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警队员们顺着声音一看,还真的见到了一个人类的尸体,高高跃出水面,又扑通一声落入了海中。
这下,几个海警队员也傻了。
更恐怖的是,随着那个尸体入海,又是两具尸体跃出了水面,接着,后面似乎还有一大片的水浪声传来。
浓雾中也看不清什么,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黑压压一片。
紧接着,海警船的船底也传来了密密麻麻的声音,像是有坚硬的东西在刮着金属,让人头皮发麻。
今晚带队的就是贺指挥,本来他看到,抓住了三个偷捕的渔民想出来看看,可转念一想,也得给年轻队员一些锻炼的机会就没动。
此时发现情况不太对,就走了出来。
可就在他刚出了船舱门时,一个尸体突然跃出水面,想来抓船栏杆,但是海警船高,那尸体没抓到,却撞得船舱咚的一声巨响。
贺指挥向下一看,也被吓了一跳。
接着就听到海警队员那边乱了起来,有喊的、有叫的,抓住一个往船舱里躲的队员一问,才勉强知道发生了什么。
再往船的四周一看,顿时也被吓得不轻,他这几十年在海中碰到的邪乎事不少,可如此恐怖的一幕,也是头一次。
好在贺指挥头脑够冷静,返回驾驶室就打开了所有的警示灯和警报。
顿时,海面上红蓝的警灯闪烁,刺耳的警笛声也随之响起,在这漆黑的大海上传出了很远。
慢慢的,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又过了一会儿,大雾也慢慢消散了,月朗星稀,海面平静,仿佛刚刚的一切从未发生过似的。
所有人都呆愣的站在原地半天没动,甚至不敢去想刚刚发生了什么。
这大海……
怎么会有如此恐怖的一面……
海警船拖着渔船顺利的归了港,可海警队员们的世界观,明显遭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贺指挥将情况向支队汇报后,觉得要想想办法重振海警队员们的信心。
最后,海警队一个老支队长建议,请特九组的过来讲讲这事,与其私下里越想越害怕,越猜测越偏离,还不如全部讲清楚。
老秦就这样带着任务来到海警队。
可他也不是万能的,过来一听情况也是头疼。
说水里的尸体阴气重不腐烂,或者尸变化成拖人的水鬼他都能理解,可如掠食动物一般,还群体出动,呈现了一种协作性,他也是头一次遇到。
没办法,就给在河南执行任务的封队打了电话,封队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再结合这么多年跟着师父所学的本领,给出了两个猜测。
第一种是鲛人,这种海妖与人类相貌相似,群出群居,能协作掠食人类。
但是鲛人从春秋时期,就被人类猎捕熬油取丹,本身数量已经很少了,而且从不出现在近海。
更关键的是,鲛人生活的一直是东海与南海,渤海是内海,从古至今也没有过鲛人出现的记载,所以这鲛人只能当成一种可能性。
还有一种猜测是海魑魅,那是一种海中的寄生虫类,在明代《洽闻记》中有记载,传说这海魑魅,为死在海中无法转生的怨魂所化。
长的形如海蛇,通体如墨,只在头顶长一个赤红的肉瘤,形似人脸。
这东西会寄生于死在海中的尸体身上,逐渐控制尸体,以捕食海中灵龟为生。
但这东西为了能有更多的寄生体,会攻击过往的渔船,《洽闻记》中记载过,东高丽国曾有一个海边渔村,遭受海魑魅的攻击,整个村子无一人生还。
封队和老秦商量后,都觉得最后这个可能性更大,于是老秦就在海警队的小型会议室中,给十几名中队长以上职称的同事们,科普了相关知识。
当然也讲了如海眼、几种水尸、鲛人、鱼妇、蜇千岁等海中妖物,为的是以后出任务,再遇到特殊情况不用慌张。
几种解决办法倒也简单,除了警灯警笛可震邪祟外,出任务时,海警船上可放置几袋生石灰,雄黄粉,对于驱赶阴物都很管用。
几天的会议下来,老秦与海警中的不少人都成了朋友。
原来细聊中发现,几乎每个老海警,都遇到过或多或少的邪乎事,只是作为执法者,不好对外人说而已。
所以他们对渔民出海烧纸,供奉海神,向海中祭祀猪头、牛头等活动很是理解。
就在老秦参加完海警队准备的送行宴打算返程时,贺指挥接了个电话,脸色一变,立马拦住了老秦:
“秦队!正好你还没走,码头上查了一艘走私船,要不你再跟着我一起过去看看?”看着贺指挥那殷切的目光,老秦点了点头。
于是贺指挥开车带着老秦来到了海警码头。
远远的就看见,执法队员正把几个人从一艘货船上押下来,靠在码头上蹲成了一排。
还有几名海警队员趴在码头上哇哇的呕吐。
贺指挥和老秦走上前,提起一个吐得脸色发青的队员问道:“怎么回事?”
那队员一见是贺指挥,忙着擦擦嘴,刚想敬礼,可胸脯还没挺起来,一阵恶心翻上来,哇的一声,又吐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