小姨连连点头:“晓阳你放心,我们晓得了,会注意的。”

从陈桥市场出来,两人又依次去了新桥市场建国叔、开源市场梅姐的摊位,最后回到南春桥,完成了一天所有摊点的日常结算工作。

回到小屋,将收到的货款妥善放好,詹晓阳拿出团购登记总表,将今天各点新增的订单仔细登记上去。

他发现,新增的订单基本都集中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取货。他想了想,决定等明天去老陈粥店拿到最后的订单汇总后,再一起报给黄爸爸,方便他统一安排生产配送。

忙完这些,抬头看墙上的钟,才下午六点多,但冬日的夜幕早已降临,窗外一片漆黑。连续几天的紧张忙碌,让两人都感到有些精神疲惫。

詹晓阳看着正在收拾屋子的刘小惠,忽然提议:“小惠,今晚别守着电视了。要不,我们去南郊路逛逛吧?听说那边新开了条商业街,挺热闹的。”

其实,他心里藏着一个念头:想给刘小惠买一块精致点的手表。她经常需要跑各个市场结算、看时间,有块像样的手表会方便很多。而且,他也想用这种方式,犒劳一下这个一直默默陪伴他、支持他的女孩。

刘小惠听到这个提议,眼睛亮了一下,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好呀!整天呆在屋里也闷了。”

于是,两人穿上暖和的外套,锁好门,携手走进了腊月夜晚的寒风中,朝着新兴的南郊路商业街走去。

街灯璀璨,人流如织,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而对于他们来说,这既是忙碌间隙的一点放松,也可能是一次充满温情的购物之旅。

团购业务如火如荼,生活的节奏紧张而充实,但在这忙碌的间隙,他们依然努力为彼此创造着属于他们的、小而确定的幸福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