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意如天河倒悬,席卷整座星台。
陆行舟端坐天枢主位,周身沐浴在浩瀚如海的红尘剑意之中。
那些蕴含着农耕渔猎、匠作百工、市井烟火等世间百态的剑意,在他眼中却如同故友重逢般亲切熟悉。每一缕剑意都承载着凡尘众生的执着与信念,在星台上激荡起层层涟漪。
无论是红尘剑意,还是脱胎于其中的止戈剑意,陆行舟都并不陌生。在太白剑宗之时,他吸收万千剑意衍化出浩瀚如海的万象剑意时,便已然见识过。
他现在都有些怀疑,当年太白剑宗的那位,是否本身便与这太白界的人剑庭有所关联。
但哪怕如此,当年的红尘剑尊所留的红尘剑意,依然对他有所补益。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他指尖轻叩膝头,眼中星芒流转,"这份百折不挠的践行之意,恰可补我万象剑道中'恒'之一字的不足。"
心念电转间,体内星府中四根通天星柱骤然绽放璀璨光华。柱身上镌刻的万千剑纹如同苏醒的远古巨龙,在星辉中蜿蜒游动。
这些剑纹化作无数细小的漩涡,将涌入的红尘剑意逐一分解、提纯,最终融入他的万象剑意之中。那些关于坚持、关于耕耘的剑道真谛,如同春雨润物般滋养着他的剑道根基。
"既然要修炼,何不放开手脚?"陆行舟突然长笑一声,袖中飞出一物。
只见一面古朴的观星仪凌空而起,悬浮在他头顶三尺之处——正是传说中的天星鉴。观星仪缓缓转动,顿时引动周天星力,万千星光如银河倾泻,与天枢星台的星力交相辉映,在虚空中勾勒出玄奥的星图轨迹。
"那是...天星鉴!"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老失声惊呼,手中拂尘险些落地,"传闻中可窥天机的......"
红尘剑尊眼中剑芒暴涨,但转瞬即逝。他轻轻摆手,宽大的袖袍在星力中飘舞:"各人自有缘法,不必惊扰。"声音虽轻,却让骚动的众人立即安静下来。
陆行舟敢将这天星鉴公开展示,自然有其底气。放眼整个太白界,能让他心存忌惮的不过寥寥数人。
除却那位镇守界域的太白神君外,也就只有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红尘剑尊,以及一直跟在他身旁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太白了。
天星鉴加持之下,陆行舟吸收星力的速度骤然提升十倍有余。四面虚幻的星垣之壁在他周身缓缓凝结,每一面墙壁都由亿万剑纹交织而成。
这些剑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合周天星辰运转之妙,彼此勾连组合间,渐渐演化出更加玄奥的剑印。而无数剑印又相互缠绕交织,如同星河中的星云旋涡,最终凝聚为更为恢弘的剑道纹路。
"《寰宇周天剑印》......"红尘剑尊的传音在九位长老耳畔响起,声音中带着几分慨叹,"果然是斩道剑宗的不传之秘。"
九位长老闻言皆是神色剧变。其中一位手持玉如意的长老低声道:"庭主,此等传承......"
"机缘天定。"红尘剑尊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如渊,"况且......"他望向星台中央那道身影,"能将剑印修炼到'星垣同现'的境界,必是得了帝君真传。"
红尘剑尊的意思十分明显,帝君真传便是得到了帝君认可。如此情况下,真要有其它想法,也就只有斩道剑宗有这个资格了。
就在这片刻之间,陆行舟的修炼已至关键。
四面星垣越发凝实,上面的剑印也愈发繁复玄妙。每一个剑印都仿佛蕴含着一式惊天剑招,而万千剑印相互勾连,正在虚空中勾勒出一座恢弘剑阵的雏形——这正是为将来冲击第七层"星阵境"打下的根基。
星台之上,剑意与星力交织,竟在虚空中映照出一幅浩瀚星图,仿佛要将整片星河都纳入剑道之中。
然而,如此惊人的修炼动静,却给其他四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轰隆——"
星力潮汐如天河决堤,狂暴的能量波动席卷整座星台。四座辅台在这股力量冲击下剧烈震颤,台基上甚至出现了细密的裂纹。
这些台基乃是由凝缩的星核锻造而成,哪怕是寻常神威境强者一击,也无法将其击裂,不想竟是在陆行舟的修炼余波中,直接开裂。
清荷娇躯猛然一晃,险些被掀下星台。她纤纤玉指迅速结印,犁天剑"铮"的一声横于膝前,剑身上土黄色的光芒暴涨,化作一道道厚重的剑罡护住周身。
"好霸道的吞噬之力..."她咬紧银牙,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宁致远手中那柄价值连城的玉骨折扇"咔嚓"一声裂开数道缝隙。他俊朗的面容上闪过一丝痛惜,却很快被凝重取代。
"陆兄这是要把星台都拆了啊......"他苦笑着摇头,不得不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对抗红尘剑意的洗礼中。
方沐阳和楚灵儿的处境更为艰难。二人本就根基不稳,在这突如其来的星力洪流冲击下,顿时面色煞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